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習慣將車鑰匙與家門鑰匙分開串結。分成兩束,出門的時候分別放在兩側口袋。一束只有兩把,車與大鎖,發動之後掛在鑰匙孔處顯得俐落。
另一束厚重許多,除了家門三把鑰匙之外,還有兩把幾乎沒在使用。剛才看見鑰匙圈上一支支橫躺的鑰匙,才發現了這兩把好久沒扭轉的金屬;那是舊家鐵門的通關密碼。
高中三年與阿姨、外婆住在中和舊家。畢業後,鑰匙一直留在身上,我以為哪天會回去。可曾幾何時我幾乎忘了那地方。於是鑰匙始終掛在圈子上閒置,但我每天隨身帶著它們。
上一個星期六,幾月幾日我忘了,那夜裡弄丟了陪我三年多的s50相機。這一個多禮拜以來我不斷在尋找替代品。揮別s50之前幾天,玩笑間我還揚言著想要換台相機。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突然。
也許人落入某種習慣之後便很難跳脫。我習慣了s50的星鋩、習慣了曝光補償的介面、習慣了手動功能的操作、習慣了按下快門的手感……所以尋尋覓覓,如今滯足;雖然後來的相機功能越來越全面化,屬性也進步了很多,除了價位考量,我始終揮不去眼前的挑剔。原因大概是我找不回過去所習慣的質感。
老闆回國了,這半年外旅研究的時光猶如白馬過隙。過去半年裡勾連這師生關係全憑網際網路。前幾天meeting,一貫在用餐間談笑度過。然後一樣窩囊的感覺又回來了。只要每次meeting完都會有一種淡淡的憂鬱。老闆不在的期間,自己作主了半年,也算放縱了好一陣子;那天meeting讓我看見了專案活生生在眼前張牙舞爪的現實。
星期五承接了鋒面不留情面的雨水。但某種無名的力量讓我風雨無阻地很想出去走走。
早上七點半,第一次自己搭捷運、轉公車,踏上陽明山。終於在劍潭站見證了純樸大一生趕點名的熱情,我猜一年後這些菜鳥會漸漸習慣遲到,然後再也不會像那天一樣早起趕車。
上山是為了會合。
與朋友駕車迎著雨水往淡水八里方向前進。這只是其中一站。其實我們只是想去富貴角燈塔看看。看那瘋狗浪前正襟危坐的巨人如何凝視浪花。石門、金山、野柳、萬里在車窗外招攬。從東北角轉折,我們駛往金瓜石,突發奇想的目的地是黃金博物館。在博物館我寫了一張明信片給自己。礦坑裡的黃金淘光了,而那隧道通往歲月長眠的盡頭。
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在某一個再也平凡不過的傍晚,接到某位老朋友的電話,然後淡淡說幾句話就覺得很幸福?
星期六晚上,在貴陽街剛停好車,接到小D的電話,她人在公車上正好行經貴陽街,我們並未遇到,只是她路過便想起我們,所以撥電話過來問候,而一切來得如此巧合。也許在長沙街那個路口,我們的汽車拐彎時擦身而過的公車上,與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老朋友隔著鋼板,其實距離不到兩公尺之譜。我們並未看見彼此。
也許在那種巧合的微妙關係之間,心靈有了碰觸;所以她的一通電話接壤了空間的距離、轉化了時間的差距。短短的三秒鐘,她過了另一個路口,我們找到了車位。一切照常進行,卻有種奇怪的牽連播通了某組手機號碼。真的很巧。
會不會在有形的空間阻礙與一板一眼算計著的時間之中,人與人之間其實存在著某種無形的感應?就像某天當你無意間牽掛著某人時,恰巧就接到他的來電;當你因為外務覺得身心疲乏的時候,得到一個意外的擁抱……
我在想,人是不是就像一塊不以正負極為區別的磁鐵,吸引力受某種心靈電子的輻射影響,這種力量可以穿透任何有形的阻擋;也就是想像所有阻隔實體都是透明的,但是人與人之間一旦形成阻隔,就像被蒙上眼睛一樣看不見對方,唯一能感應到彼此存在的部分就是無法言說的引力。
當引力的力量越強,你越感受得到那人就在你身旁;反之,即便朝夕相處、看著彼此日復一日,兩人之間彷彿隔著鴻溝之遙,彼此無法吸引、也無法排斥,只是硬生生被擱置在一起的兩塊石頭。碰觸,但沒有火花。
誠如畢恆達所言:「寫論文期間總能發展出第二專長」。意思是說當許多研究生遇到瓶頸之後,無法繼續面對萬惡論文,變相拿其他事物來填鴨這股罪惡感;通常就算寫不下去也沒人有勇氣放鬆,所以找來了許多「看似正事」的事情來做。例如刷馬桶、織毛線、寫毛筆……。所以通常等論文寫好之後都會不自覺發現:怪了,家裡馬桶怎麼這麼乾淨?怪了,櫃子哪來了這麼多針織產品?更怪了,一向狗啃般龍飛鳳舞的字跡竟工整了起來?
