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砰-啪-」小時候,每到除夕的前兩天,我都會聽見廚房裡傳來木棍敲打砧板,節奏錯落有致的聲音,我知道應嬤(福州方言,即祖母)正在製作燕皮,再過兩個小時,一個個玲瓏剔透的肉燕就會放進冰箱中,等著年夜飯時上桌。
我是來臺第三代,祖籍在福建福州,生長在福州家庭,從小聽著說著的都是福州話。廚藝極佳,在我心中堪比五星級大廚的應嬤,總能變出一道又一道精緻的福州佳餚:紅糟肉、鼎邊糊、佛跳牆、千層糕、馬蹄糕、八寶芋泥,還有我最愛的肉燕……當年,小小的我並未去過福州,但福州對我來說,不是一個模糊的地名,離我並不遠,因為它就在應嬤的餐桌上。小時候,我是應嬤的小跟班,她最喜歡帶著我一起上菜市場,我總是搶著要幫她拖菜籃車,她都會溫柔慈愛的摸摸我的頭,真擰不過我,或採購不多時,才會讓我拖著菜籃車。回家後,應嬤會把我抱到流理台邊的高腳椅上,我就這樣看著她熟練處理食材,俐落烹飪的背影,滿心期待今天餐桌上的飯菜,她是一位魔法師,總能讓全家人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她做飯的背影,是我童年的美好回憶之一。
其中,肉燕是我從小到大最喜愛的佳餚,逢年過節一定會有一大鍋肉燕。肉燕有個吉祥討喜的名字,稱作「太平燕」,望文生義,就知道這是一道具有年節喜慶的特色菜。印象中不只是年節,就連婚喪喜慶,親朋好友聚餐,餐桌上都會出現「太平燕」,我們有句話形容肉燕:「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可見肉燕是福州人重要的節慶主菜之一。為什麼被稱作肉燕,從外形來說,像是樑間飛燕,但是從小到大,每當我看到肉燕湯時,總覺得碗裡裝的不是一隻隻的飛燕,反而像是一條條頭圓肚圓,曳著長長紗尾的獅頭金魚呢!
肉燕還有一個說法,叫做「肉包肉」;別看它像玲瓏剔透縮小版的餛飩,其實內藏玄機。內餡包的是豬肉,但外皮也是豬肉製成,所以不像餛飩是白色的皮,而是半透明的皮;也因此外皮的口感滑嫩爽脆,滋味鮮美。燕皮的作法極其繁複費工,首先挑選彈性極佳的豬後腿肉,切成大小適中的肉塊,小心仔細地剔除筋膜,接著就是連續一個半小時不間斷地反覆捶打揉整,直到豬肉纖維完全被破壞,打成肉泥後,再一次一點,多次摻入地瓜粉,有時候還會加入少量的魚漿,再分別漸次地擀成薄皮,要擀到皮可以透光,卻又充滿彈性,撕扯不破的狀態。接著用刀尖劃開,裁成六到七平方公分左右的方塊,燕皮才算製作完畢。
後來,應嬤的年紀大了,手工製作燕皮對她來說過於吃力,就會吩咐父親開車載她去南門市場買現成的燕皮,回來再調餡,自己包肉燕。買回來的燕皮是乾硬,層層疊疊的,乍看之下像舊時的布疋。這時要慢慢的,均勻的噴水,讓燕皮潮濕軟化,再輕輕地揭開。外面買的燕皮,肯定沒有自家手工做的扎實,吃起來總覺得不夠爽脆,豬肉特有的鮮美也降低。但無妨,應嬤調製的內餡還是獨一無二的好味道,這時的我總會吵著也要包肉燕,應嬤每次都說等我長大了再教我,她溫柔地告訴我:「妳還小,不懂得拿捏力道和份量。以後再教妳,我會做的菜都教妳啊。」因為包餡也是有講究的,不能包得太多太滿,動作必須快速而輕柔,以免燕皮破裂。
包好的肉燕放在大蒸籠中,滾水蒸三四分鐘即可,蒸到七八分熟,放涼就可冷凍保存,等到做年夜飯的時候,退冰完的肉燕加進高湯內煮個三四分鐘,一碗團圓美滿的太平燕大功告成。我可以什麼都不吃,光吃肉燕就心滿意足。常常開玩笑地說,肉燕真是我的畢生摯愛,有肉燕,就有團圓美滿的回憶。2015年的夏天,我終於來到福州,進行四天三夜的詩歌交流,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我們到三坊七巷采風,也因此得以在福州有名的老字號,同利肉燕吃到肉燕。當一碗肉燕端到我面前時,彷彿遇見了知交故友,激動得眼淚就要流下,情緒變得激昂澎湃。同行的詩人朋友們大感不解,他們覺得不就是一碗像餛飩湯的東西,值得紅了眼眶?情緒為何如此飽脹?
