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劄記】殺人影展-缺席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同樣是紀錄片,片中的受害者家屬訪談以及案發的敘述交相穿插。對於兇手的伏法,失去摯愛的療傷過程。有些人選擇放下仇恨,推動廢除死刑,有些人仍舊是更加的激烈要求死刑的必須存在。

  印象很深刻的是一名母親哭著說自己的女兒枉遭慘死,與兇手素昧平生,但就這樣的被強暴之後,用重達四十七磅的大石,狠狠砸死,還得將四散的牙齒下巴給拼湊出來才能辨明身分。當下我臨摹一名母親的心情,唯一的女兒慘死,還能原諒兇手嗎?

  無法!若我是被害者,也無法原諒兇手!

  片中提到某些被害人家屬就是因為摯愛的親人死去,所以才不願意讓兇手也死去,不希望多一條人命喪失。這樣的想法固然沒錯,但讓我省思的是:死刑必須存在,但先決條件是得建立於公正的司法審判之上。殺人者怎麼沒有想到,當他動手行兇的時候,是毀滅了一個家庭,一群人的希望或是幸福?
  
  餐桌前的那張椅子,因為摯愛的死去而永遠缺席……

  延伸閱讀:關於《缺席》一片
  2004/美國/彩色/50mins/紀錄片/DVD/導演Vic Teich

  晚餐桌前的那張空椅,象徵著慘遭殺害,再不能與親人共享天倫的一條生命……。受害者家屬帶著憤怒與不平,藉由司法途徑尋求正義,但即便國家機器剝奪了行兇者的生命,是否就能讓已逝的摯愛回到晚餐桌前同坐?「恨」是撐持某些生者活下去的動力,但國家「對行兇者行兇」便能療癒受害人其心頭至痛,這樣的假設是否為真? 本片透過訪談死囚、典獄長、不同態度的被害者家屬等,持平呈現這個假設的不同面向,說明每個人因不同的背景、價值觀、情緒與對於人性尊嚴的信仰,面對失去摯愛之痛,療傷過程可以不同,看待死刑的立場也可以不同。無法改變的,只是餐桌前那張空椅,並不會在兇手斷氣那一瞬間再被填滿。那麼,對於受害者家屬而言,死刑的意義又是什麼?

  2004.12.12
馮瑀珊 寫:    片中提到某些被害人家屬就是因為摯愛的親人死去,所以才不願意讓兇手也死去,不希望多一條人命喪失。
令我比較好奇的是,不同宗教又是如何看待死刑?慈濟人怎麼看?又基督徒會怎麼看呢?

其實大部分選擇寬恕的都是虔信基督

嗯...
對於那些販毒者 販槍者 也許只有死刑才能扼止那種惡行吧
社會的亂 在於擁槍自重的人 毫無法紀與人性的為所欲為
可以恐嚇勒索 結夥強姦搶劫 看人不爽就開槍
人命算啥 不值錢嘛 然而 就算判二十個死刑又如何
為啥不能預防事件的發生呢 那種遺憾與痛苦不只是簡單的原諒或不原諒
那種生離死別的痛苦與驚悸是挺難熬的心路歷程啊
走過的人懂 不過 這代價可能是一輩子吧
所以 就算沒了死刑 那樣的事依然在無情的上演
我們也都無能為力去改變 但是 對於犯下重大罪行的人
是該有一定的天譴 這才是為人之道......


你還是乖乖的來唸生死系吧!

夏霏 寫:
你還是乖乖的來唸生死系吧!
......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