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尋夢計畫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四月初,大兒辭去高薪的電子工程師職務,轉向「台灣外展基金會」上班。
無法阻止,所以也不做無意義的、阻止的動作,轉而給予祝福~因為新職務是他的最愛。

好像很神秘、很有意思的工作;包含了登山、攀岩、溯溪、划獨木舟、騎單車、露營、營火、團康活動等等 ,與救國團有一定程度的同質性。 但最大的不同在於不以活動為主體,活動只是其中一部份。尤其對「人」 的輔導才是重點。
有時還要接觸到對企業的募款方面,總的來說挑戰是滿高的。重點就在精神、體力、毅力、智力的付出還要 符合錢少、忙碌、身兼數職的基本 要求。在時間支配上,更非一般上班族有可資掌握的工作進度,經常性的 組員討問更不在話下。也就說新工作是一份「事業」而非「職業」。

說來可笑,一位很能唸書的小孩,從小到大按部就班,不費多少力氣就有相當成就的小孩,只因為國中時期 一次夏令營與外面世界的接觸,導致 迷上了類似團康活動的社團組織,然後到大學發展到極點,到碩士仍然 三不五時回到隔壁的台科大,參加學弟妹的活動、接受歡呼與請益。直到 畢業、服役、上班,只要有機會, 以「附卡」身份自行參加差了四五屆的學弟妹活動,玩在一起也樂此不疲。不但如此,還要自告奮勇先行 勘查 場地 ,籌畫各種事項,客人比主人還熱心。

原來只有週六日公餘才能作自己,他老覺得受限頗多,直到接觸到所謂的「外展」這樣的機構,他眼睛一亮, 人生一切都不一樣了。從尋夢到圓夢 ,短短兩次實際參與後,意志便無比的堅定。 參加外展也是因為有學妹的引介,參加兩次全方位的檢定後,感到充分的受到肯定,更確信找到了自己生命的 方向,於是「玩」變成了他名正言順 的工作。「玩出名堂來」更是一種專業。

記得孩子考上台大碩士時,每逢父母在適當場合有意無意提起這個「讀碩士」而且是「台大的」、又是「電子 工程的」,總難掩興喜之情。
他則冷冷的酸了一句:「現在你們有機會可以炫耀了~」 明顯他是有能力但沒興趣,只是懶得、也不想為前途做選擇而與父母親的意願相違背罷了。

永遠是不修邊幅模樣,他可以在年初二濕冷有雨的天氣騎單車到南部,或蓮花颱風侵襲時,單身到花蓮海邊騎單車,差點被風刮走。
「整條海岸線上只有我一人」他說的我相信,我有孤身單騎行進花東山海間的經驗,而且是在白天。
在夜宿「海生館」的售票口時:
「旗桿繩子啪答啪答響,四下無人還有點恐怖的!」「裹在睡袋裡悶得很,探出頭來蚊子又多」
或者,第一次西部的北向南行:
「我在補足爸爸退伍時沒有騎到的這一段」。當老子的我聽了好窩心。 當年左營退伍也是獨自一人,往南冒著大雨騎到楓港,旅店老闆娘一句:
「要是我的孩子,我絕對不允許」而我這麼做了。退伍不急著回家還要單車旅行?不過,有意思,這也是從家兄 學的,咱兄弟差六歲,也都是海陸仔。 只不過我更上層樓選擇走花東還搭花蓮輪(已消失了)更刺激!
然後穿越南橫、不知道有多艱難,直撐到中間最高點「壽卡」後卻是蜿蜒的陡坡,再一路不要命的俯衝到大武, 這之 中有多少算計不到的危險?父母 若知道作何想?將心比心,孩子遺傳了我太多,實在也不能怪。
他也可以糊里糊塗的在輕裝備的狀況下就與有經驗的老手爬高山,老手替他擔心,「你只帶這些裝備呀?」
結果 「冷得徹夜不成眠」孩子笑著說出當時狀況,我們可緊張不已,直呼慶幸沒凍著。

想到不能夠學以致用,想到錢財之不易得,又想到目前電子業何等暢旺,欠人手、欠高等生,競相高薪挖角,何況 此間姣姣者?又是有經驗者?而小孩 竟然敢尋夢尋到偏僻的龍潭山上去,敢和錢銀過不去,可惜了父母多年金錢和 精神的付出,還說「錢不是很重要」,真讓人傻了眼。

「因為我還不到三十歲,我還有時間嘗試走我自己的路」真是大哉答!
「那結婚呢?」「你不必先存一筆錢再來尋夢嗎?」我試著委婉的提醒他,也許還有機會改變他。
「如果沒有好對象,誰說一定要結婚?如果結婚要花很多錢,不要也罷!」答得真是爽快!

