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
瑞安新城社區的傳統市場內,每逢星期一,就會有個賣草藥的地攤出現。女老闆個子壯碩,人高馬大,見她運刀剁藥草的姿態,連男人見了都會搖頭自嘆不如。
聽說她賣的藥草都是自家栽種的,換言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不同的藥草。而她賣草藥的習慣,一定會將藥性用法煮法,全都不厭其詳的告知顧客。所以,顧客們對她十分信賴。每個顧客向她買過一次,絕對就會成為她的終身客戶。
今天她來得很早,空位上也堆滿一大埒,很像小榕樹帶著鬚根的植物。一位年輕少婦問她:「歐巴桑,那堆是什麼東西?」草藥攤主人一邊剁草藥,一邊回說:「那是羊奶頭啦!」老闆這樣回答少婦有聽沒有懂,轉個頭有去別的攤子瀏覽了。
我知道「羊奶頭」又稱「羊奶埔」,至於「天仙果」之名,這是後來才知道的。它的果實形相如羊奶頭,先綠帶白點,再由綠逐漸變淺紅至深紅至紫紅。其實它會被稱做「羊奶頭」,看個仔細還真像母羊垂掛的奶頭咧。而「天仙果」者,它是中藥業界所給它的稱呼。
用「羊奶頭」的根部與莖部燉雞或燉排骨,滋味鮮甜還帶有一股像芭樂的香氣,因此,也有人將它稱作「山芭樂」。有人問草藥攤主人,問它有何用途?她很老實的對客人說:「我家傳之用途是活絡筋骨,開胃順脾,可以強壯骨格。」
稍停她又說:「夭壽哦。竟然有人誇大宣傳,說什麼它可以壯陽啦!」由於攤主人說話態度曖昧,加上她那雙圓眼骨碌亂轉,旁邊圍聽者不好意思的一哄而散。中國人篤信草藥,如果說它可以壯陽固精,補腎充虛立即轟動廣被採用。
「羊奶頭」就是一個實例,因為有些不肖商家之吹擂,原本遍地皆是的草藥,頓時成為天上仙物大家爭相挖掘。如今想要找棵野生的羊奶頭,似乎是非常困難之事。因是之故,眼前街頭巷尾的地攤上所見者,絕大多數是人工栽培的成品。
此時一位猜不出年紀的中年男子,拿一張千元大鈔給攤主人,叮嚀她說要買五次份的羊奶頭。稍停,他繼續說他回頭會過來拿。女攤主向客人說聲謝謝,然後收下鈔票並找錢給客人。
客人拿錢轉身便走,地攤主人向圍觀者說:「那個人是老客戶啦,每次他都買很多呢。」聽她口氣好像是在做宣傳,又好像是她在自言自語?她接著又說:「他是內行人,懂得要買羊奶頭的根.....。」
有人順嘴問說:「為甚麼?」她說:「羊奶頭的枝葉無啥味,只有根部才會有香氣。雖然它整株都有用途,但內行人才會用它的根與莖做藥燉。至於枝葉部份,通常都是曬乾後切段做成茶泡材料。」
鄉下人多數是將天仙果泡酒,或者做藥燉當成強身壯骨之藥材。聽說它能強壯筋骨保護健康,還可以治療痠痛。尤其是婦女坐月子奶水不足之時,只消用根經燉雞喝下湯汁,保証奶水充足嬰兒健康。
鄉下人很樸實,可是對於謠言傳說容易接受。那年不知從何傳來謠言,說那羊奶頭具有強身健骨,補腎水固精氣之功效。謠言傳播迅速,一夜之間村道山徑人潮來往,人人手握尖嘴鋤或挖刀,四處尋找羊奶頭大量的挖走。
