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傷的旅程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二月底,遲到的春天。

濃霧,伴隨著細雨紛飛,蒼白而微冷的早晨,彷彿預知一場哀傷的旅程,彷彿預見。

一位相同時間到職的同事,昔日的室友,驟然而早夭的生命,在似水年華的二十五歲,甫從軍中退伍的第一年,正值青春與美好,卻在劫難逃,終結在一場意外的車禍。

喪家的地點位於苗栗後龍一個靠海的鄰里,子下了北二高卻沒有了方向,反覆詢問,周章再三,好不容易才到了目的地。

靈堂不可思議的小,白皙俊帥的臉龐藏在相框背後,歷年的獎狀與表揚歷歷地陳列在窄小的靈前,誦經的樂章源源不絕地迴繞,上香、.默念、禱告、祝福、一切的哀傷顯得寂靜而低調,一場二十五歲身後事的低調。

同事父親諉諉細談同事昔日的聽話與乖巧,感嘆著父子緣分的不足與上天的造弄,言談間盡是哀傷與不捨,同行的同事們默默、不語、相顧無言,一向貧弱的我面對這樣的場合,總是沒有多少的招架能力,也只能任自己的哀傷默默地流、沉靜地流、拙笨地不知該做何反應,辭窮於安慰,也不敢再增添家屬的悲傷。

同事的遺體躺在靈後的棺木內,這樣就是生命終點的型態,永劫回歸的原點,這樣躺的姿勢跟出生時是相同的,然而;我們終其一生可能也體驗不到,一個父親永遠地失去一個兒子的感受,生命的第一聲是啼哭,最後一聲呢?

有很多理論反覆解釋著死亡的涵義,文學、哲學、佛學、詩學、醫學,事情沒發生在週遭,一切似乎都甘卿底事,雖然一切的解釋彷彿多餘而為時已晚,一切的安慰也都是徒然。

我被放置在後龍火車站,這裡經過了許多次,從不曾下車,由於些微的憂傷,無心暇逛,陌生的後龍街頭,自己的心,該往何處缽依呢?我再也不會回到這地方了吧?

搭上南下海線的復興號,搖阿晃著,但願自己的憂傷停留在那邊,漸行漸遠,復興號不是我習慣的速度,生命的速度,又該是怎樣?

沿途的海景一向是讓自己耽溺的,微霧中、褐色與藍色的海水交雜在天際的那頭,火車在某些路段是緊鄰著海邊的,看著潮水一波波地往上湧來,但願它也能層析地凍結地帶走我的憂傷。

二月底、春分已過.寒冷依舊,火車的場景從海邊過渡到一片片的水田,這樣才是我所熟悉的風景。水田與阡陌不同層次地反映光線的強弱,白鷺鷥開始出沒了,一群群地如剃刀般地切割劃破初耕的園圃,來回覓食。

愈往台中、已經開始播種,田園上是短簇而密集的秧苗,已經開始透露春天的氣息,才多久沒回家而已,景色殊異,這樣的綠意是自己等待已久的,彷彿已經等待太久!

沿路上、雨勢忽大忽小,陽光也忽隱忽現,復興號車窗外風景變格的速度較慢,臨時停車的地點也比較多,隨著風景的更迭與火車的停走,心中那股憂傷也逐漸被稀釋被淡化。

同事的離開,是人為的車禍,也是某種程度的醫療疏失。印象中;新聞畫面都是:抬棺抗議、披麻帶孝、漫天冥紙、雞蛋片地、出面解釋、記者窮追猛打地探究與反覆報導,而民眾是善於遺忘的,很快地被明天的頭條取代。

然而、善良而淳樸的同事的父親選擇不追究、不責怪,也好。

火車再往南,油麻菜花田幾乎全數置換成初耕的秧苗,白鳥、蝴蝶、水牛、戴斗笠的農人、來了,於來了,終於看到.葡萄棚架上老藤上冒出新芽,雖呈稀稀落落的一片,但這只是繁華前的開端與預告。

