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裏的那群公子小姐,在漱口之前,會先用青鹽擦牙,據說,功效之一便是可以除口臭。別人尚可,居然連賈寶玉也如此,便令人大惑不解了。因為賈寶玉在出生時,嘴裏是銜了一塊玉的,貯存如此高潔雅致之物的地方,想必應是“芳香芬烈”之所,換句話說,賈寶玉似乎天生應該不會有口臭的。莫非後來那塊通靈寶玉掛到了脖子上,口便又恢復其本來之臭,不擦青鹽便無以除之?那麼,普通凡夫俗子嘴裏只有一口濁氣,有口臭之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人有口臭卻常常自己不知,只對他人的口臭非常敏感,為之皺眉而遠避。正如人們往往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而看他人的缺點時卻目光如炬一樣。這實在是有些奇怪,口便在鼻下,何以竟無所覺?莫非是“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的原因,但若肯下點功夫去考察,便不難發現其實不然。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所以對別人的口臭敏感,根本原因在於別人的口臭與自己的不同類型,否則,未必便能知覺。臭味相投應該也就是兩個人臭的類型一致了,便聞不到對方的臭,且有莫名的親近之感,自然也就容易投在一塊了。那麼,人們對自己的口臭當然就遲鈍得很,難怪唐太宗學了個女人樣,時時都要照照鏡子,他是怕畫眉深淺不入時,老是讓魏征來給他改妝,一國之君,顏面何存?唐太宗那是千古明君,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宋之問算是很有才氣的人了,《新唐書》載:“武后游洛南龍門,詔從臣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後賜錦袍。之問俄頃獻,後覽之嗟賞,更奪袍以賜。”中國文人通常都有恃才傲物的壞毛病,但這個宋之問沒有,甚至為了奉承權貴“至為易之奉溺器”,也算做到另一種極致了。然而,據《本事詩》說,宋之問求為可入禁中的北門學士時,武則天卻不同意:“吾非不知其才調,但以其有口過耳。”可憐,他雖然天縱奇才,也能為人之所難為,卻敗給了自己的口臭之疾,以致武則天雖欣賞其才卻不願親近其人。嚴格講,宋之問是敗在不自知,否則未必沒有預防之策。
可見,口臭並不因為人人都擁有便是什麼好玩意兒。古人“人誰無過”一語成讖,此後這“過”便成為了世人的長隨,但又為人人所厭。於是,世人通常便有兩種辦法對待這長隨,一是有過則改,這自然是“善莫大焉”;一是“文過飾非”,讓這見不得人的長隨躲到自己的長袍馬褂之下。《孔氏談苑》裏說,唐朝大員謁見皇帝時嘴裏都要含一枚丁香果,便是怕口臭熏著了皇帝,皇上一不高興,就“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了。有了初唐時宋之問的前車之鑒,整個唐代除口臭之物必然暢銷,宋氏後人其實可以收取廣告代言費的。普通百姓並無因口臭招來大禍之虞,最多讓夫人如夫人之類不悅,但也對此避之唯恐不及。清時有竹枝詞曰:“寒火三更燈半滅,門前高喚灌香糖。”據說這灌香糖就是糖炒栗子,食之並非果腹之需,而有除口臭之用。然而,這些方法不知能不能徹底解決口臭之患,也就是說,是屬於“有過則改”還是“文過飾非”,恐怕還難以遽下結論的。
這又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很多時候,看問題是不能只看表面的,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即使人人皆有,也未必等於人人都會顯露出來,就如“人皆可以為堯舜”而堯舜卻只有一個一樣,好的方面如此,不好的方面自然也是如此。有的人善於掩飾自己的本來,阮籍算得此中絕頂高手了,雖然青白眼還是洩露出一些內心秘密,但就如練鐵布衫一類橫練功夫還有個罩門一樣,是無可詬病的——只是後來有些人愚鈍,反把阮籍的罩門看著是他高明之處。所以,嵇康就羡慕得不得了:“阮嗣宗口不論人過,吾每師之,而未能及。”那意思顯然是說阮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所以便不開口,當然就不招人厭惡。儘管王戎也表揚說,“與嵇康居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但嵇康到底沒學到家,在關鍵時刻便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鐘會去便去了,何苦此時偏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譏諷?張口便露出臭的本來,以致招來殺身之禍。
中醫認為,“有諸內者必形諸外”,人體內淤積的毒素多了,便形成了口臭。這應該是有道理的,也許宋之問是因為給權貴“奉溺器”多了由於外因而導致口臭——溺器都是臭的,不管貴人還是賤人的溺器;但嵇康阮籍等無不是因為自身的“毒素”本來就多,口臭便難免。我便更加不明白如魯迅那般人物何以把中醫說得一無是處。於是,似乎可以確定上述種種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了,就算你天天都含口香糖噴除臭劑或是不開口,最多讓人不覺你的口臭而已,而口臭本身卻依然存在,除非,把自己體內的毒素排解乾淨。然而,排解乾淨談何容易,所以古人便說:“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如果很容易,人們是不會這般仰視的。便是聖人,也是“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隨便張口而毫無口臭,聖人有生之年也不過兩三載而已。便又明白“人皆可以為堯舜”而終未成為堯舜,並非人們含蓄內斂不欲表露的原因,實在是其體內某種“素”不足之故,無諸內者何以形諸外?
