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巴黎巧遇George Sand二百周年誕辰)
2004年適逢法國女作家喬治桑(George Sand)二百周年誕辰(1804~1876),法國文化當局並將2004年訂為第一個喬治桑年;喬治桑一直為人所熟知的是她精彩的情史,她曾是詩人穆塞以及鋼琴家蕭邦的情人,一直以來個人都是在看到一些法國舊時文藝圈軼事與書信的作品中,剛好看到她的身影出現,對她的文章其實並不熟悉,但因為自小深深印在腦海中的印象,喬治桑是鋼琴詩人蕭邦的情人,是那個把靈魂注入鋼琴躍動,把哀痛變成詩意,再也沒人能比他更自在流洩指韻情濤的作曲家情人,就因為她是蕭邦的情人,我就主觀地認為她一定是個很非凡的女子。
因為剛巧選了2004年到巴黎一遊,在街頭上看見大型透明柱海報裡的George Sand身影,才得知原來這年是第一個喬治桑年;另個剛好是,因為「日安憂鬱」而成名的另一位當代傳奇性法國女作家莎崗,2004年9月26日病逝於法國(當然那是我回台灣後才會知道的),而巴黎也是莎崗生活過,與之有密切關係的地方;「日安.憂鬱」這本書的內容在我記憶已然模糊,高中燈光昏昧的圖書館角落,簡單灰白色底薄小冊,借閱書特有的那種手觸駁痕,跳躍出一個吸引人的書名「日安.憂鬱」,就為了好像一個獨有的問候,將它借回家了。
但是我怎會詳細記得那本高中時借的書本長得什麼樣子,卻忘了裡面寫些什麼?唉,我想那是因為我的記憶永遠因情境才產生深刻連結,它有個秘密迴路,自己也不懂,就是該記的不記,不該記的反而記了一大籮筐。或許是女子都共有這個毛病呢?
那幾個女性身份特別被突出看待的女作家,應該都有些男子氣概吧!或者有些被稱為女性主義,或如寫「第二性」的西蒙波娃、或如離婚後著褲裝改取男子名的喬治桑、或如到老還有個小她四十歲情人的的莒哈絲、或如說女作家首先需要「自己的房間」的吳爾芙(但她自殺了)……她們除了都擁有非常才情,也都擁有精彩傳奇的戲劇人生,其實最令人羨慕的其實是:她們的勇氣。
身高才1米54愛扮男人的巨蟹座喬治桑,與小她六歲,體質孱弱身染肺病的雙魚座的蕭邦,他們是經過鋼琴家李斯特介紹而認識的,聽說剛開始蕭邦並不喜歡喬治桑,但旋即為她母性般的堅強精神性與過人才情所吸引;相對來說,纖細敏感的蕭邦比喬治桑更具女性特質,也更不可預期。
李斯特的情人瑪麗曾經說過:「蕭邦不斷改變主意,只有他的咳嗽是不會變的。」
有些人只適合當情人,或者說有些人的性情並不適合被歸入婚姻制度,這在古今藝術家或作家身上是經常可見的;羅蘭巴特「戀人絮語」某篇說:無類。其實情人關係是不可歸類的,當你要去歸類,就會產生衝突,產生種種妒嫉傷心,除非你能找到一個人,倆人一起依照世間常法而行,除非這倆人躍動不居的內心能時時刻刻謹記要回到愛人心中的家,不然一但你不承認「無類」是一種解構後的人性最初(或說最終?),就像文字一樣組合以後,你會痛苦地去想有沒有意義的問題,會去想一定要這樣或那樣才叫做有意義的呈現,或者有人說一但去解釋就失去它。(也許我認為:美感是最高指導原則)
但是我們親愛的上帝啊,一開始就把人類創造為既矛盾又麻煩的,看起來像是無類的,相對於時代是更為前衛的喬治桑,也有她不能被歸類的地方,她無法做個精神枯竭物質豐厚的年輕侯爵夫人,因此逃離丈夫身邊,因此年紀輕輕就超越時代做個作風大膽並驚世駭俗的離婚女人。她開始以寫作為生,拜倒在她裙下與才情之下的情人不計其數。
說到要被歸為「無類這一類」,另可一提一對有名的情侶,有人以為西蒙波娃與沙特是沒有性關係的純精神伴侶,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在西蒙自己的書信有提過,她說她與沙特在早期是有性關係的,但到後來兩人間漸漸不需要這種關係,她說她之所以無法離開沙特而到所深愛的艾格林身邊,最主要是她與沙特都非常需要彼此,誰離開了誰都會不能活下去。西蒙波娃與沙特各自擁有其它情人,但精神上卻始終至死都緊密結合;但這些很像是「無類的關係」裡就真的沒有妒嫉、痛苦等情愛關係裡常會會被引發的情緒嗎?錯了喔!還是不斷的有,看看西蒙寫的信就知,她雖然容許情人另有情人(因為她自己也是如此的)但是她仍然會生氣傷心,說著要情人不可帶其它女人到「他(她)們的房子」。而她的情人聽著她解釋她與沙特目前的「關係」狀態,也是頗有得到安撫的感覺。(這是我從書信中讀出的訊息),這樣的情緒對於不想綁住對方的倆人,豈不矛盾?
