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1 字)
前言:
一個超時代的科學家沉入北冰洋、100年後複出。原本想的題目是“生死等待”,想說明一個人總是屬�自己的時代;後來又起名“沉沒的先知”,突出科學發展、理論更新的偶然性;最後定題“永葆活力”,意指科學家堅定的信仰、永久的動力。
一、
“Be careful of Germs!(當心細菌/德國人)!”吉姆大聲說。
羅姆放下手中的牌,不再和我“交易”(卡旦島桌遊裡常見的玩法),輕聲說:“我不玩了。”
“你這笑話是不是有些……種族主義?”我微笑著問吉姆。
“怎麼可能?多倫多有一百五十一個種族,卻只有一百五十種種族歧視,”吉姆咧嘴笑著說,“因為德國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
羅姆起身離開,回到我的座位上繼續幫我檢查程序——那個程序我檢查了一周,到現在還沒有發現bug,只好找羅姆幫忙。
吉姆聳聳肓,起身離開。我獨自一人收拾殘局——以往都是羅姆收拾棋盤,看來這次他是真的不開心。
在多倫多你千萬不要拿種族和人開玩笑,但是德國人除外,他們會默默承受——除了羅姆,他說他沒有經歷那段歷史。
晚上12點鐘一起離開實驗室後,我請他在King地鐵站旁邊的酒店喝一杯——明天一大早他就要離開。
出地鐵站時我們看到路邊一個流浪漢躺在路旁下水道的氣窗上,被騰騰的白霧包圍,下水道兩邊是未化的積雪,像小小的連綿的雪山。他旁邊的那些大廈兀自昂著頭,TD銀行總部大樓的綠色燈箱在夜空裡格外刺眼。
羅姆將印有維多利亞女皇頭像的硬幣丟到流浪漢身邊的紙杯裡。流浪漢說了聲謝謝。
羅姆微笑著說:“不客氣。”
我們點了兩杯德國啤酒在靠窗的座位坐下。
“不知道為什麼,北美城市裡都有很多流浪漢……”我望著窗外。
“中國沒有嗎?”羅姆問,他的眼睛是藍色的,在昏黃的燈光下似乎能發光。
“你好,我的名字是Jeniffer!我常看到你們來這,你們也是在這附近住嗎?” 一個金髮美女上來搭訕。
“我在中國城住。”我禮貌地回答,知道她的目標不是我。
“我也是,” 羅姆沒有正眼看她,“對不起,我們在聊私事。”——羅姆站在地鐵、電車上時,總能吸引很多女士的目光,但當有人上前搭訕時,他總是很有禮貌地微笑,然後抿緊嘴,轉頭望向窗外。
她走後,羅姆說:“這世界變了,女人不再矜持。”
我笑了笑,回答他之前的問題:“小時候還能在家鄉看到流浪漢,後來就一個都不見了——你看上去對流浪漢很關心……”
“我以前也是流浪漢……靠下水道氣窗那一點溫暖和路人的施捨活了下來……直到我遇見Peter。那天,我餓壞了。我看到他在佈道就走了過去,站在人群後面,那時他想用希伯來文背一句經文但記不起來。於是我在後面幫他說:‘我們吃喝快樂吧,因為明天要死了! (哥林多前書15:32)!’後來,我就到Knox教堂當看門人。”
我望了一眼窗外飄起的雪花,說:“生命太短,宇宙太大。有時,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來這裡讀博。我成不了科學家的,我就是給實驗室打工的,就像一片雪花一樣不會留下什麼,沒有人會記得……”
“你不愛物理學嗎?”
我想了想,說:“喜歡物理學和做物理研究是兩回事,就像喜歡花朵的女人不一定喜歡種花一樣。”
“這和種花還不一樣吧,上帝早已經種好了花,我們就在花的上面,你不想再把這朵花看得更清楚些嗎?”
“可是,你看看我們現在給老闆幹的活!燒爐子(測試材料的物理屬性)、寫代碼……我們就是給他打雜的!最後論文成果全歸他(合作論文作者中只要有某權威人士的署名,研究領域內就認為他是PI/主要研究者)!他拿著科研經費全世界到處旅遊、開會!當大明星!”
