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真實圖像辭典學習從當地觀點出發

編譯 / 賴明芝


美國華盛頓與傑佛遜學院的德文教授麥可‧沙納西表示,10年用語言教學軟體的經驗,已經教會他一件事:圖片(clipart)支配了這個世界。

差不多每一個教外國語的電腦程式、網站或是教科書,都是利用圖片影像說明關鍵名詞。沙納西認為,這是個很有吸引力的構想,但是,卻也有很大的缺點。他表示:「所有圖片的製造商都是美國人,沒半個人有來自德國的背景。所以,這些軟體使用的影像所反映出來的是美國人看事情的方式。」

透過一項新的網路計畫,沙納西希望能夠提供在高中和大學裡教授德文的老師們一個新的選擇。乍看之下,「文化的真實圖像辭典」這個網站,很像一個典型的德語詞彙專門辭典。但是,該網站上所架設的數百個字彙,每個都附有沙納西去德國或是奧地利旅行時,所拍攝回的照片加以說明。

沙納西表示,架設這個網站的目的不只為了語言教學而已,同時也是希望讓學生作好生活在德語流通世界裡的準備。所以,網頁上的食物區裡頭,甚至有數張關於德國香腸的照片,至於大眾運輸的欄位裡頭,則展示了地鐵時刻表和取消訂票機器的照片。而這些都是可能讓美國學生第一次前往歐洲時,令人感到相當氣餒的事物。

異國事物並非和家鄉相同

沙納西表示,之所以會進行這項計畫,最主要是本身德語教學的經驗所刺激。他說:「我是在俄亥俄州的鄉下長大,而第一次我前往德國的時候,我一直保持著用眼睛觀察,並且思考的習慣,不斷問自己『這是什麼』。我所說的話聽起來也許很老套,但是,我希望大家開始明白,在異國,事情並非總是和我們在家鄉所見到的一模一樣。」

這位美國長大的德語教授後來和該校的教學科技副主任傑森‧帕克希爾一塊設計這個網站,所以,網站上的照片可以被用在課堂上或是貼在網路上,卻不用擔心著作權的問題。沙納西說:「對我們而言,保持網站資訊開放性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其他的老師應付我們已經碰過的問題。」

文化類影像對教學有益

現在,「文化的真實圖像辭典」的兩位設計者正在尋求各方協助,希望能夠擴充網站上圖片和名詞的目錄規模。而且,他們希望這個德語教學的網站,是個透過網路混合語言教學和文化脈絡的起點。根據沙納西的構想,他還打算和校內西班牙語和法語教授合作,設計網站內容,讓學生能夠比較歐洲不同國家的文化。

康乃爾大學的資深德語教授利許克(GunhildLischke)認為,圖片也許總是被拿來交基礎的名詞和概念,但是,文化類的影像對課堂教學而言很有助益的。他說:「使學生能夠跨出自己的世界,並對本身的價值體系重新做一番評估,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而藉由靠真實的照片(realphotographs)取代圖片影像(clip-artimages),沙納西認為,教授們將被迫和台下學生實際發生在的德國人生活中的大小事情,而非過去美國人對歐洲的刻版印象。如此一來,才能精確的學會外國語的詞彙意義。

(資料來源:高等教育紀事)


註:「文化的真實圖像辭典」 :arrow: http://www.washjeff.edu/ca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