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遊”紀要(修訂版)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胡也鄭琮墿

           “一日遊”紀要

             王景輝


          一、枯萎的荷葉傘
        
  寒露過後的第五天,正是星期五。晚上,居住在鄉下的親家母給老伴打來電話說,明天是雙休日的第一天,邀請我們帶著正在念二年級的孫子,也就是她的外孫子玚玚,到她家去玩。她又說,她會要她的小兒媳婦小萬帶著正在念一年級的兒子,也就是她的孫子成成,也去玩。她還說,她也邀請了小萬的媽媽,也就是我們的親家母的另一個親家母,帶著正在上幼兒園大班的孫子旺旺,一起去玩。

  好哇!我說,常言道“菜園要天天走,親戚莫日日行”。我還是在2002年的國慶長假期間到她那裏去了一趟,可我這一“莫”,就“莫”過了四年,是該去“行”一“行”啊!於是,我們與小萬和她的媽媽約定後,第二天8點半鍾就出發了。

  我們先乘坐了10多分鍾的公交車,穿過了鬧市,下車後就各自開動“11號車”(兩條腿)——徒步前進。

  離開了噪音、尾氣、灰塵,走進大自然,全身感到舒坦。天上——雲淡,太陽躲在雲朵裏,偶爾露出半個臉;地上——風柔,金風徐徐吹拂,果真秋高氣爽。片片農田,處處村舍,座座青山,好一派廣闊天地的風光!

  孩子們追逐戲鬧,蹦蹦跳跳,早就飛到前面去了,離我們老遠。

  走了一程,眼前就出現了一片荷圹。荷葉大都枯萎了,象是被霜打了一般,葉片都耷拉下來,沒有了那種“浮香繞曲岸,圓影複華池”的勝景。只是在遠處還有一兩片荷葉免強支撐著,但葉子的邊緣也開始泛黃了。望著這一片荷圹,就想到孫子的二年級語文課中《荷葉傘》一文。課文中說,“風來了,雨來了,青蛙都躲到荷葉下面去了,每只青蛙的頭上都有一把荷葉傘……”。

  我叫住孫子,指著枯萎的荷葉說,這就是“荷葉傘”。

  孫子看了一眼,說,不信,不可能,書上畫的荷葉都是大大的,綠綠的,象傘一樣張開來。

  我說,這池塘裏的荷葉原先也是大大的,綠綠的,只是因爲到了季節,荷葉就枯萎了。到了明年它又會長得大大的,綠綠的。我指著遠處說,你看那邊還有幾片沒有完全枯萎的荷葉,不是象傘嗎?

  孫子擡頭望去,仔細一看,說,真有點象。

  我又告訴他,我以前不是給你買過蓮子吃嗎?那蓮子就是這荷葉傘開花後結的果。我們家不是經常買蓮藕吃嗎?那蓮藕也是這荷葉傘長在水下泥土裏的根莖。

  孫子一邊聽,一邊哦、哦、哦的!

  成成、旺旺也在一旁不停地哦、哦、哦……

  “風來了,雨來了……”孫子又與他們蹦蹦跳跳地飛奔而去了。

          
          二、路過林叢地帶
       
  穿過了荷圹,我們就踏入了油茶林。這油茶林中的道路,還真是典型的山裏道路。路面雖然有兩三米寬,但是,左一條溝溝——象馬槽,右一條埂子——象鐵軌;前一叢野草——象韭菜,後一簇野花——象盆景。路兩旁的油茶林,生長得那麽茂密,那麽碧綠。

  油茶樹是常綠灌木,也有喬木。頭年秋天開花,來年結成茶籽,到秋天成熟,寒露一過便可收獲。茶籽榨出來的油,可供食用、化妝、入藥等。我曾在釆訪中獲悉,一位從台灣回鄉探親的太太,返台時特地從故鄉帶上一瓶茶油,留作搽頭發。

  邊走,邊觀看油茶樹,我發現油茶樹上的茶籽已經摘光了。那油茶樹的枝條上,有的綻開了雪白的花,有的含苞待放。油茶林中,三五成群的中老年婦女往來穿梭,時隱時現。近前一打聽,才知道她們是在摘茶籽。

  我說,樹上都沒有茶籽了,你們怎麽還在摘呀摘的?