我也發展出了第二專長,命理。論文寫不下去或文獻念不通的時候,我就四處閱覽關於紫微斗數、八字的命理資訊。
算來算去,看了很多人的命盤。幫人解盤的互動中學了很多。但就算看出了什麼端倪,卻無以對自己開膛破肚;原來人算不如天算,自己看自己竟什麼都不是了。
台北這時節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陰雨連綿;最近的雨水足夠讓整片盆地的香菇繁衍十八代了。前幾天風雨無阻,今天窩在家裡反而不太習慣。傍晚雨勢漸小,大概就是一層濕氣覆蓋在空氣中那樣;雨水十分細小,但你依舊感覺得到霧般的水滴。於是我出門辦了點事情。
果然我閒不下來,也有點不甘寂寞;這與一年前的自己相去甚遠,或許我的心變得單薄了許多。
發票上打印著「健康捐10元」的字樣。花錢的大爺們捐了十元給「健康」。別人的健康用許多十元堆積噱頭般的法定保障。吸煙的人用十元還有不等的健康換取某種慰藉。當然,這中間還有一張不起眼的發票。
對我來講,致命的不會是焦油與尼古丁,而是被肺泡裡搪塞太多的故事給活活淹死。
我的生活沒什麼重點。瑣碎如我,每當回想這些日子走過的生活盡是碎片。會不會就這樣過了三、五年,然後差一點忘了認真怎麼寫?
另一束厚重許多,除了家門三把鑰匙之外,還有兩把幾乎沒在使用。剛才看見鑰匙圈上一支支橫躺的鑰匙,才發現了這兩把好久沒扭轉的金屬;那是舊家鐵門的通關密碼。
高中三年與阿姨、外婆住在中和舊家。畢業後,鑰匙一直留在身上,我以為哪天會回去。可曾幾何時我幾乎忘了那地方。於是鑰匙始終掛在圈子上閒置,但我每天隨身帶著它們。
上一個星期六,幾月幾日我忘了,那夜裡弄丟了陪我三年多的s50相機。這一個多禮拜以來我不斷在尋找替代品。揮別s50之前幾天,玩笑間我還揚言著想要換台相機。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突然。
也許人落入某種習慣之後便很難跳脫。我習慣了s50的星鋩、習慣了曝光補償的介面、習慣了手動功能的操作、習慣了按下快門的手感……所以尋尋覓覓,如今滯足;雖然後來的相機功能越來越全面化,屬性也進步了很多,除了價位考量,我始終揮不去眼前的挑剔。原因大概是我找不回過去所習慣的質感。
老闆回國了,這半年外旅研究的時光猶如白馬過隙。過去半年裡勾連這師生關係全憑網際網路。前幾天meeting,一貫在用餐間談笑度過。然後一樣窩囊的感覺又回來了。只要每次meeting完都會有一種淡淡的憂鬱。老闆不在的期間,自己作主了半年,也算放縱了好一陣子;那天meeting讓我看見了專案活生生在眼前張牙舞爪的現實。
星期五承接了鋒面不留情面的雨水。但某種無名的力量讓我風雨無阻地很想出去走走。
早上七點半,第一次自己搭捷運、轉公車,踏上陽明山。終於在劍潭站見證了純樸大一生趕點名的熱情,我猜一年後這些菜鳥會漸漸習慣遲到,然後再也不會像那天一樣早起趕車。
上山是為了會合。
與朋友駕車迎著雨水往淡水八里方向前進。這只是其中一站。其實我們只是想去富貴角燈塔看看。看那瘋狗浪前正襟危坐的巨人如何凝視浪花。石門、金山、野柳、萬里在車窗外招攬。從東北角轉折,我們駛往金瓜石,突發奇想的目的地是黃金博物館。在博物館我寫了一張明信片給自己。礦坑裡的黃金淘光了,而那隧道通往歲月長眠的盡頭。
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在某一個再也平凡不過的傍晚,接到某位老朋友的電話,然後淡淡說幾句話就覺得很幸福?
