往事如塵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沒有人可以預見,那湖池水變藍的時候,輕柔的浮雲會飄向何方而天空將呈現何種澹然的色調。

  正如同我在人群中毫不遲疑地穿梭,每一個腳步都有著無聲的回音。但一回頭卻沒有任何人,而前方的街景突然失去色彩,一片黑白。只剩下我有絢爛的顏色,無疑是件可怖的事──擁有獨特性往往是被隔離的無稽理由。

  素來篤信:無意義的感風吟月,雖有徒勞的美,但終究微不足道,難以引起旁人共鳴。而這份提不上惆悵的情緒,在自我哄抬的作祟下慢慢擴大,將胸膛那顆深紅色的氣球不斷充氣,直到負荷不了,「砰」的一聲散落一地。用手去摸只有粗糙的感觸、只有記憶的片段。停滯的水流據說是淺紅的無奈。

  記憶的片段是不能飛行的,連成為拼圖的資格也在「回憶」的過程中驟然消失。涼風習習拂來,滿地秋霜沾染了誰的足跡?童年的碎片至今仍杳然無蹤,眼前落葉紛飛,餘留的是漂浮於心的空盪;而「流浪」勢必是空洞的自我愉悅──仰望皎潔的皓月,月牙如鉤,雲氣氤氳飄蕩,遮掩了剩餘的黑影。而沒入語言最深處的,只有一根搖曳火光的蠟燭。

  沉默之後,他們不會再回來,這是當初約定好的。閉上眼睛前,手中能感受到的溫暖早已褪逝,留下的是蟬兒蛻殼的痕跡,還有一座座虛幻的袖珍型蜃樓......。睜開火紅的雙眼,明知憤怒是多餘的情緒,但故事就這樣被強行中斷了,沒有給主角一個完整的交代。主角身邊只有蜿蜒的山道,一株凋零的松樹孤伶伶站在中央,但周圍卻沒有任何落葉,只有越來越蕭瑟的風聲。

  黃鶯清脆的啼鳴動人悅耳,可是我聽不見,周圍都是似曾相識的陌生人,存有著擦肩而過的淺薄緣分。無法抗拒機械式地揮手與僵硬的微笑,這單調十分可恨:今天重複著昨天的喜悅,明天複製著今天的笑靨。這是找不出漏洞的完美公式。每個人都樂於遵守,甚至不想去質疑推導的過程,是否有過於合理的不合常理。

  只可惜我不想成為感情麻木的常數,帶入他人可有可無的算式中,得出一個精準的人際答案後,隨即被棄置在腦海裡,那陰濕幽冷的倉庫中,一邊哀怨一邊腐朽,還要彎腰鞠躬,去索取一個可有可無的地位,晾在他人心中不起眼的角落,等待眼淚流乾。

  我可沒那樣不堪,懦弱到需要向龐大的脆弱俯首求饒。逝去的往事都有著類似的背叛因子,而選擇像一葉樸素的扁舟自由航行,沒有華麗的雕飾,沒有緊繫的繩索,坦蕩蕩地去尋找自己的停岸處,縱使乏人迎接,這旅途也會是乾乾淨淨,沒有塵囂的侵擾,更別說是其他人的涉入。

  只可惜過去像是一灘污泥,必須丟進清澈的心湖,讓它永遠沉澱在深處。

  我心中的湖水蒙上一層濃霧,像一面模糊的圓鏡,映不出過去、未來,而無法釉色的「現在」,正隨著柳絮飛散,逐漸朦朧成「他們」要的模樣,「他們」奢望的形態。最後,在人海急促的腳步聲中,我只能淡忘所有事物,連一顆石子墜地的聲響、一根羽毛在風中拍動的溫柔也察覺不出。

  或許他們走到路程一半之時候,會猛然覺醒我這個淡薄的「印象」而嘗試回頭,恰巧我也凝視著他們,彼此搜索著適宜的話語:只可惜我們仍無法看不見彼此。縱然感覺到熟悉的溫馨,但那也是一瞬間的徒然,在一片楓紅的提醒下,也只能繼續南轅北轍的陌路──那就是默許中的餽贈,而這份大禮畢生難以回報,相對的也從來不曾仔細拆封。

家立好

家立的散文以及為文的態度
嚴謹且一絲不苟
一直是我學習的對象。
讀家立的散文,這樣的堅持依然在字裡行間表露無疑。

對每一個段落的仔細切割
以及每個辭彙的掌握
無地可以立錐
無隙可以容髮
是一場很具深度的閱讀

問好家立

我是鎏光

鎏光 寫:家立好

家立的散文以及為文的態度
嚴謹且一絲不苟
一直是我學習的對象。
讀家立的散文,這樣的堅持依然在字裡行間表露無疑。

對每一個段落的仔細切割
以及每個辭彙的掌握
無地可以立錐
無隙可以容髮
是一場很具深度的閱讀

問好家立

我是鎏光
鎏光,謝謝你的回應
我有時候只是感到自己的無力而寫
或是回溯起過去而寫
日常生活有很多東西可以成為素材
看我們是否能清晰捉住
並分析那素材的每一個組合要項

所以我認為觀察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覺得
「我是鎏光」這句話頗有詩意
也不知為何
總有一股強烈的象徵意味。

蘇家立 寫: 另外,我覺得
「我是鎏光」這句話頗有詩意
也不知為何
總有一股強烈的象徵意味。
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家立 :D

問好家立

我是鎏光

鎏,質地精美的金子
光芒,有許多種,因頻率及振幅而呈現不同型態
取名鎏光,勢必有一種期許自己的意味存在。
鎏,又通「流」音,故推測也有流浪、消瞬,只求剎那之美的意味。

以上只是我的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