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愛 ◎安東
阿蓮抄下報紙上刊載的劃撥帳號,「愛心捐款專戶」,報紙上面是這樣寫的。捐助的對象這次是父母親皆車禍身亡的孤兒,一對姐弟。阿蓮攤開她記載著大大小小捐款記錄的「愛心冊」,密密麻麻已登載好幾百筆的小冊子,阿蓮翻了十來頁找到了空格處,填上了8個數字的劃撥帳號,也簡單寫下有關這對姐弟的敘述。
“姐姐10歲,弟弟7歲,父母親在3個月前遭砂石車撞傷不治死亡。父母親以撿破爛為生,當時父親正駕駛著三輪車前往附近的垃圾集中處準備收集可回收變賣的瓶罐,母親則在後面車上整理剛從附近工廠拾來的廢紙箱…”
阿蓮寫到這,腦袋忽然閃過了什麼,有種不確定的感覺使她停下了筆。阿蓮想了想,將小冊子往前翻了翻,仔細的一筆筆閱讀著自己以前寫下來的記錄。幾分鐘後,好像找到了什麼,阿蓮驚呼一聲,將自己一年前記下的資料一字一句的慢慢念了出來。
“分別為9歲與6歲的姐弟,因為父母親智能不足與家境貧困並沒有上學。社工人員雖已輔導兩個小孩就學,惟家庭生活環境實在太差,造成小孩上學後出現自卑與自閉的行為…”
阿蓮想起自己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立即打電話向報社詢問詳細的地點,並在隔天就動身前往位在新竹縣湖口的這個貧困家庭。當時映在眼前的骯髒與破爛雖然從事多年愛心關懷的阿蓮早已習慣,可是光想像姐弟睜著大眼睛在門口坐下無助看著經過路人的來來去去,阿蓮的心不由得悲沈了起來。當附近的小孩穿著新衣新鞋燦爛的從他們身邊跑過,手裡拿著可能是剛剛才買來的最新型遙控玩具,阿蓮都可以感受到姐弟心裡那似懂非懂的羨慕與感慨。阿蓮回到家後,聯絡了相關單位決定捐助一筆錢,並指定用在兩個小孩的身上,希望雖然不能全部,但至少可以部份的讓兩個小孩保有童年該有的純真,而不是在悲苦中度過。
都一年過去了…,阿蓮喃喃自語。從那筆捐助記錄開始,一年的時間裡阿蓮也捐助了其他數十位的不同對象,好幾頁的墨跡,是阿蓮持續對這社會關懷的跡證。可是,不幸的事情好像沒有因此而減少,反而因為自己的投入而接觸到更多的悲苦。每一個案例在午夜夢迴之際都觸動著阿蓮的心,穿梭在這些不幸之間,自己好像也對這個世界沒了信心。不管怎麼看,好像都只有不停重覆循環的不幸。
阿蓮重新拿起報紙,閱讀著各自長大一歲的姐弟,以及傷重不治父母的新聞。新聞是父母雙亡3個月以後才報導的,那麼這姐弟這段期間又是怎麼度過的?不管怎麼貧困,4個人在的家裡就好像有著樹葉、樹枝、樹幹與樹根完整的一顆樹,可是現在養護著他們的根不見了,在風雨中是不是就搖搖欲墜了?阿蓮不自覺的用兩手蒙起眼睛,她不敢看到這種事情的發生,雖然那樣的場景已經在腦海裡呼
嘯而過。
有些人好像就是注定來這個世界受苦的,阿蓮對照著兩筆記錄間的關聯性,他們的痛苦是不是就到此為止了呢?阿蓮不是很確定。
☆
阿蓮是個有愛心的女人,這話是朋友在形容阿蓮這個人時一定會加上的。她不僅有愛心,有時也濫用了她的同情心,朋友有時候也是不以為然。阿蓮並不計較他們怎麼想,她總覺得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去盡力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就好像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一樣有滿足感。有的人忙著存錢買車子、房子或是各種生活的用品,我則是忙著存錢捐給窮人、孤兒還有各類需要幫助的人,阿蓮說。這只是不同的選擇而已,我沒說我自己做得就是好事,我只是選擇做這些事,就像妳們買名牌的包包自己會很興奮和快樂,我做這些事情有的興奮快樂也和妳們的一樣。