「甚至我還想過,出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天哪!昏倒!


芝言 寫:

四月初,大兒辭去高薪的電子工程師職務,轉向「台灣外展基金會」上班。無法阻止,所以也不做無意義的、阻止的動作,轉而給予祝福~因為新職務是他的最愛。

好像很神秘、很有意思的工作;包含了登山、攀岩、溯溪、划獨木舟、騎單車、露營、營火、團康活動等等
,與救國團有一定程度的同質性。但最大的不同在於不以活動為主體,活動只是其中一部份。尤其對「人」 的輔導才是重點。

有時還要接觸到對企業的募款方面,總的來說挑戰是滿高的。重點就在精神、體力、毅力、智力的付出還要
符合錢少、忙碌、身兼數職的基本要求。在時間支配上,更非一般上班族有可資掌握的工作進度,經常性的組員討問更不在話下。也就說新工作是一份「事業」而非「職業」。

說來可笑,一位很能唸書的小孩,從小到大按部就班,不費多少力氣就有相當成就的小孩,只因為國中時期
一次夏令營與外面世界的接觸,導致迷上了類似團康活動的社團組織,然後到大學發展到極點,到碩士仍然三不五時回到隔壁的台科大,參加學弟妹的活動、接受歡呼與請益。直到畢業、服役、上班,只要有機會,以「附卡」身份自行參加差了四五屆的學弟妹活動,玩在一起也樂此不疲。不但如此,每次還自告奮勇先行勘查場地 ,籌畫各種事項,客人比主人還熱心。

原來只有週六日公餘才能作自己,他老覺得受限頗多,直到接觸到所謂的「外展」這樣的機構,他眼睛一亮,人生一切都不一樣了。從尋夢到圓夢,短短兩次實際參與後,意志便無比的堅定。參加外展也是因為有學妹的引介,參加兩次全方位的檢定後,感到充分的受到肯定,更確信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方向,於是「玩」變成了他名正言順的工作。「玩出名堂來」更是一種專業。

記得孩子考上台大碩士時,每逢父母在適當場合有意無意提起這個「讀碩士」而且是「台大的」、又是「電子
工程的」,總難掩興喜之情。他則冷冷的酸了一句:「現在你們有機會可以炫耀了~」明顯他是有能力但沒興趣,只是懶得、也不想為前途做選擇而與父母親的意願相違背罷了。

永遠是不修邊幅模樣,他可以在年初二濕冷有雨的天氣騎單車到南部,或蓮花颱風侵襲時,單身到花蓮海邊騎
單車,差點被風刮走。「整條海岸線上只有我一人」他說的我相信,我有孤身單騎行進花東山海間的經驗,而且是在白天。在夜宿「海生館」的售票口時:「旗桿繩子啪答啪答響,四下無人還有點恐怖的!」「裹在睡袋裡悶得很,探出頭來蚊子又多」或者,第一次西部的北向南行:「我在補足爸爸退伍時沒有騎到的這一段」。當老子的我聽了好窩心。

當年左營退伍也是獨自一人,往南冒著大雨騎到楓港,旅店老闆娘一句:
「要是我的孩子,我絕對不允許」而我這麼做了。退伍不急著回家還要單車旅行?不過,有意思,這也是從家兄學的,咱兄弟差六歲,也都是海陸仔。只不過我更上層樓選擇走花東還搭花蓮輪(已取消了)更刺激!然後穿越南橫、不知道有多艱難,直撐到中間最高點「壽卡」後卻是蜿蜒的陡坡,再一路不要命的俯衝到大武,這之 中有多少算計不到的危險?父母若知道作何想?將心比心,孩子遺傳了我太多,實在也不能怪。他也可以糊里糊塗的在輕裝備的狀況下就與有經驗的老手爬高山,老手替他擔心,「你只帶這些裝備呀?」結果 「冷得徹夜不成眠」孩子笑著說出當時狀況,我們可緊張不已,直呼慶幸沒凍著。

想到不能夠學以致用,想到錢財之不易得,又想到目前電子業何等暢旺,欠人手、欠高等生,競相高薪挖角,何況
此間姣姣者?又是有經驗者?而小孩竟然敢尋夢尋到偏僻的龍潭山上去,敢和錢銀過不去,可惜了父母多年金錢和精神的付出,還說「錢不是很重要」,真讓人傻了眼。

「因為我還不到三十歲,我還有時間嘗試走我自己的路」真是大哉答!

「那結婚呢?」「你不必先存一筆錢再來尋夢嗎?」我試著委婉的提醒他,也許還有機會改變他。

「如果沒有好對象,誰說一定要結婚?如果結婚要花很多錢,不要也罷!」答得真是爽快!

「甚至我還想過,出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天哪!昏倒!




