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的《宜春晚報》,感謝你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真情”的《宜春晚报》,感谢你

王景辉

“《宜春晚报》创刊啦!《宜春晚报》创刊啦……”

2003年1月1日上午,当听到《宜春晚报》创刊的喜讯传来,我便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高士路桥头的报刊亭“抢购”了一份《宜春晚报》创刊号,回到家里仔细地看了好几遍。看完之后,我将它视若珍宝,精心收藏着。

时间过去了两周年。

今年1月20日下午,又一个好消息传到了我的耳边:朋友打来电话说,《宜春晚报》正在开展一个“真情回报读者”的活动,凭创刊号可获赠2005年全年的《宜春晚报》一份。

这是真的吗?

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将《宜春晚报》创刊号找出来, 又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宜春晚报》发行中心,真的办成了“获赠”手续。第二天,投递员又真的抱着今年1月21日以前所有的《宜春晚报》,噔噔噔地爬上三楼,热情地送到了我的家门。我一边双手接过报纸,一边连声道谢,心里还在说,这下可好了,“真情”的《宜春晚报》真的给我送来了“精神大餐”,再也不会出现没有大报纸看的“饥饿”感了。

自退休以后,我虽然订阅了“文摘”小报,但总感到“肚子填不饱”。因为它信息量少,一个星期才两张,只有8版;时效性也不强,重要新闻要过十天半月才能看到。更让我感到不满足的,就是没有宜春新闻。而《宜春晚报》是一种大型报纸,一天就有8版,最多时还增至16版,不仅时效性强,内容丰富,而且天天都有宜春新闻,具有鲜明的宜春特色。从“获赠”以来,我每天一接到报纸,就会一张一张的翻看,一版一版的披览,一篇一篇的赏阅。看了“宜春新闻”,就象被谁将我推到至高点上,俯瞰到宜春市的每一个角落;看了“国内新闻”,就象有人引领我爬山涉水,穿城过乡,亲临了祖国各地;看了“国际新闻”,我感觉到,这不是免费让我飘洋过海、周游了世界吗?还有“新闻热线”、“特别报道”、“老龄世界”等专栏,均使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宜春晚报》在两年前的《创刊词》里说得好,这是“我们宜春人自已的报纸”。我要衷心感谢这份“真情”的“自已的报纸”。

尤其让我获益匪浅的是,通过看《宜春晚报》上的重要新闻,还孕育了我一首歪诗的诞生。那是在1月22日的《宜春晚报》上,当我看到台商春节包机将于1月29日开始双向飞行的重要信息后,我便在29日晚上七点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对这一盛况的详细报道。看后,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苦苦构思,第二天草成了一首短诗,题目叫《空中的“桥”——写在两岸台商春节包机首度对飞的时候》。经修改后,便于2月1日贴到了喜菡文学网。诗投稿区詠墨残痕版主读后,立即就给我“回复”,称道:“透过反复地在‘桥’上的书写,呼喊强烈,读后印象鲜明。”最后还说“欣赏并问好”。

这就是《宜春晚报》给我带来的收获与欢乐!要不是《宜春晚报》报道了台商春节包机的重要新闻,我就不会去看电视(因为寒假期间孙子“承包”了中央台的“少儿频道”节目,我们都为他“让路”。29日晚上我却要孙子给我“让路”)。不看电视,就看不到当时飞机起飞、降落与人们欢送、欢迎等动人的画面,看不到画面就难以产生“诗兴”,就难以写出诗来。这难道不应该感谢我们“自已的报纸”吗?

现在,我对《宜春晚报》更加喜欢,更加珍爱。除了每天务必阅览新报纸外,对旧报纸,我己按时间先后顺序将它们放进了“冷藏室”,珍存起来了。这是丰盛的可口的“精神大餐”,什么时候我需要“加餐”,我就什么时候“端”出来!

最后我还要重复一声:真的要衷心地感谢你啊——“真情”的“我们宜春人自已的”《宜春晚报》!