  她們說,摘“野茶籽”哩!

  我看了看她們的背簍,果然裝有不少茶籽。但茶籽的大小不一,大的有荔枝、桂圓那麽大,小的象蠶豆。

  她們告訴我,承包油茶林的主人雖然早把茶籽摘完了,但是,並沒有摘幹淨,她們現在就是摘“漏網”的“野茶籽”,叫“滿山沖”。她們又告訴我,以前是“立了冬,滿山沖”,就是說要到立冬後才可去摘“野茶籽”, 才可去“滿山沖”。但是,現在油茶林的主人早就把茶籽摘完了,我們也只好提前“滿山沖”了……

  老伴與他們走去好遠了,我加快了腳步追趕起來。

  已經走到了杉樹、竹林、油茶樹與其它落葉喬木“雜居”的林叢中。這裏也有婦女們在“滿山沖”,只見一位50多歲的婦道人家,輕捷地爬上一棵兩三丈高的油茶樹,用手將樹枝左一撥右一拉,終於摘下了幾粒茶籽。隨著她的“撥拉”動作,茶樹葉子就掉下幾片,雖然沒有“山山黃葉飛”那麽壯觀,但也平添了幾分色彩。

  孫子看到飄落下來的葉子,忽然說了一個謎語要我們猜。他說,掃落三秋葉,催開三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杆斜。

  我想了想說,這不就是風嘛!

  孫子說,恭喜你答對了。引得大家一陣歡聲笑語!

  我們正歡笑著,忽然看見親家公騎著自行車迎面而來。原來他是來迎接我們的。三個孩子便紛紛掙著爬到車上去,我叫他們下來,誰也不聽,親家公只好推著他們前進。


          三、水彩畫·親家公 
      
  到了親家公屋裏,我一看時間,已是10點過幾分,從出發到現在,大約花了一個半小時。

  親家母迎了過來,給我們四個大人一人送來一杯開水。

  還未坐定,我一眼就看見大廳正面牆上挂著一幅水彩畫,畫中是毛主席與十大元帥在相互敬酒。他們身上一律穿著淺藍色的服裝,一個個容光煥發,喜氣洋洋;背景是雄偉壯麗的天安門。水彩畫兩邊,懸挂著一副對聯,上聯是:“開國興邦億民景仰”;下聯是:“豐功偉績萬代镌銘”。橫批是:“中華之光”。我戴上老花眼鏡,湊近畫前仔細觀看,第一個端著酒杯站在毛主席面前的是朱德,其次是彭德懷等,還有幾個元帥圍在毛主席右邊。我一個一個數過去,卻只數出了九位元帥,原來沒有林彪。

  看著這幅水彩畫,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火紅的年代。

  親家公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參加工作的。當時在一家工廠當技術員。1962年工業下馬,工廠要精簡人員,親家公是精簡對象之一。但是,這種精簡並不是下放,更不象現在的“下崗”。而是由組織上給他重新安排工作,象調動工作一般。並且還鄭重承諾,組織上安排的工作,如果本人不滿意,還可以重新安排。當時組織上爲他安排了三個單位,他都不滿意,最後幫他找到地區食品廠,他才滿意上班去了,一直幹到退休。親家公與親家母一共養育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已成家立業。

  早年,親家公利用省吃儉用的積蓄,在老家建了現在這一幢房子。在城裏,親家公也有一套小房子。但是,“屋要人撐,人要飯撐”,親家公兩處的房子長期沒有人“撐”也不行。 所以,老倆口在城裏住一段時間,在鄉下也住一段時間,做到城鄉房屋兩不損。

  在老家屋後的山坡上,親家公開墾了荒地,種上了蔬菜、桔子樹、板栗樹。在老家住的時候,菜地、果樹管理起來很方便。在城裏住的時候,他也會定期騎上自行車到老家去照看,往返只有10多公裏。他們收獲的蔬菜、水果,一部分會拿到街上去賣,以便增加收入;一部分會送給在城裏工作的兒子和女兒,也會送到我家去。每當老伴在接到親家公或親家母送來的水果和蔬菜時,就會贊不絕口,說,這可是真正的無公害的“綠色食品”、放心果蔬啊!

