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寫文時,總陷入了莫名的泥沼,遣詞用字莫不是如臨大敵,看似平淡的敘述,往往會在最關鍵時躲藏了起來,管你是氣急敗壞、惱羞成怒,甚或孩子氣的在心頭跺腳,那些過去唾手可得的文思卻藏匿著,似暗處中伏伺的貓眼,望得見,卻抓不著。
創作者總有千千萬萬個理由,把拖稿、欠稿給正當化了,無論是隨心而寫,或者急著要用於特定目的上,碰上這層關卡,有多少文人墨客闖蕩不過?有人雖是苦惱,卻無法突破;有人乾脆揮揮清袖,瀟灑地把責任貸給了未來。當然,謊言與藉口總敵不過時間,烈火燒上眉梢時,又要毀恨當初的懶惰與猶豫。這樣的生態,散落在每個愛好創作者身上,如同一道甩不開的影子,縱使你深知這樣的劣態源於自我,卻難以解除枷鎖。於是,今天過了又是明天,站在耕耘夢想的最前線,確實有人跨過了門檻,但被擋在巨大斷層後的人們,還嚷嚷著無辜呢!
最為直接的因素,指向了日常生活。我總有一種感覺,如果腦袋瓜兒停止了思考,那會多可怕?儘管是毫不起眼的小事,看似複雜的思維總算是在運作,一旦停止了,距離下次啟動又是難以預測的事情。慵懶,縮影在任何隨意掰出的藉口理由,你承認自己還有體力,甚至是滾滾的熱情,但握了筆,碰了鍵盤,頓時煙消飛散,淋了渾身冷水,留下的是空虛與無奈。於是,愚昧的我想不出什麼解決辦法,只得透過閱讀,以及不停找事做來避免。坐在螢幕前等靈感著實是耗磨時間的賭博行為,最可怕的,莫過於文思泉湧時,手邊卻連份紙筆都找不著!於是,出門前我必會備好筆記用具,深怕一個閃神,難得的點子就要消逝。如果真覺得枯燥,腦子裡遍滿了雞肋味,不妨找篇能產生共鳴的文章,靜下心來閱讀,冷靜的同時也重新審視。與靈感捉迷藏,不知苦煞了多少文人,像賈島、左思一類的苦吟型大家是有的,但要做到斗酒詩千篇,揮筆行雲流水者,難不成就得靠天資?然而唐朝也僅有一個李白,誰說其他的騷客就得坐著喝悶酒?
再者,進一步透析形成失落感的因素,捫心自問,大抵上脫離不了「愁」。也許昨日和女友分手了,悲痛萬分的寫了首詩;也許和人起了爭執,激憤慷慨的痛加斥責。如果中國文化的經典是在磨難中被昇華出來的,那其背後的巨大光輝就不言而喻。看看唐宋八大家那一整串清單,最有名的即是蘇軾,官場失意加上政治壓迫,反而使他培養出一種堅韌而超然的人生態度,並直接反應在文章中,一簑煙雨任平生,便是他的精神所在。但把焦點轉移到了現代,古人因貶謫而苦悶時,換來的反而是無案牘之勞形,換來的是轉換心態的時間。反之,現代人的生活緊湊,凡事講求效率,學生忙著應付升學,成年人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面臨的不是突來的重大打擊,而是逐漸累積的疲勞,一點一滴地摧殘著你的才華,啃食著你的心性。又因為它的行進模式是「漸」,大多數人還來不及察覺,等發現時已經是慘淡的末期。
當我們的思緒被逼到一種極端時,或許也會逼出內心最深處的吶喊。但其後久遠的空窗期,終於造成一種無形的迫害。負面意識抬頭了,任何一點的不順心,都足以成為利刃,分割著滿目瘡痍的自我。而且療傷期往往是奢侈,眼前要面對的問題排山倒海而來,連停下來吶喊求助的機會都無,誰管你偉大的理想抱負被擊倒?終於,揮灑自如的筆墨,被巨大的障礙阻擋了,儘管構想了大綱、甚至是全部的劇情,也只能望之喟然,擠不出一絲動力,只得硬著頭皮去寫,但薄弱的耐心又因為寫文的不順暢而消滅殆盡,乾脆關了螢幕,收了稿紙,推託說等心情平靜了再來。但就算是真的有時間了,卻少了當初的閒情逸致,那些曾是如此清晰的東西,如今變得晦澀不明。完了、完了,錯過了「可能」的好作品,但你又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再多的譴責換不來舊時,更何況還處理不了重蹈覆轍的窘況?
