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對自己來說,除夕夜從來不是件值得誇耀或令人特別煩躁的事。不論是大多人家會有的三姑六婆問候或是飯後守歲時的麻將桌前捉對廝殺。大人們會盡量刻意保持年節該有的熱絡,但孩子們不懂偽裝,親戚家間私下的尷尬在孩子們的低頭沉默間格外銳利。原本小時候會玩在一起的堂弟妹們,也逐漸到了上高中或是大學的年紀,已有好幾年一句話也能跟他們沒說過。晚餐時,一半人會在年夜飯桌前寒暄,另一半人在狹小的廚房裡眼神卻永遠缺席。
當在Facebook上讀著各種好友想出來的迴避親友關切,想像那是逼供,都不免想著能被問問其實也不錯呀。老一輩人不會記得自己詢問過的題目,更多只是不知該從何表達關心的起頭,問了這次多半當下即刻忘記,明年、往後幾年多半仍是重複著相同的問題。但現在老家除了連站在街上都能聽見的電視音量散發微微的機械式溫度稍稍提醒著客廳有多人圍觀外,連寒暄的次數都比不過一次廣告台詞。
所以一回到老家後我就出門了,繞著不大的庄落步行到最遠的一頭再繞回,路上附近人家偶爾會傳出鍋鏟敲打嘶一聲飄出的濃濁麻油味,一下子就被庄外公路上的啤酒廠傳來混著寒風冰冰涼涼的發酵刺鼻沖淡。畢竟這裡被夾在工業區與產業道路間,離會有熱鬧年節商家的台南市區起碼還要半個鐘頭車程,除了附近人家完全蓋住水溝的一年比一年高檔的整列轎車外,整個庄似乎沒有多少過年的熱絡。
重新路過老家門口時聽見有人叫了自己的名字,轉身發現父親站在老家門口,「哩作管區的嗎?」他向著我大喊,從騎樓下前後擺著手肘快步走出。管區?我張大著嘴,一下子才會意過來。
有一瞬間以為會被叫回厝內,但父親只是走過身旁,我則自然地跟在身後,一前一後走到更早更早前台灣還沒有定時垃圾車時,放著散發惡臭的子母車位置的荒地前。荒地已經圍了一整圈的鐵皮,鐵皮內的工地捆著一束束鋼筋柱。工地的另一側,不過是近幾年才剛蓋好的新建案,粗數了下裝潢和積塵,可能還不超過半數入住。雖然如此,今年從產業道路轉進庄時庄內又起了二個新建案,半年前來時都還未開始動土。
「蓋大樓嗎?」「哪有可能,蓋這裡給誰住。繞到前面看看。」
「以前這裡我們小的時候都是池塘呢!」父親忽然指向對面整排的矮小的透天。有記憶時,工地對街整排的透天厝已經是很老很老的房子。民國六七十年代風格的細磁磚外壁和盆栽上的嵌著黑泥的裂縫間蹲著陰沉的紗門,偶爾會在經過時看見居民們與臉上皺紋般僵直的身影。原本池塘的樣子自然更難想像。「池塘?好難想像。」「小時候附近整片都還是田哩。」但父親從來不是什麼會感傷的人,提及的回憶老是帶著「哎呀呀」的輕鬆口吻。
有印象的只有小學時門前的能在水庫洩洪時玩水的兩道大排,後來蓋起了雙棟車庫別墅。其中一道被花園、漂亮的路燈和圍籬填平,另一道從那之後只剩垃圾與乾硬的底泥,再也沒有見過水流過。後來雙棟別墅也老了,偶爾散步經過時還能從圍籬後的二樓窗戶裡透出柔和的絨布窗簾和書桌,不過也別難過,之後有了更多年輕的別墅與踩著時髦高跟鞋的科技新貴們入住。只剩下路口刻著庄名的水閘門還守在樹蔭下,從重漆的綠漆和漆上積的灰看來,除了定時保養的工人外後來大概沒人再碰過。