  我與親家公閑談一陣後,親家母叫他到菜地摘辣椒去了。老伴與小萬和小萬的媽媽正在廚房幫忙,三個孩子在房前屋後追來趕去。我站起身來,又在水彩畫前觀賞了多時,隨後就獨自到室外去溜達。


          四、親家母打蛇
       
  跨出大門,站在屋前一塊十多米寬的平地上,就看見在坎下的梯田裏,村民們分別種上了水稻、荞麥、蘿蔔、大蒜、包心菜等農作物與蔬菜。梯田以下,是一片開闊的窪地,長滿了雜草,也有的地段種上了蔬菜、紅薯等。放眼遠處,大約在五華裏遠的地方,是一條高速公路。路上,各種車輛東來西往,絡繹不絕。

  我轉身向房屋西側走去,剛邁出五、六步,突然發現一條小蛇,蜷曲在離我的左腳邊約20厘米的地方,長約一尺多,粗細如拇指,顔色與枯樹枝一色。要不是它的頭扭轉了一下,我還很難發現是一條蛇。再仔細看去,蛇的頭呈三角形。不好,是條毒蛇!我一邊喊,一邊尋找竹梢來打。

  親家母聽見,提著一把生了鏽的鈍口的鐵鍬趕過來了,問我,蛇在哪裏?

  我指給她看後,說,用鐵鍬打蛇可能不行。我在家鄉打蛇都是用竹梢,軟軟的,好打。這鐵鍬硬邦邦的,不行吧?

  親家母不由分說,雙手握住鐵鍬柄,對準已開始緩緩爬行的小蛇,用力一戳!小蛇被鐵鍬戳住,再也爬不動了,只有它的頭和尾巴還在掙紮著。這時,親家公也拿來了一根棍子,對準蛇的頭部猛戳起來。

  我說,打蛇要打七寸!

  親家母左手按住鐵鍬,右手奪過棍子又搗了一陣,把蛇的頭部和七寸部位搗得稀爛。待大家都趕到時,親家母已把小蛇埋到一旁去了。

  我誇贊道,親家母用鐵鍬打蛇,真是“穩、準、狠”哩!

  老伴也稱道,親家母一手握鐵鍬,一手捅棍子,真象“雙槍老太婆”!

  小萬的媽媽說,親家母的膽子真大啊!

  旺旺問,奶奶,你不怕蛇咬嗎?

  親家母說,沒什麽可怕的,平時只要不踩到蛇,它就不會咬人。但是,一讓我看見,我就一定要打死它,今年我已打了三條蛇。

  山裏蛇真多!我說,四年前我在這裏看修高速公路時,一位開推土機的司機突然從駕駛室裏跳下來,拼命跑到我的身邊來說,蛇!我要他帶我去看,他不敢,腳下走不動,只是向前方指了指。我順著他指的方向走過去一看,果真是一條如鐵鍬柄那麽粗的蛇,躺在後輪胎底下,尾巴還在活動著。我對司機說,不要怕,蛇已經死了,頭被輾扁了,只剩下尾巴還在一動一動的。司機這才壯起膽子,重新爬上他的駕駛室。

