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之子-阿罕昧伊貝』

  埃及的尼羅河,全長達一千餘公里,蜿蜒貫穿整個埃及,兩岸人居錯落,被視為埃及文化之發祥點。這條被譽稱為「埃及文化之母」的古河川,數千年來載送著在地人、征服者、乃至今日的觀光客,船影幢幢悠哉往來,硬是將非洲一角弄得熱鬧揚揚。梟雄凱撒、豔后克利奥佩脫拉、還有圖唐卡門、個個都是耳熟能詳的歷史主角。而那金字塔、古神廟、還有穿越沙漠的駝隊,在在都為歷史留下見證,流傳至近仍被世人念念不已。

  1971年,是埃及近代史轉折的一年。緯度靠近赤道的南埃大城阿斯旺,因其灌溉水利水壩落成,整個城市沉入水底變成水下古蹟。這座水壩長約三公里,高度約在一百十一公尺左右。此地原為努比亞人的根據地,為了整體發展之需要,他們犧牲小我而成全了埃及。

  阿斯旺是古埃及的貿易中心,努比亞人個個都是生意天才。水壩之竣工將此地無數的部落、墳墓、古廟悉沉水下。而努比亞人也被迫遷移至蘇丹首府喀土木附近,或者遷移到蘇丹南部的荒地上另起爐灶。

  1992年,我因生意需要遠旅蘇丹首都喀古木。初旅斯土十分陌生,為了生意之溝通,我不得不向當地的商會求助。經由他們的幫忙,我僱用一位努比亞人阿罕昧伊貝當我的隨身秘書。此君生得五官停勻,幽默風趣,還有一口順溜的英語。要不是皮膚黝黑,還真會被誤為英國人呢。

  他的原籍是埃及的阿斯旺,築壩之前群移至蘇丹的科奧波。英國留學回來後來到喀土木求職,因他學歷高英文好加上長相不賴,所以,被蘇丹首都商會延攬為國際貿易拓銷成員。若有外商前來蘇丹推銷,商會便將他推薦給外商當秘書。名義上是方便於商談,其實,這是商會有意替其工作人員找外快,藉以填補其微薄薪水的方法之一。

  阿罕昧伊貝這個小夥子挺兢業的,每天早上七時整準時到我住的飯店報到。通常,我會多訂一份早餐等他一起進用。然而,他總是將這份早餐當作午餐食用。他母親雙眼失明,父親死於戰爭,兄姐都已自立,所以母親由他夫妻倆照顧。當初選他就是衝著這份孝心,並且還租下他的一間空屋當倉庫。

  自從這次合作的經驗之後,每次蘇丹商旅都找他當隨從。後來因為兩頭奔波太辛苦,乾脆就租他叔叔的家當辦公室。三餐由他家供應,衣服也交給他太太幫洗。每回我出差到蘇丹半個月或多幾天,付給他們三百美金,夫婦倆都把我當上帝般的侍候。

  三年後,我將蘇丹與附近國家的生意交給他負責。每批生意成交就分給佣金,十餘年合作下來,他家生活大為改善,兒女成群。這些小蘿蔔頭非常活潑討喜,他們都稱我為「台灣安寇」。其母於千禧年逝世,辦完喪事夫妻倆送骨灰回埃及。不久他們舉家遷移至開羅,從此我們就失去聯絡。

  對他這家人我很懷念,前年退休後不管公司之事對他們也逐漸忘了。三天前公司轉來一封國際信件,拆開一看,原來是他長子巴地隆寫給我的報喪書,內容說他父親伊貝,上個月底去世並已歸葬於故鄉的清真公墓。我很驚訝!他們是回教徒,為何每次我要吃豬肉他都沒制止我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