街的一邊是小時候常來的老家與整排的老房,對面則是設計後的車庫別墅。有一瞬間只讓人感到無比突兀。別墅被美學設計過幾何造型陽台的白色地石礫牆面還未被雨痕侵蝕,但在庄內卻有種怪異的不協調。簡潔色塊組合成的壁面,好像只是漂在名為庄的池面,漂蕩間反射著水面的影子一閃一爍。或許這裡的建築就是這樣,一代換過一代,老家的所在遲早也會被遮醜的新建築浮貼,現在看起來太過漂亮的別墅群遲早能將整座庄渲染。什麼都沒留下,以前也是,現在也是。
是說老家原本也不在這裡。廟附近車子只能勉強擠過,再多彎點就會撞上兩側住戶柱子的小路間,藏著老一輩住過的土厝。到古厝時偶爾會被不太講古的大人們,用著懷舊口吻提過的,阿公從貧農逐漸攢錢買田地買房產,全家搬出了小小沒有電風扇的土厝的故事;夏夜沒有電風扇只能到戶外餵蚊子和餵雞被鎢絲燈泡電到開始學電的故事。但除了已經發黑無法進門的土厝,和那架真的能擠出地下水、長滿綠繡的手壓泵浦,只能用著電視上演的太過乾淨的懷舊劇場景拓印。開始腐爛的土厝後來也成為老人家用來堆農具的所在。
阿公的田後來有一半被縣府區段徵受用來鋪路,在南科尚未有廠商進駐時就蓋了座四線道高架橋。高架橋有點礙眼地橫跨過小塊小塊田擠成一堆的方塊,遠遠看去汪達單手懸掛攀上的巨像,漫無目的地偶然經過這座小小的庄,賴著不肯離去。巨像這一蹲就是十年,家人每提到這事仍忿忿不平,不平當年如何被年年降低公告地價,最後被低價收購田產鋪路,「賊仔政府」也就成了那之後一切時事的總結。回老家時,驅車到南科旁那條無人的高架橋下邊被徵收剩下的一半農地成了每年的例行公事。而這麼多年過去,高架橋始終無車行走,倒是高架橋腳邊被切剩的整片田年年常熟。
晚飯後。走,去廟裡走走,大人們說。「用走的嗎?」我有些期待能的一次在庄裡昏暗路燈的夜下走去廟裡,粗估不過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步程。「有點遠耶!」他們卻說,「開車去啦!」
二、
鄉下路燈昏暗、連廟前水塘都看不見的除夕夜裡,廟前廣場搭起了說是隔天初一慶典用的棚子。小叔叔和堂弟從辦公室裡拿出束香,在點香器上點燃,三支三支分給了所有人,拜了廟口再拜神位。沒有其他來客的廟裡,據說剛委託鹿港老師傅修好的神轎,靜靜擺在堂內。旁邊立個牌子,寫著百年神轎重現與背景放射狀、有點俗氣的電腦修圖特效。
廟夾在聚落與大片田的中心,庄內作蒔時都會經過廟口。平常路過廟口時總會見到庄裡老一輩人圍在廟前水塘的榕樹下弈棋或是搖扇泡茶開講。回老家要是找不著阿公,到廟口幾乎就會看到停在樹下的野狼125,或是他正從廟裡回家的路上,摩托車叩叩叩地從車窗外錯車經過。
走出廟時,回頭見到門楣上陰陰暗暗,夜裡隱約看見寫著祖師廟幾個字。什麼是祖師廟?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注意到廟的名字,小時候總是拜呀拜的領香,總之是神明就好。走近神像前,觀音、三代祖師、祝生娘娘、神農、土地神、太歲,神桌上與廟柱上刻的詩句,幾乎沒有能連貫一點關聯的神明。直到走進辦公室才在壁上找到托學者寫的簡介──遠遠比想像中還要古老的年代,鄭氏帶來了軍旅,軍旅帶來了各自家鄉的信仰放進小廟裡,成了現在見到的祖師廟信仰。可考的話,庄裡的這座廟大約在清光緒年間已經存在。廟也一直這樣,作為小小的庄唯一的信仰。
