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之行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好幾個禮拜前,我就一直慫恿媽媽回外婆家,到今天才成行。

外婆家,位於溪洲的一座小村落,一個比我的故鄉,更原始、 更純樸、更寧靜的鄉下。

雖然半途中摩托車拋錨,好事多磨,但是,我還是蠻平靜的!撲面而來的,是沿途的綠意,延綿不盡。

好幾年沒有回到這邊了,選在春暖花開的豐富季節,是有些刻意的,算是為情感的經歷與遠去的冬天作一種煞費苦心的規避。

在門口迎接我們的是步履已蹣跚的外婆與平淡樸實的大舅,還在等著我們一起吃飯。

這裡老舊而殘破的宅院不是我想描繪的,我只是對於近山的不夠清晰略微感到遺憾。

這座莊園的四週,除了前後門之外,其餘皆是由籬笆搭成,攀附叢擁在籬笆上頭的是燈籠花,堅硬的枝節上頭點綴著許多紅色、白色的燈籠花。

庭園內,有著一大棵已萎謝的櫻花,聽外婆形容前幾個禮拜的當時它還是一大團粉紅色的火,前院尚有:荔枝、龍眼、枇杷、楊桃、蓮霧、桑椹、絲瓜、火龍果、木瓜、椰子、檳榔樹。有些是我所熟悉的,有些是甚為罕見的,有些生機勃勃地冒出許多新芽,有些則低調虔敬的還在植物生長的另一側,有些是自立門戶自成一格,有些則攀附在已搭建好的竹架棚上。

這裡有一群不知從何處來的小野貓,約有八到九隻吧!或蹲或趴或躺或呈戰鬥姿勢,毛色都不相同,清澈而多疑的眼神,乾淨而伶俐的身軀,其中還有兩隻已經有孕在身了呢!他們毫不怕生的在人眼跟前扭抱成一團,卻也隨時打量著注意著是否有食物被丟到他們眼前,一咬到食物則又飛快的躲回樹林深處隱匿的窩,動作之姣捷令人莞爾。

用餐完畢後的一群人拿著椅子坐在廚房的外頭聊著天,我拿著一本詩集默默地退於一旁圈選劃記著,簡單勾勒一些隨筆,坐在這邊,抬頭望見都是蝴蝶,耳邊所聽見的都是鳥燕清脆的啼唱。

我於是起身信步地游走在這莊園的每一個角落,耳邊可以聽到遠方抽水馬達的聲音, 也不時傳來做法事的鑼鼓聲與嗩吶聲,遙遠而難以辨認。

後院,擺著許多待生火的枯枝,養著許多雞鴨鵝,還有許多不知名的花草,芋頭、玉米,有一角落所種植的菜來不及採收地開花了,高高地、黃澄澄地,散佈在這些花草當中,要屬黃色的小雛菊最耀眼了,不時有著許多白蝶黃蝶黑蝶上上下下地飛梭其中。

從後院的燈籠花叢望出去,是好大一片的芭樂園,果實被白色套袋包覆著,這樣偌大白綠相間的景色,也煞是有趣。

從前院的鐵欄杆倚欄遠眺,是阡陌分割的水稻,微風徐徐下還可以隱約聽到稻葉互相拍打的聲音,可以聞到風中有些殘餘的農藥的味道,這裡的視野並沒有被許多別墅或樓房所佔據,遙遠的那一端也有著一排的木棉樹,張牙舞爪的枝節伸向天空,上頭已經沒有多少厚實的橙色花朵了,在這邊安身立命已久的是,寧靜與老舊。

陸續來了幾位我已經不認得了的叔公與嬸婆,嘴裡討論著,總是稻作的收成與葡萄的近況,再接下來便是兒孫的發展,話鋒一轉,便問到,我怎麼還不結婚?怎麼還不帶女朋友回家給媽媽看呢?這樣的年齡,有著我不想理會的尷尬,這樣的答話,也顯出我不善人情世故的彆扭。

一向認床難睡的我,居然在客房的被褥裡睡著了,突然間耳邊聽到的聲音由遙遠變的鄰近,由細碎變的震耳欲聾,原來是我醒了。

兩代母女的對話,時而爭論不休,時而各自感嘆,這一對母女,是同一台印刷機印刷出來的,是同一個酒嚳不同年份釀造出來的。

我上上次帶母親回來,是五年前的外公的喪禮,後來僅剩外婆獨自生活在這座莊園裡頭,也只有過年時,諸位舅舅們的攜家帶眷回來才會有外婆喜歡的熱鬧,後來也僅僅只剩大舅頻繁的陪伴,才得以避免獨居老人的危機。

而貓兒,常常成群結隊的,由廚房逛到客廳,再逛到寢間,從大門口出來,然後懶洋洋的或趴或臥在庭院內,彼此整理身上的細毛,享受下午還不算炙人的陽光,這對於外婆來說,是不經意的陪伴,卻也是可愛的陪伴。

我驅車往外漫遊,綠筍路,春意十足的名字,雖然說沿途並沒有看到跟竹筍或是筊白筍相類似的田園,整條路上的乾淨與完全沒車,所有的綠意都是我一個人享有。

每次要分別時,外婆總是紅了眼框,我實在無法理解,對於一個已經嫁出去五十幾個寒暑的女兒,為什麼還會這般的不捨與心疼呢?這跟當初把女兒嫁出去時的感受 是一樣的吧!不單單是因為她的寂寞的緣故吧!

每次告辭臨行之際,這一幕總會上演,最後留在眼框裡的,是外婆蹣跚的步履的邊走邊揮手。

這是,我不能遺忘的遠方。

即便我們今天活到七老八十為人祖父母
但是在年邁的父母眼中
我們彷彿永遠停頓在昨日
昨日那個吸著黃鼻涕的小孩
讀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