阿蓮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把自己工作賺來的錢分享了出去,就算是勞動的辛苦錢,她也甘之如飴。她的「愛心冊」上記滿各種目的捐出去的錢,如同冊子封面大大寫的「愛心」兩個字,小小的冊子裡是個愛心的目錄,實際上的關懷已經傳遍各地,就像一張看不見的網子般。
阿蓮並沒有結婚,所以沒有小孩,父母親也已經去世。她是家裡的獨女,從小受到的寵愛相當的多,可是神奇的並沒有養成她嬌嬌女的個性。相反的,受到阿蓮母親的影響,阿蓮從小就被教導要懂得去關心別人,哪怕是一句話或一個擁抱,這樣的關懷是不會有人嫌多的。這是個有情的世界,阿蓮的母親總是這樣告訴著阿蓮,人與人間彼此關懷的情聯繫了起來,就成了一張綿密的網,我們的世界因為有著這樣的網才能如此的偉大。阿蓮記得母親說過的這些話,也繼承了母親留下的遺志,「把關懷撒出去,讓這個世界由愛所網羅」。
阿蓮除了捐錢,還是很多社會福利機構的義工。有些人或許是因為曾經經歷些悲苦才發現關懷別人的意義,可是阿蓮不是。就好像小時候立定的志向,阿蓮從小就以「散播愛心」為自己人生的目標與夢想。相較於其他,我這樣的夢想隨時都可以做,隨時都有收獲,比起其他人更偉大的夢想,我這目標不過是微不足道而已,阿蓮總是謙虛的這樣說。像我這麼懶惰的人,我只能立下這樣小小的心願,容易實現的心願,我做不起其他人那種大志向的。阿蓮說的好像很輕鬆,可是朋友們聽到這樣的話都不免自慚形穢。是呀,隨時都可以做,隨時都有收獲,像這麼簡單只是關懷的目標,怎麼我們都做得七零八落,怎麼做得人還是那麼少呢?像是被感動般,長時間接觸了阿蓮的朋友們,慢慢的也參與加入了關懷的行列。這個由愛組成的網,不知不覺大了起來。
☆
天生就好心的人,老天通常不是很習慣,可是這偌大的關懷之網,也不是那麼容易可輕視。
阿蓮四十多歲的時候有天正在街上走著,趕赴著參加一項乳癌公益義賣的活動,那是位在台北市東區的一個商圈。因為時間來不及,阿蓮在過馬路時沒注意到號誌已經變成了紅燈,走到馬路的中央才發現朝自己疾駛而來的大小型車輛。阿蓮瞬間不知如何是好,就在這猶豫之間和騎著一台重型機車的年輕人發生了擦撞。阿蓮的右手打在機車的龍頭上,就這麼一碰撞龍頭一歪,年輕人和他的重型機車就整個翻了起來落在地上滑行著。阿蓮的手雖然被狠狠的撞了一下,可是當他聽到年輕人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吟著,也不顧自個兒的疼痛快步到年輕人的身旁看看他怎麼了。後方的車流被這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全堵塞了住,喇叭聲四起,由於阿蓮的手腕好像裂開般的疼痛,阿蓮也不支的坐倒在年輕人的旁邊。先生,你沒事吧?阿蓮模糊中看著年輕人咬著牙在大太陽下滿臉痛苦的神情,還沒來得及深深的自責,阿蓮也因為手腕的疼痛而昏了過去。
阿蓮醒來時候見到一些朋友們在身邊焦急的看著她,眼角餘光看到自己的右手被石膏固定著,絲絲的痛楚從右前方往自己的腦不停延伸著。那個年輕人沒事吧?阿蓮醒來的第一句話有氣無力的問著身邊的朋友。是沒生命危險,可是身上的傷比妳多些,醫生說可能有腦震盪,站在床尾的朋友看著阿蓮擔心的說著。你們幫我去了解一下吧,搞不好他更需要你們的關心,阿蓮說。
問過了,坐在床頭旁一個阿蓮的好朋友,若有所思的回答著阿蓮。那個年輕人…阿蓮妳還記得嗎,那個妳曾捐助過兩次的姐弟,父母親後來被砂石車撞死的那對姐弟?那個年輕人我們調查後發現他應該就是弟弟,而姐姐趕來後我們再次詢問,確定了的確就是那對姐弟。阿蓮聽了有些震驚,心頭一個起伏全身不禁緊繃了起來,手腕因為這樣的用力而加重了疼痛。
