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態.系列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胡也鄭琮墿

狀態.系列



    一.人之存在

  一切樹,及凡滾過的塵埃之類,背後都被談論
  成認識過的事實。

  後來,我委實搞不清他何來的奇思妙想,諸如“假若一個人被挑斷了手筋、腳筋,他是生是死?”一類常人鮮少思索的問題,他就是要“鑽牛角尖”去。
  “但那人還能說話嗎?”我追問。
  他並沒有回答我,而是繼續“踱著步子”,繼續低頭沉思。
  有時我想,一棵樹,或者大自然裡的甚麼東西,任其變形扭曲,始終會被人們肯定和命名的。例如被砍後,僅餘一段矮樹墩的“樹”,它的價值依舊存在。但若果我們失去了活動能力,連思想也不可表達和交流,那意味著甚麼?

  饑餓的床,它吸吮人,忠實的筋骨
  一次如斯漫長之思想詭辯,讓堅固的語言
  從眼裡借出;花香在容顏處盛了一半,死亡處又
  一半。噢,躺著的人,他是
  出於安靜的本能,盼望歌唱未嘗得之死亡

  驀然間,人的大本能躍然而起。就拿寫作來說,魯迅提過,“創作雖說抒寫自己的心,但總願意有人看”,道理是一樣的,人其實需要表達自己。像之前為人關心的美國女植物人被人撤去進食喉管一事,有人認為這是不合乎人道的,是強行剝奪其生存權利的表現。但是,姑勿論當中誰對誰錯,把這份人世間的哀事無奈地放下,單說“植物人”的本質,卻是另一碼事。
  一個人,他只有真真正正地具有“人”之所能,才算是成為“人”了。“人”之所能是甚麼?我想,最基本的是,他能與外界交流,能像常人一樣對外界發生影響,否則他的生命還有甚麼意義呢?
  無論怎麼說,我們一舉手一投足,甚至輕輕地喃喃,在這一瞬間,我皆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箇中的神聖與偉大。

  
    二.沒有“時間”這回事

  “假如世界上沒有了鐘,時間還是會存在的吧,那‘時間’是甚麼?”他就是喜歡這樣出其不意地把問題扔向人,讓我一時無所措手足。
  事實上,“道,可道,非常道”。我看看自己,就是所謂有十餘年的“時間”了,像豐子愷說“漸”,些微的變化與發展交聚湊合,就成為我們“看得出”的時間。
  但是,一秒兩秒,甚至更短或更長的“時間”究竟是何物?它能具體表現甚麼嗎?12秒91,是劉翔在雅典奧運會賽110米欄的成績,但假如沒有計時器,他的速度還會存在嗎?可以知道,“時間”不過是一個計算的工具罷了,問題還在於要計算的是甚麼。
  如今,“時間”的翅膀附在你的眼睛上,兩唇間,甚至是你身體流動的血液裡,不過“時間”一視同仁,它在樓閣或樹林一樣存在。在任何時候,萬物必一同發生狀態的變化。
那麼,“時間”的存在其實是甚麼?我們的狀態又到了哪裡?


    三.“Stand your ground”

  樂水在《我如何寫“靑春語絲”?》一文中提到,“我們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靑年。”
  但是對“自己”這個詞,我們該如何理解?
  中午時,我在家裡看了日本組合W-inds在04年的音樂會專輯,其中涼平就唱了一曲《Stand your ground》。因著“位置(ground)”這詞兒,我越看感觸越大。我喜歡W-inds,但邊聽邊看著熒幕上的中文翻譯歌詞,真不是滋味,沒錯,光靠耳朵,我是聽不懂他們的;然而,他們的歌有甚麼優勝的地方嗎?我又道不出來。我喜歡的,純粹是一份同齡人的自信和活力。試問,眼前閃爍的舞台,凝視的目光,熱烈的歡呼喝采聲,是只有歌手才能擁有的嗎?表面看來是,實際上,所謂的舞台還不是一種形式嗎?
  在音樂會上,有無數雙腳站立著,他們或是演出者,或是觀看者,但有一個相同點──他們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作為後者,甚至是一個世界的觀看者,我們更需明白“自己”的另一種“位置”。
關於"存在"這個習題,從蘇格拉底以降,
世人無時無刻都在探討,也各有其見解
有理論可支撐,有宗教可信仰,也可以從自我的靈魂反芻
我想,尋找自我存在的方法很多,例如寫作也是
作者這篇文章發人深省,很值得我們停下腳步
好好想想,每個人如何存在,存在的價值又是什麼喔!:)

