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思想起306-滷豬腳的故事』

  「豬腳」似乎與我緣份極為交深?在我的印象中,老外向來是不吃豬腳的。在他們眼裡認為,豬腳踩踏髒物不可以吃。可是他們來台吃過一次之後,滿嘴「汪豆腐!」(Wonderful)喊個沒完沒了。老實說,中國人的吃食文化,遠比他們的生活史來得更長。所以,在吃的方面他們想要批評,還早得很吶!在這浩瀚的世界裡,只要有中國人出現的地方,中國料理必然擒伏當地人的胃囊!

  一隻豬落在中國人之手,從頭到尾甚至豬皮,都能化為道道美食上桌。外國人瞧不入眼的豬頭豬腳,豬肚豬腸,甚至豬肝豬肺。只需中國廚師巧妙的烹煮上桌,保證讓他們吃得吮指回味,念念不忘。食衣住行民生之四大需要,中國人認為「食」是四需之首,因此,在吃的方面創造出無可匹比之強勢。稀奇古怪的食材,到了中國人的廚房裡,它就會變成令人難以置信之美食。

  就以豬腳來說,燉煮蒸炸,燴滷烘烤,怎麼料裡都能讓人吃得心服口服。豬腳在古早台灣,它是有錢人家之上等美食。剛剛光復的台灣,幾乎家家貧窮困厄,人人生活都在水平之下晃盪著。尋常家中若想嚐到肉味,只有等待到年節或大拜拜之時,才有機會一嚐肉味。若想吃塊豬腳,那可就難上加難囉!迨至台灣經濟起飛之後,台灣生活環境徹底獲得改善。家家脫離困厄,戶戶富裕家有餘錢。

  台灣人民生活獲得改善之後,想吃啥就有啥可吃,要吃豬腳變成小事一樁矣。嗣後,台灣農村改革積極進行著,農村家畜產量節節攀高。豬隻飼養量獨步全球,豬肉在台灣成為普遍化之食材。人們想要吃些豬肉到處有售,取得方便,因此,它就成為一種極為普遍之食材。以往它是高高在上的食物,一夜之間地位下降,它就變為一般平民化之食品矣!

  昔日我家在松山興雅里租屋鄰居清源哥,家中小有田地與財產而不愁吃穿。退伍之後想去都市裡發展,誰知他在都市裡繞了一大圈之後發現沒搞頭,因此,乖乖的告別都市回到鄉下繼承家業。他家的滷豬腳事業傳承三代,大台北的小吃店大飯館,幾乎家家都有在經銷他家的滷豬腳。他們家的滷豬腳特色軟爛而不油膩,吃進嘴裡滋味迅速的暈開,令人食之回味無窮。

  因為這家滷煮工廠離我家近,加上清原哥的二弟是我的同班同學,所以我經常出現在他家廚房裡幫忙。生性喜歡下廚的我,當然會趁機看看人家滷煮之方法。其實這也不是什麼機密,只是過程繁瑣不易學習罷了。清原哥家的豬腳先炸後滷,滷後再烤,光是這些動作就已繁覆,在那講求迅速大量供應的食物鏈中,稍微緩慢半步生意立刻被取代,他們能夠接單連連,持續不斷的做下去還真不簡單哩!

  這家工廠在清原哥接手經營之後,銷售方法大為改變。首先他將廚房採光加強,並將整個製作過程予以透明化。客戶前來取貨之時,對於過程一目瞭然,在產品品質上更是具有信心。而清原哥的此一改善花費不少,他爸爸生性節儉,見到兒子如此大手筆之改變,心中雖然疼錢但未干涉。就在父子通力合作之下,工廠的業務蒸蒸日上。

  是年這家滷豬腳工廠,接受經濟部頒發之金牌獎後,工廠知名度大大提高而名聲遠傳,加上他們產品之品質獲得深深的肯定,悅遠近來。每年國慶日歸國華僑,幾乎都會來這家工廠參觀購買。他們的努力逐漸發酵,各地想要爭取加盟者越來越多。但是他們採取保守策略,按步就班絕不燥進。任憑景氣如何的衝激,這家食品工廠至今依然屹立不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