星期六晚上,在貴陽街剛停好車,接到小D的電話,她人在公車上正好行經貴陽街,我們並未遇到,只是她路過便想起我們,所以撥電話過來問候,而一切來得如此巧合。也許在長沙街那個路口,我們的汽車拐彎時擦身而過的公車上,與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老朋友隔著鋼板,其實距離不到兩公尺之譜。我們並未看見彼此。
也許在那種巧合的微妙關係之間,心靈有了碰觸;所以她的一通電話接壤了空間的距離、轉化了時間的差距。短短的三秒鐘,她過了另一個路口,我們找到了車位。一切照常進行,卻有種奇怪的牽連播通了某組手機號碼。真的很巧。
會不會在有形的空間阻礙與一板一眼算計著的時間之中,人與人之間其實存在著某種無形的感應?就像某天當你無意間牽掛著某人時,恰巧就接到他的來電;當你因為外務覺得身心疲乏的時候,得到一個意外的擁抱……
我在想,人是不是就像一塊不以正負極為區別的磁鐵,吸引力受某種心靈電子的輻射影響,這種力量可以穿透任何有形的阻擋;也就是想像所有阻隔實體都是透明的,但是人與人之間一旦形成阻隔,就像被蒙上眼睛一樣看不見對方,唯一能感應到彼此存在的部分就是無法言說的引力。
當引力的力量越強,你越感受得到那人就在你身旁;反之,即便朝夕相處、看著彼此日復一日,兩人之間彷彿隔著鴻溝之遙,彼此無法吸引、也無法排斥,只是硬生生被擱置在一起的兩塊石頭。碰觸,但沒有火花。
誠如畢恆達所言:「寫論文期間總能發展出第二專長」。意思是說當許多研究生遇到瓶頸之後,無法繼續面對萬惡論文,變相拿其他事物來填鴨這股罪惡感;通常就算寫不下去也沒人有勇氣放鬆,所以找來了許多「看似正事」的事情來做。例如刷馬桶、織毛線、寫毛筆……。所以通常等論文寫好之後都會不自覺發現:怪了,家裡馬桶怎麼這麼乾淨?怪了,櫃子哪來了這麼多針織產品?更怪了,一向狗啃般龍飛鳳舞的字跡竟工整了起來?
我也發展出了第二專長,命理。論文寫不下去或文獻念不通的時候,我就四處閱覽關於紫微斗數、八字的命理資訊。
算來算去,看了很多人的命盤。幫人解盤的互動中學了很多。但就算看出了什麼端倪,卻無以對自己開膛破肚;原來人算不如天算,自己看自己竟什麼都不是了。
台北這時節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陰雨連綿;最近的雨水足夠讓整片盆地的香菇繁衍十八代了。前幾天風雨無阻,今天窩在家裡反而不太習慣。傍晚雨勢漸小,大概就是一層濕氣覆蓋在空氣中那樣;雨水十分細小,但你依舊感覺得到霧般的水滴。於是我出門辦了點事情。
果然我閒不下來,也有點不甘寂寞;這與一年前的自己相去甚遠,或許我的心變得單薄了許多。
發票上打印著「健康捐10元」的字樣。花錢的大爺們捐了十元給「健康」。別人的健康用許多十元堆積噱頭般的法定保障。吸煙的人用十元還有不等的健康換取某種慰藉。當然,這中間還有一張不起眼的發票。
對我來講,致命的不會是焦油與尼古丁,而是被肺泡裡搪塞太多的故事給活活淹死。
我的生活沒什麼重點。瑣碎如我,每當回想這些日子走過的生活盡是碎片。會不會就這樣過了三、五年,然後差一點忘了認真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