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在童顏裡的笑>
一天忙碌,起始於颱風過後紛紛竄出的人潮。躲過大自然無情洗禮後,存活在鋼筋水泥裡的恐懼,隨著朝陽蒸發在大氣之中。生存的必需、慾望的企求,不同的心情反射不同的眼神在相同的朗朗波光中。
銀行營業廳內鼎沸嘈雜,煞是菜市場的早市買賣喧囂,頓時的時空錯亂,親切如沐春風,鬱悶一天的人們,一股腦兒將噤聲許久的怨氣,赤裸囂張地迴旋於樓頂天花板;颱風撼不動的內部堅定建築,在此刻也略顯招架不住,「等待的藝術」懸掛在門外那塊經歷惡風大雨還兀自挺立的招牌上;慌亂手腳還得強做鎮定歡顏的職員,勤快彎腰一如路旁小草謙遜擁抱被連根拔起的行道樹,隨風招搖。
埋首於桌上的一疊文件,同時應付眼前煩燥等待的客人,這是小時候就略具火候的本事。生意人的孩子是不可能坐著等吃閒飯。手持學校課本啃它個幾行字,再抬頭照料眼前商品,若是客人不經意閃露購買眼神,靈巧的三寸舌精便會綻出不屬於同一年紀小孩的專業,什麼時候該給折扣?該給多少折扣?什麼時候該堅持立場?一把尺早在父母與客人的對應中,從我眼眸畫進靈活刻度。事實上,很多事物是不需費心學習的,那種自然的程度,比吞掉一碗飯還要容易,有才華的藝術家也不過爾爾,甚或不如一個小孩自己領略的創意。在步入成人對應的社會之前,早已逐漸領會許許多多大人與小孩之間的差異,最是印象深刻者,莫如面子問題。
還記得的是七、八歲的緬靦,略帶稚嫩的對應,返頭一聲「媽媽」是撐不下時的絕招,再怎麼趕時間而不耐煩的客人,也不會有人會對這樣的毛頭飽以痛罵,反倒是讚聲連連的掏出鈔票;若是旁邊帶著小孩,不論年紀多大,都會用眼神比較,或有甚者,乾脆要他們向我看齊。這種形式的讚賞不光只是一個小毛頭的生意手腕,在缺乏計算機的年代,買賣的加減,可是難能可貴的很少出錯。這一點讓現在的我感到汗顏,汗顏於自己越來越不相信自己的能耐,總要反覆再按一次計算機確認才安心。在生活步調加快與企業講求效率的現在,正確與效率在金錢交易上很難尋求一個共通的滿足點。「服務」與「自我保護」是在曾經幾次的傷害中逐漸對立。到了小學畢業之前,稚真臉龐多了些許市儈,那當著人來人住的菜市場口,拉開嗓子叫賣著特價品,故做成熟的拙樣,並未驚覺到羞澀的來臨。在四十九元、九十九元、九佰九十八元的銷售技巧開始萌芽的年頭,訂價心理學已悄悄拉開序幕;那種有效的程度,讓人只恨沒多長幾雙手來收錢。上了國中,無猜的男孩女孩,在生理及心理都開始出現極大的差異。這時,「羔羊牌」、「黑羊牌」毛線開始由盛轉衰,來店採買的小學女同學,微羞的俏顏,撞的我小鹿茫茫地急速跳動,更遑論褲襪和女用內衣褲的尷尬。高中時的強說愁歲月,除了對異性的渴望與懵懂外,當日扯開嗓門叫賣的豪情躲入稍微遮擋的父母背後。那一層薄薄的臉皮,只有自己在乎,即便到老,也沒有人有辦法幫我們掀開。也許是長大了,瞭解更多後,更恥於拋頭露臉,箇中滋味在多年後瀕於崩潰。
大賣場的掘起,造成傳統百貨業日漸式微,敏感的父母毅然收起經營三十幾年的基業,那一路撫育我,教導我人性閱歷的店,徹底打烊了。轉租給流動攤販收取固定租金,已是外部利益的最佳運用。
偶來,休假回家探視父母,市場嘈雜人聲依如往昔,兩排並鄰攤位,特價品標示充斥在彎腰搶拾的人群上頭,站在椅凳上用麥克風一邊吆喝一邊收錢找零的身影更具現代化。那捨麥克風不用,以保特瓶敲打,伴著有節奏的嘶啞叫賣聲,在擴音器的嗡嗡聲中穿刺--是何等熟悉的稚氣,引得我好奇眼光不斷搜索……一個八歲不到的男孩,自信不知膽怯的眸子讓我全身顫抖莫名,熟練的收錢打包身手,似是多了幾分沉重,為生存?為生活?早熟黝黑的臉孔透著滿足。我不曉得也不期待他是否真的懂,回首悄悄拭去眼光的激動,心酸酸地擠一絲笑意掛在嘴角。
加快的動作,滿意離去的客人,持續洋溢在我帶著微笑的臉,滿室吵雜聲響已逐漸被收進一旁孤寂的計算機裡。
