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與祝英台

靜態影像(攝影、繪畫)+文學之可能
每日限貼兩篇

版主: 天岸馬山貓安琪劉哲廷

多了個變大變小功能
真好 :lol:

辛苦了。版主
水杳 寫:多了個變大變小功能
真好 :lol:

辛苦了。版主
:oops:

是系統管理員和喜菡老師的用心啦
我也覺得這功能很方便

望能繼續欣賞到您美好的影像與文字



哲廷,如此期待`2004/07/14
上面那隻蝴蝶後面的翅膀有一小塊的殘缺
看了覺得有點小小感傷
這就是大自然了
生命來去短暫

水杳的作品是在記錄大自然的生命
劉哲廷 寫: :oops:

是系統管理員和喜菡老師的用心啦
我也覺得這功能很方便

望能繼續欣賞到您美好的影像與文字



哲廷,如此期待`2004/07/14
感謝你們的用心

這樣不只方便
而且整齊多了
^^
endsummer 寫:上面那隻蝴蝶後面的翅膀有一小塊的殘缺
看了覺得有點小小感傷
這就是大自然了
生命來去短暫

水杳的作品是在記錄大自然的生命
謝謝endsummer
:oops:


沒錯
這就是自然
不一定需要完美
才漂亮


此為大鳳蝶
上為雌蝶
下為雄蝶
從前我寫了一首短詩《山伯與英台》,見此圖有感,就找來貼:

圖檔

fuhoren寫的真好,我也來回應一下


原著: 余亦魚 戲草改編

-- 發佈時間: 2003/10/01 09:12pm
-- 改編時間: 2004/04/30 11:23pm

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

千古傳頌深深愛,山伯永戀祝英台。

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並肩兩無猜,

十八相送情切切,誰知一別在樓台,

樓台一別恨如海,淚染此身雙翅開。

彩蝶翩翩花叢來,歷盡磨難真情在,

天長地久,不分開。


我很喜歡《梁祝》及這首詩,和大家分享^^

西崎崇子Takako Nishizaki 小提琴獨奏版本(31M):
http://www.liangzhu.org/video/mp.mp3
http://www.liangzhu.org/video/liangzhu.mp3

二胡全長版本(31996k):
http://www.liangzhu.org/video/eh.mp3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是我國著名音樂家何占豪、陳鋼先生在1959年創作完成的,並在同年5月27日在上海首演。這個版本是二胡版本,由孔艷艷演奏,技巧相當不錯,由於二胡的音色非常適合演奏帶有悲意的曲目,因此這個版本的梁祝在感情的表達上顯得更加淒美更加直截,相對小提琴版的更加的有民族味,相信您會喜歡這個二胡全長版本。


作品簡介

《梁祝》創作於1959年.樂曲內容來自於一個古老而優美動人的民間傳說:四世紀中葉,在我國南方的家村祝家莊,聰明掃盲情的祝員外之女祝英台,衝破封建傳統的束縛,女扮男裝去杭州求學.在那裡,她與善良,純樸而貧寒的青年書生梁出伯同窗三載建立了深摯的友情.當兩人分別時,祝用各種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內心蘊藏已久的愛情,誠篤的梁山伯卻沒有領悟.一年後,梁得知祝是個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許配給一個豪門子弟--馬太守之子馬文才.由於得到不自由婚姻,梁不久即悲憤死去.祝英台得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來到梁的墳墓前,向蒼天發出對封建禮教的血淚控訴.梁的墳墓突然裂開,祝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對彩蝶,在花叢中飛舞,形影不離.

這首絢麗多彩,抒情動人並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的交響作品,在民族化,群眾化方面,作了大膽的創新與成功的嘗試,在國內外演出均受到熱烈的歡迎,群眾稱之為"我們自己的交響音樂."在1960年第三次文代會上,與其它一些文藝傑作被譽為:"是一個階級,一個民族在藝術上走向成熟的標誌."它已在歐,亞,美各大洲演出,並以其中華民族的鮮明風格與特點,得到國際公認.香港藝術家們把它改編成高胡協奏曲,清唱及舞台劇,美國的舞蹈家還根據它改編成美麗動人的冰上舞蹈.八十年代初,彩蝶又飛過海峽,台灣唱片廠翻版出售<<梁祝>>,受到普遍歡迎,台灣刊物還發專論評介,引起各界人士很大的重視.香港唱片公司由於該片發行量超過一萬張和兩萬張,曾獎給作者金唱片和白金唱片.如今<<梁祝>>已飛進世界音樂之林,活躍在國際樂壇上的彩蝶了.