所以呀!我說是上帝太貪玩了,把人弄得這麼矛盾奇怪。
所以呀!與其立志做個無類(或說類無類)或有類的情人,不如盡量立志做個不矛盾不傷人的人;我想到容格學說的集體意識,當這個時代,不論文學、藝術種種一切都邁入解構的大流(Internet更是推波),人與人的關係也必然朝此走向,現代的愛情是解構的,是後現代的,這種意識之海是互連的,一傳十十傳百,還堅持本位與不傷人原則的是:稀.有.動.物;當然,那是指有明明還有獵物可能落網卻緊守一個人的人。
其實談解構,還是相對於一個可被歸類的結構。
對待情愛,尤其是女子,多少帶點迷信的,以前某個小女子絕不敢讓手機的樂曲鈴聲設定為「離別曲」(就是日劇101次求婚中那首),雖然蕭邦這首E大調第三號練習曲的優美旋律,絕對是此小女子下載的手機鈴聲中前幾名好聽的,但這女子從來沒敢讓它成為設定;但最近常把手機忘記在不知何方的女子,終於可以很大膽的讓離別曲的優美旋律放肆響起。聽說那是蕭邦是要離開心中所愛而多災多難的波蘭祖國前所作,又有說法是他離開祖國前,為他所暗戀的華沙音樂院的女同學葛拉柯芙絲卡所寫的。
其實我最愛聽的還有戰地琴人中那幾首蕭邦的經典夜曲;我想任何人聽到這樣的琴聲,對於那個優美旋律般抑揚頓挫的漂泊靈魂都很難不動容吧!可是動容了呢?偏偏有許多藝術家是天賦的強人,卻是其他很多方面的弱者甚或無能者;我不知喬治桑為什麼最後離開了蕭邦(他們在一起近十年),蕭邦於不久的一兩年死去,聽說臨終前都是由弟子守候著的蕭邦,弟子一直到老師死去都不願意讓喬治桑看他。
同樣來說,歷史顯示,許多女子都比她們身邊男子的精神韌性要強多了(前舉如:西蒙波娃就比艾格林要想得開許多)
那麼自己呢?是有類的還是無類的?其實上帝(又關祂事了)把人性弄得這麼多類而矛盾,就連論人的標準也會因時因地因事制宜,也許我們看古往文、藝圈的浪漫軼事是一個標準,看待週圍親朋好友又會有另個標準;而且常常是這樣的,有些誰知道有些誰的一些祕密,那祕而不宣的事又在心中烙下另個看人的濾鏡,這樣層層疊疊,就像人格原型理論那些綜合又分裂的我,如果自我意識不夠清晰,最後變成萬花筒,可就累了,因為看世界的標準太多,總有一天會站不穩。
似乎只有在沉浸純粹美感流動時是毋需進入類型比對的,以文字創作型態來說,我自以為是地覺得,詩是最接近無類妙境的。
http://www.wretch.cc/blog/syni
海報圖片可參看部落格文章
2004年適逢法國女作家喬治桑(George Sand)二百周年誕辰(1804~1876),法國文化當局並將2004年訂為第一個喬治桑年;喬治桑一直為人所熟知的是她精彩的情史,她曾是詩人穆塞以及鋼琴家蕭邦的情人,一直以來個人都是在看到一些法國舊時文藝圈軼事與書信的作品中,剛好看到她的身影出現,對她的文章其實並不熟悉,但因為自小深深印在腦海中的印象,喬治桑是鋼琴詩人蕭邦的情人,是那個把靈魂注入鋼琴躍動,把哀痛變成詩意,再也沒人能比他更自在流洩指韻情濤的作曲家情人,就因為她是蕭邦的情人,我就主觀地認為她一定是個很非凡的女子。
因為剛巧選了2004年到巴黎一遊,在街頭上看見大型透明柱海報裡的George Sand身影,才得知原來這年是第一個喬治桑年;另個剛好是,因為「日安憂鬱」而成名的另一位當代傳奇性法國女作家莎崗,2004年9月26日病逝於法國(當然那是我回台灣後才會知道的),而巴黎也是莎崗生活過,與之有密切關係的地方;「日安.憂鬱」這本書的內容在我記憶已然模糊,高中燈光昏昧的圖書館角落,簡單灰白色底薄小冊,借閱書特有的那種手觸駁痕,跳躍出一個吸引人的書名「日安.憂鬱」,就為了好像一個獨有的問候,將它借回家了。
