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時減光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胡也鄭琮墿

  數不清究竟是第幾次,我又拋下桌上攤放的外文醫學期刊,在逐漸轉深的寒意中站起身來,手指一一撫掠過書櫃上那排緊緊鄰靠彼此的書籍,彷彿像深怕打翻碰觸了什麼禁忌般地,小心中壓抑埋伏著熱烈。

  整整兩大櫃還幾乎容納不下的,無非是書,你知道我平日最喜歡者莫過於讀書寫字,出門在外,往往仍是為了穿行攤位店舖以搜羅各種刊物,買來後各自按照私我的習慣邏輯擺放,之中隱隱矗立了某種出版社、書本開數、作者以外的秩序,外在的位置歸屬,其實正顯示出一個人的內在邏輯,所表達者,不僅只是其內容所暗喻的喜惡長短,諸如如何分類不同的作品、給予作家不同的高低,都能清楚地展現出來。書櫃裡一大落詩集,緊接著是體積龐大的紅樓夢與源氏物語,再過去,有飲饌散文、小說評論……以及你以前就讀的學校所編纂的文選,併著詩人Y的作品攏成一塊,一本挨著一本,彷彿又回到了那據文本闡述靠近你的時光。

  自清少納言、宮澤賢治、川端康成以至遠藤周作,甚至記憶中幾個最重要的標點,紫氏部、村上春樹和松尾芭蕉,無一不是為你而切入,試圖從字裡行間摸索出你脈絡的文字世界。經由他人一再翻譯付印的文本去了解你,這道理看似奇怪,我卻以為因文學而相識,來往間以文學作為橋樑再理所當然也不過,即使,昔日耗費極鉅心神按圖索驥的追溯,如今,書頁俱寂寥沉默地一一歛攏著,是憑弔過後最有力而無奈的證據。

  回顧我們來往的歷史,其中隨處散置著南北對照、建築和音樂、印歐語系……諸多只有你我才懂得的暗號。最主要的,當然是文學,自紫氏部至大江健三郎,日本文學史幾千年,是你我一再對話引用的素材。其實你的詩寫得極好,繁複中自有一種清朗的觀注,這是詩人才有的特殊敏銳,但你對小說的興趣極大,為了你,我曾讀遍你喜歡的小說家的全部著作,雖然並不打從心底喜歡,還將觸角更往旁伸及芥川、尾崎等人,這逐一的翻閱索引,無一不是心的脈絡,被進一步了解彼此的渴望所驅策。

  你是否曾讀遍我所喜愛的作品呢?我當然對此很好奇,但從來不肯問你這樣的問題,不過,你曾和詩人Y見面談話,知道那是我素來很喜歡的詩人,還特意打了電話告訴我Y將成為你們當年校內文學比賽某組別的評審,你說你打算參賽,彼時正巧我手上有個全國性的比賽,約定好一旦僥倖得了名次,便相互交換獎盃以為紀。

  文藝青年的戀愛應該,或者可能是什麼樣子的?好像沒有誰認真研究過這個議題,我們也不曾討論過類似的話題,遑論意識到在外人眼中,我們是否合乎標準。這無非是由於戀愛本無須在意他者觀感的緣故,他者在戀人世界獨斷的運轉中皆會被認定為干涉侵擾,使人生厭的插入。當然我們也關心彼此的寫作一如文化前程、對對方的創作觀大發議論,但恐怕絕非文藝青年彼此來往最美麗的典範,在我們之前,沈從文跟張兆和一生攜手,使後人提起皆不自禁心神嚮往,何況,還有患難與共的魯迅同許廣平。我們與這一切經典的座標皆相距甚遙,雖然,你十八歲生日時,寄了書當禮物去給你,是Italo Calvino的《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

