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上房室,只有窗外暗去的夕陽依稀。
扭亮桌前的一盞檯燈,看著歷屆學生的照片,忽然,想起初出校園時的滿腔熱血,有一種欲泫的情緒,竟像一顆在鼻尖發酵的檸檬,酸楚,腐蝕著堅毅的身形,兀自,竟比擬起無法旋緊的湲泉。
想當年那執意啟蒙的意志,對照著蜂擁而至的輿論壓力,內裡墜下的,一如窗外,本以為會是一顆永不落沉的太陽。
二
X是定項,意謂著脫離軌序的行為;而Y則是變項,代表著糾正此行為時的舉措。於是,新聞的敘述便可以看見一個將X置入括弧的序列,進而從Y衍生出對於規範的規範。因此,隨著Y變項的不斷等比加成,X則作為一個隱晦的前提,在Y變項的強大下不斷消失,在敘述結束前,抽咽的身影與激昂的控訴,又疊乘為Y變項的N次方,於是Y變項遂成一個無惡不赦的罪徵,至於定項的背景X
,則因為眼淚與咒罵的抵銷,而負負得正,成為應該同情的理由。
視角與演算形式,扭曲的真理中,我們如此看到媒體的霸權。
三
所謂平等應該是這樣的:在某一群體中,享有基礎的相同地位,此地位不隨著外緣諸種社會母體的條件,而增添或削減該成員之待遇,僅會隨著競爭系統的裁量,自然且正義地區分出等級來。
四
上課時,與同學討論「理性」。
絕對理性事實上是一種數碼化的結果,即個體差異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而責任區分則必須嚴格地裁量。以教育為例,理性的教育者必須能夠清楚地判斷那些責任屬於原生家庭?哪些責任屬於學校教育?屬於學校教育的必須認真負責;屬於其原生家庭的,則應該冷眼旁觀。因此,學校教育應該是一個制度規範的結合體,其以邏輯結構來負責知識教育的灌輸與體系的維護;而家庭教育則是一個情感溫度的供應體,其以親情結構負責人格的養成與禮節的教導。如是,倘若學校教育出了問題,只須考量整體結構是否對於學生權利有所折損;而如果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那就只是該失功能家庭的自身責任,與旁人無關了!
換句話說,任何理性的群體都應該接受體制結構「擇優汰劣」的區別性,以及講求「客觀法則」的規範性。至於家庭結構所導致的人格異常,學校只需就行為的部分,以相對應的「賞罰」進行控管,其他家庭教養的問題,帶著鄙夷的眼光看幾眼也就夠了!
「這才是理性。」我對我的學生們說。
五
反正現在的小孩也教不得了!
教育當然不只是懲罰,適當的「鼓勵」絕對是培養教育成果的絕佳手段,但是倘若涉及規範性問題,那就絲毫沒有轉圜的空間。「鼓勵」是就學習效度來說的,面對先天性的學習不彰,「鼓勵」可以適度的增加其自信,讓其略為跟上學習的常軌;然而如果面對的是一個「反制度」、甚至「反社會人格」的差異性個體,最好的方法則是「懲罰」,唯有透過懲罰讓他「不敢」或者「再也不能」執行類似的反秩序行為,其差異性個體才不會再次介入群體的運行結構,而成為一個阻礙的兆徵。
個體差異不應具體表現為影響公共群體的行為,這是任何文明世界都應該理解的公道。只可惜那些所謂的「人權團體」總是忽略了!以為站在人性慾望上訴求幾聲,就是最為客觀且公正的真理?
屁啦!