“在我那個年代,科研工作比現在辛苦得多……”羅姆茫然地望著窗外,“我們是在一戰前去北冰洋考察磁極的漂移,誰都清楚這有多危險。羅盤失靈,我們撞上了冰山,只有我活了下來,也許是因為當時的電磁感應,我被封凍在冰裡,沒有死去,直到一百年後被加拿大科考船撈上來……”他翻出一張2009年的舊報紙,指了指上面的一則頭條報道,然後又補充道:“我們那時還沒有‘加拿大’這個國家。”
“後來呢?”那則新聞報道我讀過,但還是不相信羅姆就是那個倖存者。
“他們帶我到一個實驗室,在我身上插上各種各樣的管子,抽血、化驗、放射,許許多多我完全不知名的儀器……後來,我和一個女研究員有了故事,她幫我逃了出來。”他對著窗外微微一笑,旋即又露出憂鬱。
二、往昔
我第一次在Knox教堂注意到羅姆,是因為他總是鬱鬱寡歡,站在喜氣洋洋、做禮拜的人後面,遠遠地望著耶穌的畫像。
多大圖書館就在Knox 教堂對面。他懇求我帶他去圖書館。他讀愛因斯坦、費曼、泡利的書和論文。他常常咬著手指喃喃自語: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他說:“我也想出了相對論,只是沒有公開發表。我只是驚訝:他們會被一個專利局的小職員說服。那時,他們相信以太——就像相信空氣的存在一樣堅定。”
後來有一次,我在圖書館裡意外地碰見羅姆,他在角落的一個小桌子邊默默抽泣。我走上去,發現桌上放著一本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書。
他看見我,立即擦乾眼淚,抬頭對我說:“我想回去,柏林,那裡有我的妻兒。”
那時他已經攢了半年的錢。我借給他一千刀,他再三感謝,說一定會如數奉還,並且按照國際通行的利率付給我利息。我說不用付利息,什麼時候還都可以。他說他從來沒有遇到這麼慷慨的中國人。我說中國早已不是19世紀那個樣子,中國是G2了。
他眨了眨眼,微笑著說:“我不知道什麼是G2,但我早知道,中國有一天會重新站起來。”然後他微微皺眉,說:“我的柏林已經回不去了。”
去之前,他做了許多研究,找了幾本不同出版社的地圖冊,做了許多標記。我幫他在網上也搜索了許多圖紙。他的學習能力很強,沒幾個月就學會了谷哥學術下載論文。
我獨自一人送他去的機場。我把他當朋友,但常常懷疑他不是十九世紀生人。望著消失在雲端的飛機時,我突然感覺自己被人騙了——我真是一個傻子,居然借錢給他!
我後悔、懊惱至極,一個人回到空蕩蕩的學生公寓裡,想著自己以後再也不會見到羅姆這個騙子,然後感覺更加孤獨。
羅姆是那年聖誕節前五天去的德國。學生公寓裡的租客們都回家鄉過聖誕節了。我一個人在屋裡看書。
羅姆留給我一個金色的懷錶,很老舊的款式。我無聊時打開懷錶,忽然一束光從中射出來,光柱裡我看見立體投影的地球在半空中自轉。我嚇了一跳,趕緊把懷錶合上,藏了起來。然後我往窗外望去:空蕩蕩的街道上沒有人,大家都回家鄉過聖誕了。我再一次打開懷錶,小心翼翼地,這一次,沒有一點光,只看見普普通通的時針、分針。
他走後半年的一個早上,我站在古老的教堂前面望著尖頂上的白雪,心想:多少個年頭從她身上溜過,一直等待著的,是誰?是什麼?
