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的理由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胡也鄭琮墿

今年,大概是最多人問我有關結婚的事情。但今年反常的是,我居然沒有半點不耐煩,得以冷靜回答他們的詢問。小年夜,照慣例是拜天公的日子,從第一爐香開始燒,媽媽就迫不及待要問這個問題。一反常態,我反問她說:『為何要結婚?』我冷靜的說,結婚與不結婚的差別。問完之後,我反問她說:『你覺得結婚真的好嗎?』我本以為會得到許多謾罵與反駁,但媽媽卻一如反常的陷入沈默。難不成,她真的在思考婚姻對她的意義嗎?總之,我順利的離開這個話題,進行下一波的家庭議程。後來,阿姨來我們家裡,我終於知道那天媽媽的沈默,確實意味著她在思考婚姻對她的意義。因為,媽媽也問阿姨說:『為何我們要結婚?』阿姨確實也思考了這個問題,兩個年紀過了六旬的女人,為人母多年之後,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難道,她們從未從生活的重擔中停下腳步來思考這個問題嗎?
其實,這個疑問擱在我心中已經多年了。多久以來,我從沒有聽聞周遭的眾人對自己的婚姻有過正向評價。他們寧可到街邊小吃店或卡拉OK和朋友吃吃喝喝,也不肯回家,席間還一直批評伴侶的不是。這群叔叔伯伯卻最喜歡問我說:『幾時要結婚阿?』阿姨嬸嬸也好不到哪去,她們只要一來到家裡就是開始抱怨公婆、孩子、及丈夫,為自己的勞累唉聲怨道。但她們卻時時刻刻喜歡提醒周遭未婚的女性同胞快點結婚,最喜歡就是替人作媒。如果結婚真的如同他(她)們之所認為具其有必要性,為繁衍人類的唯一使命,那他(她)們應該為自己執行了這個光榮使命而喝采。顯然,這群人不太滿意自己的犧牲。更顯然的是,在這個神聖使命中,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被剝削了。
請問為人類繁衍後代與大家都這麼做,可以作為結婚的強烈動機嗎?
顯然這不構成我認為我該結婚的強烈動機,然而詭異的事情,居然破天荒的讓我得以說服我媽。但是,似乎在思考婚姻對女人的意義後,仍然不能停止阿姨專注對於她女兒(也就是我表妹)的終身大事。她依然開始為她“積極”尋覓足以匹配她的男性。可惜,我這位表妹儘管她月收入五六萬,樣貌還不差,距離標準體重的偌大差距,往往讓她在婚姻這個異常殘酷甚至有點論斤論兩的市場機制中失利。她的房間裡始終擺著一件瘦到理想體重可以穿的衣服,我不知道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減重失敗之後,這件衣服對她而言是否依然具有激勵的效果。總之,我阿姨仍在婚姻市場捍衛自己女兒的幸福。
回到正題,看著我阿姨如此積極投入安排相親的行列中,我該回過頭來質疑我的堅持。那些在婚姻中的人,也許隱匿著不可對人說的幸福(或性福),讓他們如此捍衛人類的婚姻制度。婚姻可能除了繁衍後代與遵循傳統之外,還具有一些好處,讓他們有強烈動機為家庭犧牲或付出,即便放棄對理想的堅持,投入維持生計與操持家務之中。
為了得到答案,我問了身邊已經結婚的朋友,你們為何選擇結婚。其中,包含一位放棄自己留學法國學畫的媽媽。她們說:『結婚與堅持人生理想都是一種選擇,不管當初作什麼選擇,都可以從當中有所收穫。你也不知道,選擇哪個對你來說收穫比較大。因為,根本無比較。』還有另一種比較不這麼哲學的回答:『其實,我很害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就覺得交往這麼多年,應該要結婚了。』前者的回答,就像我問她說蘋果和柳丁哪個比較好吃,她說:『不知道耶!都好。』後者的回答,像我問她說你覺得買蘋果和柳丁哪個比較好,她說:『大家都買蘋果,我們還是買蘋果好了。』但是,結婚與不結婚真的不能比較嗎?蘋果與柳丁是兩種不同的水果,不能比較的成分居多。但結婚與不結婚是在於是否要做結婚這件事,真的不能比較嗎?
這件事還是在我心裡盤恒數日,直到今天。今天,簡直是一個完美的春天,具備所有對於春天的完美想像。我度過一個完美的週末,春天陽光恰如其份的溫暖。我買杯咖啡欣賞校園裡初綻的桃花,思考最近讀過的書。我突然想到友人同說今天要帶女兒去動物園看圓仔。突然,我靈光乍現。
思考婚姻對一個人的意義之前,是否要回到源頭去思考,究竟哪種生活對你而言才是有意義的。婚姻不會讓一個人的生活失去意義,也不會讓它變得有意義。人必須要回過頭來想,究竟哪種生活對你而言有意義。若生活對你而言不具意義,或是從來沒有思考過,那婚姻只是個人對自己生命不負責任的搪塞。但婚姻還會涉及到自己小孩與伴侶的生活,茲事體大。若我喜歡牽著女兒的手看可愛的貓熊,分享她生命的點滴,就該放膽去追求婚姻。如果,我喜歡投入在沒有雜務干擾純專心致力追求夢想,我就該捍衛自己獨自生活的清靜。重點在於,我對於自己的生活有沒有思考。
我還是沒有辦法擺脫去想關於表妹房裡那件瘦到理想體重才能穿的衣服,倒底體重對於婚姻這件事有何關聯呢?也許,豐滿健康的體態反而更能有助適應婚姻生活。關於婚姻,仍有許多迷團值得思考。
規矩,是社會大量量產價值觀相似人類的,一種束縛。

婚姻,是人類制度下的產物,是用來侷限、規範大多數人的工具。而這不一定適合任何人。

但現實的是,人類擇偶不一定依循著情感,而是仰賴視覺。


此篇文章通順流暢,並有著自己的想法,拜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