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間都只適合獨居。當灰色的天空已染不上塵埃的時刻、當雨季過後潮濕的記憶像一場深綠色的夢靨攀扶著我們之間可有可無的距離時、當天邊出現一抹令人驚豔的眼影時、當咖啡不再困擾著奶精的睡眠時。我們都只適合將自己的靈魂裹在棉被下,深深的感受生活這無法擴張的空間裡自我的溫度。
我不期待穿梭過我身體的人群能留下一些足跡,畢竟那些鞋印是他們的世界,如我以文字編織那場夢一般,也許夢太過於朦朧,我感嘆這個世界存在太多過於虛幻的真實,就像女人總是無法忍受男人的放縱,我只得謹慎避免過往的時間在身上留下因真實而造成的傷口,然後卻在嚥下最後一口氣前驚覺只有那些朦朧的身影歷歷在目。
人生就是不斷的犯錯再不斷的後悔。我願用我的靈魂換取那些美妙的虛幻;我願犧牲我過於華麗的生命去體驗世界的真實。可笑的人們、可笑的對話在〝認命〞這個兇器般的詞彙下一遍遍的輪迴著。
於是,神誕生了!這個只能在精神中觸摸到的實體,被不斷塑造成不同形狀,說著一些大同小異的教條。那些在稀微風中搖擺的線香和不斷在告解室打盹的牧師竟輕易的讓混雜的思緒毫無理由的沉澱,這誇張的情節把幾千年不斷上演的生命搞的比小說更為荒謬。
我選擇獨居,生命已夠渺小了,我需要的不是一個空泛的精神形像或倉慌的房客來分享我的靈魂。
但我是自私的、不斷的渴求自己是他人精神上的房客,畢竟人是個同樣形體不同精神的可憐蟲,或許我能簡單的找到一個早上三炷香晚上進告解室的宿主,分享他狹小到用顯微鏡才能看見的自卑靈魂。呵呵!可笑的是正當我在努力尋找的同時,我早已被其他的宿主感染,我像一個會思考的去氧核醣核酸一樣可悲,被當成其他人精神上的生產者,不自覺的努力營造著他人的生命色彩。
到底我無法瀟灑的不帶一片雲彩而去,就像許多詩人在死前淒厲的呻吟和他們自欺欺人的作品才足以說明靈魂的重量一般。不過至少我不是死前才發現這個殘酷的事實,可我也不是蕭蕭兮的壯士,我只是個隨和的演員,像台灣霹靂火和龍捲風裡死後輕輕鬆鬆就能以失意症再度登場的演員。
〝徬惶〞始終是個太過強烈的字眼,在編劇的眼中更是如此,一氣呵成的劇情和拖泥帶水的交代,前者一直是觀眾與導演的最愛,所以人生如戲根本是屁,我們總是徬惶在這個和下一個以至於下下一個十字路口上,不停尋找一些不存在的芭樂榮耀,又莫名奇妙的走到死胡同中,而且總是孤身一人。謝幕?呵呵,在這演不完的肥皂劇裡誰能不當行人的腳色,誰又能當上主角,每個人都分別是別人的行人也都是每個人的配角。
就像一場愛情的開始與結束,動人的句子在眼淚流下後慢慢凝結成鹽,你抹不掉那惱人的苦澀,卻又在舌底悄悄回甘,接著在你尚未充分享受那種奇妙的滋味時,一溜煙的消逝。但獨居時,那默默的甘甜與苦澀又像一杯濃郁香馥的咖啡,激昂的拾起你生命裡每個音符,細細的奏著。
我們都需要獨居,在一塊不明朗的情緒重重的壓著每一次心跳時,在愛琴海的風聲過於高昂時,在拾起那碎成眼淚的夢境時,將自己的靈魂由房客的手裡拿回吧!太多細瑣的塵埃遮蔽了清晨的曙光,是該讓窗口明亮一點了。可以靜靜的讓爵士在深藍色的夜裡塗黃新月,可以讓一杯咖啡編織奶精的紋路,可以開一扇窗點一隻燭讓無聲的夢研磨著這個獨居夜裡心情的溫度。其實驀然回首,很多事都只靜靜地躺在燈火闌珊的遠處‧‧‧‧‧‧。