  那是上高三不久後的秋末冬初,而在更早之前,我便知道自己將離開此地到北部讀書。這無非是因為你的緣故,因為你在那裡,所以我將連帶著認識你的城市、你十八年來熟悉的場景,即使後來分手了,依舊決定動身去你處。離家前夕,這計劃了一年多的事情倏地便要成真了,真實到忍不住錯以為是恍惚……將關於你的、最切身的幾個標記收入最後一個背包,要隨時收在身旁,卻有若整理誰的遺物那樣,保存著再冷清不過了的遺跡。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堅持?情感的殘骸、記憶的憑藉,當物換星移,深愛的人已遠遠離去,而我仍停佇在過去那個點,一再追問著。遷居北部以後,除了適應新的天氣、飲食習慣和交通路線,剩餘的時光往往就耗在圖書館裡,補償高中時代壓縮睡眠玩樂以讀教科書,沒能早些靠近其他書的遺憾。從一架移到另一架書,指針便輕易地又走過許多格,要直走到期中考前了,圖書館才會湧進大批人潮,擦得發亮的玻璃窗外,沿路種著兩排楓樹,風一來葉子就顯出枯黃的硬脆,滿樹沙沙響聲,偶爾有幾片被搖落,也是半點聲音都沒有的……我總愛故意將落葉踢得窸窣響,任冷風沿頰畔劈削而來,緊握在口袋裡的雙手僵硬成石,忍受一根根細針刺入骨子裡似地冰涼。

  文本世界是可以想像、推演,有各種論述和系統可供爬梳的,但情感卻並非如此,兩者其實相去甚遠,在渡邊或其他很多日本作家身上很常讀到超乎常軌的激情描寫,但我卻不敢肯定自己能全盤掌握住作者的意圖,而透過書或其他外物去琢磨你,恐怕也並非只因為在我們的世界裡,蘊含了太多隱密得不為人知的符碼,亦是核心所概括的那些都已木朽煙消,唯一得以確認的,只剩那一次次不死心求證的過程。

  我們曾有過很多約定許諾,有的你很快就棄毀了,有的則永遠被留在那個立下的瞬間,風霜屢換,就衰敗得成為陌生平常的物件,彷彿從未存在過。收到你寄來的包裹是將近十月底的時候了,那是個異常晴朗的午後,從原文書中騰挪出一隻手來抱緊剛領取到的包裹,褐色牛皮紙上,你一貫清秀挺拔的字跡書明了我的名字,仔細拆開來,紅色羽紋紙盒內壓克力材質的獎牌設計淨透,沿著邊兒緣了一圈可愛的藍色格子,上頭,清楚地標明了某某組別及你的名字。隨之寄來的,是九二年某詩獎選集,以及我親手為你訂縫好的小開本筆記,翻開藍色封面,裡面是詩人Y在知道我們的關係後,什麼也沒說,只簡短寫下:「放心最好。」的字跡。

  放心最好,只是對這紛沓而來的一切,又怎麼能排拒憂傷的可能?早已忘記暮春時分你告訴我紅樓文學獎一事後,我究竟作何反應了,內心大約有點吃驚又掩飾不住喜悅的吧?只是外表上仍舊微笑,安靜地聽你說完,靜得彷彿話筒這端根本從未有人一樣。後來和詩人Y的通信裡幾次提到你,無論詢問、邀請或關心,也都只輕描淡寫地帶過,只是,那個下午,我緊抿著唇直挺挺地坐在座位上,話語哽住咽喉,大片大片的眼淚滴下來,緊緊將獎牌抵住胸肋,感受那隨之而來的壓迫,雖然疼痛,但這疼痛卻微弱得不足以牽制拘禁緩緩散去的一切,彷彿透過這樣的疼痛,這段永不被治療或傾訴的傷害才真正存在。

  也許有人將不以為然,以為我頻頻回顧不過是徒勞、不過是耽溺與耗費,一種軟弱停滯的表現。我們曾有過許多討論學問的對話,彼此辯證美的本質和呈現,儘管常因夾雜其他無甚緊要的生活片段而顯得不完全,往後我透過各種方法不斷地將之分類,一一加以追尋、作出更精密的整理分析,在渡邊淳一、谷崎潤一郎或誰身上領略你那些尚未吐露的幽微……不敢說我能夠知道你多少、到怎樣的地步,又或這樣勾勒出的是否真是你真正的樣子,但毫無疑問,你是我十七歲整整一年裡,唯一的意義,除你外這一年所發生的任何事皆如雲煙,雖然這已經是過去了,如果我連這些都尚未有面對思考、將你和現在劃分的力量,又該怎麼隨著時間、隨著各種不斷變動流轉的事物繼續前進呢?