首先要說,最近視力模糊得緊,於是不得不將整篇文章全部列為引言的方式閱讀,那麼少說竟也看了三遍之多,很棒吧?自己給自己拍拍手哩!

再來,則是要說恭喜你,因為你的老本肯定存的很夠!所以令郎才得無後顧之憂,為自己的理想結合生活,不然這年代、這潮流,又如何不為五斗米而汲汲營營呢?

總之,那是好事呀!沒啥不好!閱讀大作後小小感想。
我想提醒您的是 ,若能稍加排版,使版面看起來較清晰,會吸引更多人去閱讀您的文章。
還有,那個橙色字體說實在的,會影響閱讀,人們還是習慣閱讀黑體白底的字,比較舒服。
首先要說,最近視力模糊得緊,於是不得不將整篇文章全部列為引言的方式閱讀,那麼少說竟也看了三遍之多,很棒吧?自己給自己拍拍手哩!
再來,則是要說恭喜你,因為你的老本肯定存的很夠!所以令郎才得無後顧之憂,為自己的理想結合生活,不然這年代、這潮流,又如何不為五斗米而汲汲營營呢?
總之,那是好事呀!沒啥不好!閱讀大作後小小感想。


感動得很哩!不過如果不是對眼鏡有意見的話,可否為自己配一副?(我是買現成的,一百元不用找。)
我曾經笑稱自己擁有一支未上市的績優股,兒子也誠懇的說「會上市的」
以今天看來,似乎還有得等,所以也沒什麼好恭喜;老本不足又如何?孩子不讓靠呀!

倒是有女兒者,平時是媽媽的朋友,婚後又招來半子一同孝敬,羨慕妳,也恭喜妳。




陽之雪 寫:我想提醒您的是 ,若能稍加排版,使版面看起來較清晰,會吸引更多人去閱讀您的文章。
還有,那個橙色字體說實在的,會影響閱讀,人們還是習慣閱讀黑體白底的字,比較舒服。


從善如流。已經改了。
也很感謝你的建言。
嘎玛丹增拜读问候!

孩子有梦就好,就像人生因为有目标才知道如何去努力接近。
不知不覺,犬子從事他的「最愛」也滿一年了。
期間幾次上山下海淋雨吹風受凍,所吃的苦自稱「很有意義」外,月前還從羞澀的阮囊中硬是很狠的擠出自費往美國的來往機票,志願隨老闆去聽主題為「遠征」的演講、和參加座談會。
「 這十天我還是照領薪水的,而且除機票外,在美吃住交通住宿都算老闆的。」孩子頗為欣慰的說。
「我倒寧願你不領薪水而免費隨行。」「 或你也可以爭取機票的補助呀!嘗試一下何妨?補多補少至少是個機會。」
這番話,不小心又觸及他的痛處。父母親視野狹窄,所知有限,心裡想的、眼睛看到的利弊得失可不是孩子的利弊得失。

直到我讓給他(他求學期間被偷了兩部新車)高齡十八的老爺摩托車也「恕不從命」,被永久晾在某個無人聞問的某個轉角處後,他開始改騎腳踏車和走路。鄉間野外交通諸多不便,他卻始終不提買車的事,無非就是捨不得或者花不起錢。「錢不是很重要?」也許現實生活他會讓他改變想法,也許讓他逐漸適應、接受,都有可能。我也不做某種一相情願的的期待。

當初他義正辭嚴的以「電子公司上班只是幫老闆賺錢,新的工作可以讓我為社會服務做有意義的事,自己也得到成長。」為由毅然決然離開台北,後來內人說到他的心境轉換是如何醞釀的。
「外面是藍天白雲綠地,我為什麼要坐在這裡?」他這句話好後來幾次我講給別人聽,聽到的第一個反應都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沒有對外的窗戶,上班族會有被封閉自我坐監的感覺,甚至會產生憂鬱症;而每天可以從窗戶看到外面的「藍天白雲綠地」又如何?心境沒有因此緩和,結果反而是整個的被拉出戶外再也不願回來。

「這兩天在林口辦活動,是帶領一群特殊兒童、陪伴幫助它們做就是一門功課,面對那些身心發展被軀體嚴重限縮的孩子,我深深覺得我更懂得知福惜福了。」孩子電話報平安中平淡的道出連兩週沒有回台北的原因。人生的得與失怎麼量化怎麼比較呢?我完全釋然了。
讀美工科的兒子,最近老師詢問他大學最想攻讀那一所學校時,他很肯定的說:只要有社工系的學校都很吸引我。目前他是學校志工隊的幹部,常常有一些關懷的行程,所以當我我和他一起討論到未來的時候,他一直有自己的尋夢計畫,很堅決也不容易被改變,我們身為父母的只好支持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