我沒有回答他們的疑惑,只是細細地品嘗眼前的佳餚。因為沒有人知道,這一碗肉燕,引起我的童年回憶,這就是我心中最能代表應嬤的味道,是我從小到大,魂牽夢縈的肉燕。應嬤在我十五歲時仙逝,此後,我再也沒吃過肉燕,家裡再也沒人做一桌子的福州菜。好像我們很有默契的,只要不吃福州菜,就不會想起慈祥賢淑的應嬤,就不會傷心。當時我年紀小,來不及長大,學會應嬤的福州菜。當我終於來到福州,吃到肉燕時,應嬤已經離開十八年了。應嬤,您知道嗎?十八年來,我們都很好,我們都很想念您,您牽掛的孩子孫兒都平安長大了;您是否和應公(祖父)團聚了,在天上過著快樂的日子,看著在人間的我們呢?
2017年的冬天,我又來到福州進行文學交流,這次停留的時間比較長,我們一行人下榻的旅館就在三坊七巷附近,每天我都會經過同利,總要去吃碗肉燕。每當這個時候,我會把童年片段都好好地回憶過,我想念應嬤,想念種種美好。年屆中年的我,深深明白成長就是不斷的失去,我所擁有的,單純的快樂只會越來越少;我從一碗碗的肉燕中,看到自己模糊的倒影,熱氣氤氳,讓視線模糊,我找尋童年那個睜著好奇的大眼睛,期望快點長大,等不及離家去探索世界的小女孩,我想告訴她:妳是值得的,妳是被愛的,妳擁有的美好都不會消失──它們被時光細緻妥貼地收納疊合在肉燕裡面,等著妳好好的品味和回憶。
※刊載於〈皇冠〉雜誌780期。
我是來臺第三代,祖籍在福建福州,生長在福州家庭,從小聽著說著的都是福州話。廚藝極佳,在我心中堪比五星級大廚的應嬤,總能變出一道又一道精緻的福州佳餚:紅糟肉、鼎邊糊、佛跳牆、千層糕、馬蹄糕、八寶芋泥,還有我最愛的肉燕……當年,小小的我並未去過福州,但福州對我來說,不是一個模糊的地名,離我並不遠,因為它就在應嬤的餐桌上。小時候,我是應嬤的小跟班,她最喜歡帶著我一起上菜市場,我總是搶著要幫她拖菜籃車,她都會溫柔慈愛的摸摸我的頭,真擰不過我,或採購不多時,才會讓我拖著菜籃車。回家後,應嬤會把我抱到流理台邊的高腳椅上,我就這樣看著她熟練處理食材,俐落烹飪的背影,滿心期待今天餐桌上的飯菜,她是一位魔法師,總能讓全家人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她做飯的背影,是我童年的美好回憶之一。
其中,肉燕是我從小到大最喜愛的佳餚,逢年過節一定會有一大鍋肉燕。肉燕有個吉祥討喜的名字,稱作「太平燕」,望文生義,就知道這是一道具有年節喜慶的特色菜。印象中不只是年節,就連婚喪喜慶,親朋好友聚餐,餐桌上都會出現「太平燕」,我們有句話形容肉燕:「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可見肉燕是福州人重要的節慶主菜之一。為什麼被稱作肉燕,從外形來說,像是樑間飛燕,但是從小到大,每當我看到肉燕湯時,總覺得碗裡裝的不是一隻隻的飛燕,反而像是一條條頭圓肚圓,曳著長長紗尾的獅頭金魚呢!
