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隙縫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胡也鄭琮墿

  女兒日前一直向我抱怨她幫同學網購的東西都紛紛寄來了,為何她早先網購的郵件卻還遲遲不到?我告之可再等等或問賣家,她憤憤不平的說,早已詢問賣家,對方說已經出貨,而且上網到郵局察看郵件序號,已安然送達。這就令我百思不解,因為我們住處的掛號郵件或包裹一向統籌由管理員收發,會貼佈告欄通知,沒有理由會失竊。因為花了錢卻等不到物件,女兒將氣出在賣家身上,賣家也不高興,因為網路郵件查詢一切正常,我就告訴女兒,也許要跑一趟郵局去弄清楚。
  
  第二天我欲出門購物,正猶豫是騎腳踏車好?還是騎機車?想了想還是腳踏車好了,既環保又可運動,也幾天沒騎了,怕車子鈍鏽。前往地下停車處正欲解鎖,發現右邊某輛腳踏車後座有一疊物品,好奇一瞧,竟是女兒的郵件,頓時火冒三丈,覺得管理員太不負責了,為甚麼將郵件隨便置放?或由何人冒領?以致讓東西隨處擱置。


  「請問一下,為什麼我女兒的郵件會放在別人的腳踏車上呢?」我以充滿疑惑並理所當然的語氣前去質問管理
  「哦?」管理員感到奇怪,並望向我的郵件。


  「這是我經手過的,沒錯啊!」管理員說著說著,拿出了一本簽收記錄簿,他依日期序號翻巡,就在簽收欄處,赫然發現大大的潦草字跡正是我自己的簽名。頓時感到一陣暈眩,不可置信的腦袋裡像俄羅斯轉盤般被命定的致命一槍,終於在臨死前一生的片斷畫面不斷襲來,我看到那吉光片羽的瞬間,通電般的接通某條迴路,在腦的某個區域,如影片快轉又倒帶的回溯到失憶的那個片刻:
我騎腳踏車回來,行經地下室斜坡,被管理員喚住,告之有郵件,遂進管理室簽收,將郵件置於腳踏車籃子裡,牽至停車處,由於籃子太多東西,我先將郵件放置另一腳踏車後座,再拿起甫買回的菜等,就在此刻我完全忘了包裹一事,左提右拿的把菜及他物拎著上樓去。回家後處理家事等事宜,完全將管理員喚我並簽收包裹的這一段經過,徹徹底底的忘記。


  對於女兒抱怨未收到郵件的始末,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就是那個始作俑者。而她因為沒收到郵件以致對賣方的誤解,待她放學回家後,我趕緊告訴她一切事情的原由,讓她覺得對賣方很不好意思,我也因為我的失憶而誤會管理員,也感到極度的心虛與抱歉。這件短暫空白的事件經歷,讓我腦海洶湧澎湃濤浪而至,想到「羅生門」的形成,不就是如此嗎?每個人都有主動或不自覺的選擇性記憶,更何況像我如此完全失憶的片刻又要如果解釋?若是我心虛又愛面子,死不承認與管理員衝突;或是我撒了個小謊推諉給管理員或郵局,不真實的告訴女兒此郵件的來由,卸下自己的糊塗責任;或者更糟糕在別人的腳踏車後座郵件被偷走,那麼整個事實的真相不就永無寧日遭到扭曲而各說各話,並且引起更大的誤解而環環相扣。


  不斷縈繞在我腦海裡的思考是:當一件事情沒辦法釐清的時候,到底在哪個環結出了問題?而又要如何拼出事實的真相?是良知與記憶嗎?但是如果真的失憶又無法追索,或整個事件已被外來因素(偷竊或私心)而變得模糊不清的時候,該如何讓事情水落石出,讓事件的始末有其因循的脈絡,使損失及誤會達到最低點甚或零損點呢?


  似乎很棘手,因為每個人會就其認知去理解並言說,或者更牽涉人性的曖昧之處而讓事實的真相變形,很少人願意當下「俯首認罪」,大部份的人總會本能的自保;或者不自覺自己所積累的潛意識的原生家庭原罪的不可言說的自以為滔天至理的隱晦尖刺如哽在喉,他也莫名的恨之入骨,以致他的天平永遠傾斜。我們可在推理小說中抽絲剥繭得到理所當然的解答,我們常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從物件的蛛絲馬跡中取得證物,從人性中洞察到細微的龐大冰山下隱隱作祟的波動;但是也是有很多未解之謎啊!像
319 槍擊的真相、蘇建和一案……到如今前第一家庭的多種版本的洗錢疑雲,牽連甚廣;更甚的是歷史的無盡辯證,我們總根據一些史料各說各話,或從甫出土的文物賦予無盡的想像,在這些各行其是的語言羅織中,那些所謂的「真實」早已作古,並衍繹成各式各樣的故事幽魂。


  人的記憶果真可靠嗎?我們最多只能模擬,但永遠無法還原事實,所謂「歷史現場」註定成為一條迂迴的迷宮之途,「事實」已恆常不存在,它總是過去式的論述,除非有一架小叮噹的時光機,讓我們重回現場觀看,而那已然的「過去」是不可必免的陷入一個被話語所構設的「偽空間」,它的「再現」無疑是透過一個各搶灘頭所構築的「虛擬現場」,每個人從其記憶資料庫裡,選取他所認定的事實加以描述。


  時常我們在一些運動比賽中仰賴錄影倒帶還原當下的瞬間,以求得公平的判決;但是人腦不可避免的壞毀衰頹更加入主觀性場域的敘述,又要如何還原成一杯水的清澈?總是帶菌帶甜帶鹹的渲染成一杯不可辨識的「充其量稱為液體」之物。有一次與多年好友共敘,話頭一開談到曾經共同的場景,但她所說的我儼然不記得片甲,我所說的她也絲毫不復記憶,明明是當時共處的同一時空,卻南轅北轍的彷若我們在當下是兩個陌生人。人的選擇性記憶,根本無濟於事實真相的還原,它更像是一種言說的本質,更趨向小說的論述,是在語言的框架下建立起它的邏輯,而無關乎真實。我們在乎的也不是「真實」而是「信仰」,你相信甚麼,甚麼就是「真實」,「真實」的恆常不存在,就像「現在」的永遠不存在,它只是個概念,稍縱即逝,永遠的「虛擬空間」,我們總以後設的再現言說,它已經悖離真實,是在語言裡建立起它的「世界」,我們永遠也無法找到一個一模一樣的「真實」,只能趨進比較接近的「真實」。


  所以我們是活在語言之中,是語言給出了世界;語言是存在的居所,人活在語言之中,因此海德格 認為「語言如光,總是召喚物進入世界」,此語言當然也包含「寂靜之處」──也就是無所不在的「思」。 所以在記憶的隙縫裡總用語言填補,我們真正運作的似乎不是還原現場的真實,而是在自己熟悉的世界裡,不斷的製造一張屬於自己的地圖,或許那就是所謂的「烏托邦」,一個自我合理化的世界,卻離「真理」如此遙遠。
有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的真相,其實是被自己再度編輯過。

一點感想,問好葉子鳥姐姐。
馮瑀珊 寫:有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的真相,其實是被自己再度編輯過。


謝謝瑀珊的回覆。
所言甚是。

恭喜出書!

葉子鳥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