怎麼會這樣?阿蓮兩眼目光無法置信的看著雪白的天花板,那時候祈求著他們的不幸就會到此結束的光景浮上了心頭。希望從此他們的人生順遂,眾人給與他們的關懷得以彌補他們曾經缺少的種種,破損的缺口逐漸補齊後也能在社會上站穩腳步,利用愛來調整他們出身時和別人的不同。十幾年過後,這樣的目的是達到了,可是他們的不幸怎麼還是延續著?更遑論這次的不幸是出於自己的手,是由我造成的。阿蓮閉上了眼睛,表情的痛苦在朋友們的眼中是清清楚楚,而這不是手腕造成的,完全是那深深的自責。因為自己的大意而造成了別人的困擾,更何況發生的對象又是如此的特殊…。
我們知道妳在想什麼的,朋友打破了沈默中的自責。世上有些事就是這麼的巧,這麼的有緣份。妳之所以會特別關心他們不只是持續不幸的同情,還有赤子之心的感同身受。妳把這樣的關懷傳遞了出去,他們收到了,且能夠自給自足的在這世上,妳不是已經做到妳能做到的事了嗎?而今天妳們之間的擦撞,如果說是他們的不幸,為何不說成是和妳緣份的繼續呢?他們也許已經不需要像以前妳給他們的那樣關懷,可是關懷的緣份就是如此深厚,就像發生了什麼化學反應般妳們撞在了一起。這反而是另一種型式愛的繼續吧?
阿蓮睜開了眼睛,她疑惑的盯著朋友看著,有點好奇的問道,什麼時候妳也會講這樣的道理啦?朋友笑了笑,還不是被妳影響的,「隨時都可以做,隨時都會有收獲」,從妳身上的小愛開始,我們不也受影響的一點一滴做著關懷的動作嗎?
是啊,阿蓮再次閉上了眼睛,像是想起什麼似的。媽媽曾說過,每個人的小愛組合起來,就是這人間的大愛了。付出的愛總是會在網絡般的關懷世界中繞著,繞一繞,愛最後會回到了自己身上,而形成了愛的圓圈。這愛的圓圈,沒有起點也不會有終點,一圈圈,就是我們的有情世界。想到了這些,阿蓮的手好像就不怎麼痛了,彷彿媽媽在旁邊輕輕撫著自己的右手,那是母親給她的兒女之愛。
☆
姐弟們對自己能重新遇上一直在默默幫助自己的人,很是開心。弟弟雖然需要長時間養傷,可是知道阿蓮就是持續關心著姐姐和自己的人,那樣的愛已經包容所有其它的一切。阿蓮在能自由下病床活動後,就迫不急待的到弟弟的床前,聽著姐弟倆說著一路走來發生的點點滴滴。雖然沒有實際參與,可是就像一直在他們的生活裡一樣,姐弟們說的一切都隱函著阿蓮付出的關懷與愛。阿蓮聽著姐弟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充實的滿足感不停充塞在心中迴盪,自己曾付出的愛如今透過他們的言語從空氣中傳達到了自己的心中,果然就像媽媽所說的,這愛的圓圈總是不停的繞呀繞,一圈圈,成了個有情世界的網。
姐弟們經過討論後,希望能認阿蓮做為他們的乾媽,阿蓮受寵若驚。自己並沒有因為沒有結婚與小孩而感到遺憾,可是他們的請求倒也是讓自己蠻開心的。愛的關係的延伸,朋友那天在自己身旁說的話,現在阿蓮可以知道緣份奇妙的地方了。小的時候父母親就已經去世,可是同等於父母的關懷一直沒有在我們身上消失,姐姐說,在我們見到妳後就很清楚看到那愛的源頭出自何處,妳代替了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童年的一切,無論如何,妳都像我們的媽媽一樣。姐姐邊說著邊流淚,弟弟也早已經眼眶泛紅,阿蓮聽著姐姐的真情告白,鼻頭也是一酸。
如同我母親教導給我的,我目前這一生所做的都遵照著母親給我的遺志,「讓關懷動起來,把愛傳出去」,阿蓮說。母親曾和我說過愛是個圓圈,最終會回到自己的身上,因為愛是不會有起點也不會有終點的。以前我認為關懷別人給我的滿足感就是母親所說的回到自己身上的意思,可是當你們希望能認我當乾媽的那一瞬間,我才領悟明白原來愛的型式比我想的還寬廣偉大多了。我想像你們叫我“媽媽”的時候,那其中包含了多少緊緊相依的生命聯繫關係,這兩個字在別人口中或許叫得輕鬆也理所當然,可是從你們的嘴裡吐出這樣的字眼,那是何等的信任與愛的呈現。我非常開心你們提出的這個請求,可是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當個媽媽我需要做些什麼?而我是不是有那樣的資格呢?
