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思想起442-池上米的印象』

  當兵時代,經常聽到池上來的阿寬說,他家鄉的米有多好吃多出名。當時我以為他是在吹牛,但吃過一次他家寄來的白米之後,我對他的說法全然同意。退伍後一直在商場奔波,對於米食好壞很少挑剔。待至退休下來,在吃米上又注意起來了。尤其最近的電視媒體,它們也大肆的鼓吹池上米好吃,因此,池上米之聲名又大噪起來。這時不免又讓我想起,阿寬他家軟糯的池上米飯來了。

  由於媒體廣告之推波助瀾,加上當地農家之爭氣,區區之米粒竟然攻佔人心,由不得你不對它另眼看待。這時有讓我想起移居後山的阿保表弟,殊來與我甚少聯繫。我們初次見面那年,他是瑪蘭國小三年級生。我比他大五歲,因此每次見面之時,他都很親熱的稱呼我大哥。因為姨媽姨丈他們,每年的春分都會回鄉掃墓。所以春分之日,就是我與他們一家人見面的時候。

  小時候孩子都喜歡跟著大人跑,我們每年只見上一次面,故爾相處在一起非常親熱。之後,由於年齡漸長各自方向,因此,我們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這天正好在家休息,突然接獲他的電話,表弟希望我去後山他家,一起分享他的新稻米栽培的成果。有此好事當然是義不容辭,約定的那天中午,我去市場百元攤子理個頭髮。三日後啟程,同時買些禮物順便取得訂購之車票。

  是日我搭乘北迴鐵路中午的莒光號火車,一路觀覽風景平安抵達台東。沿途景緻是我初見,恰好車位又是靠窗,所以,我沿途無睡瀏覽風景直抵台東。車抵台東火車站,一股陌生氣氛擺在眼前。幸好表弟開車來接,這才讓我安心不少。轎車直抵他所居住的萬安新村,沿途風景深深吸引著我的注意力。這是我的台東初旅,沿途免不了好奇而東張西望。

  在後山能夠見到許多四合院的建築,這便表示這些人雖然遠離家鄉,遊子的思鄉情懷依舊濃濃的。而這些三合院四合院建築,就是一種強而有力的証明。此地的生活秩序,仍然保留著農業社會的格調。四野青青蒼蒼,稻田坵坵翠綠醒目。到處都可見到淳樸的臉孔,頭戴斗笠臂挽袖套,穿著淺素衣著,埋頭於田園之中。
太陽半天高,汗水浹背流,他們依然努力工作不輟。

  猛抬頭遇見有路人經過,他們都會抬頭端詳仔細,然後給個溫和笑容,歡迎您的大駕光臨。我們一行五人浩浩蕩蕩的經過,當然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因為表弟與他們相熟,互道安好之外,笑語連珠脫口而出,嘻嘻哈哈毫無掩飾,親熱鄉情令人羨慕不已。路過大陂池正值布袋蓮花期,一簇一簇的紫色花朵衝眼而來,綠綠地毯似的囊葉漂浮水面,引來蜂蝶穿梭其中真是熱鬧極了。

  表弟新家的四合院十分顯眼,不是它的造型搶眼,而是它使用的磚瓦十分特殊。睇瞧週遭百里之內,絶對找不到第二厝與它相似。自己的設計處處充滿著生機,堆疊互嵌屋瓦整齊。曬穀場方圓開闊,神似圓月形成懷抱之勢,十分的壯觀。曬穀場上,剛收成的稻穀一隴隴的排列著。這些稻穀粒粒飽滿精實,在陽光下閃爍著金黃色的光芒。四周悠閒的鴨群,唊唊聒噪得沒完沒了。

  牠們偏起頭來看看情勢,趁著曬榖人一個不留神,牠就伸長脖子快速叼上兩口,然後搖搖擺擺至一旁享受去了。表弟媳與姨媽帶著斗笠,各拿一把蕩板在扒榖隴。她們見到了我們滿臉堆著笑容,一邊快速脫除袖套,一邊快跑進廚房打點茶水。晃眼之間,熱燙燙的茶水已送至眼前。一人一杯在手,茶香裊裊衝鼻,頓然讓我感覺這趟沒有來錯。

  臨近正午日正當中,弟媳早已煮好豐盛的午餐招待我們。今天的午餐是用池上米燜煮的乾飯,香氣四溢黏糯恰到好處。扒口飯入嘴,細嚼慢嚥滋味無窮。桌心是一大盤白斬雞,黃膯膯的肉塊挾起抖動極富彈性。沾上傳統的桔子醬,一口咬住油香滿口。咀嚼兩三下,咕嘟一聲滑下胃囊,給人一種滿足的感覺。一鍋清淡的竹筍下水湯,喝上一口湯鮮味美,這頓午餐足足吃了一個多小時才收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