我不期待穿梭過我身體的人群能留下一些足跡,畢竟那些鞋印是他們的世界,如我以文字編織那場夢一般,也許夢太過於朦朧,我感嘆這個世界存在太多過於虛幻的真實,就像女人總是無法忍受男人的放縱,我只得謹慎避免過往的時間在身上留下因真實而造成的傷口,然後卻在嚥下最後一口氣前驚覺只有那些朦朧的身影歷歷在目。
人生就是不斷的犯錯再不斷的後悔。我願用我的靈魂換取那些美妙的虛幻;我願犧牲我過於華麗的生命去體驗世界的真實。可笑的人們、可笑的對話在〝認命〞這個兇器般的詞彙下一遍遍的輪迴著。
於是,神誕生了!這個只能在精神中觸摸到的實體,被不斷塑造成不同形狀,說著一些大同小異的教條。那些在稀微風中搖擺的線香和不斷在告解室打盹的牧師竟輕易的讓混雜的思緒毫無理由的沉澱,這誇張的情節把幾千年不斷上演的生命搞的比小說更為荒謬。
我選擇獨居,生命已夠渺小了,我需要的不是一個空泛的精神形像或倉慌的房客來分享我的靈魂。
但我是自私的、不斷的渴求自己是他人精神上的房客,畢竟人是個同樣形體不同精神的可憐蟲,或許我能簡單的找到一個早上三炷香晚上進告解室的宿主,分享他狹小到用顯微鏡才能看見的自卑靈魂。呵呵!可笑的是正當我在努力尋找的同時,我早已被其他的宿主感染,我像一個會思考的去氧核醣核酸一樣可悲,被當成其他人精神上的生產者,不自覺的努力營造著他人的生命色彩。
到底我無法瀟灑的不帶一片雲彩而去,就像許多詩人在死前淒厲的呻吟和他們自欺欺人的作品才足以說明靈魂的重量一般。不過至少我不是死前才發現這個殘酷的事實,可我也不是蕭蕭兮的壯士,我只是個隨和的演員,像台灣霹靂火和龍捲風裡死後輕輕鬆鬆就能以失意症再度登場的演員。
〝徬惶〞始終是個太過強烈的字眼,在編劇的眼中更是如此,一氣呵成的劇情和拖泥帶水的交代,前者一直是觀眾與導演的最愛,所以人生如戲根本是屁,我們總是徬惶在這個和下一個以至於下下一個十字路口上,不停尋找一些不存在的芭樂榮耀,又莫名奇妙的走到死胡同中,而且總是孤身一人。謝幕?呵呵,在這演不完的肥皂劇裡誰能不當行人的腳色,誰又能當上主角,每個人都分別是別人的行人也都是每個人的配角。
就像一場愛情的開始與結束,動人的句子在眼淚流下後慢慢凝結成鹽,你抹不掉那惱人的苦澀,卻又在舌底悄悄回甘,接著在你尚未充分享受那種奇妙的滋味時,一溜煙的消逝。但獨居時,那默默的甘甜與苦澀又像一杯濃郁香馥的咖啡,激昂的拾起你生命裡每個音符,細細的奏著。
我們都需要獨居,在一塊不明朗的情緒重重的壓著每一次心跳時,在愛琴海的風聲過於高昂時,在拾起那碎成眼淚的夢境時,將自己的靈魂由房客的手裡拿回吧!太多細瑣的塵埃遮蔽了清晨的曙光,是該讓窗口明亮一點了。可以靜靜的讓爵士在深藍色的夜裡塗黃新月,可以讓一杯咖啡編織奶精的紋路,可以開一扇窗點一隻燭讓無聲的夢研磨著這個獨居夜裡心情的溫度。其實驀然回首,很多事都只靜靜地躺在燈火闌珊的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