欣賞提示

這部作品以浙江的越劇唱腔為素材,按照劇情構思佈局,綜合採用交響樂與中國民間戲曲音樂的表現手法,深入而細膩地描繪了梁祝相愛、抗婚、化蝶的情感與意境。用奏鳴曲式寫成。

(一)呈示部

在輕柔的絃樂顫音背景上,長笛吹出了優美動人的鳥鳴般的華彩旋律,接著,雙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題,展示出一幅風和日麗、春光明媚、草橋畔桃紅柳綠、百花盛開的畫面。

主部,獨奏小提琴從柔和樸素的A弦開始,在明朗的高音區富於韻味地奏出了詩意的愛情主題。 在音色渾厚的G弦上重複一次後,樂曲轉入A微調,大提琴以瀟灑的音調與獨奏小提琴形成對答(中段)。後樂隊全奏愛情主題,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摯、純潔的友誼及相互愛慕之情。

在獨奏小提琴的自由華彩的連接樂段後,樂曲進入副部。這個由越劇過門變化來的主題,由獨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變奏反覆),與愛情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一插部為副部主題動機的變化發展,由木管與獨奏小提琴信絃樂與獨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

第二插部更輕鬆活潑,獨奏小提琴用E徵調模仿古箏、豎琴與絃樂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國民族樂器的演奏技巧來豐富交響樂的表現力。 這段音樂以輕鬆的節奏、跳動的旋律、活潑的情緒生動地描繪了梁祝三載同窗。共讀共玩、追逐嬉戲的情景。它與柔和抒情的愛情主題一起從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與學習生活的兩個側面。

結束部,由愛情主題發展而來,抒情而徐緩(B徵調,2/4拍子) 現在已經是斷斷續續的音調,表現了祝英台有口難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絃樂顫音背景上出現的「梁」、「祝」對答,清淡的和聲與配器,出色地描寫了十八相送、長亭惜別、戀戀不捨的畫面。真是「三載同窗情似海,山伯難捨祝英台」。

(二)展開部

突然,音樂轉為低沉陰暗。陰森可怕的大鑼與定音鼓,驚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們帶到這場悲劇性的鬥爭中。

抗婚 銅管以嚴峻的節奏、陰沉的音調,奏出了封建勢力凶暴殘酷的主題。(F徵調,4/4拍子) 獨奏小提琴以戲曲散板的節奏,敘述了英台的悲痛與驚惶。接著樂隊以強烈的快板全奏,襯托小提琴果斷的反抗音調。它成功地刻畫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其後,上面兩種音調形成了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它們在不同的調性上不斷出現,最後達到一個鬥爭高潮——強烈的抗婚場面。當樂隊全奏的時候,似乎充滿了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憧憬,但現實給予的回答卻是由銅管代表的強在封建勢力的重壓。

樓台會 B徵調、4/4拍子,纏綿悱惻的音調,如泣如訴;小提琴與大得琴的對答,時分時合,把梁祝相互傾述愛慕之情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哭靈控訴 音樂急轉直下,絃樂的快速的切分節奏,激昂而果斷,獨奏的散板與樂隊齊奏的快板交替出現。這裡加了板鼓,變化運用了京劇倒板與越劇囂板(緊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現了英台在墳前對封建禮教的血淚控訴的情景。這裡,小提琴叭取了民族樂器的演奏手法,和聲、配器及整個處理上更多運用了戲曲的表現手法,將英台形象與悲傷的心情刻畫得非常深刻.她時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絕,時而低回婉轉,泣不成聲.當樂曲發展到改變節拍(由二拍子變為三拍子)時,英台以年輕的生命,向蒼天作了最了最後的控訴.接著鑼鼓齊鳴,英台縱身投墳,樂曲達到最高潮.

(三)再現部

化蝶 長笛以美妙的華彩旋律,結合豎琴的級進滑奏,把人們帶到了神仙的境界。在加弱音器的絃樂背景上,第一小提琴與獨奏小提琴先後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難忘的愛情主題。然後,色彩性的鋼片琴在高音區輕柔地演奏五聲音階的起伏的音型,並多次移調,彷彿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

飄絮 賞詩悅
fuhoren 寫:從前我寫了一首短詩《山伯與英台》,見此圖有感,就找來貼:

圖檔
謝謝fuhoren
還提了這樣美的詩^^

浪飄絮 寫:fuhoren寫的真好,我也來回應一下
……
飄絮 賞詩悅
感謝浪飄絮找出如此完整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