這時,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忽然走過來,說出我的名字,伸出枯瘦的手要和我握手,我伸出手,感覺握在手心的是一陣冰涼。
他說他是羅姆。我愣了一會兒,過了很久才想起羅姆。我盯著眼前這個人深藍色的眼睛,不敢相信他的話,直到他掏出一千一百塊加幣,對我說:“去年你借我一千刀去柏林。現在還你,加利息。”
在我公寓的沙發上坐下時,我才漸漸從他臉部輪廓看出羅姆過去的模樣。我感覺有些恐怖,人竟然會老得這麼快。
他同我講了在柏林的經歷。他去了很多地方,走訪了很多檔案館、民事局,然後終於在一家醫院裡找到他的兒子卡特。那時,臨終的卡特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憑著羅姆的婚戒,卡特認出了他的父親。當年邁老朽的卡特掏出母親留下的婚戒,放到年輕俊郎的父親手裡時,分別了一個世紀的兩枚戒指終於重逢。
卡特說:“那時柏林已經成了一片廢墟。母親一直在一個工廠裡做工,冬天的時候拿鏟子、用手把煤撿到爐子裡,她的手早已經不成人形,所以這最後幾張照片上,她都戴著結婚時的長手套。
很多人都逃走了、逃不出去的許多也自殺了。她說你一定會回來,她說她一直能感覺到你還活著。她說我們要留在這裡等你回來。
我最後一次見到母親是在戰爭結束前三個月,那時我們已經能聽到蘇聯坦克的炮聲。我們在不同的廠裡上班,平時沒有多少時間說話——唉!我為什麼不和她多說說話?我也沒有想到會是最後一面,我一直怨母親,為什麼要留在柏林,我想她的神志早已不太正常。我一直以為父親早已不在人世。”
卡特說到“父親”這個詞時總是避開羅姆的目光,他始終無法把眼前的人當作父親。
“在我心裡,他早已死了。我一直恨他,恨他拋下我們去北極,他只想著自己的科研。但是母親說他是她遇到的最好的人。那天她好像預感到什麼,吃完早飯去廠裡之前把她的所有照片和日誌都拿給我看,要我一定交給父親。要我一定活下去,等他回來……
後來我被俄國人抓去做苦力,像畜牲一樣活著,牛馬都還睡在棚裡,而我們卻睡在糞坑裡。許多人都自殺了。我沒有。我一直記得我把這些照片和日誌埋在哪裡。許多次,我覺得我會被他們打成傻子,我怕忘記我對母親的承諾。但我一直牢記,牢記我把母親的東西埋在了我們和父親一起去烤香腸的那片草地,它就在哈弗爾河旁邊——現在我見到了你,我兌現了我的承諾。我要去見母親了。”
羅姆早已泣不成聲,他永遠無法兌現當年對妻子許下的承諾了——誰會想到,這一走,就是永別。
那以後,羅姆還是住在那個教堂看門人的小房間裡,房間的牆壁裡貼滿了三十七張照片,那是他妻子等待的三十七年。照片上,他的妻子表情平靜、臉上透著希望的喜悅,看不出一點悲傷。那時拍照是一件莊重的事情——她在幾周前就做好準備。
有一次,Peter同我說勸勸羅姆,讓他感覺到上帝的愛,讓他慢慢淡忘他已故的母親。“己故的親友,我們都會在天堂重逢。”Peter說。
後來,我也曾約羅姆一起去看3D電影、去遊樂場、去看精美繁複的現代藝術品、去安大略湖邊、去藍山。他總是拒絕。
他似乎已經沒有什麼愛好了,連圖書館也很少去。有幾次去他的小屋找他時,我意外地聽到他向上帝禱告,祈求自己早點離開這個世界。他漸漸不再響應我的邀請,不想再與我來往。他說他不希望他走的那天我會很難過。
一天夜裡,我的公寓門鈴忽然響起,羅姆站在門口,我看見他一臉激動、藍色的眼睛重新發出亮光。
“我要去你們學校物理系實驗室工作!你能幫我嗎?”
