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無字碑”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读“无字碑”

王 水 宝


碑,最早叫“石刻”,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化形式。历史上最初的碑是立于宫、庙门前,用来识日影、拴牲口的,后来,逐演变为在碑石上镌刻文字,用以记事记言或歌功颂德,秦始皇的《封泰山碑》,就是宰相李斯为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劳,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临泰山时立的碑石,亦称“泰山刻石”,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碑刻。而叱吒风云,当了21年女皇帝的武则天,却独辟蹊径,异想天开地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为什么要立无字碑?后人为此绞尽脑汁,竞相推测:说其自感无功无德,不如一字不镌;又说其自感政绩卓著,岂一石碑能容?还是一字不刻;又有说其千秋功罪,留待后人评说,也就一字不书,直到如今还猜不透武则天立无字碑的真正缘由,成了千古之谜。

其实,历史上无字碑却并非从武则天开始。据《椒生随笔》载:汉武帝刘彻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登临泰山,并在天柱峰树了一块高达6米的碑石。刘彻原想把自己的功劳,镌刻在这块碑石上以留作永恒的纪念,他意气娇横地站在泰山之巅,极目傲视山势景色,不禁大声发出“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的赞叹,但他还是感到自己的功劳高于泰山,非语言所能表达,便不想在碑石上镌刻文字了,这块碑石遂成了一块无字碑,又称“汉石表”。郭沫若在其写的《观日出未遂》诗中,曾有记载:“摩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无字碑虽高大雄伟,古朴浑厚,并还成了泰山重要的文物之一,但总遮不住汉武帝刘彻心高气傲、自矜其功的面貌。立于建康(今南京)城外梅花岭上东晋谢安墓前的碑石,也是无字的。谢安,字安石,孝武帝时位居宰相,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有名气的书法家。65岁那年,谢安得一重病,自知难愈,命家人准备后事。孝武帝念其有功于朝,特别是主持淝水之战,击败符坚,保定了东晋江山,“伟绩丰功不可胜记”,故破例特允谢安死后于墓前立碑(朝廷有《禁止树碑》的规定),谢安谢恩毕,但考虑由谁来撰写碑文?由谁来丹书碑文的问题上,却转辗难眠,当时有家人提出,请著名文学家殷仲文或田园诗人陶渊明撰写碑文,由书圣王献之丹书,这已是最高的规格了,但谢安自以为此三人的文章、书法都不及自己,没有允诺。其实谢安的文章不如殷、陶,书法不如王献之,因此一直没有找到撰文和丹书的人选,直到谢安命归黄泉。碑虽无字,但却记下了谢安的自负傲矜、目中无人、孤芳自赏、自命不凡。在苏州玄妙观三清殿,也立有一块无字碑,此碑原来是有碑文的,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由方孝孺丹书,笔力峭劲,气势雄逸。方孝孺,浙江宁海人,惠帝时任侍讲学士。燕王朱棣登基后,命方孝孺替他起草登极诏书,方孝孺恶其卑鄙无耻篡夺侄儿帝位,拒绝起草。朱棣闻讯,恼羞成怒,不但惨杀了方孝孺,灭其十族(包括方孝孺的学生),还派人凿平了方孝孺丹书在玄妙观三清殿碑石上的全部碑文,遂成了一块无字碑。字是凿光了,但在这块无字碑上,却镌刻下了燕王朱棣的残暴狠毒,方孝孺的浩然正气。南宋奸臣秦桧墓前,也立有一块无字碑,秦桧一生,罪孽深重,“秽德丑行不屑书也”,人人痛恨,个个唾骂,可想而知,秦桧死后又有谁愿意为他撰写碑文、丹书碑文呢?碑虽空白无字地立在汴梁(今河南开封),但秦桧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罪行,却是一条条、一桩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镌刻在碑石上。

无字碑上虽无字,但我们仍然可以在每块无字碑上,看到记载着许许多多不同内容的文字,从这许许多多不同内容的文字中,我们不也读出了许许多多不同内容的东西来吗?
(江西万载县委宣传部 336100)

讀“無字碑”

王 水 寶


碑,最早叫“石刻”,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文化形式。歷史上最初的碑是立于宮、廟門前,用來識日影、拴牲口的,後來,逐演變為在碑石上鐫刻文字,用以記事記言或歌功頌德,秦始皇的《封泰山碑》,就是宰相李斯為歌頌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勞,於西元前219年秦始皇登臨泰山時立的碑石,亦稱“泰山刻石”,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碑刻。而叱吒風雲,當了21年女皇帝的武則天,卻獨闢蹊徑,異想天開地為自己立了一塊無字碑,為什麼要立無字碑?後人為此絞盡腦汁,競相推測:說其自感無功無德,不如一字不鐫;又說其自感政績卓著,豈一石碑能容?還是一字不刻;又有說其千秋功罪,留待後人評說,也就一字不書,直到如今還猜不透武則天立無字碑的真正緣由,成了千古之謎。