「以前你們小時候這裡就長這樣了嗎?」「哪有!後來改建的。」父親回答,拉著我到一面牆前,牆上貼著改建前的泛黃照片,矮小的發黑的土厝蓋著鬆動的瓦,像極我們那用來堆農具的古厝。「以前我們上學時每天都會經過這裡,放學後就會順便跑來玩。」父親口吻一派輕鬆,卻拿起了手機拍起老照片。老照片底下,貼著日治時代的地形圖,與一圈圈的等高線間,與現在沒有多少差別的地名旁拼著庄的假名。「有百年了嗎?」「超過了。」「那就是古蹟了!」父親開心地說。有印象時庄裡已經全是水泥透天。從水塘那裏就難以想像的舊庄景,這下子更難想像了。
廟是靠庄裡的人經營的。壁面上的經營者與刻在石裡的捐款人名,與底下捐款一萬一萬地列滿整面牆,大人們指著名,哪位同庄的遠房、同學和他的家人,喃喃起他們的不知如何的近況。新住民隨著隨著南科一戶戶移入別墅,這裡香火聽大人們說也開始變得有名起來。但庄裡的人終究會老去,多年後大概也不會有多少人記得庄以前的模樣。
三、
回到高雄已經接近深夜。父親坐在和室木階前,抱著一盒紙盒放在膝前,從裡面拿出一疊以前的選舉傳單放在身旁。「今天翻到的,沒想到都還留著。」他說。比明信片還要小上一點、數十年仍沒泛黃的選舉傳單,黃色或白色的色紙上印著選舉人的黑白照片、學經歷和相片。有的是國大選舉、鎮代表,還有一張特別具紀念意義的,是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傳單上一邊寫著「台大法律系」、「律師高考即格」,另一邊寫著「驅逐老賊」等野百合運動時的口號。
我放下傳單,抬頭剛好看見父親正從紙盒裡拿出一大本活頁夾,一頁頁翻開被時間洗得退色的、印刷淡淡粉畫的色紙,色紙間夾著的塑膠套裝滿了高中同學們的照片。「是畢業紀念冊嗎?」「哪有,是我買的。」我不敢置信地瞇起眼,不知道該怎麼看老爹的側臉。忍不住想著,啊,原來他也有過文藝的時候。
對自己來說,除夕夜從來不是件值得誇耀或令人特別煩躁的事。不論是大多人家會有的三姑六婆問候或是飯後守歲時的麻將桌前捉對廝殺。大人們會盡量刻意保持年節該有的熱絡,但孩子們不懂偽裝,親戚家間私下的尷尬在孩子們的低頭沉默間格外銳利。原本小時候會玩在一起的堂弟妹們,也逐漸到了上高中或是大學的年紀,已有好幾年一句話也能跟他們沒說過。晚餐時,一半人會在年夜飯桌前寒暄,另一半人在狹小的廚房裡眼神卻永遠缺席。
當在Facebook上讀著各種好友想出來的迴避親友關切,想像那是逼供,都不免想著能被問問其實也不錯呀。老一輩人不會記得自己詢問過的題目,更多只是不知該從何表達關心的起頭,問了這次多半當下即刻忘記,明年、往後幾年多半仍是重複著相同的問題。但現在老家除了連站在街上都能聽見的電視音量散發微微的機械式溫度稍稍提醒著客廳有多人圍觀外,連寒暄的次數都比不過一次廣告台詞。
所以一回到老家後我就出門了,繞著不大的庄落步行到最遠的一頭再繞回,路上附近人家偶爾會傳出鍋鏟敲打嘶一聲飄出的濃濁麻油味,一下子就被庄外公路上的啤酒廠傳來混著寒風冰冰涼涼的發酵刺鼻沖淡。畢竟這裡被夾在工業區與產業道路間,離會有熱鬧年節商家的台南市區起碼還要半個鐘頭車程,除了附近人家完全蓋住水溝的一年比一年高檔的整列轎車外,整個庄似乎沒有多少過年的熱絡。
重新路過老家門口時聽見有人叫了自己的名字,轉身發現父親站在老家門口,「哩作管區的嗎?」他向著我大喊,從騎樓下前後擺著手肘快步走出。管區?我張大著嘴,一下子才會意過來。