肉燕還有一個說法,叫做「肉包肉」;別看它像玲瓏剔透縮小版的餛飩,其實內藏玄機。內餡包的是豬肉,但外皮也是豬肉製成,所以不像餛飩是白色的皮,而是半透明的皮;也因此外皮的口感滑嫩爽脆,滋味鮮美。燕皮的作法極其繁複費工,首先挑選彈性極佳的豬後腿肉,切成大小適中的肉塊,小心仔細地剔除筋膜,接著就是連續一個半小時不間斷地反覆捶打揉整,直到豬肉纖維完全被破壞,打成肉泥後,再一次一點,多次摻入地瓜粉,有時候還會加入少量的魚漿,再分別漸次地擀成薄皮,要擀到皮可以透光,卻又充滿彈性,撕扯不破的狀態。接著用刀尖劃開,裁成六到七平方公分左右的方塊,燕皮才算製作完畢。
後來,應嬤的年紀大了,手工製作燕皮對她來說過於吃力,就會吩咐父親開車載她去南門市場買現成的燕皮,回來再調餡,自己包肉燕。買回來的燕皮是乾硬,層層疊疊的,乍看之下像舊時的布疋。這時要慢慢的,均勻的噴水,讓燕皮潮濕軟化,再輕輕地揭開。外面買的燕皮,肯定沒有自家手工做的扎實,吃起來總覺得不夠爽脆,豬肉特有的鮮美也降低。但無妨,應嬤調製的內餡還是獨一無二的好味道,這時的我總會吵著也要包肉燕,應嬤每次都說等我長大了再教我,她溫柔地告訴我:「妳還小,不懂得拿捏力道和份量。以後再教妳,我會做的菜都教妳啊。」因為包餡也是有講究的,不能包得太多太滿,動作必須快速而輕柔,以免燕皮破裂。
包好的肉燕放在大蒸籠中,滾水蒸三四分鐘即可,蒸到七八分熟,放涼就可冷凍保存,等到做年夜飯的時候,退冰完的肉燕加進高湯內煮個三四分鐘,一碗團圓美滿的太平燕大功告成。我可以什麼都不吃,光吃肉燕就心滿意足。常常開玩笑地說,肉燕真是我的畢生摯愛,有肉燕,就有團圓美滿的回憶。2015年的夏天,我終於來到福州,進行四天三夜的詩歌交流,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我們到三坊七巷采風,也因此得以在福州有名的老字號,同利肉燕吃到肉燕。當一碗肉燕端到我面前時,彷彿遇見了知交故友,激動得眼淚就要流下,情緒變得激昂澎湃。同行的詩人朋友們大感不解,他們覺得不就是一碗像餛飩湯的東西,值得紅了眼眶?情緒為何如此飽脹?
我沒有回答他們的疑惑,只是細細地品嘗眼前的佳餚。因為沒有人知道,這一碗肉燕,引起我的童年回憶,這就是我心中最能代表應嬤的味道,是我從小到大,魂牽夢縈的肉燕。應嬤在我十五歲時仙逝,此後,我再也沒吃過肉燕,家裡再也沒人做一桌子的福州菜。好像我們很有默契的,只要不吃福州菜,就不會想起慈祥賢淑的應嬤,就不會傷心。當時我年紀小,來不及長大,學會應嬤的福州菜。當我終於來到福州,吃到肉燕時,應嬤已經離開十八年了。應嬤,您知道嗎?十八年來,我們都很好,我們都很想念您,您牽掛的孩子孫兒都平安長大了;您是否和應公(祖父)團聚了,在天上過著快樂的日子,看著在人間的我們呢?
2017年的冬天,我又來到福州進行文學交流,這次停留的時間比較長,我們一行人下榻的旅館就在三坊七巷附近,每天我都會經過同利,總要去吃碗肉燕。每當這個時候,我會把童年片段都好好地回憶過,我想念應嬤,想念種種美好。年屆中年的我,深深明白成長就是不斷的失去,我所擁有的,單純的快樂只會越來越少;我從一碗碗的肉燕中,看到自己模糊的倒影,熱氣氤氳,讓視線模糊,我找尋童年那個睜著好奇的大眼睛,期望快點長大,等不及離家去探索世界的小女孩,我想告訴她:妳是值得的,妳是被愛的,妳擁有的美好都不會消失──它們被時光細緻妥貼地收納疊合在肉燕裡面,等著妳好好的品味和回憶。
※刊載於〈皇冠〉雜誌7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