但是我怎會詳細記得那本高中時借的書本長得什麼樣子,卻忘了裡面寫些什麼?唉,我想那是因為我的記憶永遠因情境才產生深刻連結,它有個秘密迴路,自己也不懂,就是該記的不記,不該記的反而記了一大籮筐。或許是女子都共有這個毛病呢?
那幾個女性身份特別被突出看待的女作家,應該都有些男子氣概吧!或者有些被稱為女性主義,或如寫「第二性」的西蒙波娃、或如離婚後著褲裝改取男子名的喬治桑、或如到老還有個小她四十歲情人的的莒哈絲、或如說女作家首先需要「自己的房間」的吳爾芙(但她自殺了)……她們除了都擁有非常才情,也都擁有精彩傳奇的戲劇人生,其實最令人羨慕的其實是:她們的勇氣。
身高才1米54愛扮男人的巨蟹座喬治桑,與小她六歲,體質孱弱身染肺病的雙魚座的蕭邦,他們是經過鋼琴家李斯特介紹而認識的,聽說剛開始蕭邦並不喜歡喬治桑,但旋即為她母性般的堅強精神性與過人才情所吸引;相對來說,纖細敏感的蕭邦比喬治桑更具女性特質,也更不可預期。
李斯特的情人瑪麗曾經說過:「蕭邦不斷改變主意,只有他的咳嗽是不會變的。」
有些人只適合當情人,或者說有些人的性情並不適合被歸入婚姻制度,這在古今藝術家或作家身上是經常可見的;羅蘭巴特「戀人絮語」某篇說:無類。其實情人關係是不可歸類的,當你要去歸類,就會產生衝突,產生種種妒嫉傷心,除非你能找到一個人,倆人一起依照世間常法而行,除非這倆人躍動不居的內心能時時刻刻謹記要回到愛人心中的家,不然一但你不承認「無類」是一種解構後的人性最初(或說最終?),就像文字一樣組合以後,你會痛苦地去想有沒有意義的問題,會去想一定要這樣或那樣才叫做有意義的呈現,或者有人說一但去解釋就失去它。(也許我認為:美感是最高指導原則)
但是我們親愛的上帝啊,一開始就把人類創造為既矛盾又麻煩的,看起來像是無類的,相對於時代是更為前衛的喬治桑,也有她不能被歸類的地方,她無法做個精神枯竭物質豐厚的年輕侯爵夫人,因此逃離丈夫身邊,因此年紀輕輕就超越時代做個作風大膽並驚世駭俗的離婚女人。她開始以寫作為生,拜倒在她裙下與才情之下的情人不計其數。
說到要被歸為「無類這一類」,另可一提一對有名的情侶,有人以為西蒙波娃與沙特是沒有性關係的純精神伴侶,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在西蒙自己的書信有提過,她說她與沙特在早期是有性關係的,但到後來兩人間漸漸不需要這種關係,她說她之所以無法離開沙特而到所深愛的艾格林身邊,最主要是她與沙特都非常需要彼此,誰離開了誰都會不能活下去。西蒙波娃與沙特各自擁有其它情人,但精神上卻始終至死都緊密結合;但這些很像是「無類的關係」裡就真的沒有妒嫉、痛苦等情愛關係裡常會會被引發的情緒嗎?錯了喔!還是不斷的有,看看西蒙寫的信就知,她雖然容許情人另有情人(因為她自己也是如此的)但是她仍然會生氣傷心,說著要情人不可帶其它女人到「他(她)們的房子」。而她的情人聽著她解釋她與沙特目前的「關係」狀態,也是頗有得到安撫的感覺。(這是我從書信中讀出的訊息),這樣的情緒對於不想綁住對方的倆人,豈不矛盾?
