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討厭廟會活動。轟轟烈烈地鑼鼓喧天,間雜著驟急的鞭炮聲,彷彿在向這個世界喧嚷著甚麼似的。每一次我總是好奇地探出頭去,想知道到底何方神聖如此叨擾街市?後來才發現,不管是哪一尊神明,這個地方的廟會文化大抵都是如此。好像越是喧囂、越是熱鬧,越是表現對於神明的虔誠。這實在是一個很可笑的邏輯。宗教本是一門尋求寧靜的法則,沒想到這些信仰宗教的人卻反而跋扈囂張,以一種威權主義的姿態,理直氣壯。
特別是午後。好不容易讀書讀累了,想要打一下盹,卻驀地被一陣電音吵醒。有時是嗩吶;有時是鑼,總之不會是太高雅的樂器,伴隨著一群或走或跳,或屈捲在貨車裡的人們,操持著方言與髒話,凝縮成一幅煉獄的圖騰。
對於這樣的族群,我沒有太高的評價。
信仰本是自由,前提是一種願意為其信仰認真鑽磨的心態。可是那些在烈陽下步行的肉身,卻十分罕見這樣的品格。我曾認真地考察過這種廟集文化,以及其所邊涉的進香文化與出巡文化,得出的結論卻很不樂觀。因為在這樣的文化活動中,極為少見為法理虔誠的執著,卻多是一種尋求認同的集體湊合。甚至有大部分人對其信仰的教義極為生疏,只訴求著一種想像性特權,希望透過膜拜與恭奉,讓那些凝視人間的眉眼能夠心生愛憐,進而垂降幾分幸運,關及家庭、事業、愛情與人生的一切。
在這些族群中,很少有呼風喚雨的風雲人物。卻常見頹敗的軀體、落魄的眉眼與放蕩的青春。那些在社會競爭場中一再敗下陣來的身影搏聚於此,因為神恩浩蕩,這裡是他們最穩固的棲身之所。
也難怪幾個聖杯就讓那些信徒肝膽塗地。在這裡,我看不見人類智識文明的長足發展,卻一再發現生命慾望的輾轉需求。
僅管如此,對於寺廟文明,我仍願意保留起碼的尊敬。我不相信,只是因為無欲無求。至於那些時而漫散開來的厭惡,實在是因為在鑼鼓聲中輾轉破滅的午睡,往往翩飛著好夢。
特別是午後。好不容易讀書讀累了,想要打一下盹,卻驀地被一陣電音吵醒。有時是嗩吶;有時是鑼,總之不會是太高雅的樂器,伴隨著一群或走或跳,或屈捲在貨車裡的人們,操持著方言與髒話,凝縮成一幅煉獄的圖騰。
對於這樣的族群,我沒有太高的評價。
信仰本是自由,前提是一種願意為其信仰認真鑽磨的心態。可是那些在烈陽下步行的肉身,卻十分罕見這樣的品格。我曾認真地考察過這種廟集文化,以及其所邊涉的進香文化與出巡文化,得出的結論卻很不樂觀。因為在這樣的文化活動中,極為少見為法理虔誠的執著,卻多是一種尋求認同的集體湊合。甚至有大部分人對其信仰的教義極為生疏,只訴求著一種想像性特權,希望透過膜拜與恭奉,讓那些凝視人間的眉眼能夠心生愛憐,進而垂降幾分幸運,關及家庭、事業、愛情與人生的一切。
在這些族群中,很少有呼風喚雨的風雲人物。卻常見頹敗的軀體、落魄的眉眼與放蕩的青春。那些在社會競爭場中一再敗下陣來的身影搏聚於此,因為神恩浩蕩,這裡是他們最穩固的棲身之所。
也難怪幾個聖杯就讓那些信徒肝膽塗地。在這裡,我看不見人類智識文明的長足發展,卻一再發現生命慾望的輾轉需求。
僅管如此,對於寺廟文明,我仍願意保留起碼的尊敬。我不相信,只是因為無欲無求。至於那些時而漫散開來的厭惡,實在是因為在鑼鼓聲中輾轉破滅的午睡,往往翩飛著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