其實,歷史上無字碑卻並非從武則天開始。據《椒生隨筆》載:漢武帝劉徹于元封元年(西元前110年)登臨泰山,並在天柱峰樹了一塊高達6米的碑石。劉徹原想把自己的功勞,鐫刻在這塊碑石上以留作永恆的紀念,他意氣嬌橫地站在泰山之巔,極目傲視山勢景色,不禁大聲發出“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的讚歎,但他還是感到自己的功勞高於泰山,非語言所能表達,便不想在碑石上鐫刻文字了,這塊碑石遂成了一塊無字碑,又稱“漢石表”。郭沫若在其寫的《觀日出未遂》詩中,曾有記載:“摩撫碑無字,回思漢武年”。無字碑雖高大雄偉,古樸渾厚,並還成了泰山重要的文物之一,但總遮不住漢武帝劉徹心高氣傲、自矜其功的面貌。立于建康(今南京)城外梅花嶺上東晉謝安墓前的碑石,也是無字的。謝安,字安石,孝武帝時位居宰相,是東晉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一位有名氣的書法家。65歲那年,謝安得一重病,自知難愈,命家人準備後事。孝武帝念其有功於朝,特別是主持淝水之戰,擊敗符堅,保定了東晉江山,“偉績豐功不可勝記”,故破例特允謝安死後於墓前立碑(朝廷有《禁止樹碑》的規定),謝安謝恩畢,但考慮由誰來撰寫碑文?由誰來丹書碑文的問題上,卻轉輾難眠,當時有家人提出,請著名文學家殷仲文或田園詩人陶淵明撰寫碑文,由書聖王獻之丹書,這已是最高的規格了,但謝安自以為此三人的文章、書法都不及自己,沒有允諾。其實謝安的文章不如殷、陶,書法不如王獻之,因此一直沒有找到撰文和丹書的人選,直到謝安命歸黃泉。碑雖無字,但卻記下了謝安的自負傲矜、目中無人、孤芳自賞、自命不凡。在蘇州玄妙觀三清殿,也立有一塊無字碑,此碑原來是有碑文的,明洪武四年(西元1371年)由方孝孺丹書,筆力峭勁,氣勢雄逸。方孝孺,浙江寧海人,惠帝時任侍講學士。燕王朱棣登基後,命方孝孺替他起草登極詔書,方孝孺惡其卑鄙無恥篡奪侄兒帝位,拒絕起草。朱棣聞訊,惱羞成怒,不但慘殺了方孝孺,滅其十族(包括方孝孺的學生),還派人鑿平了方孝孺丹書在玄妙觀三清殿碑石上的全部碑文,遂成了一塊無字碑。字是鑿光了,但在這塊無字碑上,卻鐫刻下了燕王朱棣的殘暴狠毒,方孝孺的浩然正氣。南宋奸臣秦檜墓前,也立有一塊無字碑,秦檜一生,罪孽深重,“穢德醜行不屑書也”,人人痛恨,個個唾駡,可想而知,秦檜死後又有誰願意為他撰寫碑文、丹書碑文呢?碑雖空白無字地立在汴梁(今河南開封),但秦檜賣國求榮、陷害忠良的罪行,卻是一條條、一樁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鐫刻在碑石上。

無字碑上雖無字,但我們仍然可以在每塊無字碑上,看到記載著許許多多不同內容的文字,從這許許多多不同內容的文字中,我們不也讀出了許許多多不同內容的東西來嗎?
(江西萬載縣委宣傳部 336100)

還有一個無字碑,是瑀最喜愛的女人--武則天。
有膽識有智慧有權謀有行動力,這是我最喜歡的女人典範。

我才想說呢!武媚娘的無字碑才是最最引人瞎猜的。
我看電視劇,竟然扯成媚娘的地下情人?呵呵,我愛這個猜測。

給你們抓個包,
意氣嬌橫地站在泰山之巔 ──好像是意氣橫???

呵呵呵.....
無字碑讓我想起了無字天書
雖然天書的意境較廣
無字碑的意象較人格化
但 終究是費人疑猜的不世傑作
完不完美 都留待後人傳頌
也就是隨我們的心情好壞去評斷
反正他們都聽不見也看不到了
呵.....
倒是女皇武則天 讓人印象深刻
和慈禧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