我有點懵,但是點點頭。
之後,他每天都和我一起去學校,他在我博導的實驗室裡當助手,他很快學會了寫程序分析數據——但是,之後一直是在幫人寫程序。我的同門吉姆暗地裡說,他就是老闆雇來的程序員,有些瘋癲的想法……
三、
接連喝了幾杯酒後,羅姆有些醉意地說:“我和老闆吵了一架,他把我炒了……那天夜裡我那麼興奮,是因為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這個時代的科學家還不知道高溫超導怎麼實現……得懂相對論裡的同時性原理……可是他們都不相信我……老闆問我在哪裡讀的博士?!發表過什麼論文?!”
我苦笑著說:“這個時代要在科學圈裡混,沒有一個博士學位,沒有一篇論文,恐怕不行。”
他瞪大眼睛看著我,說:“像愛因斯坦那樣的小職員也不行!?”
“恐怕你需要投靠某個科學圈裡的大佬,只是,他可能會把你的成果據為已有,署他的名。”
“這沒關係,”羅姆笑著說,“我的名字早已沉沒在北冰洋了。我只希望他們能夠早點知道……我去了好幾個不同的實驗室工作,和教授、研究生甚至大學生爭論,但是沒有人相信我這個沒有國籍、持難民身份的流浪漢……”
我說:“這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學,如果這裡沒有人能理解你的理論,其它地方希望恐怕也不大……”
“你之前還說我不可能被錄取研究生,這是什麼?”他拿出波斯頓大學的錄取通知。
“讀博是漫長的煎熬,畢業後的生活也不會容易。”
他笑了笑,說:“對我來說,再沒有比追隨自己的信仰更容易的事……”
第二天早上我去送羅姆。他身上只有從中國城買的一個背包,在湖心島的水上飛機場告別時,他擁抱我,輕聲說:“那個懷錶的電池是我1900年在實驗室裡用超導材料做的。裡面的電可以葆有一百年,就像我的心跳。”
冬天的風很大,安大略湖像無暇的寶玉,羅姆向深藍色的湖面眺望,臉龐瘦削、眼眶深陷、目光深沉又專注……
胡草漫
——2014年11月始作於多倫多
——2017年6月複修於杭州
前言:
一個超時代的科學家沉入北冰洋、100年後複出。原本想的題目是“生死等待”,想說明一個人總是屬�自己的時代;後來又起名“沉沒的先知”,突出科學發展、理論更新的偶然性;最後定題“永葆活力”,意指科學家堅定的信仰、永久的動力。
一、
“Be careful of Germs!(當心細菌/德國人)!”吉姆大聲說。
羅姆放下手中的牌,不再和我“交易”(卡旦島桌遊裡常見的玩法),輕聲說:“我不玩了。”
“你這笑話是不是有些……種族主義?”我微笑著問吉姆。
“怎麼可能?多倫多有一百五十一個種族,卻只有一百五十種種族歧視,”吉姆咧嘴笑著說,“因為德國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
羅姆起身離開,回到我的座位上繼續幫我檢查程序——那個程序我檢查了一周,到現在還沒有發現bug,只好找羅姆幫忙。
吉姆聳聳肓,起身離開。我獨自一人收拾殘局——以往都是羅姆收拾棋盤,看來這次他是真的不開心。
在多倫多你千萬不要拿種族和人開玩笑,但是德國人除外,他們會默默承受——除了羅姆,他說他沒有經歷那段歷史。
晚上12點鐘一起離開實驗室後,我請他在King地鐵站旁邊的酒店喝一杯——明天一大早他就要離開。
出地鐵站時我們看到路邊一個流浪漢躺在路旁下水道的氣窗上,被騰騰的白霧包圍,下水道兩邊是未化的積雪,像小小的連綿的雪山。他旁邊的那些大廈兀自昂著頭,TD銀行總部大樓的綠色燈箱在夜空裡格外刺眼。
羅姆將印有維多利亞女皇頭像的硬幣丟到流浪漢身邊的紙杯裡。流浪漢說了聲謝謝。
羅姆微笑著說:“不客氣。”
我們點了兩杯德國啤酒在靠窗的座位坐下。
“不知道為什麼,北美城市裡都有很多流浪漢……”我望著窗外。
“中國沒有嗎?”羅姆問,他的眼睛是藍色的,在昏黃的燈光下似乎能發光。
“你好,我的名字是Jeniffer!我常看到你們來這,你們也是在這附近住嗎?” 一個金髮美女上來搭訕。
“我在中國城住。”我禮貌地回答,知道她的目標不是我。
