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連續劇-走向共和,從清朝交出政權,到袁世凱的民國成立,一直到後面的全國戰爭,打打殺殺。
個人覺得,儒家的天壇和道教的玉皇大帝,在明朝和清朝時,都是皇帝才可以拜,到中華民國之後,天壇人人可以去參觀,玉皇大帝人人都可以拜。
或許,民主的意思,是過去靠皇帝和官員們,來帶領的道德風氣和文化內涵,已經向全民開放。以前只有皇帝和博學大儒們,才知道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之學,在清朝滅亡之後,這些只有帝王官員們才知道的修養心性之學,已經民主化的向全民開放。
如禮親王的子孫愛新覺羅毓鋆,在台灣向知識份子及民間,大量的傳播清朝宮廷才有的官方儒學,至今台灣的公務員,學校校長和老師,以及民間好學之士,有非常多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如北藝大創校人辛意雲教授等)
這種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的官方儒學,向民間開放及傳播,有點像春秋時期,孔子將周朝官方學問,向民間開放一樣。或許民主時代,賺大錢富貴的人依然很少,但是幸運的是,過去只有宮廷和博學碩儒獨有的官方儒學,已成為人人可學,甚至打開youtube,就可以收看的方便課程。
民主的核心價值並不是平民可以當官,選民意代表,也不是可以任意和人吵架,隨便當街揍人就叫做民主,在帝王的天壇可以任意參觀,道教的玉皇大帝人人可拜的民主時代,或許他的時代意義,是指帝王及博學碩儒獨有的官方儒學,不分貧富貴賤,可以普及到每個平民百姓的意思。
如果民主的意義是我想罵誰就罵誰,不如把民主的意義變成誰想學宮廷儒學,就可以無禁忌的學官方儒學,這樣來得好一些吧.....


愛新覺羅毓鋆兩位儒學弟子的youtube教學影片:
許仁圖總編輯教學影片


辛意雲教授教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