姐姐的臉上盡是淚痕,她抹了抹眼淚,走到弟弟的床尾輕輕拉著阿蓮的右手。喔,媽媽,妳什麼都不需要做了,妳為我們做得已經夠多了,就讓我和弟弟拿著妳給我們的那些愛,學著怎麼去關懷自己的媽媽吧。姐姐將頭靠在阿蓮的右肩上,弟弟在床上輕摀著嘴吧啜泣著,阿蓮這時候也忍不住,小聲的哭了出來。
過去的記憶好像在姐弟倆人的頭上旋轉著,如果不是因為有那樣的關懷那麼此情此景應該只是一場夢吧。完整的愛傳回了阿蓮的身上,這中間的關懷不知曾穿透過多少人的心,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是個無限的愛。
☆
阿蓮是個好人,大家都這樣說。而阿蓮還是和以前一樣,說著“我只是做我喜歡做的事情”這類的話。就如同會讓大家震驚的消息一樣,阿蓮在六十多歲的時候檢查出得了乳癌,讓朋友們驚訝萬分。當大夥在說著“怎麼好人也會得這些病”的同時,阿蓮只是笑笑說著,看吧,我不是好人呢。
長年的關懷別人,阿蓮知道自己的幸運。從小她就有衣食無虞的家庭,還有一個教導她去關懷他人的母親。相較於那些自己曾幫助過的人,阿蓮知道自己其實沒有資格說“不幸”這兩個字。就算真的要說,阿蓮在老朋友的聚會上對著朋友說,我活著不夠長,沒有辦法繼續關懷更多的人,這大概是我這一生中最“不幸”的一件事了。
因為癌細胞的擴散,阿蓮在檢查得出乳癌後八個月就離開了人世。姐弟們就像阿蓮真正的兒女般侍奉著她到最後一刻,在阿蓮滿臉微笑的嚥下最後一口氣時,他們倆早已哭腫了雙眼。
阿蓮走了,可是她的關懷與愛仍然永續在這個人間。她在最後的遺囑中寫下母親曾告訴過她的一個故事。
***
有一個小島,島上有一個小國家,人民生活在此都能夠豐衣足食,自給自足。島上很少有犯罪,有也只是小孩子不懂事拿了別人東西沒說的小事。在這個島上有很多不同的家族,每一家族都有自己信仰的宗教與祖先,甚至在家族內使用的方言還不一樣。雖然如此,這裡的人與人間即使不是同一個家族的人,也好像有什麼東西將彼此緊緊相繫著。
不同家族之間都遵守著同樣的一個習俗,長輩們總是這樣告訴族內的年輕人。在我們這裡,每個人活著的時候都要付出8個關懷與愛,不管你是那一族的人,長輩說。每個人都付出關懷與愛,那麼即使我們不是同一族的人,我們之間也存在著那看不到同樣的無形力量,將我們緊緊繫在一起。
長輩說,這就是我們島上總是春暖花開,溫情四溢的原因。也是我們的立國處世之道。
***
阿蓮在自己的遺囑中寫道,原來那無形之間將人與人緊緊相繫的東西,就是那一直存在的關懷與愛。活著的時候至少要付出8個愛,這愛就像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圓圈,一圈圈,透過不同人的手傳遞到不同人的心中,當我們躺下的那一天,這8個愛就成了∞的愛。即使你離開了,愛還是會在這世上流傳的。
我相信我雖然離開了,可是你們應該還是可以感受到我一直想傳達給你們,那不停的關懷與愛。同樣的,我也感受到我生病時你們傳達過來的愛了,非常的溫暖,謝謝你們,阿蓮說。
阿蓮抄下報紙上刊載的劃撥帳號,「愛心捐款專戶」,報紙上面是這樣寫的。捐助的對象這次是父母親皆車禍身亡的孤兒,一對姐弟。阿蓮攤開她記載著大大小小捐款記錄的「愛心冊」,密密麻麻已登載好幾百筆的小冊子,阿蓮翻了十來頁找到了空格處,填上了8個數字的劃撥帳號,也簡單寫下有關這對姐弟的敘述。
“姐姐10歲,弟弟7歲,父母親在3個月前遭砂石車撞傷不治死亡。父母親以撿破爛為生,當時父親正駕駛著三輪車前往附近的垃圾集中處準備收集可回收變賣的瓶罐,母親則在後面車上整理剛從附近工廠拾來的廢紙箱…”
