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荳凸的故鄉』
故鄉銅鑼火車站與中正路交叉口,有家歷史悠久的老餅舖。因為我電子工廠,一位鍾姓女作業員與這舖子老闆是親戚,所以,我和這家餅舖也因熟稔而來往密切。孩子們常常光顧這家餅舖,因此他們記憶裡也只有它,作文或寫回憶文章時,總喜歡以它作為回憶主角。
這家餅舖名叫「錦香」,綠荳凸是它的主打商品。從小至老我吃遍各地的綠荳凸,通常不是太甜便是太膩,唯獨錦香產品甜膩適中百吃不厭。它的餅皮帶著濃郁的奶油香味,尤其在出爐時刻香氣四溢,聞過一次永生難忘。它們清淡的豆沙餅餡,正是母親生前的最愛。每回返鄉回北一買就是一大堆,送禮自食兩相皆宜。老實說,那些受禮者可能早已忘了我們,但我相信他們絶難忘記它的美味。
綠荳凸是客家甜品之一,因它的內餡故意凸露出餅皮,露餡處烤得焦焦狀似肚臍,這才會有「綠荳凸」的名稱。此外,它也是客家人的中秋月餅,故又有「月光餅」之稱。在那艱辛窮困的年代裡,它的內餡幾乎都用蕃薯泥替代綠豆沙。其實它用麵粉、麥芽糖與豬油揉成餅皮。餡則使用綠荳沙、糖和油拌製而成。放入烤爐內烘焙時,內餡會膨脹而露出肚臍形狀之凸頭,硬皮餡酥口感極佳。剛出爐的餅體,若是擺在供桌上三兩天回軟,其滋味之棒難以形容。
家母生前喜歡說故事給我們聽,在她的故事裡有一則與綠荳凸相關。故事內容極為有趣,但其教人宗旨:切莫因貧而造成貪心,否則將會因貪而騎虎難下。家母說這是真人真事,礙於口德姑隱主角真名,內容如下:
在樟樹林的庄子裡,住著一家邱姓的孤兒寡母。由於家窮小孩沒有零嘴可吃,母親怕孩子受不住誘惑而出糗,故爾盡量管制小孩外出晃蕩。每年中秋佳節,母親便利用薯泥製作月餅拜月,然後母子同享這些祭品。
某年鄰近中秋節前夕,母親命孩兒挑擔乾柴交給街上的餅舖。因為是老客戶關係,每次他都逕自穿堂過門將柴挑到後院。這天恰巧餅舖在做月餅,剛出爐時香氣瀰漫空間。待見一大堆的綠荳凸堆放於桌上,小孩不自覺得移步向前瞧看。
這時一位師父看他全神貫注於餅上,打趣的問他想不想吃?小孩咕嘟吞下口水,猛點著頭表示他很想吃。於是師父對他說:「小弟弟,只要你能吃下廿個餅我不收你的錢,而且還另外送你十個當獎品。不過,吃不下你就得付餅錢,願意打賭嗎?」
小孩同意之後展開吃餅打賭,開始小孩吃得很快,十個瞬間便落下肚腹。再來五個速度一個比一個慢,第十六個他已無法再吃。眼看還有四個,但一小片也無法入口,他已膩胃膩得發抖。旁觀人眾鼓譟高喊加油,小孩被逼急了竟然號淘大哭。
有人即報其母,她放下手頭工作趕去餅店看個究竟。當她看見孩子窘狀一陣心酸,一時生氣不禁狠聲說道:「吃吃吃!再不吃我可要拿筷子撐了。」孩子一聽哭得更傷心,師父不忍遂說算了算了,這才結束這場糗劇。
母親就藉著這則故事教訓我們,殷殷叮嚀我等出門在外,千萬不要因一時之貪而得不償失。我們受教之餘,亦將這則故事轉述給孩子們聽。如今母親逝世已數年,但這則故事永烙於我們的心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