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會發出吼聲嗎﹖」菊子問:「但您確實曾經提到過--媽﹐記得吧﹖您說過﹐在阿姨過世前﹐爸說他聽到山發出吼聲。」
這幾天我開始讀“山之聲”﹐川端的小說。
我剛讀完他的另一部小說﹐深刻地感覺到一股對生命的清涼的悲哀。
那才是一個多禮拜以前的事﹐現在﹐我竟然全然不能憶起那部小說的書名。
上面那段話是山之聲主角的媳婦無心脫口問出的。聽完菊子的話﹐主角的老人﹐突兀地感覺一種驚詫。自己怎麼回事了﹖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會沒有記起來﹖他又在最近的風雨日中聽到山的吼聲﹐但那個記憶﹐怎麼會沒有浮起﹖
他遲暮而無力地覺得﹐不能原諒自己。
日子裡這樣的片段﹐越來越多了。
如果生命是一座山丘﹐到了下山的那段路﹐耳不聰目不明了﹐卻會有那種隱隱約約的觸感﹐在某些時刻﹐會聽得到川端描寫的山的吼聲。
我沒真聽過山的吼聲﹐但川端所說的﹐大約也只是象徵的一回事吧。山的或水的﹐甚或是馬路發出的低沉的震動或音聲﹐都沒什麼不一樣。
有一日﹐我們某些官能開始退化--耳不聰目不明手指和皮膚的觸感不敏了--但補償似地﹐我們開始聽到死亡的足音﹐來自山或水﹐或是我們每天來回走動的馬路。就像盲人﹐因為失去視覺﹐補償地會有更敏銳的聽覺和觸覺。
我從未因為自己不能記起什麼而太過在意﹐因我一向就是記憶不好的。所以﹐我沒有小說主角那種的悔恨交集的驚詫。
這是不是一種福氣呢﹖因為健忘﹐因為習慣於忘憶﹐對於生命裡傷痛的事物﹐是不是會多一層免疫力﹖
那並不是說﹐事情來了﹐不會感到傷痛--那便是遲鈍了﹐不是健忘。而是說﹐傷感痛苦過後﹐事情藏入記憶深處﹐深到一個程度﹐就進了一道內牆。那道內牆後面積壓的記憶﹐都不再會輕易浮起。如此﹐浮在可知可感層面的記憶﹐便不是那麼的多,我便不覺得背上揹負的重量是那麼的沉。
其實﹐川端小說裡所謂的山﹐也不真是方圓幾里到幾百里的大小山巒﹐而是日本傳統庭園的小土丘﹐在樹石水池楓紅松青之間圓緩地隆起﹐那是充沛了山的象徵意味和美感的。
就這樣﹐這部小說從象徵的山裡﹐讓老去的主角聽到象徵死亡的山的吼聲。我不知道接下來﹐故事會怎麼往後發展﹐但是死亡的前兆﹐好像就浮在耳邊。
當然﹐明後日﹐我再繼續讀下去﹐自然就會看到下頭的情節。但是﹐我也可以就此停住﹐不再讀下去。就像突來的死亡一樣。一部小說的猝死﹐跟一個人的猝死一樣,不需要有什麼道理的--往往就是完全沒有任何道理的。
那麼﹐對於山之聲﹐我所有的記憶﹐大概就只會是上面的那一小段。
那個媳婦說完後﹐倆老夫妻一下沉默了。媳婦後悔自己一時口快多言﹐也有點尷尬地無所適從。
關於死亡的對話﹐對大多數人﹐這樣的進程﹐可能也足夠寫實了。
換一個角度來想﹐或許﹐就因為我的沒有繼續讀完這本小說﹐對於這部小說的記憶上的負擔﹐反而是很輕的。我或許會因而把這一小段情節﹐特別記得清晰而長久。
不像先前那另一部川端的小說﹐現在我使勁用力想﹐卻像隔了一層石垣一樣﹐一點印象都無法喚起。
但這一點﹐現在讓我有點不安了。
除了那一本不久前讀的川端的小說﹐另外還有多少部小說﹐多少各種各樣的書或電影﹐或事情﹐或是人﹐啊﹐過去的人事時地﹐這些﹐都因為推過那道防火牆之後﹐也都不再與我切身親近了。
