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為讀一本推理小說而昇起了殺人的思考。
殺人﹐不是那麼難的事情吧﹖以一個動作而言﹐手執某一種凶器﹐找個無月的暗夜﹐藏身行人稀少的公園角落伺伏陰蔭之間。偶然﹐總會有落單的歸人﹐行色匆匆或是行色倉皇地趕過。
這樣﹐沒有動機的殺人﹐都可以輕易在邏輯上成立﹐那麼﹐有動機的謀殺﹐就完全不屬意外了。
我現在站立在一大片落地窗後﹐沒有什麼動機地觀賞室外﹐園景中間錯有楓樹﹐這些楓樹的葉叢裡﹐間錯有些枝葉已經閃現早秋的橙紅﹐在九月中旬的陽光裡﹐流動著明亮而輕盈的跳動光影。
我由此而深刻感知到﹐對於殺戮的思索﹐和早秋楓葉間的光影﹐其間確定有不能割斷的聯繫。我乃記起第一次走訪金閣寺時的心動。從這裡﹐再想起妳的香水氣息﹐ 便想像自己此刻置身室外的楓樹林光影之間﹐是否﹐一個人跳動的心思﹐也可以浮現成為飛灑的細碎葉蔭﹐與那些葉蔭之間﹐滑動飛揚的微冷的陽焰。
這樣說來相當恐怖﹐但此刻﹐我可以理解有人以情殺而保留一刻的執取﹐那樣的心情﹐即便是起自一刻的衝動﹐或也無異於多心的女子﹐集瓣葬花的一時心情。
我不知道妳有沒有這樣知覺過﹐當妳一個人淋浴﹐在光聲跳動的水花之中﹐或就沐浴好了﹐即便妳點些香油燭光﹐放上泡沫﹐即便妳聽著喜愛的音樂、竊竊私戀的歌手好了。妳曾經知覺到自己深刻的孤獨嗎﹖那時地裡﹐除去妳﹐就是水花水沫﹐去此無他。孤獨或許於妳並不重要﹐妳卻不能狡辯其存在的事實。
這樣﹐妳就也理解﹐一個人下班搭地鐵回家﹐這裡頭無法狡辯的寂寞的實情。
因此﹐那些謀殺是很輕易可以理解了。這個世界可以像早秋的楓樹林那樣明艷亮麗﹐但妳若是不殺人﹐妳就沒有執取過﹐即使短暫的一刻。
9/21/2007
殺人﹐不是那麼難的事情吧﹖以一個動作而言﹐手執某一種凶器﹐找個無月的暗夜﹐藏身行人稀少的公園角落伺伏陰蔭之間。偶然﹐總會有落單的歸人﹐行色匆匆或是行色倉皇地趕過。
這樣﹐沒有動機的殺人﹐都可以輕易在邏輯上成立﹐那麼﹐有動機的謀殺﹐就完全不屬意外了。
我現在站立在一大片落地窗後﹐沒有什麼動機地觀賞室外﹐園景中間錯有楓樹﹐這些楓樹的葉叢裡﹐間錯有些枝葉已經閃現早秋的橙紅﹐在九月中旬的陽光裡﹐流動著明亮而輕盈的跳動光影。
我由此而深刻感知到﹐對於殺戮的思索﹐和早秋楓葉間的光影﹐其間確定有不能割斷的聯繫。我乃記起第一次走訪金閣寺時的心動。從這裡﹐再想起妳的香水氣息﹐ 便想像自己此刻置身室外的楓樹林光影之間﹐是否﹐一個人跳動的心思﹐也可以浮現成為飛灑的細碎葉蔭﹐與那些葉蔭之間﹐滑動飛揚的微冷的陽焰。
這樣說來相當恐怖﹐但此刻﹐我可以理解有人以情殺而保留一刻的執取﹐那樣的心情﹐即便是起自一刻的衝動﹐或也無異於多心的女子﹐集瓣葬花的一時心情。
我不知道妳有沒有這樣知覺過﹐當妳一個人淋浴﹐在光聲跳動的水花之中﹐或就沐浴好了﹐即便妳點些香油燭光﹐放上泡沫﹐即便妳聽著喜愛的音樂、竊竊私戀的歌手好了。妳曾經知覺到自己深刻的孤獨嗎﹖那時地裡﹐除去妳﹐就是水花水沫﹐去此無他。孤獨或許於妳並不重要﹐妳卻不能狡辯其存在的事實。
這樣﹐妳就也理解﹐一個人下班搭地鐵回家﹐這裡頭無法狡辯的寂寞的實情。
因此﹐那些謀殺是很輕易可以理解了。這個世界可以像早秋的楓樹林那樣明艷亮麗﹐但妳若是不殺人﹐妳就沒有執取過﹐即使短暫的一刻。
9/2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