然而,這世界還真有天生就不口臭甚至還口香的人,歐陽修就遇到一個。《宋稗類鈔》記載,歐陽修“見一妓口氣常作蓮花香”,驚異之下便向一異僧探詢原因,異僧說,“此妓前生為尼,好轉《妙法蓮花經》”,所以今生依然口有蓮花之香。但我是非常懷疑這個解釋的,不然,那麼多的和尚尼姑天天都撞鐘念經,何以天生口香的人絕無僅有?慧能大師說:“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但哪里敢懷疑那麼多和尚尼姑都“口誦心不行”呢?
然而,人有口臭卻常常自己不知,只對他人的口臭非常敏感,為之皺眉而遠避。正如人們往往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而看他人的缺點時卻目光如炬一樣。這實在是有些奇怪,口便在鼻下,何以竟無所覺?莫非是“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的原因,但若肯下點功夫去考察,便不難發現其實不然。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所以對別人的口臭敏感,根本原因在於別人的口臭與自己的不同類型,否則,未必便能知覺。臭味相投應該也就是兩個人臭的類型一致了,便聞不到對方的臭,且有莫名的親近之感,自然也就容易投在一塊了。那麼,人們對自己的口臭當然就遲鈍得很,難怪唐太宗學了個女人樣,時時都要照照鏡子,他是怕畫眉深淺不入時,老是讓魏征來給他改妝,一國之君,顏面何存?唐太宗那是千古明君,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宋之問算是很有才氣的人了,《新唐書》載:“武后游洛南龍門,詔從臣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後賜錦袍。之問俄頃獻,後覽之嗟賞,更奪袍以賜。”中國文人通常都有恃才傲物的壞毛病,但這個宋之問沒有,甚至為了奉承權貴“至為易之奉溺器”,也算做到另一種極致了。然而,據《本事詩》說,宋之問求為可入禁中的北門學士時,武則天卻不同意:“吾非不知其才調,但以其有口過耳。”可憐,他雖然天縱奇才,也能為人之所難為,卻敗給了自己的口臭之疾,以致武則天雖欣賞其才卻不願親近其人。嚴格講,宋之問是敗在不自知,否則未必沒有預防之策。
可見,口臭並不因為人人都擁有便是什麼好玩意兒。古人“人誰無過”一語成讖,此後這“過”便成為了世人的長隨,但又為人人所厭。於是,世人通常便有兩種辦法對待這長隨,一是有過則改,這自然是“善莫大焉”;一是“文過飾非”,讓這見不得人的長隨躲到自己的長袍馬褂之下。《孔氏談苑》裏說,唐朝大員謁見皇帝時嘴裏都要含一枚丁香果,便是怕口臭熏著了皇帝,皇上一不高興,就“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了。有了初唐時宋之問的前車之鑒,整個唐代除口臭之物必然暢銷,宋氏後人其實可以收取廣告代言費的。普通百姓並無因口臭招來大禍之虞,最多讓夫人如夫人之類不悅,但也對此避之唯恐不及。清時有竹枝詞曰:“寒火三更燈半滅,門前高喚灌香糖。”據說這灌香糖就是糖炒栗子,食之並非果腹之需,而有除口臭之用。然而,這些方法不知能不能徹底解決口臭之患,也就是說,是屬於“有過則改”還是“文過飾非”,恐怕還難以遽下結論的。
這又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很多時候,看問題是不能只看表面的,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即使人人皆有,也未必等於人人都會顯露出來,就如“人皆可以為堯舜”而堯舜卻只有一個一樣,好的方面如此,不好的方面自然也是如此。有的人善於掩飾自己的本來,阮籍算得此中絕頂高手了,雖然青白眼還是洩露出一些內心秘密,但就如練鐵布衫一類橫練功夫還有個罩門一樣,是無可詬病的——只是後來有些人愚鈍,反把阮籍的罩門看著是他高明之處。所以,嵇康就羡慕得不得了:“阮嗣宗口不論人過,吾每師之,而未能及。”那意思顯然是說阮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所以便不開口,當然就不招人厭惡。儘管王戎也表揚說,“與嵇康居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但嵇康到底沒學到家,在關鍵時刻便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鐘會去便去了,何苦此時偏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譏諷?張口便露出臭的本來,以致招來殺身之禍。
中醫認為,“有諸內者必形諸外”,人體內淤積的毒素多了,便形成了口臭。這應該是有道理的,也許宋之問是因為給權貴“奉溺器”多了由於外因而導致口臭——溺器都是臭的,不管貴人還是賤人的溺器;但嵇康阮籍等無不是因為自身的“毒素”本來就多,口臭便難免。我便更加不明白如魯迅那般人物何以把中醫說得一無是處。於是,似乎可以確定上述種種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了,就算你天天都含口香糖噴除臭劑或是不開口,最多讓人不覺你的口臭而已,而口臭本身卻依然存在,除非,把自己體內的毒素排解乾淨。然而,排解乾淨談何容易,所以古人便說:“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如果很容易,人們是不會這般仰視的。便是聖人,也是“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隨便張口而毫無口臭,聖人有生之年也不過兩三載而已。便又明白“人皆可以為堯舜”而終未成為堯舜,並非人們含蓄內斂不欲表露的原因,實在是其體內某種“素”不足之故,無諸內者何以形諸外?
然而,這世界還真有天生就不口臭甚至還口香的人,歐陽修就遇到一個。《宋稗類鈔》記載,歐陽修“見一妓口氣常作蓮花香”,驚異之下便向一異僧探詢原因,異僧說,“此妓前生為尼,好轉《妙法蓮花經》”,所以今生依然口有蓮花之香。但我是非常懷疑這個解釋的,不然,那麼多的和尚尼姑天天都撞鐘念經,何以天生口香的人絕無僅有?慧能大師說:“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但哪里敢懷疑那麼多和尚尼姑都“口誦心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