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若許閑乘月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胡也鄭琮墿

週一晚上教企管碩士班的國際財務課﹐一週一次﹐上三個小時課。這是我很不喜歡的排課方式﹐學生絕大多數是在職進修的﹐上了一天班之後﹐再來上三個小時的夜課﹐往往上過一個半小時﹐就倦態畢露。

逢上考試﹐通常我講一小時課﹐後兩小時讓學生考試﹐這個週末感冒了﹐所以﹐今晚就省了講課﹐逕讓學生考試。

發下考卷﹐我現在讀著幾分鐘前列印的十五首選詩。

我喜愛的一位南宋詩人。這是少數幾位我可以拉上一點勉強親故關係的古人--他曾經遊宦偏遠的福建建甌--那是奶奶的故鄉﹐也是父親的出生地。

建甌是個位在閩江上游山區的邊城﹐附近就是有許多仙靈傳說的武夷山﹐再向北不遠就是閩贛省界。因為當時山路難行﹐這位詩人由他家鄉的浙中東下﹐取海道入閩。他有南行詩記載海上的魚龍風雨﹐在那時﹐算是九死一生的艱險路途。

他年青時以國朝的羼弱為憂﹐北放戍邊﹐曾經認真地把收復失土當作自己士子的職志。他在川北跟敵人隔著崇山峻嶺對峙﹐留下的詩句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後來南謫﹐遠離了王師北定的夢想﹐只能感嘆官場的涼薄。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他在京中﹐每逢花時﹐便沉醉玩賞﹐除了宋時成為風尚的牡丹﹐他也為當季即時的花卉留下詩句。我愛極他輕快的聯想。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以及他對花的細膩鍾情﹕為愛名花抵死狂﹐只愁風日損紅芳。
他用同樣的情感﹐終其一生﹐沒放下年輕時一場失落的愛情。當壯年重遊舊時亭臺﹐他偶然走過荒廢的園子﹐感懷不能自已。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到了垂垂老矣的暮年﹐他三遊舊地﹐憶起四十年前的事情﹐還會情傷難抑。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弔遺蹤一泫然。

然而﹐性情中人﹐也自有對生命與自然的剔透會心。
他對生活的怡然自得﹐我一向艷羨。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
在極度貧乏的現實中﹐他總能往自然與單純的農村生活裡尋找到清明與自足。有一年天寒地動﹐他有一面牆一直沒糊密﹐老是透風﹐他窮困得沒有餘錢換一件新棉袍。

十月霜風吼屋邊﹐布裘未辦一銖錦。豈惟飢索鄰僧米﹐真是寒無坐客氈。身老嘯歌悲永夜﹐家貧撐拄過凶年。

但是在這樣的窘境裡﹐他還是找得到尊嚴﹕丈夫經此寧非福﹐破涕燈前一粲然。

當事業與現實都在當朝的無能與無識之下看不出一點希望﹐他回到詩歌裡建構自己的世界﹐定義自我的價值。

百歲光陰半歸酒﹐一生事業略存詩。不妨舉世無同志﹐會有方來可與期。

這裡頭的豁達和自信﹐就像他年青遊宦時的豪興﹕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我反覆讀誦這幾首他的代表作﹐學生陸續交上考卷﹐挪大的教室越見空曠。我想起自己遠遊的二十年﹐不禁心虛。物質的環境上﹐我大抵從沒有經歷過他那樣的拮挶寒薄。每到了工作或是生活上忙亂不過時﹐還不免怨天尤人﹐作態自憐。其實人過中年﹐世態十年看爛熟﹐也不能老是抱著遺憾﹐抓著家山萬里夢依稀那樣的情緒。

想完這些﹐我決定明日傍晚﹐一定要抽出空﹐到離家不遠的海灣邊上﹐去看一晚久違的海和落日﹐模擬一些他乘江東下的遊宦心情。

縱轡江皋送夕暉﹐誰家井臼映荊扉。或許﹐或許我也可以模擬到幾分他落拓裡的曠達。

3/6/2006

放翁的詩,可以很豪放,也可以很柔情
呵,他是被我仰慕的少數文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