2005.2.23

“真情”的《宜春晚報》,感謝你

王景輝

“《宜春晚報》創刊啦!《宜春晚報》創刊啦……”

2003年1月1日上午,當聽到《宜春晚報》創刊的喜訊傳來,我便三步並作兩步,跑到高士路橋頭的報刊亭“搶購”了一份《宜春晚報》創刊號,回到家裏仔細地看了好幾遍。看完之後,我將它視若珍寶,精心收藏著。

時間過去了兩周年。

今年1月20日下午,又一個好消息傳到了我的耳邊:朋友打來電話說,《宜春晚報》正在開展一個“真情回報讀者”的活動,憑創刊號可獲贈2005年全年的《宜春晚報》一份。

這是真的嗎?

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將《宜春晚報》創刊號找出來, 又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宜春晚報》發行中心,真的辦成了“獲贈”手續。第二天,投遞員又真的抱著今年1月21日以前所有的《宜春晚報》,噔噔噔地爬上三樓,熱情地送到了我的家門。我一邊雙手接過報紙,一邊連聲道謝,心裏還在說,這下可好了,“真情”的《宜春晚報》真的給我送來了“精神大餐”,再也不會出現沒有大報紙看的“饑餓”感了。

自退休以後,我雖然訂閱了“文摘”小報,但總感到“肚子填不飽”。因為它信息量少,一個星期才兩張,只有8版;時效性也不強,重要新聞要過十天半月才能看到。更讓我感到不滿足的,就是沒有宜春新聞。而《宜春晚報》是一種大型報紙,一天就有8版,最多時還增至16版,不僅時效性強,內容豐富,而且天天都有宜春新聞,具有鮮明的宜春特色。從“獲贈”以來,我每天一接到報紙,就會一張一張的翻看,一版一版的披覽,一篇一篇的賞閱。看了“宜春新聞”,就象被誰將我推到至高點上,俯瞰到宜春市的每一個角落;看了“國內新聞”,就象有人引領我爬山涉水,穿城過鄉,親臨了祖國各地;看了“國際新聞”,我感覺到,這不是免費讓我飄洋過海、周遊了世界嗎?還有“新聞熱線”、“特別報導”、“老齡世界”等專欄,均使我大開眼界,大長見識。《宜春晚報》在兩年前的《創刊詞》裏說得好,這是“我們宜春人自已的報紙”。我要衷心感謝這份“真情”的“自已的報紙”。

尤其讓我獲益匪淺的是,通過看《宜春晚報》上的重要新聞,還孕育了我一首歪詩的誕生。那是在1月22日的《宜春晚報》上,當我看到台商春節包機將於1月29日開始雙向飛行的重要資訊後,我便在29日晚上七點守候在電視機前,收看中央台新聞聯播節目對這一盛況的詳細報導。看後,晚上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苦苦構思,第二天草成了一首短詩,題目叫《空中的“橋”——寫在兩岸台商春節包機首度對飛的時候》。經修改後,便於2月1日貼到了喜菡文學網。詩投稿區詠墨殘痕版主讀後,立即就給我“回復”,稱道:“透過反復地在‘橋’上的書寫,呼喊強烈,讀後印象鮮明。”最後還說“欣賞並問好”。

這就是《宜春晚報》給我帶來的收穫與歡樂!要不是《宜春晚報》報導了台商春節包機的重要新聞,我就不會去看電視(因為寒假期間孫子“承包”了中央台的“少兒頻道”節目,我們都為他“讓路”。29日晚上我卻要孫子給我“讓路”)。不看電視,就看不到當時飛機起飛、降落與人們歡送、歡迎等動人的畫面,看不到畫面就難以產生“詩興”,就難以寫出詩來。這難道不應該感謝我們“自已的報紙”嗎?

現在,我對《宜春晚報》更加喜歡,更加珍愛。除了每天務必閱覽新報紙外,對舊報紙,我己按時間先後順序將它們放進了“冷藏室”,珍存起來了。這是豐盛的可口的“精神大餐”,什麼時候我需要“加餐”,我就什麼時候“加”!

最後我還要重複一聲:真的要衷心地感謝你啊——“真情”的“我們宜春人自已的”《宜春晚報》!