有一瞬間以為會被叫回厝內,但父親只是走過身旁,我則自然地跟在身後,一前一後走到更早更早前台灣還沒有定時垃圾車時,放著散發惡臭的子母車位置的荒地前。荒地已經圍了一整圈的鐵皮,鐵皮內的工地捆著一束束鋼筋柱。工地的另一側,不過是近幾年才剛蓋好的新建案,粗數了下裝潢和積塵,可能還不超過半數入住。雖然如此,今年從產業道路轉進庄時庄內又起了二個新建案,半年前來時都還未開始動土。
「蓋大樓嗎?」「哪有可能,蓋這裡給誰住。繞到前面看看。」
「以前這裡我們小的時候都是池塘呢!」父親忽然指向對面整排的矮小的透天。有記憶時,工地對街整排的透天厝已經是很老很老的房子。民國六七十年代風格的細磁磚外壁和盆栽上的嵌著黑泥的裂縫間蹲著陰沉的紗門,偶爾會在經過時看見居民們與臉上皺紋般僵直的身影。原本池塘的樣子自然更難想像。「池塘?好難想像。」「小時候附近整片都還是田哩。」但父親從來不是什麼會感傷的人,提及的回憶老是帶著「哎呀呀」的輕鬆口吻。
有印象的只有小學時門前的能在水庫洩洪時玩水的兩道大排,後來蓋起了雙棟車庫別墅。其中一道被花園、漂亮的路燈和圍籬填平,另一道從那之後只剩垃圾與乾硬的底泥,再也沒有見過水流過。後來雙棟別墅也老了,偶爾散步經過時還能從圍籬後的二樓窗戶裡透出柔和的絨布窗簾和書桌,不過也別難過,之後有了更多年輕的別墅與踩著時髦高跟鞋的科技新貴們入住。只剩下路口刻著庄名的水閘門還守在樹蔭下,從重漆的綠漆和漆上積的灰看來,除了定時保養的工人外後來大概沒人再碰過。
街的一邊是小時候常來的老家與整排的老房,對面則是設計後的車庫別墅。有一瞬間只讓人感到無比突兀。別墅被美學設計過幾何造型陽台的白色地石礫牆面還未被雨痕侵蝕,但在庄內卻有種怪異的不協調。簡潔色塊組合成的壁面,好像只是漂在名為庄的池面,漂蕩間反射著水面的影子一閃一爍。或許這裡的建築就是這樣,一代換過一代,老家的所在遲早也會被遮醜的新建築浮貼,現在看起來太過漂亮的別墅群遲早能將整座庄渲染。什麼都沒留下,以前也是,現在也是。
是說老家原本也不在這裡。廟附近車子只能勉強擠過,再多彎點就會撞上兩側住戶柱子的小路間,藏著老一輩住過的土厝。到古厝時偶爾會被不太講古的大人們,用著懷舊口吻提過的,阿公從貧農逐漸攢錢買田地買房產,全家搬出了小小沒有電風扇的土厝的故事;夏夜沒有電風扇只能到戶外餵蚊子和餵雞被鎢絲燈泡電到開始學電的故事。但除了已經發黑無法進門的土厝,和那架真的能擠出地下水、長滿綠繡的手壓泵浦,只能用著電視上演的太過乾淨的懷舊劇場景拓印。開始腐爛的土厝後來也成為老人家用來堆農具的所在。
阿公的田後來有一半被縣府區段徵受用來鋪路,在南科尚未有廠商進駐時就蓋了座四線道高架橋。高架橋有點礙眼地橫跨過小塊小塊田擠成一堆的方塊,遠遠看去汪達單手懸掛攀上的巨像,漫無目的地偶然經過這座小小的庄,賴著不肯離去。巨像這一蹲就是十年,家人每提到這事仍忿忿不平,不平當年如何被年年降低公告地價,最後被低價收購田產鋪路,「賊仔政府」也就成了那之後一切時事的總結。回老家時,驅車到南科旁那條無人的高架橋下邊被徵收剩下的一半農地成了每年的例行公事。而這麼多年過去,高架橋始終無車行走,倒是高架橋腳邊被切剩的整片田年年常熟。
晚飯後。走,去廟裡走走,大人們說。「用走的嗎?」我有些期待能的一次在庄裡昏暗路燈的夜下走去廟裡,粗估不過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步程。「有點遠耶!」他們卻說,「開車去啦!」
二、
