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山堂沉靜的內在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說真的,以前我不是那麼喜歡台北中山堂。

它不過是重慶南路轉衡陽路往生新活潑的西門町途中,夾峙的街屋單側讓開,由平坦的廣場豁然托出的一棟建築物。

當然,我知道中山堂是古蹟,是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處:原址本是清朝的布政使司衙門,日人為紀念日皇裕仁登基而拆除,新建一棟帶有西班牙回教風格的折衷式建築,當時稱「台北公會堂」;二次大戰結束,最後一任日本總督就在此遞交降書;國府來台外牆曾張燈結綵慶祝各項活動,蔣中正總統悲憤的演講在此激昂迴響,也曾經是國民大會的集會處;近年政府重新整修,古蹟活化,敲打聲叮叮咚咚,煥然一新,風風光光辦了盛大活動……這些我都知道,但中山堂的形象何其莊嚴沉重,歷史的聲響太刺耳,我排斥拒步。

要不是一座臨時的戲棚,中山堂不會成為我的最愛。

那天,受夠了城市虛浮忙碌的生活,得知中山堂門口廣場有歌仔戲表演,想在戲棚下讓童年的回憶穩定不安的心神。然而,看了許久,感覺有些厭煩,轉頭見中山堂的門口敞開,索性踱步進去看看。

步上台階,繞過粗厚的門柱,走進雕花的褐色木拱門,我來到舖設地毯的玄關。玄關稀稀疏疏只有兩、三人,指示牌告知二樓有咖啡廳,表演廳沒有活動,門一排緊鎖,我頓時不知往哪裡去。

走入一側的廊道,往這個老舊制式的建築深處走去,腳步踩踏在柔軟的地毯上,聲響雖小,迴音卻異常清晰響亮。天花板高而修長,我仰望好似在看歷史的卷軸。這裡的氣氛謐靜,讓我不得不好好坐下,挑了一張典雅的中式木椅,沉澱自己。光線透過高瘦的木櫺窗,在大面清爽的牆壁上,幻化出饒富深意的光影,好像要說些什麼,又好像是我想要說些什麼,此時,歷史說話了。

聲樂家的宏亮歌聲,蔣總統的浙江方音,受降活動的證書宣讀,日人高喊的萬歲萬歲,回溯過去,歷史的聲響曾經在此跌宕翻騰,但此時此刻,一切的一切都被吸納了,這條深長的廊道,頓時乾淨得一點聲音都沒有。

才發現,身在台北中心、擾攘城中區的我,已穿透淡綠色國防磚的外牆,經過古典傳統的裝飾細節,來到這棟老建築,最沉靜的內在。

不再排斥拒步,中山堂移入靜定的內心,成了我的最愛。

中山堂~
好古早的回憶
我是因為台北電影節,才認識中山堂的
不過,在中山堂看電影,實在不是件挺享受的事
至於它的歷史,我也是看了這篇文章才知道的
原來,它真的來頭可真不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