阿蓮寫到這,腦袋忽然閃過了什麼,有種不確定的感覺使她停下了筆。阿蓮想了想,將小冊子往前翻了翻,仔細的一筆筆閱讀著自己以前寫下來的記錄。幾分鐘後,好像找到了什麼,阿蓮驚呼一聲,將自己一年前記下的資料一字一句的慢慢念了出來。
“分別為9歲與6歲的姐弟,因為父母親智能不足與家境貧困並沒有上學。社工人員雖已輔導兩個小孩就學,惟家庭生活環境實在太差,造成小孩上學後出現自卑與自閉的行為…”
阿蓮想起自己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立即打電話向報社詢問詳細的地點,並在隔天就動身前往位在新竹縣湖口的這個貧困家庭。當時映在眼前的骯髒與破爛雖然從事多年愛心關懷的阿蓮早已習慣,可是光想像姐弟睜著大眼睛在門口坐下無助看著經過路人的來來去去,阿蓮的心不由得悲沈了起來。當附近的小孩穿著新衣新鞋燦爛的從他們身邊跑過,手裡拿著可能是剛剛才買來的最新型遙控玩具,阿蓮都可以感受到姐弟心裡那似懂非懂的羨慕與感慨。阿蓮回到家後,聯絡了相關單位決定捐助一筆錢,並指定用在兩個小孩的身上,希望雖然不能全部,但至少可以部份的讓兩個小孩保有童年該有的純真,而不是在悲苦中度過。
都一年過去了…,阿蓮喃喃自語。從那筆捐助記錄開始,一年的時間裡阿蓮也捐助了其他數十位的不同對象,好幾頁的墨跡,是阿蓮持續對這社會關懷的跡證。可是,不幸的事情好像沒有因此而減少,反而因為自己的投入而接觸到更多的悲苦。每一個案例在午夜夢迴之際都觸動著阿蓮的心,穿梭在這些不幸之間,自己好像也對這個世界沒了信心。不管怎麼看,好像都只有不停重覆循環的不幸。
阿蓮重新拿起報紙,閱讀著各自長大一歲的姐弟,以及傷重不治父母的新聞。新聞是父母雙亡3個月以後才報導的,那麼這姐弟這段期間又是怎麼度過的?不管怎麼貧困,4個人在的家裡就好像有著樹葉、樹枝、樹幹與樹根完整的一顆樹,可是現在養護著他們的根不見了,在風雨中是不是就搖搖欲墜了?阿蓮不自覺的用兩手蒙起眼睛,她不敢看到這種事情的發生,雖然那樣的場景已經在腦海裡呼
嘯而過。
有些人好像就是注定來這個世界受苦的,阿蓮對照著兩筆記錄間的關聯性,他們的痛苦是不是就到此為止了呢?阿蓮不是很確定。
☆
阿蓮是個有愛心的女人,這話是朋友在形容阿蓮這個人時一定會加上的。她不僅有愛心,有時也濫用了她的同情心,朋友有時候也是不以為然。阿蓮並不計較他們怎麼想,她總覺得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去盡力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就好像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一樣有滿足感。有的人忙著存錢買車子、房子或是各種生活的用品,我則是忙著存錢捐給窮人、孤兒還有各類需要幫助的人,阿蓮說。這只是不同的選擇而已,我沒說我自己做得就是好事,我只是選擇做這些事,就像妳們買名牌的包包自己會很興奮和快樂,我做這些事情有的興奮快樂也和妳們的一樣。
阿蓮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把自己工作賺來的錢分享了出去,就算是勞動的辛苦錢,她也甘之如飴。她的「愛心冊」上記滿各種目的捐出去的錢,如同冊子封面大大寫的「愛心」兩個字,小小的冊子裡是個愛心的目錄,實際上的關懷已經傳遍各地,就像一張看不見的網子般。