而我,儘管不想承認,依然死當在這個環節上。
渴求灑脫與成熟,以及歸於空靈圓通的心境,似乎是難以觸及的水平線。我不願把錯誤歸咎於年紀,把自己鎖在「還年輕嘛!」這種逃避的想法。長久以來,究竟是思慮追逐著文筆,抑或文筆追逐著思慮?寫作為文,最怕懷有想法卻啞口難言,肚子裡滿腹經綸,如今看來卻陌生萬分,更別談湊出一篇文章。有時會懷疑是否僅因為閱歷不深?或者對寫作下的功夫不夠?這也成了一種拖欠的理由,終究是成不了大業的。我在追求什麼?希冀什麼?日日夜夜問著,月月年年苦悶著,脫逃不出窠臼。
接下來,是恐懼。
點子很棒,只代表部分的成功,以前曾碰過ㄧ個朋友,他自認要到出了社會,才有足夠的經驗去寫出精湛的作品,空有架構,不曾實踐,至今仍不見他寫過什麼東西,甚至還對創作起了煩悶,最後還是放棄了。無論他文筆如何,未來是否會走向文學之路,我總要興起幾絲嘆息,又不得不回頭望向自己。以為「現在」無法完成,誰保證「以後」就行了?老一輩的作家,總鼓勵青少年多看多寫,回首之時,想必定有收穫成長。然而,話題又繞回了怠惰,又得懷有幾分罪惡感:不是我不寫,而是寫不出來!
寫不出來。
寫不出來。
這樣覆誦著,忽然覺得有些可笑。正是因為許多錯綜複雜的因素,打壓了熱情的創作之心,我才像個老人似的在這裡哆嗦。別再找理由了,也別妄想有本事找下一個藉口去殺死前一個藉口。如果抵擋不了空虛與無力,不妨重新思考,最近是不是有什麼事情煩心?問題就在身邊,只看是否重視。有什麼想法時,別考慮太多了,盡量去寫吧!別想文字是否無意義,別想詞藻是否真摯動人……
就好比讀書拋開了考試,換來的是解放與輕鬆。原本死的事物,也有了可愛的生機。我們賦予自己的期望太大了,而處在俗世,能夠停下的時間又太少。保握每次的機會,踢開令人慍火的功利目的,是否能夠發現,當年決定提筆的熱情?
是否還記得,所完成的第一篇文章?
是否還記得,那時領會的感動?
是否……
創作者總有千千萬萬個理由,把拖稿、欠稿給正當化了,無論是隨心而寫,或者急著要用於特定目的上,碰上這層關卡,有多少文人墨客闖蕩不過?有人雖是苦惱,卻無法突破;有人乾脆揮揮清袖,瀟灑地把責任貸給了未來。當然,謊言與藉口總敵不過時間,烈火燒上眉梢時,又要毀恨當初的懶惰與猶豫。這樣的生態,散落在每個愛好創作者身上,如同一道甩不開的影子,縱使你深知這樣的劣態源於自我,卻難以解除枷鎖。於是,今天過了又是明天,站在耕耘夢想的最前線,確實有人跨過了門檻,但被擋在巨大斷層後的人們,還嚷嚷著無辜呢!
最為直接的因素,指向了日常生活。我總有一種感覺,如果腦袋瓜兒停止了思考,那會多可怕?儘管是毫不起眼的小事,看似複雜的思維總算是在運作,一旦停止了,距離下次啟動又是難以預測的事情。慵懶,縮影在任何隨意掰出的藉口理由,你承認自己還有體力,甚至是滾滾的熱情,但握了筆,碰了鍵盤,頓時煙消飛散,淋了渾身冷水,留下的是空虛與無奈。於是,愚昧的我想不出什麼解決辦法,只得透過閱讀,以及不停找事做來避免。坐在螢幕前等靈感著實是耗磨時間的賭博行為,最可怕的,莫過於文思泉湧時,手邊卻連份紙筆都找不著!於是,出門前我必會備好筆記用具,深怕一個閃神,難得的點子就要消逝。如果真覺得枯燥,腦子裡遍滿了雞肋味,不妨找篇能產生共鳴的文章,靜下心來閱讀,冷靜的同時也重新審視。與靈感捉迷藏,不知苦煞了多少文人,像賈島、左思一類的苦吟型大家是有的,但要做到斗酒詩千篇,揮筆行雲流水者,難不成就得靠天資?然而唐朝也僅有一個李白,誰說其他的騷客就得坐著喝悶酒?