六
走出教室門口,一個強壯的軀幹正在霸凌著一個相對瘦弱的身體。
原本應該嚴厲地斥責幾聲,但是終究沒有,只是隔擋在那弱勢的體態之前,用龐大的身體替他隔絕如雨般滂沱的拳腳。卻沒想到那拳腳是歇息了!但縱肆的唇嘴仍不甘休,還迎面擲來一串串毫無教養的髒話。這髒話倘若站在公理正義的邊上也就算了!但是眼前的口齒伶俐,卻全為了一個無法囂張的權力意識。這就不得不有所警惕了!找來家長,沒想到那十分不耐的表情,竟也只是吐了一句「幹!不就是小孩打架嗎?有甚麼了不起。」
於是我只得趕緊陪上不是,用滿溢的笑臉「恭送」這位知書達禮的家長,然後,將那位打人的小孩與善良的群體隔離,這才闔上門,將被打的孩子,緊緊地摟進了懷中……
關上房室,只有窗外暗去的夕陽依稀。
扭亮桌前的一盞檯燈,看著歷屆學生的照片,忽然,想起初出校園時的滿腔熱血,有一種欲泫的情緒,竟像一顆在鼻尖發酵的檸檬,酸楚,腐蝕著堅毅的身形,兀自,竟比擬起無法旋緊的湲泉。
想當年那執意啟蒙的意志,對照著蜂擁而至的輿論壓力,內裡墜下的,一如窗外,本以為會是一顆永不落沉的太陽。
二
X是定項,意謂著脫離軌序的行為;而Y則是變項,代表著糾正此行為時的舉措。於是,新聞的敘述便可以看見一個將X置入括弧的序列,進而從Y衍生出對於規範的規範。因此,隨著Y變項的不斷等比加成,X則作為一個隱晦的前提,在Y變項的強大下不斷消失,在敘述結束前,抽咽的身影與激昂的控訴,又疊乘為Y變項的N次方,於是Y變項遂成一個無惡不赦的罪徵,至於定項的背景X
,則因為眼淚與咒罵的抵銷,而負負得正,成為應該同情的理由。
視角與演算形式,扭曲的真理中,我們如此看到媒體的霸權。
三
所謂平等應該是這樣的:在某一群體中,享有基礎的相同地位,此地位不隨著外緣諸種社會母體的條件,而增添或削減該成員之待遇,僅會隨著競爭系統的裁量,自然且正義地區分出等級來。
四
上課時,與同學討論「理性」。
絕對理性事實上是一種數碼化的結果,即個體差異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而責任區分則必須嚴格地裁量。以教育為例,理性的教育者必須能夠清楚地判斷那些責任屬於原生家庭?哪些責任屬於學校教育?屬於學校教育的必須認真負責;屬於其原生家庭的,則應該冷眼旁觀。因此,學校教育應該是一個制度規範的結合體,其以邏輯結構來負責知識教育的灌輸與體系的維護;而家庭教育則是一個情感溫度的供應體,其以親情結構負責人格的養成與禮節的教導。如是,倘若學校教育出了問題,只須考量整體結構是否對於學生權利有所折損;而如果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那就只是該失功能家庭的自身責任,與旁人無關了!
換句話說,任何理性的群體都應該接受體制結構「擇優汰劣」的區別性,以及講求「客觀法則」的規範性。至於家庭結構所導致的人格異常,學校只需就行為的部分,以相對應的「賞罰」進行控管,其他家庭教養的問題,帶著鄙夷的眼光看幾眼也就夠了!
「這才是理性。」我對我的學生們說。
五
反正現在的小孩也教不得了!
教育當然不只是懲罰,適當的「鼓勵」絕對是培養教育成果的絕佳手段,但是倘若涉及規範性問題,那就絲毫沒有轉圜的空間。「鼓勵」是就學習效度來說的,面對先天性的學習不彰,「鼓勵」可以適度的增加其自信,讓其略為跟上學習的常軌;然而如果面對的是一個「反制度」、甚至「反社會人格」的差異性個體,最好的方法則是「懲罰」,唯有透過懲罰讓他「不敢」或者「再也不能」執行類似的反秩序行為,其差異性個體才不會再次介入群體的運行結構,而成為一個阻礙的兆徵。
個體差異不應具體表現為影響公共群體的行為,這是任何文明世界都應該理解的公道。只可惜那些所謂的「人權團體」總是忽略了!以為站在人性慾望上訴求幾聲,就是最為客觀且公正的真理?
屁啦!
六
走出教室門口,一個強壯的軀幹正在霸凌著一個相對瘦弱的身體。
原本應該嚴厲地斥責幾聲,但是終究沒有,只是隔擋在那弱勢的體態之前,用龐大的身體替他隔絕如雨般滂沱的拳腳。卻沒想到那拳腳是歇息了!但縱肆的唇嘴仍不甘休,還迎面擲來一串串毫無教養的髒話。這髒話倘若站在公理正義的邊上也就算了!但是眼前的口齒伶俐,卻全為了一個無法囂張的權力意識。這就不得不有所警惕了!找來家長,沒想到那十分不耐的表情,竟也只是吐了一句「幹!不就是小孩打架嗎?有甚麼了不起。」
於是我只得趕緊陪上不是,用滿溢的笑臉「恭送」這位知書達禮的家長,然後,將那位打人的小孩與善良的群體隔離,這才闔上門,將被打的孩子,緊緊地摟進了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