鄉下路燈昏暗、連廟前水塘都看不見的除夕夜裡,廟前廣場搭起了說是隔天初一慶典用的棚子。小叔叔和堂弟從辦公室裡拿出束香,在點香器上點燃,三支三支分給了所有人,拜了廟口再拜神位。沒有其他來客的廟裡,據說剛委託鹿港老師傅修好的神轎,靜靜擺在堂內。旁邊立個牌子,寫著百年神轎重現與背景放射狀、有點俗氣的電腦修圖特效。
廟夾在聚落與大片田的中心,庄內作蒔時都會經過廟口。平常路過廟口時總會見到庄裡老一輩人圍在廟前水塘的榕樹下弈棋或是搖扇泡茶開講。回老家要是找不著阿公,到廟口幾乎就會看到停在樹下的野狼125,或是他正從廟裡回家的路上,摩托車叩叩叩地從車窗外錯車經過。
走出廟時,回頭見到門楣上陰陰暗暗,夜裡隱約看見寫著祖師廟幾個字。什麼是祖師廟?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注意到廟的名字,小時候總是拜呀拜的領香,總之是神明就好。走近神像前,觀音、三代祖師、祝生娘娘、神農、土地神、太歲,神桌上與廟柱上刻的詩句,幾乎沒有能連貫一點關聯的神明。直到走進辦公室才在壁上找到托學者寫的簡介──遠遠比想像中還要古老的年代,鄭氏帶來了軍旅,軍旅帶來了各自家鄉的信仰放進小廟裡,成了現在見到的祖師廟信仰。可考的話,庄裡的這座廟大約在清光緒年間已經存在。廟也一直這樣,作為小小的庄唯一的信仰。
「以前你們小時候這裡就長這樣了嗎?」「哪有!後來改建的。」父親回答,拉著我到一面牆前,牆上貼著改建前的泛黃照片,矮小的發黑的土厝蓋著鬆動的瓦,像極我們那用來堆農具的古厝。「以前我們上學時每天都會經過這裡,放學後就會順便跑來玩。」父親口吻一派輕鬆,卻拿起了手機拍起老照片。老照片底下,貼著日治時代的地形圖,與一圈圈的等高線間,與現在沒有多少差別的地名旁拼著庄的假名。「有百年了嗎?」「超過了。」「那就是古蹟了!」父親開心地說。有印象時庄裡已經全是水泥透天。從水塘那裏就難以想像的舊庄景,這下子更難想像了。
廟是靠庄裡的人經營的。壁面上的經營者與刻在石裡的捐款人名,與底下捐款一萬一萬地列滿整面牆,大人們指著名,哪位同庄的遠房、同學和他的家人,喃喃起他們的不知如何的近況。新住民隨著隨著南科一戶戶移入別墅,這裡香火聽大人們說也開始變得有名起來。但庄裡的人終究會老去,多年後大概也不會有多少人記得庄以前的模樣。
三、
回到高雄已經接近深夜。父親坐在和室木階前,抱著一盒紙盒放在膝前,從裡面拿出一疊以前的選舉傳單放在身旁。「今天翻到的,沒想到都還留著。」他說。比明信片還要小上一點、數十年仍沒泛黃的選舉傳單,黃色或白色的色紙上印著選舉人的黑白照片、學經歷和相片。有的是國大選舉、鎮代表,還有一張特別具紀念意義的,是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傳單上一邊寫著「台大法律系」、「律師高考即格」,另一邊寫著「驅逐老賊」等野百合運動時的口號。
我放下傳單,抬頭剛好看見父親正從紙盒裡拿出一大本活頁夾,一頁頁翻開被時間洗得退色的、印刷淡淡粉畫的色紙,色紙間夾著的塑膠套裝滿了高中同學們的照片。「是畢業紀念冊嗎?」「哪有,是我買的。」我不敢置信地瞇起眼,不知道該怎麼看老爹的側臉。忍不住想著,啊,原來他也有過文藝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