葡萄園經過冬天枝葉的修整,從新催上紅艷色的生長促進劑,蝶蜂的授粉與傳播,斜雨中、放眼望去,仍是一片綠油油的生機,稚嫩而青翠,乾淨而美好,枝葉上會長出數顆花苞,時機一到便會剝開形成花蕊,形成具體而微的葡萄雛形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自然會換上不同的造景與彩衣,人的一生,也是不段重複的累積的過程,不斷的重新建立與維持,不斷的推翻,過程是相同,感覺應也會有所差異。

每次見到葡萄園,內心總有某種程度被安定的感覺,屢試不爽。究竟到了哪裡才可以無心可安呢?從小在葡萄園長大的我,雖然離家十餘年,但是葡萄園所給我的回憶與輔慰的作用,時而強烈直接,時而溫婉含蓄,我都全盤領受。也對,這個時節總是雨水豐沛,也是擔心葡萄花蕊不堪風雨而凋落的時候。


激烈與沉重,不想再成為自己寫作的包袱,那不是我所想要的特色。

陳義芝曾說:散文之散,非同如手札般無結構,他指的是文氣的瀟灑。

朱世英說:這一類的文體類似餘霞,散成綺的舒卷自如。

顏崑陽說:散文像分布在各地的細流,真正與廣大人群的日常生活密切結合,雖沛沛而不可或缺,雖分歧而到處都有的卻是那些細流。

好的散文、氣質雍容、視野寬廣、思維細密、能體驗中國文字與文化的義涵,表現優美精粹的生命情境,了然一切藝術創造的精神。

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散文的藝術性格不完全鮮明,不像詩與小說有較為極端的藝術潔癖,散文也可以,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清明有味,雅俗共賞。

然而、日記體裁的文字、加上段落分明與正確標點、就是一篇散文了嗎?

回到了員林下了火車,轉搭鄉間的客運,客運站裡面的殘破與落後總是讓人不忍,笨重的公車顛簸而行,兩旁的芒果樹群已露出白芽狀的末端,頗有結實累累之勢,高大而壯麗的木棉花樹,現在還不是他上場的時機。

於廟口下車,信步在回家的柏油路上,到處都有黝黑而熟悉的臉龐,認命而不計較的草根性農民。插秧、修整葡萄葉,細雨中,春天的氣味不斷的往我臉上招呼著,這一路上才是我所熟悉的景色,是夜來幽夢忽還鄉的景色。

走到巷口,我家的狗兒先是陌生地朝我狂吠一聲,緊接著,便靦腆又欣喜若狂地朝我奔來,往我身上撲來。

然而,憂傷的很平靜了。

作者以極為細膩的筆鋒,娓娓道出對朋友英年早逝的不捨,字裡行間隱隱約約透露出喪家在無盡的哀思中,卻又基於慈悲心,將小愛化為大愛,以更寬容的態度原諒對方。這難得的情操,讀來令人為之動容。
文中提到對散文形式上的一些看法,本人深表認同。
最後,竭誠歡迎新文友蒞臨散文版!希望往後有機會欣賞你的作品。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0510121322/

然而、日記體裁的文字、加上段落分明與正確標點、就是一篇散文了嗎?
寫景.. 憶事...抒情..
雖然隨性卻是工整用心
應該就是一篇好作品吧

生命的第一聲是自己的啼哭,最後一聲應該就是家人的啼哭吧.

死亡不是陌生的議題,但當死亡降臨週遭時,景象處處會引起感慨。

雲月行文細膩,唯此文後段論起散文,與原本文意有脫節之處,若是刪減或加強扣連或許會好些喔。 :wink:


以火車行程沿路風景陪襯人生際遇的描寫非常恰當
不過突然冒出一段散文論感覺很突兀
我覺得應該把這段刪除比較好

最後一段:
走到巷口,我家的狗兒先是陌生地朝我狂吠一聲,緊接著,便靦腆又欣喜若狂地朝我奔來,往我身上撲來。

然而,憂傷的很平靜了。

我覺得也可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