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唱阿公的戲曲
樓下又傳來一陣陣嘹亮的歌聲,鬧得我心神不寧,眼睛打著老師看,心裡卻打著響板數著節拍,心神隨著拉響的二胡飄渺到另一個世界去了…。
那是一個屬於京劇的世界,一個被遺忘的天地。至少在我過去的十五個年頭裡,什麼豫劇、下腰、西皮二黃都只是老氣的古董,直到讀了這所標榜傳統戲曲藝術的學校,我才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始在京劇深奧的殿堂裡探索。
第一次在學校裡遇到劇團的優伶們,我真是被嚇著了──滿鮮燦臉豹紋的凶神惡煞,好似我在廟會裏才會見到的驅邪捉鬼八家將,要硬生生將我吞進肚裡,讓我驚慌得足無措,趕緊催快了腳步遠遠離開那群牛鬼蛇神,留下爽朗的嗓聲在背後不斷擴大、擴散,忽然靈光一閃──那是多少年以前,家鄉紅木櫃上那台老式的收音機,在夏日海風混著濃濃鹹味的吟哦…。
童年記憶中阿公從前最愛聽京劇──在桃園濱海農村的夏天午後,阿公總會臥在竹林的長板椅上,拿出那台老舊的卡式收音機,仔細調校頻道,然後聽著裡頭的曲聲,從日本演歌到山歌採茶到西皮二黃,一幕幕在穿透竹林的涼風中搬演下去,彷彿不會有結局無窮無盡,一直到自己睡著為止──最後,竟是黃昏落霞與孤鶩齊飛,二胡與鼻鼾共舞的詭異奏鳴──舅舅說,那一段是關公走麥城。
我一直沒有進一步探詢,不知道阿公到底有沒有聽懂收音機裡頭在唱些什麼──阿公是傳統守舊兒固執硬頸的客家人,碰到老一輩的人還以日本話聊天,他如何進入中國北方那蒼勁的戲曲堂奧?是我們E世代高喊的音樂世界沒有藩籬?還是老人們念茲在茲那抱守數千年來老掉牙的忠孝節義?
然而,八月半濱海公路上那一陣刺耳的煞車聲,卻讓我心底的謎團永遠無法得到答案了。
樓下的戲子滿臉的光鮮豔彩,把一塊完整的臉龐撕成不合稱的好幾瓣,又邪又醜的碎花臉。踅了三圈,清咳兩聲扯順了嗓子,便漫漫冷冷的唱將起來,滿是心酸。三年前那個中秋節早上,準備回鄉祭拜阿公婆的路上,阿公卻毫無預兆的走了──事後,爸媽載著我們兄妹,回到距鄉下老家不過一公里之遙的出事地點,那寬廣平直的六線道的路面上,觸目驚心的煞車痕像是錄音卡帶裡的長長磁膠,從快車道拖行了十幾二十公尺,斷在慢車道旁的排水溝邊。
從此,我阿爸出生,伴我渡過童年歲月的客家鄉,京劇失去了一位最忠實的聽眾。
那一年夏天,在傷心、沉痛、嘈雜、熱鬧的複雜過程中,辦完阿公的喪事,我在爸媽的鼓勵下,進了這所位於忠順廟旁的戲劇學校,成了台灣劇場的新血。學校旁那幢古廟,據說拜的是安溪人守護神──張巡、許遠兩個將軍千秋不滅的忠膽英靈。我想,阿公聽戲時的心靈,也是這樣吧?!