阿蓮並沒有結婚,所以沒有小孩,父母親也已經去世。她是家裡的獨女,從小受到的寵愛相當的多,可是神奇的並沒有養成她嬌嬌女的個性。相反的,受到阿蓮母親的影響,阿蓮從小就被教導要懂得去關心別人,哪怕是一句話或一個擁抱,這樣的關懷是不會有人嫌多的。這是個有情的世界,阿蓮的母親總是這樣告訴著阿蓮,人與人間彼此關懷的情聯繫了起來,就成了一張綿密的網,我們的世界因為有著這樣的網才能如此的偉大。阿蓮記得母親說過的這些話,也繼承了母親留下的遺志,「把關懷撒出去,讓這個世界由愛所網羅」。
阿蓮除了捐錢,還是很多社會福利機構的義工。有些人或許是因為曾經經歷些悲苦才發現關懷別人的意義,可是阿蓮不是。就好像小時候立定的志向,阿蓮從小就以「散播愛心」為自己人生的目標與夢想。相較於其他,我這樣的夢想隨時都可以做,隨時都有收獲,比起其他人更偉大的夢想,我這目標不過是微不足道而已,阿蓮總是謙虛的這樣說。像我這麼懶惰的人,我只能立下這樣小小的心願,容易實現的心願,我做不起其他人那種大志向的。阿蓮說的好像很輕鬆,可是朋友們聽到這樣的話都不免自慚形穢。是呀,隨時都可以做,隨時都有收獲,像這麼簡單只是關懷的目標,怎麼我們都做得七零八落,怎麼做得人還是那麼少呢?像是被感動般,長時間接觸了阿蓮的朋友們,慢慢的也參與加入了關懷的行列。這個由愛組成的網,不知不覺大了起來。
☆
天生就好心的人,老天通常不是很習慣,可是這偌大的關懷之網,也不是那麼容易可輕視。
阿蓮四十多歲的時候有天正在街上走著,趕赴著參加一項乳癌公益義賣的活動,那是位在台北市東區的一個商圈。因為時間來不及,阿蓮在過馬路時沒注意到號誌已經變成了紅燈,走到馬路的中央才發現朝自己疾駛而來的大小型車輛。阿蓮瞬間不知如何是好,就在這猶豫之間和騎著一台重型機車的年輕人發生了擦撞。阿蓮的右手打在機車的龍頭上,就這麼一碰撞龍頭一歪,年輕人和他的重型機車就整個翻了起來落在地上滑行著。阿蓮的手雖然被狠狠的撞了一下,可是當他聽到年輕人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吟著,也不顧自個兒的疼痛快步到年輕人的身旁看看他怎麼了。後方的車流被這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全堵塞了住,喇叭聲四起,由於阿蓮的手腕好像裂開般的疼痛,阿蓮也不支的坐倒在年輕人的旁邊。先生,你沒事吧?阿蓮模糊中看著年輕人咬著牙在大太陽下滿臉痛苦的神情,還沒來得及深深的自責,阿蓮也因為手腕的疼痛而昏了過去。
阿蓮醒來時候見到一些朋友們在身邊焦急的看著她,眼角餘光看到自己的右手被石膏固定著,絲絲的痛楚從右前方往自己的腦不停延伸著。那個年輕人沒事吧?阿蓮醒來的第一句話有氣無力的問著身邊的朋友。是沒生命危險,可是身上的傷比妳多些,醫生說可能有腦震盪,站在床尾的朋友看著阿蓮擔心的說著。你們幫我去了解一下吧,搞不好他更需要你們的關心,阿蓮說。
問過了,坐在床頭旁一個阿蓮的好朋友,若有所思的回答著阿蓮。那個年輕人…阿蓮妳還記得嗎,那個妳曾捐助過兩次的姐弟,父母親後來被砂石車撞死的那對姐弟?那個年輕人我們調查後發現他應該就是弟弟,而姐姐趕來後我們再次詢問,確定了的確就是那對姐弟。阿蓮聽了有些震驚,心頭一個起伏全身不禁緊繃了起來,手腕因為這樣的用力而加重了疼痛。
怎麼會這樣?阿蓮兩眼目光無法置信的看著雪白的天花板,那時候祈求著他們的不幸就會到此結束的光景浮上了心頭。希望從此他們的人生順遂,眾人給與他們的關懷得以彌補他們曾經缺少的種種,破損的缺口逐漸補齊後也能在社會上站穩腳步,利用愛來調整他們出身時和別人的不同。十幾年過後,這樣的目的是達到了,可是他們的不幸怎麼還是延續著?更遑論這次的不幸是出於自己的手,是由我造成的。阿蓮閉上了眼睛,表情的痛苦在朋友們的眼中是清清楚楚,而這不是手腕造成的,完全是那深深的自責。因為自己的大意而造成了別人的困擾,更何況發生的對象又是如此的特殊…。