“我也是,” 羅姆沒有正眼看她,“對不起,我們在聊私事。”——羅姆站在地鐵、電車上時,總能吸引很多女士的目光,但當有人上前搭訕時,他總是很有禮貌地微笑,然後抿緊嘴,轉頭望向窗外。
她走後,羅姆說:“這世界變了,女人不再矜持。”
我笑了笑,回答他之前的問題:“小時候還能在家鄉看到流浪漢,後來就一個都不見了——你看上去對流浪漢很關心……”
“我以前也是流浪漢……靠下水道氣窗那一點溫暖和路人的施捨活了下來……直到我遇見Peter。那天,我餓壞了。我看到他在佈道就走了過去,站在人群後面,那時他想用希伯來文背一句經文但記不起來。於是我在後面幫他說:‘我們吃喝快樂吧,因為明天要死了! (哥林多前書15:32)!’後來,我就到Knox教堂當看門人。”
我望了一眼窗外飄起的雪花,說:“生命太短,宇宙太大。有時,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來這裡讀博。我成不了科學家的,我就是給實驗室打工的,就像一片雪花一樣不會留下什麼,沒有人會記得……”
“你不愛物理學嗎?”
我想了想,說:“喜歡物理學和做物理研究是兩回事,就像喜歡花朵的女人不一定喜歡種花一樣。”
“這和種花還不一樣吧,上帝早已經種好了花,我們就在花的上面,你不想再把這朵花看得更清楚些嗎?”
“可是,你看看我們現在給老闆幹的活!燒爐子(測試材料的物理屬性)、寫代碼……我們就是給他打雜的!最後論文成果全歸他(合作論文作者中只要有某權威人士的署名,研究領域內就認為他是PI/主要研究者)!他拿著科研經費全世界到處旅遊、開會!當大明星!”
“在我那個年代,科研工作比現在辛苦得多……”羅姆茫然地望著窗外,“我們是在一戰前去北冰洋考察磁極的漂移,誰都清楚這有多危險。羅盤失靈,我們撞上了冰山,只有我活了下來,也許是因為當時的電磁感應,我被封凍在冰裡,沒有死去,直到一百年後被加拿大科考船撈上來……”他翻出一張2009年的舊報紙,指了指上面的一則頭條報道,然後又補充道:“我們那時還沒有‘加拿大’這個國家。”
“後來呢?”那則新聞報道我讀過,但還是不相信羅姆就是那個倖存者。
“他們帶我到一個實驗室,在我身上插上各種各樣的管子,抽血、化驗、放射,許許多多我完全不知名的儀器……後來,我和一個女研究員有了故事,她幫我逃了出來。”他對著窗外微微一笑,旋即又露出憂鬱。
二、往昔
我第一次在Knox教堂注意到羅姆,是因為他總是鬱鬱寡歡,站在喜氣洋洋、做禮拜的人後面,遠遠地望著耶穌的畫像。
多大圖書館就在Knox 教堂對面。他懇求我帶他去圖書館。他讀愛因斯坦、費曼、泡利的書和論文。他常常咬著手指喃喃自語: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他說:“我也想出了相對論,只是沒有公開發表。我只是驚訝:他們會被一個專利局的小職員說服。那時,他們相信以太——就像相信空氣的存在一樣堅定。”
後來有一次,我在圖書館裡意外地碰見羅姆,他在角落的一個小桌子邊默默抽泣。我走上去,發現桌上放著一本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書。
他看見我,立即擦乾眼淚,抬頭對我說:“我想回去,柏林,那裡有我的妻兒。”
那時他已經攢了半年的錢。我借給他一千刀,他再三感謝,說一定會如數奉還,並且按照國際通行的利率付給我利息。我說不用付利息,什麼時候還都可以。他說他從來沒有遇到這麼慷慨的中國人。我說中國早已不是19世紀那個樣子,中國是G2了。
他眨了眨眼,微笑著說:“我不知道什麼是G2,但我早知道,中國有一天會重新站起來。”然後他微微皺眉,說:“我的柏林已經回不去了。”
去之前,他做了許多研究,找了幾本不同出版社的地圖冊,做了許多標記。我幫他在網上也搜索了許多圖紙。他的學習能力很強,沒幾個月就學會了谷哥學術下載論文。
我獨自一人送他去的機場。我把他當朋友,但常常懷疑他不是十九世紀生人。望著消失在雲端的飛機時,我突然感覺自己被人騙了——我真是一個傻子,居然借錢給他!
