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到來,每天都是我代替妹妹和妹夫,去安親班接姪子下課。因為曾經帶姪子去大龍峒孔廟參觀,所以他也讀了一點儒家的兒童讀物。
@昨天接他下課,我突然提到,其實大家認為的淺顯易懂的論語,裏頭有很多千年未解的謎團。
@姪子很感興趣的問,論語裏頭有甚麼謎團。我說最大的謎團,是孔子的儒家真傳心法,當時孔子對七十二賢者,眾多弟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我一生所有的學問用一個道理就可以代表),所有的弟子都不知道孔子在說甚麼,只有曾子說:「我知道了,夫子。」孔子就認可了曾子傳承了他的一以貫之的儒家心法。
@下課後,其他同學圍過來問曾子,你剛才領悟了夫子說的道理,那跟我們說說。曾子不想講,但是拗不過同學,就勉強的說,夫子的道理,就是忠恕兩個字。
@但是孔子明明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說孔子之道,是忠恕兩個字,那就變成二以貫之,不是一以貫之了,所以曾子沒有把孔子的道的真實內容講出來。
@姪子問,那誰知道曾子領悟的孔子之道呢?我說,後來曾子的再傳弟子,孔子的孫子子思,傳承了曾子的一以貫之的道,子思又輾轉傳給孟子,孟子去世,周朝滅亡,天下大亂,孔子的一以貫之的道的心法,就此失傳。後來的儒家只有忠孝德性,仁義仁政的儒術,儒家心法的儒道就失傳。
@後來一千多年到宋朝,宋儒號稱得到千年前的儒家心法,開創了宋朝的中國文明巔峰。而到明朝的王陽明,又不滿宋儒的說法,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才是孔子之道的真傳。
@孔子心法失傳,但歷朝歷代的才智之士與大儒,通過自己對孔子之道的解釋與發明,開創了宋朝及明朝文明的巔峰時代,影響了日本韓國直到今天。
@這時姪子冷不防來一句,我覺得王陽明說知行合一是孔子的道的真傳心法,其實只講對了一部分,並不是孔子之道的全部。
@我聽了嚇一大跳,你這個十歲的小孩,竟敢批評明朝聖賢王陽明,後來一想,小孩子敢講話不要壓抑他,就讓他講。姪子就說,我覺得孔子之道雖然失傳,但是我們可以以德行道,來體會這個失傳的道。
@雖然聽不太懂十歲的姪子在說甚麼,但是還是鼓勵他發表自己的意見,比起一年前,不斷地跟同學打架受傷,現在肯討論孔子的道理,至少是往好的方向發展,膽子大一點講錯了道理,其實也是無傷大雅的。
@後來我又跟姪子討論一些我在中文系學的儒家文化的東西,並且說,因為孔子的儒道失傳了,所以自古以來,很多政府學儒家的官員,放假就往佛寺廟宇跑,希望從和尚道士那理,找到失去的孔子儒家之道,,例如今日的台灣,官員常常和佛教高僧們來往密切,應該也是因為如此吧。(台南湳西萬佛寺,佛教天台宗傳人法藏法師曾說,很多台灣的政府官員及大學教授及學者來佛寺拜佛修行,大都是想在佛法中找到儒家之道心法的知識與答案。)
@看到姪子一邊玩手機遊戲,還願意跟我討論中文系的儒家文化,覺得滿欣慰也很開心,這個膽大愛說話的十歲孩子,真的是很有趣的......
2021/7/3 於中和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