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思想起474-認識秋行軍蟲』
人活世上短短數十年,運氣好些活上百歲。在這段存活的日子裡,人生必須經過初生,嬰孩,幼年,成年,壯年,乃至老年之層層關卡,他需接受生老病死之劫數,歷盡人間冷暖與殘酷之洗練。儘管人生是如此的曲折,我對人生依然保著樂觀態度去面對它。尤其是對「活到老,學到老。」的信條更是拳拳服膺,遵行不逾。如今已是耄耋年紀,還是日日努力求知不懈呢。
就在今天的晨間電視新聞中,聽到一則有關外來蟲害入侵的消息。待我看清其圖像,彷彿在我童年就已看過,可是新聞播報說是新客,所以,我也就把它當作新入侵者看待。趁著上網時間,我也不意外的上酷哥(Google),瀏覽幫它起底一下。原來這傢伙的英語名稱叫「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它是屬於夜蛾科的蛾類族群。幼蟲喜歡寄居在玉米,高梁與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上。
在農業觀點上,它是屬於害蟲。因為它的幼蟲會大量啃嚙禾本科植物的幼苗嫩株,對於物之成長與收穫影響至鉅。至於菊科或十字花科之蔬菜,也會受到它們的肆虐。此外,它們的發育狀況,會隨溫度之提高而加快成長速度。一年之內可已繁衍數代,每隻母蛾每次產卵可達千顆之多,數量相當驚人,一個不小心防範它的成長,廣大的菜圃就會變成它們的成長樂園。
秋行軍蟲的故鄉是在美洲的熱帶區域內,其族群之遷徙能力極強,故爾獲得行軍蟲之稱號。它在美加兩國農地上曾經發威過,但經全面撲殺過多次之後,該族群一度幾乎滅絕。然而在2016年,它的族群突然出現在西非奈及利亞。兩年內嚴重創傷奈國之玉米產量,差點就造成當地的糧食危機。隨後在2018年入侵印度,2019年元月,中國的雲南出現蟲蹤。同年六月台灣苗栗飛牛牧場也淪陷。
繼飛牛牧場出現蟲蹤一個月後,經過各地知通報中得知,台灣至少已有一百多個地方,發現了秋行軍蟲之蹤跡。其實,經過專家之研究發現,秋行軍蟲有兩個族群,一是專攻玉米族群,一是專吃水稻嫩苗族群。而秋行軍蟲之幼蟲,為何專吃禾本科或十字花科蔬菜之嫩葉?那是因為幼蟲皮薄容易被太陽蒸發身體水分,所以,它門必須大量啃嚙植物之嫩葉藉以充實體內之水分。
對症下藥是對付植物病蟲害最佳途徑,但是令人頭痛得是很難去區分它們的族群類屬。就算是以其食物來區別,這也無法斷定它的族群所屬。苗栗飛牛牧場發現之秋行軍蟲,經鑑定是屬於玉米系之秋行軍蟲,這是一個很不容易之鑑辨,因為台灣玉米田不多卻發現它的足跡,反倒是稻田多卻無該族群之出現。專家們認為,這些蟲源很可能是隨著西南氣流,從非洲漂進台灣本島的族群。
蟲跡已現且迅速的擴散,農委會行動慢吞吞,起初以為只是小意外,待至發現事情大條,卻又焦頭爛額,其反映實在令人啼笑皆非。幸好現在台灣農業已逐漸被工商取代,如果是在早年農業時代,相信這些官員們早就全力投入於防治上。往後的情況發展會如何?其後況實在令人擔憂,況且現在主事者又忙於選舉,大概不會用太多心思在害蟲的防治上吧?【完】
人活世上短短數十年,運氣好些活上百歲。在這段存活的日子裡,人生必須經過初生,嬰孩,幼年,成年,壯年,乃至老年之層層關卡,他需接受生老病死之劫數,歷盡人間冷暖與殘酷之洗練。儘管人生是如此的曲折,我對人生依然保著樂觀態度去面對它。尤其是對「活到老,學到老。」的信條更是拳拳服膺,遵行不逾。如今已是耄耋年紀,還是日日努力求知不懈呢。
就在今天的晨間電視新聞中,聽到一則有關外來蟲害入侵的消息。待我看清其圖像,彷彿在我童年就已看過,可是新聞播報說是新客,所以,我也就把它當作新入侵者看待。趁著上網時間,我也不意外的上酷哥(Google),瀏覽幫它起底一下。原來這傢伙的英語名稱叫「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它是屬於夜蛾科的蛾類族群。幼蟲喜歡寄居在玉米,高梁與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上。
在農業觀點上,它是屬於害蟲。因為它的幼蟲會大量啃嚙禾本科植物的幼苗嫩株,對於物之成長與收穫影響至鉅。至於菊科或十字花科之蔬菜,也會受到它們的肆虐。此外,它們的發育狀況,會隨溫度之提高而加快成長速度。一年之內可已繁衍數代,每隻母蛾每次產卵可達千顆之多,數量相當驚人,一個不小心防範它的成長,廣大的菜圃就會變成它們的成長樂園。
秋行軍蟲的故鄉是在美洲的熱帶區域內,其族群之遷徙能力極強,故爾獲得行軍蟲之稱號。它在美加兩國農地上曾經發威過,但經全面撲殺過多次之後,該族群一度幾乎滅絕。然而在2016年,它的族群突然出現在西非奈及利亞。兩年內嚴重創傷奈國之玉米產量,差點就造成當地的糧食危機。隨後在2018年入侵印度,2019年元月,中國的雲南出現蟲蹤。同年六月台灣苗栗飛牛牧場也淪陷。
繼飛牛牧場出現蟲蹤一個月後,經過各地知通報中得知,台灣至少已有一百多個地方,發現了秋行軍蟲之蹤跡。其實,經過專家之研究發現,秋行軍蟲有兩個族群,一是專攻玉米族群,一是專吃水稻嫩苗族群。而秋行軍蟲之幼蟲,為何專吃禾本科或十字花科蔬菜之嫩葉?那是因為幼蟲皮薄容易被太陽蒸發身體水分,所以,它門必須大量啃嚙植物之嫩葉藉以充實體內之水分。
對症下藥是對付植物病蟲害最佳途徑,但是令人頭痛得是很難去區分它們的族群類屬。就算是以其食物來區別,這也無法斷定它的族群所屬。苗栗飛牛牧場發現之秋行軍蟲,經鑑定是屬於玉米系之秋行軍蟲,這是一個很不容易之鑑辨,因為台灣玉米田不多卻發現它的足跡,反倒是稻田多卻無該族群之出現。專家們認為,這些蟲源很可能是隨著西南氣流,從非洲漂進台灣本島的族群。
蟲跡已現且迅速的擴散,農委會行動慢吞吞,起初以為只是小意外,待至發現事情大條,卻又焦頭爛額,其反映實在令人啼笑皆非。幸好現在台灣農業已逐漸被工商取代,如果是在早年農業時代,相信這些官員們早就全力投入於防治上。往後的情況發展會如何?其後況實在令人擔憂,況且現在主事者又忙於選舉,大概不會用太多心思在害蟲的防治上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