我後悔、懊惱至極,一個人回到空蕩蕩的學生公寓裡,想著自己以後再也不會見到羅姆這個騙子,然後感覺更加孤獨。
羅姆是那年聖誕節前五天去的德國。學生公寓裡的租客們都回家鄉過聖誕節了。我一個人在屋裡看書。
羅姆留給我一個金色的懷錶,很老舊的款式。我無聊時打開懷錶,忽然一束光從中射出來,光柱裡我看見立體投影的地球在半空中自轉。我嚇了一跳,趕緊把懷錶合上,藏了起來。然後我往窗外望去:空蕩蕩的街道上沒有人,大家都回家鄉過聖誕了。我再一次打開懷錶,小心翼翼地,這一次,沒有一點光,只看見普普通通的時針、分針。
他走後半年的一個早上,我站在古老的教堂前面望著尖頂上的白雪,心想:多少個年頭從她身上溜過,一直等待著的,是誰?是什麼?
這時,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忽然走過來,說出我的名字,伸出枯瘦的手要和我握手,我伸出手,感覺握在手心的是一陣冰涼。
他說他是羅姆。我愣了一會兒,過了很久才想起羅姆。我盯著眼前這個人深藍色的眼睛,不敢相信他的話,直到他掏出一千一百塊加幣,對我說:“去年你借我一千刀去柏林。現在還你,加利息。”
在我公寓的沙發上坐下時,我才漸漸從他臉部輪廓看出羅姆過去的模樣。我感覺有些恐怖,人竟然會老得這麼快。
他同我講了在柏林的經歷。他去了很多地方,走訪了很多檔案館、民事局,然後終於在一家醫院裡找到他的兒子卡特。那時,臨終的卡特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憑著羅姆的婚戒,卡特認出了他的父親。當年邁老朽的卡特掏出母親留下的婚戒,放到年輕俊郎的父親手裡時,分別了一個世紀的兩枚戒指終於重逢。
卡特說:“那時柏林已經成了一片廢墟。母親一直在一個工廠裡做工,冬天的時候拿鏟子、用手把煤撿到爐子裡,她的手早已經不成人形,所以這最後幾張照片上,她都戴著結婚時的長手套。
很多人都逃走了、逃不出去的許多也自殺了。她說你一定會回來,她說她一直能感覺到你還活著。她說我們要留在這裡等你回來。
我最後一次見到母親是在戰爭結束前三個月,那時我們已經能聽到蘇聯坦克的炮聲。我們在不同的廠裡上班,平時沒有多少時間說話——唉!我為什麼不和她多說說話?我也沒有想到會是最後一面,我一直怨母親,為什麼要留在柏林,我想她的神志早已不太正常。我一直以為父親早已不在人世。”
卡特說到“父親”這個詞時總是避開羅姆的目光,他始終無法把眼前的人當作父親。
“在我心裡,他早已死了。我一直恨他,恨他拋下我們去北極,他只想著自己的科研。但是母親說他是她遇到的最好的人。那天她好像預感到什麼,吃完早飯去廠裡之前把她的所有照片和日誌都拿給我看,要我一定交給父親。要我一定活下去,等他回來……
後來我被俄國人抓去做苦力,像畜牲一樣活著,牛馬都還睡在棚裡,而我們卻睡在糞坑裡。許多人都自殺了。我沒有。我一直記得我把這些照片和日誌埋在哪裡。許多次,我覺得我會被他們打成傻子,我怕忘記我對母親的承諾。但我一直牢記,牢記我把母親的東西埋在了我們和父親一起去烤香腸的那片草地,它就在哈弗爾河旁邊——現在我見到了你,我兌現了我的承諾。我要去見母親了。”