老家附近的山坪郊野,被外來人挖得坑洞處處,羊奶頭植物一棵不留。數年間挖過之野地,活像一顆長滿瘡疤的鬎鬁頭。這陣一窩蜂的肆虐,招惹山村居民對外來人極大的反感。而野生之羊奶遭受之浩劫,多年過後山貌仍難恢復原樣。
本草經上這樣說:「天仙果性味甘,微澀,效用柔和肝脾,清熱利濕,可治急性與慢性肝炎,水腫,腰骨扭傷......」事實上它是否有此效用?因為沒有臨床之實証,故爾無人敢打包票。
在我個人的經驗上,用羊奶頭燉雞喝湯,對於痠痛之恢復頗有功效。至於婦女坐月子期間缺乳之時,利用羊奶頭燉排骨喝湯,催乳效果也還不錯。以上就是我自己,對於羊奶頭(天仙果)所有的認識啦。
家鄉山林處處蒼翠,各種果樹藥草遍地即是。野生之果實我都喜歡,尤其「楊梅」的果實,不論是生果或是鹽漬或蜜餞,只要有得吃我都來者不拒。自從聽過鄉中耆老湯喜伯,說過一則與楊梅相關的故事之後,我對楊梅之喜愛更上層樓了。
故事內容是這樣的:古早古早的奶姑山坑底下,住著姑嫂兩人相依為命。小姑雙手靈巧善刺繡,她喜歡研究百花之生態,並將它引用到她的刺繡題材上。當她聽人說楊梅花開短促,即開即落隨即結果之生態亙久不變。
她為証實此說不假,決定一人上山去觀察,以便將楊梅之花引入它的刺繡題材內。某年的除夕大年夜,姑嫂倆吃過年夜飯之後,她辭別嫂子一人獨自上山,前去觀查楊梅開花之狀況。
由於速開速落抓不住重點,所以,她決定在山上多留一天,以便確實捕捉到楊梅花開之全貌。一天、兩天、三天都已過去了,可是小姑並未回來。此時嫂子擔心到無法自己,於是披上雪衣穿上雨鞋,匆匆上山去找小姑。
嫂子尋遍全山不見人影,就在一個偏僻山凹處見到一灘血跡,她順著血跡又發現小姑的鞋子。這時候嫂子意識到,她的小姑已經不幸遭遇虎吻了。嫂子傷心之餘,呼喚哀嚎嘴裡直叫「姑....虎...姑....虎......」徹夜的哀嚎泣血而亡。嫂子匍伏之處,但見一陣青煙裊裊升空,嫂子屍體瞬間化為青鳥騰空飛走。
這個傳說就是我祖鄉潮汕一帶流傳的「姑嫂鳥」故事。從古至今,每於楊梅成熟之時,潮汕一帶的山區,處處可以聽到「姑虎...姑虎....」的青鳥哀啼聲音。因此潮汕有句諺語云:「青鳥鳴啼聲哀哀,正是楊梅成熟時。」凡在山野採摘楊梅者,聞聽青鳥之鳴聲淒楚,大家都會深深被它的鳴聲所打動。
楊梅又稱樹梅,它是華東華南一帶常見之果樹。二月開花結果,五月果實成熟。果實鮮紅欲滴,但因核大肉少,所以經濟價值非常低微。近年來因為楊梅果實加工之開發,目前已逐漸有果農栽培它了。
楊梅之果色有多種,但是台灣果農栽培者,果色還是以鮮紅色居多數。通常果商對楊梅果實之評價,鮮紅色澤排名第一。在我家鄉苗栗山區的果農,常將楊梅樹稱做「長命樹」,但也有人將它稱作「搖錢樹」。
原因是楊梅樹的壽命甚長,一棵楊梅樹在無人為或樹蟲破壞之下,它可活個二、三十年絕無問題。因是之故,在深山裡頭常可遇見老態龍鍾之楊梅樹。而楊梅樹在園藝或林藝專家眼裡,它是屬於優良的庭園樹種。
春天來臨,老楊梅樹的樹貌呈現出順眼的一面。其樹幹堅強茁壯,皮色古拙樸實,老態龍鐘。枝葉茂密扶蘇,綠意盎然,宛如一個天然的盆栽。老家不遠處的十字路口,有棵樹齡不詳的老楊梅樹。阿公說他的阿公時代此樹就已存在,估算一下樹齡大概超過百年了吧?
