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也或許是佛緣俱足。那年,彌勒般的法師來到這裡,還只是一座十分荒冷的山坡,幾隻麻雀低低地飛過,在被春風清炒後的空氣裡,山野的新鮮飄散開來,別有一番世外的閒涼。這種閒涼絕非與世隔絕,反而緊鄰人間,就好像法師一直以來所信奉的那樣,佛法,本不應束諸高閣,而應該在俗世裡處處開綻,如朵朵心蓮,紛擾或者涅槃,無疑,只是一念之差。
因此他默然一笑:就是這裡了!人間的福田,必須埋植生命的善因。所以面對荒山如此也就無所懼怕,因為錚錚的歷史一再證明,那些開山闢地的足跡裡,總會有幾個身穿百衲衣的沉默身影。他們的生命因為信仰佛陀而堅韌,卻也因為這樣的堅韌,得以在人間,堆砌起許多讓人嘆為觀止的宏業。那麼,這位方臉圓肚的法師,與這些歷史上的形跡斑斑相較起來,也就只是一種承繼,面對眼前的艱刻與辛險,他只是默默地戴上斗笠,篳路藍縷,開展著佛陀的事業。
沒想到,但憑這麼一個堅實的心願,竟也成功地讓人間開出了佛國的蓮花。
那是 一九六七年五月十六日 ,歷史性的一刻。
當時,春天的陽光正洋洋地灑落在破土後的滿山遍野,彷彿佛法毫無等差地遍潤著愁苦人間。看著此情此景,法師很快地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仰起頭來,對著天上的佛陀,溫柔祈願:
「慈悲而偉大的佛陀!我願將這一切的榮耀歸祢,並跟隨你的腳步,讓佛光亮照這無明的世界。」於是,這麼一座山竟有了一個慈悲的名字,它以人間的疾苦為念,因而命之名之,稱之為──
佛光山。
二
不知道為了甚麼?每每踏進佛光山,總是能感覺到一種生命的寧靜。特別是踏進大雄寶殿的時候,當佛的法相如此矗立眼前,竟往往有一種欲泫的衝動。當然不能排除是因為宏大所帶來的心理美覺,但如此歸納卻又心有不甘,因為意識裡十分明白,那不只是美,還有一種寬闊的寧靜,像是佇立在世界之巔,又像是獨對蒼茫大海,有一種天地無極,只有自我被拋擲其間,俯仰著天寬地闊,忽然覺得渺小而感到自在。這真是一種既衝突而又奇特的體驗。
甚至當我想起涂爾幹對於「神聖需求」的論述時,也不免有所遲疑。涂爾幹的說法當然是針對宗教所分析的。但是對我而言,「佛教」並不是一種西方定義上的宗教,就其教義來看,「佛教」比較近似於一種思想,所以其對於生命的作用應當不是「庇佑性」的,而是一種生命意識上的「價值轉換」。
那麼那種無來由的寧靜也就很難說得清楚了!站在佛陀的面前,我也只能深深行禮,甚至跪拜,向如此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致上一個世俗後輩,最崇高,而且誠摯的敬意。
三
那麼,趁著年節帶小妻子回家,那些頻仍而緊湊的行程裡,總有一個方向,隱隱指向一尊心裡的大佛。
禮佛當然是唯一目的。有時候生活的細節讓人庸煩,只有履踏一點前人奔向寧靜的步態,可以找到遺失的祥和。那麼,佛的法門,也就成為了一個參考點,步向佛陀,其實也是步向自己,步向那紛擾不安的根源,用佛的教訓,面對世俗的苦難。雖然 我並不是嚴格的佛教徒,對於常人那種不辨佛道的信奉,甚至有一種很深的厭惡。特別是那些喜歡談道說教的人,滿口佛書義理,乍聽之下煞有介事,但細細思考之後,卻又覺得不是味道。佛教當然不是一種執著的法門,但是倘若連這種「不執著」的根源與邏輯都說不清楚,還喜歡穿鑿附會,望文生義地把佛書裡的術語挪搬到人生中時,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一種信奉的虔誠,實際上,很可能僅是為了要肯認自己,甚至是透過一個宏大的對象來慰撫自己而已。
但「自私」這種「我」的偏執,不也正是佛經諸法所諄諄告誡,且試圖超越的嗎?