  都來吃飯啰!小萬從廚房裏跑出來喊了一聲,大家才紛紛走進屋裏去了。


          五、觀看高速公路
         
  吃過午飯,稍作歇息,下午兩點鍾,我和老伴就帶著玚玚、成成、旺旺三個從未見過高速公路的孩子,去看高速公路。

  我們從門前走下坡來,越過梯田,穿過開闊的窪地,快到高速公路腳下時,一口水圹擋住了我們的去路。這裏原是一片草地和油茶林,這水圹大概是在建高速公路時挖的。我們一看,左邊過不去,右邊也行不通,唯一的出路就是沿著圹邊沒水的地方走過去。

  孫子大概是好奇,竟然走到水邊去玩水。他剛一踏下去,一只腳踏入泥巴裏去了,拔出腿來,鞋子卻嵌在泥巴裏。他吊起一只腳跳上來,大聲喊道,快來救我!成成正好在他的身旁,便一把扶住了孫子。我趕緊跑過去將他的鞋子掏出來,在草叢中擦掉了泥巴,又給孫子重新穿上,繼續前進。

  來到高速公路的腳下,仰頭一望,只見它巍然屹立,有兩三百米高,象山峰一樣。並且很陡,如果要爬上去,肯定有一定難度。更叫我們感到失望的是,距路基幾米處,有一道鐵絲網攔住,進入不得。我們只好順著鐵絲網繼續東進。這時,小萬和她的媽媽也跟來了。

  走了一裏多路,一座由推土機推成的“山峰”矗立在我們面前,高出高速公路兩三米。我四下觀望,別無通途,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但是,爲了滿足孩子們的心願,非爬上這座“山峰”不可。於是,我便開始試爬。因爲“山”陡,又是新土,雖然已經雨水沖刷過,但是,它的土質既硬又脆,一腳下去,稍不在意,就有因踩蹋而滾下來的危險。我摸索出,走在雨水沖出的水槽裏,既安全又可靠。取得“經驗”後,我象指揮員一樣,叫她們三個大人,一人牽一個小孩往上爬。我斷後,以防他們有人踩蹋而滾下來,我可擋住。他們爬著爬著,一個個都不敢直起腰來,兩只手也在爬,“摸著石頭上山”。

  哎喲!忽然,孫子踩到松土,蹋下來了,滾了一滾!還好離我不遠,我一個箭步躍上去,用勁抓住,一看,孫子的左手劃出了兩條傷痕,微微滲出了血。我採出餐巾紙幫他揩了揩,鼓勵他繼續往上爬。終於,只用了五六分鍾就到達了“山”頂,把高速公路踩到了腳下。
玚玚看見高速公路,說,原來,高速公路就是兩條平常的公路並排在一起的。

  成成說,兩邊還圍著欄杆。

  旺旺說,中間也隔著一道欄杆呢!

  在回來的路上,我對大家說,今天也算作是“長征”吧!小小的“長征”——我們玚玚的鞋子不是嵌在泥巴中了嗎?象過了草地;長征不是過了萬水千山嗎?我們只是過了一水一山;長征不是走了兩年時間嗎?我們只是走了兩個多小時;長征不是走了二萬五千裏嗎?我們只是走了約二點五公裏!我們說著,笑著,不知不覺就到了屋裏。


          六、在果蔬園裏
       
  “長征”回來,剛剛坐下,就見親家公挑著一擔水去澆菜。我和老伴趕緊跟上去。

  給我來挑吧,我說。

  不行,你沒有挑慣,挑不起,親家公不同意。

  我曾經當過農民,以前在生産隊裏是拿十分的正勞動力,過去也挑過一百多斤走過一百多裏路,我說。

  那時你年輕,我信,但是現在不行,親家公說。

  讓我試試,我說。

  親家公見我一定要挑,就說,好吧。

  我接過擔子挑起來,還真覺得沈,估計也有一百多斤。挑了一程,累了,我就放下了擔子。接著,老伴又挑起來,一口氣從坡下挑到了坡上,直至菜地。親家母、小萬、小萬的媽媽見了,都啧啧稱贊!