羅姆早已泣不成聲,他永遠無法兌現當年對妻子許下的承諾了——誰會想到,這一走,就是永別。
那以後,羅姆還是住在那個教堂看門人的小房間裡,房間的牆壁裡貼滿了三十七張照片,那是他妻子等待的三十七年。照片上,他的妻子表情平靜、臉上透著希望的喜悅,看不出一點悲傷。那時拍照是一件莊重的事情——她在幾周前就做好準備。
有一次,Peter同我說勸勸羅姆,讓他感覺到上帝的愛,讓他慢慢淡忘他已故的母親。“己故的親友,我們都會在天堂重逢。”Peter說。
後來,我也曾約羅姆一起去看3D電影、去遊樂場、去看精美繁複的現代藝術品、去安大略湖邊、去藍山。他總是拒絕。
他似乎已經沒有什麼愛好了,連圖書館也很少去。有幾次去他的小屋找他時,我意外地聽到他向上帝禱告,祈求自己早點離開這個世界。他漸漸不再響應我的邀請,不想再與我來往。他說他不希望他走的那天我會很難過。
一天夜裡,我的公寓門鈴忽然響起,羅姆站在門口,我看見他一臉激動、藍色的眼睛重新發出亮光。
“我要去你們學校物理系實驗室工作!你能幫我嗎?”
我有點懵,但是點點頭。
之後,他每天都和我一起去學校,他在我博導的實驗室裡當助手,他很快學會了寫程序分析數據——但是,之後一直是在幫人寫程序。我的同門吉姆暗地裡說,他就是老闆雇來的程序員,有些瘋癲的想法……
三、
接連喝了幾杯酒後,羅姆有些醉意地說:“我和老闆吵了一架,他把我炒了……那天夜裡我那麼興奮,是因為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這個時代的科學家還不知道高溫超導怎麼實現……得懂相對論裡的同時性原理……可是他們都不相信我……老闆問我在哪裡讀的博士?!發表過什麼論文?!”
我苦笑著說:“這個時代要在科學圈裡混,沒有一個博士學位,沒有一篇論文,恐怕不行。”
他瞪大眼睛看著我,說:“像愛因斯坦那樣的小職員也不行!?”
“恐怕你需要投靠某個科學圈裡的大佬,只是,他可能會把你的成果據為已有,署他的名。”
“這沒關係,”羅姆笑著說,“我的名字早已沉沒在北冰洋了。我只希望他們能夠早點知道……我去了好幾個不同的實驗室工作,和教授、研究生甚至大學生爭論,但是沒有人相信我這個沒有國籍、持難民身份的流浪漢……”
我說:“這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學,如果這裡沒有人能理解你的理論,其它地方希望恐怕也不大……”
“你之前還說我不可能被錄取研究生,這是什麼?”他拿出波斯頓大學的錄取通知。
“讀博是漫長的煎熬,畢業後的生活也不會容易。”
他笑了笑,說:“對我來說,再沒有比追隨自己的信仰更容易的事……”
第二天早上我去送羅姆。他身上只有從中國城買的一個背包,在湖心島的水上飛機場告別時,他擁抱我,輕聲說:“那個懷錶的電池是我1900年在實驗室裡用超導材料做的。裡面的電可以葆有一百年,就像我的心跳。”
冬天的風很大,安大略湖像無暇的寶玉,羅姆向深藍色的湖面眺望,臉龐瘦削、眼眶深陷、目光深沉又專注……
胡草漫
——2014年11月始作於多倫多
——2017年6月複修於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