  記憶不會遷徙,因為那是一個盛裝著過去的房間,觸目可及者皆已發生並完成了,一一安置在固定的位置上,再無任何改變的可能。唯一繼續進行的,恐怕是記憶本身的衰敗崩毀,蟲蛀蟻蝕,再堅固也無以永恆的有效期限。《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中,Italo Calvino開宗明義就提到的時間是一九八五,隔了二十年,我遇見你,卻不敢就這樣認定你是我生命中的盛世的可能。

  我再也沒和你見面,所能懷想的,不過是秘密持有安放的四五百封信件、儲值耗盡的電話磁卡、無數書本及其所對應的聯想。經由你熟悉喜愛的點滴細節試圖去拼湊、試圖更接近你一些……這當然是無效的心思,然而,恐怕就好像老人那樣,苦澀地,一再於口述和書寫中緬懷幾個浮光掠過的片段,回不來的花樣年華。

Ah, how many memos will you be writing in your thousand years? :wink:

這篇文章很細膩,剛讀的時候叫人羨慕,而後逐漸陷入谷底......。

清少納言的《枕草子》、宮澤賢治的《銀河鐵道之夜》遠藤周作的《深河》、《沉默》《我,拋棄過的,女人》......
你所看的日本當代或是古代的作家,我也很喜歡呢。


看完整篇文章,感覺有些難過,差點哭了出來......
真希望你,能真正獲得可以回去的地方......

四五百封信件,擁有多少信念與思念啊......
我真為你感到哀傷.....

「也許有人將不以為然,以為我頻頻回顧不過是徒勞、不過是耽溺與耗費,一種軟弱停滯的表現。」

我覺得,若這樣想就有點自私了。或許對旁人而言,那沒什麼,但我相信對你而言,是很重要的事物......因為深情,所以頻頻回溯......
我能體會那種想忘懷卻又浮上心坎的刺痛感覺。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我只能說我讀到酸苦的戀情,以及一葉滿載著清秋的不繫之舟。

衷心希望,未來能有個能以性命為賭注,費心一切守護你的人出現。

什麼是愛老實說我不知道,所以我不知道要跟你建議什麼。
我猜,可能就是一種讓人奮不顧身,只是為了保護而不傷害的力量吧。

詠墨,你要努力喔。

  看到大叔的留言,突然想到詩人夏宇^_^而你的問題,就讓我姑且引周邦彥代答吧,「不見舊人空舊處,對花惹起愁無數。」大叔,那麼告訴我,究竟有什麼是不能被對應,牽往那連結的終點的呢?


  保護而不去傷害,這也是我一直希望有誰能夠做到的,然而現實比起理想,往往差得太遠了些。真的有誰能夠做到嗎?好難相信……畢竟很多時候,未免也是自毀以求成全了。

  或者,對於傷害過我們的事物,要保持一種純粹溫柔的高度和厚度,是太難的了。

詠墨 寫:  看到大叔的留言,突然想到詩人夏宇^_^而你的問題,就讓我姑且引周邦彥代答吧,「不見舊人空舊處,對花惹起愁無數。」大叔,那麼告訴我,究竟有什麼是不能被對應,牽往那連結的終點的呢?


  保護而不去傷害,這也是我一直希望有誰能夠做到的,然而現實比起理想,往往差得太遠了些。真的有誰能夠做到嗎?好難相信……畢竟很多時候,未免也是自毀以求成全了。

  或者,對於傷害過我們的事物,要保持一種純粹溫柔的高度和厚度,是太難的了。
「或者,對於傷害過我們的事物,要保持一種純粹溫柔的高度和厚度,是太難的了。」

或許,等候時間醞釀,你便可以理解得更多。
有時候喜歡不一定要深深的抓住(深深,好似你之前的簽名檔)
而是坦率的放開一個人的影子、聲音、甚至是記憶......

至於該怎樣保護而不傷害......
我想每個人的做法不同
但我相信大多數人,一定是希望不傷害別人
也不以自殘的方法收尾吧......

這時候多讀點文學,會不會心就安寧了些呢?
而或許,那會不會讓心更加迷亂?

我是屬於後者。哈哈。

回憶讓人傷感,

就算是走到一個階段的我,

也總是不敵回憶。

詠墨 寫: ...告訴我,究竟有什麼是不能被對應,牽往那連結的終點的呢?
.......

  或者,對於傷害過我們的事物,要保持一種純粹溫柔的高度和厚度,是太難的了。
小墨﹐

“保持一種純粹溫柔的高度和厚度”
應該是男生的專屬之事。否則他是獃頭鵝。

請盡情哭。
溫柔在妳血液與呼吸中﹐不時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