所以呀!我說是上帝太貪玩了,把人弄得這麼矛盾奇怪。
所以呀!與其立志做個無類(或說類無類)或有類的情人,不如盡量立志做個不矛盾不傷人的人;我想到容格學說的集體意識,當這個時代,不論文學、藝術種種一切都邁入解構的大流(Internet更是推波),人與人的關係也必然朝此走向,現代的愛情是解構的,是後現代的,這種意識之海是互連的,一傳十十傳百,還堅持本位與不傷人原則的是:稀.有.動.物;當然,那是指有明明還有獵物可能落網卻緊守一個人的人。
其實談解構,還是相對於一個可被歸類的結構。
對待情愛,尤其是女子,多少帶點迷信的,以前某個小女子絕不敢讓手機的樂曲鈴聲設定為「離別曲」(就是日劇101次求婚中那首),雖然蕭邦這首E大調第三號練習曲的優美旋律,絕對是此小女子下載的手機鈴聲中前幾名好聽的,但這女子從來沒敢讓它成為設定;但最近常把手機忘記在不知何方的女子,終於可以很大膽的讓離別曲的優美旋律放肆響起。聽說那是蕭邦是要離開心中所愛而多災多難的波蘭祖國前所作,又有說法是他離開祖國前,為他所暗戀的華沙音樂院的女同學葛拉柯芙絲卡所寫的。
其實我最愛聽的還有戰地琴人中那幾首蕭邦的經典夜曲;我想任何人聽到這樣的琴聲,對於那個優美旋律般抑揚頓挫的漂泊靈魂都很難不動容吧!可是動容了呢?偏偏有許多藝術家是天賦的強人,卻是其他很多方面的弱者甚或無能者;我不知喬治桑為什麼最後離開了蕭邦(他們在一起近十年),蕭邦於不久的一兩年死去,聽說臨終前都是由弟子守候著的蕭邦,弟子一直到老師死去都不願意讓喬治桑看他。
同樣來說,歷史顯示,許多女子都比她們身邊男子的精神韌性要強多了(前舉如:西蒙波娃就比艾格林要想得開許多)
那麼自己呢?是有類的還是無類的?其實上帝(又關祂事了)把人性弄得這麼多類而矛盾,就連論人的標準也會因時因地因事制宜,也許我們看古往文、藝圈的浪漫軼事是一個標準,看待週圍親朋好友又會有另個標準;而且常常是這樣的,有些誰知道有些誰的一些祕密,那祕而不宣的事又在心中烙下另個看人的濾鏡,這樣層層疊疊,就像人格原型理論那些綜合又分裂的我,如果自我意識不夠清晰,最後變成萬花筒,可就累了,因為看世界的標準太多,總有一天會站不穩。
似乎只有在沉浸純粹美感流動時是毋需進入類型比對的,以文字創作型態來說,我自以為是地覺得,詩是最接近無類妙境的。
http://www.wretch.cc/blog/syni
海報圖片可參看部落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