對於這個狀況﹐或許我可以選擇﹐也或許﹐我是根本沒有選擇的。
一個人可以生活在許多的記憶裡﹐那會是沉重的。
一個人可以生活在太少的記憶裡﹐那會是不安定的。
我沒有選擇地﹐生爾健忘。
但我可以選擇﹐用我的想像力去添滿老是遺漏的記憶的魚網。
其實﹐對於山之聲﹐大抵只能這麼去讀去看吧。
山的吼聲﹐只是一個老去的、記憶和聽覺都退化了的遲暮生命﹐他不自覺地用想像去為那些生命中必然的事物﹐去彌補性地建構一個合理的外觀。這麼來看﹐他有一個對死亡的預感﹐他聽到了那種不可能的山的吼聲﹐接下來﹐真有死亡了。這樣的死亡﹐不是讓人比較感覺得更容易接受嗎﹖
然而﹐那都只是作家製造的假象。
在文學作品裡﹐前後連繫的情節線索﹐讓人讀出一種緊密的巧妙﹐譬如象牙精工彫琢的九連環那樣﹐玲瓏剔透。
現實生活中的死亡﹐恆有其突然性和驚嚇性。即便是一個久病的垂死老人﹐死的來到﹐仍是讓人警覺的﹐警覺到死亡的絕對性與不可逆。
因此﹐文學中死亡的前兆線索﹐幾乎只是一種對生命理想化的幻想或夢臆。我們實在難以接受它﹐所以我們自己替它建立先出現的線索。在真實生命中﹐我們常常也會回頭﹐回到死亡發生前﹐替自己找出類似巧合那類的前兆。到此﹐兩頭--文學和現實--兩頭的情形在我們的希冀下﹐便有了死亡的合理性﹐同時﹐文學與生命相映而相仿也同為人們接受。我們如此自我催眠﹐便覺得死亡稍微少掉一些驚恐無助。因為﹐若是我們用心回頭去想去找﹐我們便會在事後發現﹐啊﹐原來事前是有些前兆的。
這就是川端描寫的山的吼聲。
山之聲﹐我們都聽得到。
因為﹐我們都選擇去相信﹐所以我們都聽到。
3/4/2006
這幾天我開始讀“山之聲”﹐川端的小說。
我剛讀完他的另一部小說﹐深刻地感覺到一股對生命的清涼的悲哀。
那才是一個多禮拜以前的事﹐現在﹐我竟然全然不能憶起那部小說的書名。
上面那段話是山之聲主角的媳婦無心脫口問出的。聽完菊子的話﹐主角的老人﹐突兀地感覺一種驚詫。自己怎麼回事了﹖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會沒有記起來﹖他又在最近的風雨日中聽到山的吼聲﹐但那個記憶﹐怎麼會沒有浮起﹖
他遲暮而無力地覺得﹐不能原諒自己。
日子裡這樣的片段﹐越來越多了。
如果生命是一座山丘﹐到了下山的那段路﹐耳不聰目不明了﹐卻會有那種隱隱約約的觸感﹐在某些時刻﹐會聽得到川端描寫的山的吼聲。
我沒真聽過山的吼聲﹐但川端所說的﹐大約也只是象徵的一回事吧。山的或水的﹐甚或是馬路發出的低沉的震動或音聲﹐都沒什麼不一樣。
有一日﹐我們某些官能開始退化--耳不聰目不明手指和皮膚的觸感不敏了--但補償似地﹐我們開始聽到死亡的足音﹐來自山或水﹐或是我們每天來回走動的馬路。就像盲人﹐因為失去視覺﹐補償地會有更敏銳的聽覺和觸覺。
我從未因為自己不能記起什麼而太過在意﹐因我一向就是記憶不好的。所以﹐我沒有小說主角那種的悔恨交集的驚詫。
這是不是一種福氣呢﹖因為健忘﹐因為習慣於忘憶﹐對於生命裡傷痛的事物﹐是不是會多一層免疫力﹖