再者,進一步透析形成失落感的因素,捫心自問,大抵上脫離不了「愁」。也許昨日和女友分手了,悲痛萬分的寫了首詩;也許和人起了爭執,激憤慷慨的痛加斥責。如果中國文化的經典是在磨難中被昇華出來的,那其背後的巨大光輝就不言而喻。看看唐宋八大家那一整串清單,最有名的即是蘇軾,官場失意加上政治壓迫,反而使他培養出一種堅韌而超然的人生態度,並直接反應在文章中,一簑煙雨任平生,便是他的精神所在。但把焦點轉移到了現代,古人因貶謫而苦悶時,換來的反而是無案牘之勞形,換來的是轉換心態的時間。反之,現代人的生活緊湊,凡事講求效率,學生忙著應付升學,成年人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面臨的不是突來的重大打擊,而是逐漸累積的疲勞,一點一滴地摧殘著你的才華,啃食著你的心性。又因為它的行進模式是「漸」,大多數人還來不及察覺,等發現時已經是慘淡的末期。
當我們的思緒被逼到一種極端時,或許也會逼出內心最深處的吶喊。但其後久遠的空窗期,終於造成一種無形的迫害。負面意識抬頭了,任何一點的不順心,都足以成為利刃,分割著滿目瘡痍的自我。而且療傷期往往是奢侈,眼前要面對的問題排山倒海而來,連停下來吶喊求助的機會都無,誰管你偉大的理想抱負被擊倒?終於,揮灑自如的筆墨,被巨大的障礙阻擋了,儘管構想了大綱、甚至是全部的劇情,也只能望之喟然,擠不出一絲動力,只得硬著頭皮去寫,但薄弱的耐心又因為寫文的不順暢而消滅殆盡,乾脆關了螢幕,收了稿紙,推託說等心情平靜了再來。但就算是真的有時間了,卻少了當初的閒情逸致,那些曾是如此清晰的東西,如今變得晦澀不明。完了、完了,錯過了「可能」的好作品,但你又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再多的譴責換不來舊時,更何況還處理不了重蹈覆轍的窘況?
而我,儘管不想承認,依然死當在這個環節上。
渴求灑脫與成熟,以及歸於空靈圓通的心境,似乎是難以觸及的水平線。我不願把錯誤歸咎於年紀,把自己鎖在「還年輕嘛!」這種逃避的想法。長久以來,究竟是思慮追逐著文筆,抑或文筆追逐著思慮?寫作為文,最怕懷有想法卻啞口難言,肚子裡滿腹經綸,如今看來卻陌生萬分,更別談湊出一篇文章。有時會懷疑是否僅因為閱歷不深?或者對寫作下的功夫不夠?這也成了一種拖欠的理由,終究是成不了大業的。我在追求什麼?希冀什麼?日日夜夜問著,月月年年苦悶著,脫逃不出窠臼。
接下來,是恐懼。
點子很棒,只代表部分的成功,以前曾碰過ㄧ個朋友,他自認要到出了社會,才有足夠的經驗去寫出精湛的作品,空有架構,不曾實踐,至今仍不見他寫過什麼東西,甚至還對創作起了煩悶,最後還是放棄了。無論他文筆如何,未來是否會走向文學之路,我總要興起幾絲嘆息,又不得不回頭望向自己。以為「現在」無法完成,誰保證「以後」就行了?老一輩的作家,總鼓勵青少年多看多寫,回首之時,想必定有收穫成長。然而,話題又繞回了怠惰,又得懷有幾分罪惡感:不是我不寫,而是寫不出來!
寫不出來。
寫不出來。
這樣覆誦著,忽然覺得有些可笑。正是因為許多錯綜複雜的因素,打壓了熱情的創作之心,我才像個老人似的在這裡哆嗦。別再找理由了,也別妄想有本事找下一個藉口去殺死前一個藉口。如果抵擋不了空虛與無力,不妨重新思考,最近是不是有什麼事情煩心?問題就在身邊,只看是否重視。有什麼想法時,別考慮太多了,盡量去寫吧!別想文字是否無意義,別想詞藻是否真摯動人……
就好比讀書拋開了考試,換來的是解放與輕鬆。原本死的事物,也有了可愛的生機。我們賦予自己的期望太大了,而處在俗世,能夠停下的時間又太少。保握每次的機會,踢開令人慍火的功利目的,是否能夠發現,當年決定提筆的熱情?
是否還記得,所完成的第一篇文章?
是否還記得,那時領會的感動?
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