2005.2.23

馮瑀珊 寫:“真情”的《宜春晚報》,感謝你

王景輝

“《宜春晚報》創刊啦!《宜春晚報》創刊啦……”

2003年1月1日上午,當聽到《宜春晚報》創刊的喜訊傳來,我便三步並作兩步,跑到高士路橋頭的報刊亭“搶購”了一份《宜春晚報》創刊號,回到家裏仔細地看了好幾遍。看完之後,我將它視若珍寶,精心收藏著。

時間過去了兩周年。

今年1月20日下午,又一個好消息傳到了我的耳邊:朋友打來電話說,《宜春晚報》正在開展一個“真情回報讀者”的活動,憑創刊號可獲贈2005年全年的《宜春晚報》一份。

這是真的嗎?

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將《宜春晚報》創刊號找出來, 又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宜春晚報》發行中心,真的辦成了“獲贈”手續。第二天,投遞員又真的抱著今年1月21日以前所有的《宜春晚報》,噔噔噔地爬上三樓,熱情地送到了我的家門。我一邊雙手接過報紙,一邊連聲道謝,心裏還在說,這下可好了,“真情”的《宜春晚報》真的給我送來了“精神大餐”,再也不會出現沒有大報紙看的“饑餓”感了。

自退休以後,我雖然訂閱了“文摘”小報,但總感到“肚子填不飽”。因為它信息量少,一個星期才兩張,只有8版;時效性也不強,重要新聞要過十天半月才能看到。更讓我感到不滿足的,就是沒有宜春新聞。而《宜春晚報》是一種大型報紙,一天就有8版,最多時還增至16版,不僅時效性強,內容豐富,而且天天都有宜春新聞,具有鮮明的宜春特色。從“獲贈”以來,我每天一接到報紙,就會一張一張的翻看,一版一版的披覽,一篇一篇的賞閱。看了“宜春新聞”,就象被誰將我推到至高點上,俯瞰到宜春市的每一個角落;看了“國內新聞”,就象有人引領我爬山涉水,穿城過鄉,親臨了祖國各地;看了“國際新聞”,我感覺到,這不是免費讓我飄洋過海、周遊了世界嗎?還有“新聞熱線”、“特別報導”、“老齡世界”等專欄,均使我大開眼界,大長見識。《宜春晚報》在兩年前的《創刊詞》裏說得好,這是“我們宜春人自已的報紙”。我要衷心感謝這份“真情”的“自已的報紙”。

尤其讓我獲益匪淺的是,通過看《宜春晚報》上的重要新聞,還孕育了我一首歪詩的誕生。那是在1月22日的《宜春晚報》上,當我看到台商春節包機將於1月29日開始雙向飛行的重要資訊後,我便在29日晚上七點守候在電視機前,收看中央台新聞聯播節目對這一盛況的詳細報導。看後,晚上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苦苦構思,第二天草成了一首短詩,題目叫《空中的“橋”——寫在兩岸台商春節包機首度對飛的時候》。經修改後,便於2月1日貼到了喜菡文學網。詩投稿區詠墨殘痕版主讀後,立即就給我“回復”,稱道:“透過反復地在‘橋’上的書寫,呼喊強烈,讀後印象鮮明。”最後還說“欣賞並問好”。

這就是《宜春晚報》給我帶來的收穫與歡樂!要不是《宜春晚報》報導了台商春節包機的重要新聞,我就不會去看電視(因為寒假期間孫子“承包”了中央台的“少兒頻道”節目,我們都為他“讓路”。29日晚上我卻要孫子給我“讓路”)。不看電視,就看不到當時飛機起飛、降落與人們歡送、歡迎等動人的畫面,看不到畫面就難以產生“詩興”,就難以寫出詩來。這難道不應該感謝我們“自已的報紙”嗎?

現在,我對《宜春晚報》更加喜歡,更加珍愛。除了每天務必閱覽新報紙外,對舊報紙,我己按時間先後順序將它們放進了“冷藏室”,珍存起來了。這是豐盛的可口的“精神大餐”,什麼時候我需要“加餐”,我就什麼時候“加”!

最後我還要重複一聲:真的要衷心地感謝你啊——“真情”的“我們宜春人自已的”《宜春晚報》!

2005.2.23
馮瑀珊召集人好!久未答谢!见谅!向您问候!祝您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