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蔥油餅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食物和家庭的羈絆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這樣東西只有自個兒家有的時候。

因此對於麵的記憶是自小開始。家裡是山東人,一餐麵一餐飯。

麵的總類太多,絕對比飯多!麵疙瘩、貓耳朵、饅頭、大餅、蔥油餅、牛肉捲餅、豬肉餡餅、韭菜盒子、羊肉泡饃、包子、煎餃、鍋貼、刀削麵……。

光是餅就幾百種,但是還是讓我說說蔥油餅。

料理蔥油餅就跟字面上一樣;蔥、油、餅。

作菜好吃原因無他;不惜工本!蔥要選好蔥,麵要揉的勁。

每次菜市場蔥便宜又好時父親總會作蔥油餅,也最喜歡看父親作蔥油餅,他會先和麵,母親這時幫忙切蔥,蔥切成細細的蔥花,那時候滿屋子蔥香,香極了!

麵和好,先桿成一大張圓型的餅,均勻的灑上蔥、鹽、花椒粉,再抹上油。蔥油餅講究裡面要抹油,不然煎出來的餅會沒有層次,不夠酥脆。等東西都加勻後,再小心的從一端捲起,直到全部捲完,就像一個捲好的蛋餅一樣,這時候再把之切成一段一段的,而斷面會有一層一層的螺旋紋路,綠白色的蔥花點綴著褐紅的花椒,互相輝映。最後把這一團麵垂直拍下,用桿麵棍桿勻,桿成圓形,平底的大鍋一煎好,香味四溢,我們早就等著吃啦。

父親每次作蔥油餅都作一大堆,依他之意,作少了沒意思,小家子氣。

而我總是迫不及待的等在鍋邊看,往往第一張餅煎好時通常輪不到放進盤子,我跟我弟早就等著就空中攔截,撕開餅就放進口中大嚼。「小心燙,慢點吃!
」父親通常會笑著說。

蔥油餅是死麵,往往一口氣吃了二三張不覺得飽,但是吃完了一喝水在胃中一泡,撐。

而剩下的餅也不必擔心,全部切成小條再拿蕃茄雞蛋滷一燴,便是燴餅。味道絕對不輸原本的蔥油餅,中國人的飲食智慧,發揮的淋漓盡致!

而到處都有賣蔥油餅的,每次買來都薄的可憐,蔥也只是點綴的幾枚,味精又參的多,吃完口乾舌燥,所以每當我看到賣蔥油餅的都不忍心買,因為怕想起家裡的味道卻吃不到,往往一陣心酸。

至於燴餅,在外面還還不曾見到過。

現在離家唸書,若有人問我最想吃的東西,或許我會選擇蔥油餅,再來一碗手桿的家常麵。

這種味道,已經好久不見。
bbignose:這樣不叫分段落;而是行與行之間隔,看一看散文版主的作品,參考一下,說真的,〈父親的蔥油餅〉這一篇,我很喜歡,希望你能有更多的好作品來發表。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