童年時代我就與它結緣甚深,每天不在它的身畔消磨些時光,好像這天就過得不順暢的樣子。我與玩伴經常在樹下玩捉迷藏,或者玩著其其他的兒童遊戲。有時候心血來潮,我還會爬上樹去捕捉金龜子或啞蟬。
雖然村子裡的大人會叫我們節制免招意外,可是大人們之規勸,我等全當它是馬耳東風,直到某日玩伴文添跌斷手腳之後,我們的囂張行為才有所收斂。老楊梅樹給我的印象是四季分明,春天一到許多名叫「碧綠使」的綠鳥(綠繡眼),來回的高飛俯衝滿樹亂竄,原來它們是在搶食著,那些驚蟄雷響後出籠的樹蟲。
夏天楊梅果發育完成,顆顆果色艷紅照眼十分悅目。我們成天梭巡樹下撿視它的成熟度,一旦發現熟度夠了,我們便爬到樹上坐在樹椏上,舒服的享受它那成熟的甜美滋味。秋分時節楊梅樹上鳥結巢,我們就會天天查看它的生態。()
冬季楊梅樹依然綠意盎然,它是屬於常綠喬木。冬春之交楊梅放花,時間是在夜裡,我曾與舅舅表弟深夜觀察楊梅開花。楊梅花開不久立即凋謝,接著可見到綠點果胚之成形。這種大自然的奧秘景緻,一生遇上一次終生難忘。
楊梅樹木不易燃燒,所以日本人將它列為重要的防火樹種,大力推薦它當做為防火帶栽植之樹種。由於家鄉產業道路之拓寬,那棵老楊梅樹正好擋在路頭,為了道路之需要,它就被移至更深處的山區栽植了。 [待續]。
瑞安新城社區的傳統市場內,每逢星期一,就會有個賣草藥的地攤出現。女老闆個子壯碩,人高馬大,見她運刀剁藥草的姿態,連男人見了都會搖頭自嘆不如。
聽說她賣的藥草都是自家栽種的,換言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不同的藥草。而她賣草藥的習慣,一定會將藥性用法煮法,全都不厭其詳的告知顧客。所以,顧客們對她十分信賴。每個顧客向她買過一次,絕對就會成為她的終身客戶。
今天她來得很早,空位上也堆滿一大埒,很像小榕樹帶著鬚根的植物。一位年輕少婦問她:「歐巴桑,那堆是什麼東西?」草藥攤主人一邊剁草藥,一邊回說:「那是羊奶頭啦!」老闆這樣回答少婦有聽沒有懂,轉個頭有去別的攤子瀏覽了。
我知道「羊奶頭」又稱「羊奶埔」,至於「天仙果」之名,這是後來才知道的。它的果實形相如羊奶頭,先綠帶白點,再由綠逐漸變淺紅至深紅至紫紅。其實它會被稱做「羊奶頭」,看個仔細還真像母羊垂掛的奶頭咧。而「天仙果」者,它是中藥業界所給它的稱呼。
用「羊奶頭」的根部與莖部燉雞或燉排骨,滋味鮮甜還帶有一股像芭樂的香氣,因此,也有人將它稱作「山芭樂」。有人問草藥攤主人,問它有何用途?她很老實的對客人說:「我家傳之用途是活絡筋骨,開胃順脾,可以強壯骨格。」
稍停她又說:「夭壽哦。竟然有人誇大宣傳,說什麼它可以壯陽啦!」由於攤主人說話態度曖昧,加上她那雙圓眼骨碌亂轉,旁邊圍聽者不好意思的一哄而散。中國人篤信草藥,如果說它可以壯陽固精,補腎充虛立即轟動廣被採用。
