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指出,文本的意義是不確定的,是可以與其他文本互文參照的,所以意義是可以無限延異。這是後現代對結構主義語言學的批評。巴特提出,文字有"play"的特質,即指文本意義的可流動性。所有的文本都潛藏著未竟的意義,這意義是被擱置的,是可以組購,再生產的,所以有所謂「意義延異」。
Foucault提出「微血管權力觀」:權力運作如同微血管無所不在,這種比喻十分明瞭。但權力範疇是可以擴張影響的,如同漣漪。如果用渾沌理論可不可以比喻呢?
後現代對於權力的論述在台灣多半被應用在泛文化界(文學、藝術、電影),Foucault的權力觀是無所不在的,言語的字句組構、交談方式、對象都含藏著權力關係﹔Gramsci的霸權觀就我所了解多半應用於政治與經濟,是經由意識型態控制各個階級的統治。看來Gramsci的霸權觀是比較結構性的,有目的性的(例如控制),而Foucault的權力觀則是隱性的、潛在的、非意識性的。
Foucault提出「微血管權力觀」:權力運作如同微血管無所不在,這種比喻十分明瞭。但權力範疇是可以擴張影響的,如同漣漪。如果用渾沌理論可不可以比喻呢?
後現代對於權力的論述在台灣多半被應用在泛文化界(文學、藝術、電影),Foucault的權力觀是無所不在的,言語的字句組構、交談方式、對象都含藏著權力關係﹔Gramsci的霸權觀就我所了解多半應用於政治與經濟,是經由意識型態控制各個階級的統治。看來Gramsci的霸權觀是比較結構性的,有目的性的(例如控制),而Foucault的權力觀則是隱性的、潛在的、非意識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