因此,面對這種喜歡與「佛」牽扯,試圖透過渡化別人來肯認自己的人,我總是一語道破,奉勸他認真專研、苦心修行,還沒搞清楚狀況前別再胡「說」八「道」。偏偏這些人多半世俗性格很重,幾句辯論之後發現說理不過,便丟下一句「我師父也是這樣說的」後,便轉身離開。
「你師父是甚麼東西?」這句話我始終憋在心裡,沒有說出口。
曾經想寫篇文章來戳破這些民間信仰的執迷,讓那些滿口「阿彌陀佛」的人明白,將「佛教」看作是一種有「神通」的宗教,很可能是一種誤解。無奈臨筆之前,妻子急忙忙地阻止了我,她說:「許多長輩與勞苦大眾,可能終其一生都將此視為其精神家園,而如今你只是因為對於這種精神需求的蒙昧看不順眼,就想要把人家原本美麗的想像戳破,如此一來,教他們情何以堪?」
迫於極權統治,文章當然沒有寫成,但我內心的滴咕是:「知識分子的責任不應該就是為這世界除魅嗎?」
四
倒是佛光山的師父們看得很開。他們多半承傳著星雲大師的思想,認為真正的佛教應該落實於人間,而不該執著於教義的辨證上。只要是其思想與作為能帶給人間一點正面的幫助,那麼到底這些人口中喃喃有詞的符不符合於佛教,也就不在計較之中了!面對無明眾生,他們的眼界十分放曠,但對人的關懷卻極為近切,他們念茲在茲的,是生命世界的祥和,希望能夠讓不同種族、不同觀念的人們,都能在這共同的世界裡,共生吉祥。
這種胸懷當然十分值得佩服。中國儒家倡導中庸之道多年,人們卻依然時常為非此即彼的概念性範疇爭得面紅耳赤,倘若一個佛教的修習者連這樣的執著都躲避不開的話,那裡還能談甚麼佛心與佛性。世俗的根本缺失就在於各自的執念太重,以致於人與人之間無法互信互愛,因此產生爭執,如果能將這種根本的執著拋開,實踐佛法而非辯論佛法,那麼才是真正的回到了佛的本意,而不是僅僅拘泥於文字的名相之中。
這種邏輯必然無法在「知識論」中立足,但是就人生而言,也許正是需要這種以佛心作為出發點的實踐性格,才能讓這紛擾不安的世界,獲得片刻寧靜。
然而畢竟不是上根之人,對於這種泛愛眾生的心胸與思維,我始終只能理解,卻遲遲無法超越。
五
因此,坐在大雄寶殿的邊側,我不禁猜想,這滿室的人們為何而來?又將往何處去?
這當然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卻碰觸到了一種生命的基本困境。我想,正是因為這樣的困境,才讓這麼多的步履不遠千里,攜家帶眷地來到佛的跟前,在佛陀低斂的眉眼之下,感覺眾生平等,人人皆是被佛陀眷顧的子民。
於是紛紛燃起一炷清香,在這新歲時刻。
畢竟是苦呵!這場生命。
然而,看著慧詰的妻子與奔來竄去的孩子,我的心裡沒有太多欲求,只是虔誠地希望,來年──
春送平安、新年吉祥。
阿彌陀佛!
也或許是佛緣俱足。那年,彌勒般的法師來到這裡,還只是一座十分荒冷的山坡,幾隻麻雀低低地飛過,在被春風清炒後的空氣裡,山野的新鮮飄散開來,別有一番世外的閒涼。這種閒涼絕非與世隔絕,反而緊鄰人間,就好像法師一直以來所信奉的那樣,佛法,本不應束諸高閣,而應該在俗世裡處處開綻,如朵朵心蓮,紛擾或者涅槃,無疑,只是一念之差。
因此他默然一笑:就是這裡了!人間的福田,必須埋植生命的善因。所以面對荒山如此也就無所懼怕,因為錚錚的歷史一再證明,那些開山闢地的足跡裡,總會有幾個身穿百衲衣的沉默身影。他們的生命因為信仰佛陀而堅韌,卻也因為這樣的堅韌,得以在人間,堆砌起許多讓人嘆為觀止的宏業。那麼,這位方臉圓肚的法師,與這些歷史上的形跡斑斑相較起來,也就只是一種承繼,面對眼前的艱刻與辛險,他只是默默地戴上斗笠,篳路藍縷,開展著佛陀的事業。
沒想到,但憑這麼一個堅實的心願,竟也成功地讓人間開出了佛國的蓮花。
那是 一九六七年五月十六日 ,歷史性的一刻。
當時,春天的陽光正洋洋地灑落在破土後的滿山遍野,彷彿佛法毫無等差地遍潤著愁苦人間。看著此情此景,法師很快地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仰起頭來,對著天上的佛陀,溫柔祈願:
「慈悲而偉大的佛陀!我願將這一切的榮耀歸祢,並跟隨你的腳步,讓佛光亮照這無明的世界。」於是,這麼一座山竟有了一個慈悲的名字,它以人間的疾苦為念,因而命之名之,稱之為──
佛光山。
二
不知道為了甚麼?每每踏進佛光山,總是能感覺到一種生命的寧靜。特別是踏進大雄寶殿的時候,當佛的法相如此矗立眼前,竟往往有一種欲泫的衝動。當然不能排除是因為宏大所帶來的心理美覺,但如此歸納卻又心有不甘,因為意識裡十分明白,那不只是美,還有一種寬闊的寧靜,像是佇立在世界之巔,又像是獨對蒼茫大海,有一種天地無極,只有自我被拋擲其間,俯仰著天寬地闊,忽然覺得渺小而感到自在。這真是一種既衝突而又奇特的體驗。