「羊奶頭」就是一個實例,因為有些不肖商家之吹擂,原本遍地皆是的草藥,頓時成為天上仙物大家爭相挖掘。如今想要找棵野生的羊奶頭,似乎是非常困難之事。因是之故,眼前街頭巷尾的地攤上所見者,絕大多數是人工栽培的成品。
此時一位猜不出年紀的中年男子,拿一張千元大鈔給攤主人,叮嚀她說要買五次份的羊奶頭。稍停,他繼續說他回頭會過來拿。女攤主向客人說聲謝謝,然後收下鈔票並找錢給客人。
客人拿錢轉身便走,地攤主人向圍觀者說:「那個人是老客戶啦,每次他都買很多呢。」聽她口氣好像是在做宣傳,又好像是她在自言自語?她接著又說:「他是內行人,懂得要買羊奶頭的根.....。」
有人順嘴問說:「為甚麼?」她說:「羊奶頭的枝葉無啥味,只有根部才會有香氣。雖然它整株都有用途,但內行人才會用它的根與莖做藥燉。至於枝葉部份,通常都是曬乾後切段做成茶泡材料。」
鄉下人多數是將天仙果泡酒,或者做藥燉當成強身壯骨之藥材。聽說它能強壯筋骨保護健康,還可以治療痠痛。尤其是婦女坐月子奶水不足之時,只消用根經燉雞喝下湯汁,保証奶水充足嬰兒健康。
鄉下人很樸實,可是對於謠言傳說容易接受。那年不知從何傳來謠言,說那羊奶頭具有強身健骨,補腎水固精氣之功效。謠言傳播迅速,一夜之間村道山徑人潮來往,人人手握尖嘴鋤或挖刀,四處尋找羊奶頭大量的挖走。
老家附近的山坪郊野,被外來人挖得坑洞處處,羊奶頭植物一棵不留。數年間挖過之野地,活像一顆長滿瘡疤的鬎鬁頭。這陣一窩蜂的肆虐,招惹山村居民對外來人極大的反感。而野生之羊奶遭受之浩劫,多年過後山貌仍難恢復原樣。
本草經上這樣說:「天仙果性味甘,微澀,效用柔和肝脾,清熱利濕,可治急性與慢性肝炎,水腫,腰骨扭傷......」事實上它是否有此效用?因為沒有臨床之實証,故爾無人敢打包票。
在我個人的經驗上,用羊奶頭燉雞喝湯,對於痠痛之恢復頗有功效。至於婦女坐月子期間缺乳之時,利用羊奶頭燉排骨喝湯,催乳效果也還不錯。以上就是我自己,對於羊奶頭(天仙果)所有的認識啦。
家鄉山林處處蒼翠,各種果樹藥草遍地即是。野生之果實我都喜歡,尤其「楊梅」的果實,不論是生果或是鹽漬或蜜餞,只要有得吃我都來者不拒。自從聽過鄉中耆老湯喜伯,說過一則與楊梅相關的故事之後,我對楊梅之喜愛更上層樓了。
故事內容是這樣的:古早古早的奶姑山坑底下,住著姑嫂兩人相依為命。小姑雙手靈巧善刺繡,她喜歡研究百花之生態,並將它引用到她的刺繡題材上。當她聽人說楊梅花開短促,即開即落隨即結果之生態亙久不變。
她為証實此說不假,決定一人上山去觀察,以便將楊梅之花引入它的刺繡題材內。某年的除夕大年夜,姑嫂倆吃過年夜飯之後,她辭別嫂子一人獨自上山,前去觀查楊梅開花之狀況。
由於速開速落抓不住重點,所以,她決定在山上多留一天,以便確實捕捉到楊梅花開之全貌。一天、兩天、三天都已過去了,可是小姑並未回來。此時嫂子擔心到無法自己,於是披上雪衣穿上雨鞋,匆匆上山去找小姑。