前些日子,為國光劇團的戲伶們即將上演的新戲,幫忙舞台燈光的幕後工作,忙了好一陣子。除了身為戲專學子的義務之外,我想,也藉此傳統戲曲略盡棉力,代替阿公聆聽未完的戲曲。讓我手上的燈具一盞盞照亮舞台上,把那一張張戲伶粉臉白臉黑臉豹子臉大花臉的生旦淨末丑,在京劇三百年的夕陽餘暉中,繼續散發迷人的風采……。
樓下又傳來一陣陣嘹亮的歌聲,鬧得我心神不寧,眼睛打著老師看,心裡卻打著響板數著節拍,心神隨著拉響的二胡飄渺到另一個世界去了…。
那是一個屬於京劇的世界,一個被遺忘的天地。至少在我過去的十五個年頭裡,什麼豫劇、下腰、西皮二黃都只是老氣的古董,直到讀了這所標榜傳統戲曲藝術的學校,我才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始在京劇深奧的殿堂裡探索。
第一次在學校裡遇到劇團的優伶們,我真是被嚇著了──滿鮮燦臉豹紋的凶神惡煞,好似我在廟會裏才會見到的驅邪捉鬼八家將,要硬生生將我吞進肚裡,讓我驚慌得足無措,趕緊催快了腳步遠遠離開那群牛鬼蛇神,留下爽朗的嗓聲在背後不斷擴大、擴散,忽然靈光一閃──那是多少年以前,家鄉紅木櫃上那台老式的收音機,在夏日海風混著濃濃鹹味的吟哦…。
童年記憶中阿公從前最愛聽京劇──在桃園濱海農村的夏天午後,阿公總會臥在竹林的長板椅上,拿出那台老舊的卡式收音機,仔細調校頻道,然後聽著裡頭的曲聲,從日本演歌到山歌採茶到西皮二黃,一幕幕在穿透竹林的涼風中搬演下去,彷彿不會有結局無窮無盡,一直到自己睡著為止──最後,竟是黃昏落霞與孤鶩齊飛,二胡與鼻鼾共舞的詭異奏鳴──舅舅說,那一段是關公走麥城。
我一直沒有進一步探詢,不知道阿公到底有沒有聽懂收音機裡頭在唱些什麼──阿公是傳統守舊兒固執硬頸的客家人,碰到老一輩的人還以日本話聊天,他如何進入中國北方那蒼勁的戲曲堂奧?是我們E世代高喊的音樂世界沒有藩籬?還是老人們念茲在茲那抱守數千年來老掉牙的忠孝節義?
然而,八月半濱海公路上那一陣刺耳的煞車聲,卻讓我心底的謎團永遠無法得到答案了。
樓下的戲子滿臉的光鮮豔彩,把一塊完整的臉龐撕成不合稱的好幾瓣,又邪又醜的碎花臉。踅了三圈,清咳兩聲扯順了嗓子,便漫漫冷冷的唱將起來,滿是心酸。三年前那個中秋節早上,準備回鄉祭拜阿公婆的路上,阿公卻毫無預兆的走了──事後,爸媽載著我們兄妹,回到距鄉下老家不過一公里之遙的出事地點,那寬廣平直的六線道的路面上,觸目驚心的煞車痕像是錄音卡帶裡的長長磁膠,從快車道拖行了十幾二十公尺,斷在慢車道旁的排水溝邊。
從此,我阿爸出生,伴我渡過童年歲月的客家鄉,京劇失去了一位最忠實的聽眾。
那一年夏天,在傷心、沉痛、嘈雜、熱鬧的複雜過程中,辦完阿公的喪事,我在爸媽的鼓勵下,進了這所位於忠順廟旁的戲劇學校,成了台灣劇場的新血。學校旁那幢古廟,據說拜的是安溪人守護神──張巡、許遠兩個將軍千秋不滅的忠膽英靈。我想,阿公聽戲時的心靈,也是這樣吧?!
前些日子,為國光劇團的戲伶們即將上演的新戲,幫忙舞台燈光的幕後工作,忙了好一陣子。除了身為戲專學子的義務之外,我想,也藉此傳統戲曲略盡棉力,代替阿公聆聽未完的戲曲。讓我手上的燈具一盞盞照亮舞台上,把那一張張戲伶粉臉白臉黑臉豹子臉大花臉的生旦淨末丑,在京劇三百年的夕陽餘暉中,繼續散發迷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