我們知道妳在想什麼的,朋友打破了沈默中的自責。世上有些事就是這麼的巧,這麼的有緣份。妳之所以會特別關心他們不只是持續不幸的同情,還有赤子之心的感同身受。妳把這樣的關懷傳遞了出去,他們收到了,且能夠自給自足的在這世上,妳不是已經做到妳能做到的事了嗎?而今天妳們之間的擦撞,如果說是他們的不幸,為何不說成是和妳緣份的繼續呢?他們也許已經不需要像以前妳給他們的那樣關懷,可是關懷的緣份就是如此深厚,就像發生了什麼化學反應般妳們撞在了一起。這反而是另一種型式愛的繼續吧?
阿蓮睜開了眼睛,她疑惑的盯著朋友看著,有點好奇的問道,什麼時候妳也會講這樣的道理啦?朋友笑了笑,還不是被妳影響的,「隨時都可以做,隨時都會有收獲」,從妳身上的小愛開始,我們不也受影響的一點一滴做著關懷的動作嗎?
是啊,阿蓮再次閉上了眼睛,像是想起什麼似的。媽媽曾說過,每個人的小愛組合起來,就是這人間的大愛了。付出的愛總是會在網絡般的關懷世界中繞著,繞一繞,愛最後會回到了自己身上,而形成了愛的圓圈。這愛的圓圈,沒有起點也不會有終點,一圈圈,就是我們的有情世界。想到了這些,阿蓮的手好像就不怎麼痛了,彷彿媽媽在旁邊輕輕撫著自己的右手,那是母親給她的兒女之愛。
☆
姐弟們對自己能重新遇上一直在默默幫助自己的人,很是開心。弟弟雖然需要長時間養傷,可是知道阿蓮就是持續關心著姐姐和自己的人,那樣的愛已經包容所有其它的一切。阿蓮在能自由下病床活動後,就迫不急待的到弟弟的床前,聽著姐弟倆說著一路走來發生的點點滴滴。雖然沒有實際參與,可是就像一直在他們的生活裡一樣,姐弟們說的一切都隱函著阿蓮付出的關懷與愛。阿蓮聽著姐弟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充實的滿足感不停充塞在心中迴盪,自己曾付出的愛如今透過他們的言語從空氣中傳達到了自己的心中,果然就像媽媽所說的,這愛的圓圈總是不停的繞呀繞,一圈圈,成了個有情世界的網。
姐弟們經過討論後,希望能認阿蓮做為他們的乾媽,阿蓮受寵若驚。自己並沒有因為沒有結婚與小孩而感到遺憾,可是他們的請求倒也是讓自己蠻開心的。愛的關係的延伸,朋友那天在自己身旁說的話,現在阿蓮可以知道緣份奇妙的地方了。小的時候父母親就已經去世,可是同等於父母的關懷一直沒有在我們身上消失,姐姐說,在我們見到妳後就很清楚看到那愛的源頭出自何處,妳代替了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童年的一切,無論如何,妳都像我們的媽媽一樣。姐姐邊說著邊流淚,弟弟也早已經眼眶泛紅,阿蓮聽著姐姐的真情告白,鼻頭也是一酸。
如同我母親教導給我的,我目前這一生所做的都遵照著母親給我的遺志,「讓關懷動起來,把愛傳出去」,阿蓮說。母親曾和我說過愛是個圓圈,最終會回到自己的身上,因為愛是不會有起點也不會有終點的。以前我認為關懷別人給我的滿足感就是母親所說的回到自己身上的意思,可是當你們希望能認我當乾媽的那一瞬間,我才領悟明白原來愛的型式比我想的還寬廣偉大多了。我想像你們叫我“媽媽”的時候,那其中包含了多少緊緊相依的生命聯繫關係,這兩個字在別人口中或許叫得輕鬆也理所當然,可是從你們的嘴裡吐出這樣的字眼,那是何等的信任與愛的呈現。我非常開心你們提出的這個請求,可是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當個媽媽我需要做些什麼?而我是不是有那樣的資格呢?