那並不是說﹐事情來了﹐不會感到傷痛--那便是遲鈍了﹐不是健忘。而是說﹐傷感痛苦過後﹐事情藏入記憶深處﹐深到一個程度﹐就進了一道內牆。那道內牆後面積壓的記憶﹐都不再會輕易浮起。如此﹐浮在可知可感層面的記憶﹐便不是那麼的多,我便不覺得背上揹負的重量是那麼的沉。
其實﹐川端小說裡所謂的山﹐也不真是方圓幾里到幾百里的大小山巒﹐而是日本傳統庭園的小土丘﹐在樹石水池楓紅松青之間圓緩地隆起﹐那是充沛了山的象徵意味和美感的。
就這樣﹐這部小說從象徵的山裡﹐讓老去的主角聽到象徵死亡的山的吼聲。我不知道接下來﹐故事會怎麼往後發展﹐但是死亡的前兆﹐好像就浮在耳邊。
當然﹐明後日﹐我再繼續讀下去﹐自然就會看到下頭的情節。但是﹐我也可以就此停住﹐不再讀下去。就像突來的死亡一樣。一部小說的猝死﹐跟一個人的猝死一樣,不需要有什麼道理的--往往就是完全沒有任何道理的。
那麼﹐對於山之聲﹐我所有的記憶﹐大概就只會是上面的那一小段。
那個媳婦說完後﹐倆老夫妻一下沉默了。媳婦後悔自己一時口快多言﹐也有點尷尬地無所適從。
關於死亡的對話﹐對大多數人﹐這樣的進程﹐可能也足夠寫實了。
換一個角度來想﹐或許﹐就因為我的沒有繼續讀完這本小說﹐對於這部小說的記憶上的負擔﹐反而是很輕的。我或許會因而把這一小段情節﹐特別記得清晰而長久。
不像先前那另一部川端的小說﹐現在我使勁用力想﹐卻像隔了一層石垣一樣﹐一點印象都無法喚起。
但這一點﹐現在讓我有點不安了。
除了那一本不久前讀的川端的小說﹐另外還有多少部小說﹐多少各種各樣的書或電影﹐或事情﹐或是人﹐啊﹐過去的人事時地﹐這些﹐都因為推過那道防火牆之後﹐也都不再與我切身親近了。
對於這個狀況﹐或許我可以選擇﹐也或許﹐我是根本沒有選擇的。
一個人可以生活在許多的記憶裡﹐那會是沉重的。
一個人可以生活在太少的記憶裡﹐那會是不安定的。
我沒有選擇地﹐生爾健忘。
但我可以選擇﹐用我的想像力去添滿老是遺漏的記憶的魚網。
其實﹐對於山之聲﹐大抵只能這麼去讀去看吧。
山的吼聲﹐只是一個老去的、記憶和聽覺都退化了的遲暮生命﹐他不自覺地用想像去為那些生命中必然的事物﹐去彌補性地建構一個合理的外觀。這麼來看﹐他有一個對死亡的預感﹐他聽到了那種不可能的山的吼聲﹐接下來﹐真有死亡了。這樣的死亡﹐不是讓人比較感覺得更容易接受嗎﹖
然而﹐那都只是作家製造的假象。
在文學作品裡﹐前後連繫的情節線索﹐讓人讀出一種緊密的巧妙﹐譬如象牙精工彫琢的九連環那樣﹐玲瓏剔透。
現實生活中的死亡﹐恆有其突然性和驚嚇性。即便是一個久病的垂死老人﹐死的來到﹐仍是讓人警覺的﹐警覺到死亡的絕對性與不可逆。
因此﹐文學中死亡的前兆線索﹐幾乎只是一種對生命理想化的幻想或夢臆。我們實在難以接受它﹐所以我們自己替它建立先出現的線索。在真實生命中﹐我們常常也會回頭﹐回到死亡發生前﹐替自己找出類似巧合那類的前兆。到此﹐兩頭--文學和現實--兩頭的情形在我們的希冀下﹐便有了死亡的合理性﹐同時﹐文學與生命相映而相仿也同為人們接受。我們如此自我催眠﹐便覺得死亡稍微少掉一些驚恐無助。因為﹐若是我們用心回頭去想去找﹐我們便會在事後發現﹐啊﹐原來事前是有些前兆的。
這就是川端描寫的山的吼聲。
山之聲﹐我們都聽得到。
因為﹐我們都選擇去相信﹐所以我們都聽到。
3/4/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