呵呵呵....
以狀態為題 這樣的語言延伸空間就大了
光是植物人是否該安樂死 不同的人就可能有不同的解讀
而解讀這莫衷一是的難題 還得是一個有思想的人
至於有思想的人解讀的成果 是否是符合大多數人的意見
這又是另一層可以討論的狀態
台灣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植物人王曉民 至今依然沒能好轉
照顧她的父母相繼辭世 然而 生前她父母沒有放棄過她
就連死後亦是如此 而這重擔便落在其妹身上
讓人不忍的是 一個女子的青春和美好的未來就此斷送
一個應該含飴弄孫的父母卻換得含悲而走 這樣的人倫親情
值得讓人欽佩 然而 從另一個角度看 四十幾年的煎熬
對於王家而言 是一種極嚴厲的考驗 傾盡家產的後果
就是讓王曉民可以清醒過來 只是 從外人看來 她依然毫無知覺
人生有幾個四十年 她一躺下的光陰 全停了 值嗎
藍川芥 寫:關於"存在"這個習題,從蘇格拉底以降,
世人無時無刻都在探討,也各有其見解
有理論可支撐,有宗教可信仰,也可以從自我的靈魂反芻
我想,尋找自我存在的方法很多,例如寫作也是
作者這篇文章發人深省,很值得我們停下腳步
好好想想,每個人如何存在,存在的價值又是什麼喔!:)
先向藍川芥問好^^
關於存在的問題,我有時覺得太過虛無飄渺,實在很空泛,因為世界上活著的人太多了,很難找到一種自我存在感;
另外,又不能不承認它的"存在",因為我也無法否認它...
只是存在連帶的問題太多太複雜了,如你所說之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這又帶來許多生命的問題...

想飛 寫:呵呵呵....
以狀態為題 這樣的語言延伸空間就大了
光是植物人是否該安樂死 不同的人就可能有不同的解讀
而解讀這莫衷一是的難題 還得是一個有思想的人
至於有思想的人解讀的成果 是否是符合大多數人的意見
這又是另一層可以討論的狀態
台灣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植物人王曉民 至今依然沒能好轉
照顧她的父母相繼辭世 然而 生前她父母沒有放棄過她
就連死後亦是如此 而這重擔便落在其妹身上
讓人不忍的是 一個女子的青春和美好的未來就此斷送
一個應該含飴弄孫的父母卻換得含悲而走 這樣的人倫親情
值得讓人欽佩 然而 從另一個角度看 四十幾年的煎熬
對於王家而言 是一種極嚴厲的考驗 傾盡家產的後果
就是讓王曉民可以清醒過來 只是 從外人看來 她依然毫無知覺
人生有幾個四十年 她一躺下的光陰 全停了 值嗎
先向想飛問好:>
關於這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看,我覺得有不同的觀點
就像以前我在電視上看到香港一位準老師的專輯
講的大概是一位準老師在畢業時不幸遇到意外致全身癱瘓
他剩下的生命只能靠眼睛,耳朵來"活動"
不能說話
他曾向董特首表示要放棄生命,懇請他批準...
他覺得成為人的負擔很難受,同時也覺得自己的生命再無所作為了,甚至認為這種狀態簡直是人的恥辱...
到這裡,
我們換個角度看
又應該以人們的''常言道''來辯護
因為人類一向主張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處世
一向鼓勵永不言棄,這才能活出生命的價值
所以我覺得兩方面都有自己的理據...
是要放棄還是要堅持到底,還是值得細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