嫂子尋遍全山不見人影,就在一個偏僻山凹處見到一灘血跡,她順著血跡又發現小姑的鞋子。這時候嫂子意識到,她的小姑已經不幸遭遇虎吻了。嫂子傷心之餘,呼喚哀嚎嘴裡直叫「姑....虎...姑....虎......」徹夜的哀嚎泣血而亡。嫂子匍伏之處,但見一陣青煙裊裊升空,嫂子屍體瞬間化為青鳥騰空飛走。
這個傳說就是我祖鄉潮汕一帶流傳的「姑嫂鳥」故事。從古至今,每於楊梅成熟之時,潮汕一帶的山區,處處可以聽到「姑虎...姑虎....」的青鳥哀啼聲音。因此潮汕有句諺語云:「青鳥鳴啼聲哀哀,正是楊梅成熟時。」凡在山野採摘楊梅者,聞聽青鳥之鳴聲淒楚,大家都會深深被它的鳴聲所打動。
楊梅又稱樹梅,它是華東華南一帶常見之果樹。二月開花結果,五月果實成熟。果實鮮紅欲滴,但因核大肉少,所以經濟價值非常低微。近年來因為楊梅果實加工之開發,目前已逐漸有果農栽培它了。
楊梅之果色有多種,但是台灣果農栽培者,果色還是以鮮紅色居多數。通常果商對楊梅果實之評價,鮮紅色澤排名第一。在我家鄉苗栗山區的果農,常將楊梅樹稱做「長命樹」,但也有人將它稱作「搖錢樹」。
原因是楊梅樹的壽命甚長,一棵楊梅樹在無人為或樹蟲破壞之下,它可活個二、三十年絕無問題。因是之故,在深山裡頭常可遇見老態龍鍾之楊梅樹。而楊梅樹在園藝或林藝專家眼裡,它是屬於優良的庭園樹種。
春天來臨,老楊梅樹的樹貌呈現出順眼的一面。其樹幹堅強茁壯,皮色古拙樸實,老態龍鐘。枝葉茂密扶蘇,綠意盎然,宛如一個天然的盆栽。老家不遠處的十字路口,有棵樹齡不詳的老楊梅樹。阿公說他的阿公時代此樹就已存在,估算一下樹齡大概超過百年了吧?
童年時代我就與它結緣甚深,每天不在它的身畔消磨些時光,好像這天就過得不順暢的樣子。我與玩伴經常在樹下玩捉迷藏,或者玩著其其他的兒童遊戲。有時候心血來潮,我還會爬上樹去捕捉金龜子或啞蟬。
雖然村子裡的大人會叫我們節制免招意外,可是大人們之規勸,我等全當它是馬耳東風,直到某日玩伴文添跌斷手腳之後,我們的囂張行為才有所收斂。老楊梅樹給我的印象是四季分明,春天一到許多名叫「碧綠使」的綠鳥(綠繡眼),來回的高飛俯衝滿樹亂竄,原來它們是在搶食著,那些驚蟄雷響後出籠的樹蟲。
夏天楊梅果發育完成,顆顆果色艷紅照眼十分悅目。我們成天梭巡樹下撿視它的成熟度,一旦發現熟度夠了,我們便爬到樹上坐在樹椏上,舒服的享受它那成熟的甜美滋味。秋分時節楊梅樹上鳥結巢,我們就會天天查看它的生態。()
冬季楊梅樹依然綠意盎然,它是屬於常綠喬木。冬春之交楊梅放花,時間是在夜裡,我曾與舅舅表弟深夜觀察楊梅開花。楊梅花開不久立即凋謝,接著可見到綠點果胚之成形。這種大自然的奧秘景緻,一生遇上一次終生難忘。
楊梅樹木不易燃燒,所以日本人將它列為重要的防火樹種,大力推薦它當做為防火帶栽植之樹種。由於家鄉產業道路之拓寬,那棵老楊梅樹正好擋在路頭,為了道路之需要,它就被移至更深處的山區栽植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