姐姐的臉上盡是淚痕,她抹了抹眼淚,走到弟弟的床尾輕輕拉著阿蓮的右手。喔,媽媽,妳什麼都不需要做了,妳為我們做得已經夠多了,就讓我和弟弟拿著妳給我們的那些愛,學著怎麼去關懷自己的媽媽吧。姐姐將頭靠在阿蓮的右肩上,弟弟在床上輕摀著嘴吧啜泣著,阿蓮這時候也忍不住,小聲的哭了出來。
過去的記憶好像在姐弟倆人的頭上旋轉著,如果不是因為有那樣的關懷那麼此情此景應該只是一場夢吧。完整的愛傳回了阿蓮的身上,這中間的關懷不知曾穿透過多少人的心,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是個無限的愛。
☆
阿蓮是個好人,大家都這樣說。而阿蓮還是和以前一樣,說著“我只是做我喜歡做的事情”這類的話。就如同會讓大家震驚的消息一樣,阿蓮在六十多歲的時候檢查出得了乳癌,讓朋友們驚訝萬分。當大夥在說著“怎麼好人也會得這些病”的同時,阿蓮只是笑笑說著,看吧,我不是好人呢。
長年的關懷別人,阿蓮知道自己的幸運。從小她就有衣食無虞的家庭,還有一個教導她去關懷他人的母親。相較於那些自己曾幫助過的人,阿蓮知道自己其實沒有資格說“不幸”這兩個字。就算真的要說,阿蓮在老朋友的聚會上對著朋友說,我活著不夠長,沒有辦法繼續關懷更多的人,這大概是我這一生中最“不幸”的一件事了。
因為癌細胞的擴散,阿蓮在檢查得出乳癌後八個月就離開了人世。姐弟們就像阿蓮真正的兒女般侍奉著她到最後一刻,在阿蓮滿臉微笑的嚥下最後一口氣時,他們倆早已哭腫了雙眼。
阿蓮走了,可是她的關懷與愛仍然永續在這個人間。她在最後的遺囑中寫下母親曾告訴過她的一個故事。
***
有一個小島,島上有一個小國家,人民生活在此都能夠豐衣足食,自給自足。島上很少有犯罪,有也只是小孩子不懂事拿了別人東西沒說的小事。在這個島上有很多不同的家族,每一家族都有自己信仰的宗教與祖先,甚至在家族內使用的方言還不一樣。雖然如此,這裡的人與人間即使不是同一個家族的人,也好像有什麼東西將彼此緊緊相繫著。
不同家族之間都遵守著同樣的一個習俗,長輩們總是這樣告訴族內的年輕人。在我們這裡,每個人活著的時候都要付出8個關懷與愛,不管你是那一族的人,長輩說。每個人都付出關懷與愛,那麼即使我們不是同一族的人,我們之間也存在著那看不到同樣的無形力量,將我們緊緊繫在一起。
長輩說,這就是我們島上總是春暖花開,溫情四溢的原因。也是我們的立國處世之道。
***
阿蓮在自己的遺囑中寫道,原來那無形之間將人與人緊緊相繫的東西,就是那一直存在的關懷與愛。活著的時候至少要付出8個愛,這愛就像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圓圈,一圈圈,透過不同人的手傳遞到不同人的心中,當我們躺下的那一天,這8個愛就成了∞的愛。即使你離開了,愛還是會在這世上流傳的。
我相信我雖然離開了,可是你們應該還是可以感受到我一直想傳達給你們,那不停的關懷與愛。同樣的,我也感受到我生病時你們傳達過來的愛了,非常的溫暖,謝謝你們,阿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