  親家公的菜地在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中,是他早年開墾出來的。菜地上種有青菜、大蒜、香菜等。由於管理得好,蔬菜都長得綠油油的,十分可愛。在菜地四周,有20多棵桔子樹,也是他自己栽種的,樹上結滿了桔子,已經開始變黃了;還有一株板栗樹,前幾天,已把板栗全部摘下來了。

  我在菜地發現一把鋤頭和一把兩齒耙,便提起鋤頭來鋤菜地。老伴就在菜地裏拔草。

  孫子和旺旺跑過來了,孫子拿起兩齒耙也來鋤地,旺旺就搶著我手中的鋤頭,也在空菜地上鋤著鋤著。

  親家母、小萬、小萬的媽媽都到菜地裏來了。親家母說要拔些菜和摘些水果給我們帶回去。

  我說,“過了重陽,桔子金黃”,寒露才過幾天,桔子還沒有熟吧?
  
  親家公說,你不信?怕酸?我摘來你嘗嘗,保險好吃。說著便爬到一棵兩米多高的樹上去了。

  我忙說,小心小心,慢點!

  親家公把摘下的桔子剝開來,遞給我說,嘗吧!

  我把桔子放在嘴裏一咬,稱贊道,不錯,還甜。

  親家公說,是吧,沒有騙你吧,多摘些回去。

  我說,我們這不是摘“果子”來了嗎?

  親家公聽懂了摘“果子”的意思,便說,這又不是摘別人的“果子”,怕什麽?你們今天不摘,明天我還得給你們送去,何必要我又跑一趟呢?

  那,好吧!於是,我們拔菜的拔菜,摘桔子的摘桔子,充滿一片熱鬧的景象!

  “嘀嘀……”坡下傳來汽車喇叭聲,我知道這是我兒子和兒媳婦開著面包車接我們來了。這時,大家提著桔子,抱著菜,回到屋裏準備吃完晚飯就回去。


          七、在離別的時候
         
  晚餐開始,親家母又提出了中午提出來的那瓶酒。

  不行,我說,不是早跟你說了嗎?我戒了十多年的酒。如果沒有戒,中午我就會把它喝得底朝天了呢!

  其實,我哪能喝得了那麽多的酒?這只不過是開開玩笑而已。

  親家母說,那好吧,粗菜淡飯,可要吃飽。

  我又開玩笑說,沒有吃飽的話,回去我再加餐呢!

  親家母聽了,笑個不停。

  晚餐過後,坐了片刻,我們就要告辭了。

  親家母放下碗筷,對老伴說,你怎麽又要買那麽多東西來呢!她是指我們給他們買的蜂蜜。

  老伴說,只買了一樣東西,而你卻回扣了我們三樣東西。你看,一袋子蔬菜,一袋子桔子,這裏還有一袋子紅薯,我還賺了呢!

  親家母笑了笑說,你的東西是要花錢買的啊,我給你的東西不用花錢呀!

  老伴說,如果把這三袋東西拿到街上去賣,不就變成錢了嗎?

  “嘀嘀嘀……”兒子在那邊催我們上車。

  我們便和親家公、親家母一一握手話別……

  因爲車子不能開到門口來,停在坡下約30米的地方,親家公、親家母就要送我們到車子旁邊去。

  大人和孩子們上了車,我正要關車門,忽然,在車燈的照耀下,發現一條大黃狗也在車子下,睜著亮閃閃的眼睛,時而把頭一擡,時而把頭低下,也象在點頭向我們致意。

  兒媳婦告訴我們,這條狗很懂人性,每次歡送客人時,它都會跟著主人一起來送別。有時主人從遠處回來,還在坡下二、三百米的地方,它就會象箭一樣的飛跑過去迎接主人回家。

  哦!一天來,我還未曾注意到這條狗,原來它還這麽有靈性。這時我才發現,這狗是多麽美麗,多麽可愛,多麽招人喜歡!

  汽車發動了,我把車門關上。搖下玻璃來往車窗外看,那條狗依然與主人一同站在那裏望著我們,好像也在說,再見,歡迎下次再來!