一天忙碌,起始於颱風過後紛紛竄出的人潮。躲過大自然無情洗禮後,存活在鋼筋水泥裡的恐懼,隨著朝陽蒸發在大氣之中。生存的必需、慾望的企求,不同的心情反射不同的眼神在相同的朗朗波光中。
銀行營業廳內鼎沸嘈雜,煞是菜市場的早市買賣喧囂,頓時的時空錯亂,親切如沐春風,鬱悶一天的人們,一股腦兒將噤聲許久的怨氣,赤裸囂張地迴旋於樓頂天花板;颱風撼不動的內部堅定建築,在此刻也略顯招架不住,「等待的藝術」懸掛在門外那塊經歷惡風大雨還兀自挺立的招牌上;慌亂手腳還得強做鎮定歡顏的職員,勤快彎腰一如路旁小草謙遜擁抱被連根拔起的行道樹,隨風招搖。
埋首於桌上的一疊文件,同時應付眼前煩燥等待的客人,這是小時候就略具火候的本事。生意人的孩子是不可能坐著等吃閒飯。手持學校課本啃它個幾行字,再抬頭照料眼前商品,若是客人不經意閃露購買眼神,靈巧的三寸舌精便會綻出不屬於同一年紀小孩的專業,什麼時候該給折扣?該給多少折扣?什麼時候該堅持立場?一把尺早在父母與客人的對應中,從我眼眸畫進靈活刻度。事實上,很多事物是不需費心學習的,那種自然的程度,比吞掉一碗飯還要容易,有才華的藝術家也不過爾爾,甚或不如一個小孩自己領略的創意。在步入成人對應的社會之前,早已逐漸領會許許多多大人與小孩之間的差異,最是印象深刻者,莫如面子問題。
還記得的是七、八歲的緬靦,略帶稚嫩的對應,返頭一聲「媽媽」是撐不下時的絕招,再怎麼趕時間而不耐煩的客人,也不會有人會對這樣的毛頭飽以痛罵,反倒是讚聲連連的掏出鈔票;若是旁邊帶著小孩,不論年紀多大,都會用眼神比較,或有甚者,乾脆要他們向我看齊。這種形式的讚賞不光只是一個小毛頭的生意手腕,在缺乏計算機的年代,買賣的加減,可是難能可貴的很少出錯。這一點讓現在的我感到汗顏,汗顏於自己越來越不相信自己的能耐,總要反覆再按一次計算機確認才安心。在生活步調加快與企業講求效率的現在,正確與效率在金錢交易上很難尋求一個共通的滿足點。「服務」與「自我保護」是在曾經幾次的傷害中逐漸對立。到了小學畢業之前,稚真臉龐多了些許市儈,那當著人來人住的菜市場口,拉開嗓子叫賣著特價品,故做成熟的拙樣,並未驚覺到羞澀的來臨。在四十九元、九十九元、九佰九十八元的銷售技巧開始萌芽的年頭,訂價心理學已悄悄拉開序幕;那種有效的程度,讓人只恨沒多長幾雙手來收錢。上了國中,無猜的男孩女孩,在生理及心理都開始出現極大的差異。這時,「羔羊牌」、「黑羊牌」毛線開始由盛轉衰,來店採買的小學女同學,微羞的俏顏,撞的我小鹿茫茫地急速跳動,更遑論褲襪和女用內衣褲的尷尬。高中時的強說愁歲月,除了對異性的渴望與懵懂外,當日扯開嗓門叫賣的豪情躲入稍微遮擋的父母背後。那一層薄薄的臉皮,只有自己在乎,即便到老,也沒有人有辦法幫我們掀開。也許是長大了,瞭解更多後,更恥於拋頭露臉,箇中滋味在多年後瀕於崩潰。
大賣場的掘起,造成傳統百貨業日漸式微,敏感的父母毅然收起經營三十幾年的基業,那一路撫育我,教導我人性閱歷的店,徹底打烊了。轉租給流動攤販收取固定租金,已是外部利益的最佳運用。
偶來,休假回家探視父母,市場嘈雜人聲依如往昔,兩排並鄰攤位,特價品標示充斥在彎腰搶拾的人群上頭,站在椅凳上用麥克風一邊吆喝一邊收錢找零的身影更具現代化。那捨麥克風不用,以保特瓶敲打,伴著有節奏的嘶啞叫賣聲,在擴音器的嗡嗡聲中穿刺--是何等熟悉的稚氣,引得我好奇眼光不斷搜索……一個八歲不到的男孩,自信不知膽怯的眸子讓我全身顫抖莫名,熟練的收錢打包身手,似是多了幾分沉重,為生存?為生活?早熟黝黑的臉孔透著滿足。我不曉得也不期待他是否真的懂,回首悄悄拭去眼光的激動,心酸酸地擠一絲笑意掛在嘴角。
加快的動作,滿意離去的客人,持續洋溢在我帶著微笑的臉,滿室吵雜聲響已逐漸被收進一旁孤寂的計算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