甚至當我想起涂爾幹對於「神聖需求」的論述時,也不免有所遲疑。涂爾幹的說法當然是針對宗教所分析的。但是對我而言,「佛教」並不是一種西方定義上的宗教,就其教義來看,「佛教」比較近似於一種思想,所以其對於生命的作用應當不是「庇佑性」的,而是一種生命意識上的「價值轉換」。
那麼那種無來由的寧靜也就很難說得清楚了!站在佛陀的面前,我也只能深深行禮,甚至跪拜,向如此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致上一個世俗後輩,最崇高,而且誠摯的敬意。
三
那麼,趁著年節帶小妻子回家,那些頻仍而緊湊的行程裡,總有一個方向,隱隱指向一尊心裡的大佛。
禮佛當然是唯一目的。有時候生活的細節讓人庸煩,只有履踏一點前人奔向寧靜的步態,可以找到遺失的祥和。那麼,佛的法門,也就成為了一個參考點,步向佛陀,其實也是步向自己,步向那紛擾不安的根源,用佛的教訓,面對世俗的苦難。雖然 我並不是嚴格的佛教徒,對於常人那種不辨佛道的信奉,甚至有一種很深的厭惡。特別是那些喜歡談道說教的人,滿口佛書義理,乍聽之下煞有介事,但細細思考之後,卻又覺得不是味道。佛教當然不是一種執著的法門,但是倘若連這種「不執著」的根源與邏輯都說不清楚,還喜歡穿鑿附會,望文生義地把佛書裡的術語挪搬到人生中時,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一種信奉的虔誠,實際上,很可能僅是為了要肯認自己,甚至是透過一個宏大的對象來慰撫自己而已。
但「自私」這種「我」的偏執,不也正是佛經諸法所諄諄告誡,且試圖超越的嗎?
因此,面對這種喜歡與「佛」牽扯,試圖透過渡化別人來肯認自己的人,我總是一語道破,奉勸他認真專研、苦心修行,還沒搞清楚狀況前別再胡「說」八「道」。偏偏這些人多半世俗性格很重,幾句辯論之後發現說理不過,便丟下一句「我師父也是這樣說的」後,便轉身離開。
「你師父是甚麼東西?」這句話我始終憋在心裡,沒有說出口。
曾經想寫篇文章來戳破這些民間信仰的執迷,讓那些滿口「阿彌陀佛」的人明白,將「佛教」看作是一種有「神通」的宗教,很可能是一種誤解。無奈臨筆之前,妻子急忙忙地阻止了我,她說:「許多長輩與勞苦大眾,可能終其一生都將此視為其精神家園,而如今你只是因為對於這種精神需求的蒙昧看不順眼,就想要把人家原本美麗的想像戳破,如此一來,教他們情何以堪?」
迫於極權統治,文章當然沒有寫成,但我內心的滴咕是:「知識分子的責任不應該就是為這世界除魅嗎?」
四
倒是佛光山的師父們看得很開。他們多半承傳著星雲大師的思想,認為真正的佛教應該落實於人間,而不該執著於教義的辨證上。只要是其思想與作為能帶給人間一點正面的幫助,那麼到底這些人口中喃喃有詞的符不符合於佛教,也就不在計較之中了!面對無明眾生,他們的眼界十分放曠,但對人的關懷卻極為近切,他們念茲在茲的,是生命世界的祥和,希望能夠讓不同種族、不同觀念的人們,都能在這共同的世界裡,共生吉祥。
這種胸懷當然十分值得佩服。中國儒家倡導中庸之道多年,人們卻依然時常為非此即彼的概念性範疇爭得面紅耳赤,倘若一個佛教的修習者連這樣的執著都躲避不開的話,那裡還能談甚麼佛心與佛性。世俗的根本缺失就在於各自的執念太重,以致於人與人之間無法互信互愛,因此產生爭執,如果能將這種根本的執著拋開,實踐佛法而非辯論佛法,那麼才是真正的回到了佛的本意,而不是僅僅拘泥於文字的名相之中。
這種邏輯必然無法在「知識論」中立足,但是就人生而言,也許正是需要這種以佛心作為出發點的實踐性格,才能讓這紛擾不安的世界,獲得片刻寧靜。
然而畢竟不是上根之人,對於這種泛愛眾生的心胸與思維,我始終只能理解,卻遲遲無法超越。
五
因此,坐在大雄寶殿的邊側,我不禁猜想,這滿室的人們為何而來?又將往何處去?
這當然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卻碰觸到了一種生命的基本困境。我想,正是因為這樣的困境,才讓這麼多的步履不遠千里,攜家帶眷地來到佛的跟前,在佛陀低斂的眉眼之下,感覺眾生平等,人人皆是被佛陀眷顧的子民。
於是紛紛燃起一炷清香,在這新歲時刻。
畢竟是苦呵!這場生命。
然而,看著慧詰的妻子與奔來竄去的孩子,我的心裡沒有太多欲求,只是虔誠地希望,來年──
春送平安、新年吉祥。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