  汽車開動後,孩子們就興高采烈地談起了今天的話題——

  成成說,今天玩得很開心。

  旺旺說,很痛快。

  我孫子玚玚卻說了一個字:爽!

  我也說,借用旅遊部門的一句行話來說,我們今天一天的活動就叫歡樂“一日遊”吧!

  孩子們歡呼起來:好啊,好啊,歡樂“一日遊”!

    (全稿完)

蘇家立召集人:您好!
根據您的建議,我把上稿集中在一個大題目下,文中個別詞句也作了一點修改,作爲“修訂版”重貼於此,不知可否?
謝謝!

王景輝 寫:蘇家立召集人:您好!
根據您的建議,我把上稿集中在一個大題目下,文中個別詞句也作了一點修改,作爲“修訂版”重貼於此,不知可否?
謝謝!
當然可以
這樣就完整多了
也比較能讓人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

只要修改過
就可以了

不過引號的規格是「」
“ ”就我模糊的印象
似乎是英美使用的夾注號?
關於此點
還請高人指點

蘇家立 寫:
王景輝 寫:蘇家立召集人:您好!
根據您的建議,我把上稿集中在一個大題目下,文中個別詞句也作了一點修改,作爲“修訂版”重貼於此,不知可否?
謝謝!
當然可以
這樣就完整多了
也比較能讓人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

只要修改過
就可以了

不過引號的規格是「」
“ ”就我模糊的印象
似乎是英美使用的夾注號?
關於此點
還請高人指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謝您的指點!
“ ”是雙引號,‘ ’是單引號。「 」這種引號在橫排版中早已不存在,只是在豎排版中使用。
謝謝!

那原來是我誤解了
那麼現在文章所使用的引號
都是‘ ’“ ”類型的囉?
以前的「」『』都不用了是嗎?

蘇家立 寫:那原來是我誤解了
那麼現在文章所使用的引號
都是‘ ’“ ”類型的囉?
以前的「」『』都不用了是嗎?
————————————————————

是的,現在文章所使用的引號都是‘ ’“ ”類型的,這只是講的橫排版,但豎排版還是使用以前的「」『』。
謝謝!

感謝你的提醒。

再說一次優缺點:優點是具備故事性的流暢,讓讀者身歷其境,跟作者一同享受眼前純樸的風光,並以活潑的話語、澎湃的情緒帶動讀文氣氛;缺失則是有一點不夠緊密,例如最後一回,幾乎採取了對話式的自述,這樣的表達當然沒有不好,但使用頻繁可能會造成文末鬆散,不夠有力的小毛病。

小小淺見。

蘇家立 寫:感謝你的提醒。

再說一次優缺點:優點是具備故事性的流暢,讓讀者身歷其境,跟作者一同享受眼前純樸的風光,並以活潑的話語、澎湃的情緒帶動讀文氣氛;缺失則是有一點不夠緊密,例如最後一回,幾乎採取了對話式的自述,這樣的表達當然沒有不好,但使用頻繁可能會造成文末鬆散,不夠有力的小毛病。

小小淺見。
————————————————

謝謝您的點評!尤其對“缺失”的指正,更讓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

蘇家立 寫:那原來是我誤解了
那麼現在文章所使用的引號
都是‘ ’“ ”類型的囉?
以前的「」『』都不用了是嗎?
只有對岸文友的使用法改了。
我們這邊直橫書寫都仍舊使用「」還有『』。

“ ”以及「」這兩者都是相通的。

馮瑀珊 寫:
蘇家立 寫:那原來是我誤解了
那麼現在文章所使用的引號
都是‘ ’“ ”類型的囉?
以前的「」『』都不用了是嗎?
只有對岸文友的使用法改了。
我們這邊直橫書寫都仍舊使用「」還有『』。

“ ”以及「」這兩者都是相通的。
您说的没错!补充:“”即『』,‘’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