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溪的孩子』-(下)
-說我故鄉寫我家-
(901)-
「-母河蜿蜒數百里,一路奔騰無止息。蘊育千萬好子弟,為我故鄉擎高旗。」-
~後龍溪水不再嗚咽,但是故事繼續說著,謝謝讀者耐心的閱覽,歡迎光臨!~
六月艷陽天,鳳凰花開榴火紅,正是那驪歌欲動之時!班上的男、女學生紛紛拿著紀念冊或留言簿,邀請老師為他們題字留念。這種習慣起於何時?追溯起來無稽可考。
雖然我只是個代課老師,同學們依然拿過來請我留言幾句。盛情難卻之下,我就拿起簽字筆準備落筆留言。
為避免與他人撞詞同句,我先翻閱他人之留言。從諸多留言的字裡行間,約略可以看出留言者之特性。數學老師留言:「專精於一,無難不解。」歷史老師則說:「追根究裡,記取殷鑑。」
國文老師留言最長最妙,他說的是:「人生短暫之過客,可用精、靈、鬼、怪、四個字來形容:少年時期最幸福最自滿,這是『精』之代表。青年時期身心健旺,它是『靈』的凸顯。迨至中年時期,為名為利而鉤心鬥角,則是『鬼』的表現。至於老年垂暮之年,了無遺憾但多了自責,這就是『怪』的地方。」
仔細的將國文老師之留言,核對一下自己一路走來之歷程,還真的如國文老師所說一般,絲毫都無折扣。
這天,我在課堂上為學生們,複習植物病蟲害之大綱時,一位在班上很沉默的女生,趁著我在書寫黑板反身之際,將一本袖珍而又華麗的留言簿,夾放在收回的學生作業簿中。意思明白,就是希望我能留言給她。
於是我心血來潮,揮筆在她的留言簿上,寫下了這樣的字句:
「我心似海澎湃滾浪
我意如河長流不息
澎湃亂不了我的步伐
長流流不盡我的思緒
耿介絕不合流
悄歸大海無悔
在我日記裡留下
清清白白我的過往」。
下課時她到辦公室取回留言簿,她看到那幾行似詩非詩的留言,不解其內涵而向我提出詢問。我一時忙不過來,匆匆對她解釋說:「人生順逆或不如意,很容易導致出錯,因此,一生惟謹惟慎避免蹈入錯局。如此一來,儘管在這條路雖然走得辛苦,但卻心安理得!」她聽完滿臉疑惑像似不解?
於是我接著說:「一般人都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假如他能走出這道窄門,平靜多看些另外的生命成長,也許他就能活得更愉快啦!」
或許我的解說讓她覺得「阿里不達」,她還是抱著滿腦子疑問向我說聲謝謝走人。數年後我在某寫作夏令營裏,受託開一門「寫作導讀」之課程。巧的是她先生是班主任,我之受邀係出自她的舉薦。
第一堂課她夫婦都到場參予,害得一向自由講授之本領施展不來。講完之後還好她夫婦倆覺得還OK,所以我心安理得領取他的授課費。嗣後我還連續接受她們的委託,直到我去非洲投資為止。
我常對那些學生說:「寫作無專門、無師傅、只有辛勤與運氣罷了。如果你專心於某一主題,窮追不捨,功夫一深自然可見成果!」
我還對他們說:「一種題材很難寫完、說完或看完的。只要作者在寫作之時,技巧上再精細些,處理上再好些,任何的題材皆可歷久彌新,永不枯竭。就以『愛情』為例,自人類有歷史以來它一直被寫著,時至今日它依然新鮮可寫......。」
我又對他們說:「一個作者應多方去體驗,不能據守一隅而不前,唯有如此,才可擴大你的寫作領域,寫作之成果亦必豐碩超越他人。」
有學生問我:對於「網路文學」帶來的衝擊有何看法?
我個人認為:「網路裏的文章,為拉攏讀者節省時間,以及抓住現代人不耐煩之心理。文章越寫越短,內涵越來越淺薄,辛辣腥羶齊出籠,語不驚人死不休!甚至給人一種,沾醬油或過水之感覺而已。
趕時間、趕換新、趕效果之糾纏,譁眾取寵之心態,最後將會是輕、薄、短、小的文章充斥版面。也正因為如此,人類的文學素養,與思想表達之能力,將會慢慢的枯萎,走入單調乃至絕亡之路。」
因是之故,做為一個寫作之導讀者,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將之導入正軌,如此方不負為人師。
然而到了退休之後,我在引導孫兒們寫作,卻是發現他們的網路寫作習慣已成定型,積習難改矣。
新生代之寫作理念,完全自我堅持、或者固執己見。別人的意見如似東風過耳,完全聽不進去。因此教導幾次之後,我不禁的暗自思量:「是不是我那套LKK的想法,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啦?」
人生是一條有去無回的單行道,在其短短數十年的壽命當中,似乎都是被親情、愛情、人情與社會以及家庭糾纏著。
自從嬰兒呱呱落地至七歲期間,它可說是人生的摸索時期。在這摸索期間裏,他對週遭之環境事物一無所知,依賴其摸索心得之累積,慢慢去熟悉他的生存環境與週遭一切。
此時他的無知不受任何牽引糾纏,這可說是人生最幸福最快樂的階段。待至年齡自七歲至十七歲之間,他的人生經驗在這十年中間提升到相當水準。在此期間他對任何事物充滿著好奇與探索,他的思想漸趨成熟,但對家庭充滿著依賴。
他的探索野心慢慢滋長,思維領域也跟著積極的擴張。生理心理之變化讓他渴求答案,多愁善感成為他的標誌,對於性事初解更是充滿著幻想。而社會與學校之種種刺激,已經燃起他的野心擴張之火矣。
曼妙人生是一部連續劇,人生自十八歲至卅五歲之間,正是人類生命蓬勃時期。大家都紛紛投入高等教育與社會磨練,學校職場變成他們的活動空間,試練的場所。有人已經担負起社會責任,負責起家庭之生計,有人則是自組家庭照顧子女。
他的人生開始歩入精華階段,意氣風發活力旺盛。此時之衝勁十足,但穩定性似乎不夠。人生至此開始進入成熟時期,事事往前衝撞無所顧忌,成功失敗才是他們最在意之主題。
待至卅六歲至五十歲的十五年裏,智慧成熟做事幹練穩定。可是對於婚姻表現出倦怠感,對於家庭似乎照料鬆弛。於是家庭問題包括子女教育、夫妻感情、或工作表現,在在埋伏著危機與轉機。
此一階段是人生精華時期,有人功成名就,有人衝破難關一切都穩定下來。不過,這階段裏的離婚率驚人,外遇機會最多,儘管當事者都會用盡辦法去面對,即便是順利解決,但早已弄得遍體鱗傷矣。
五十至七十歲之間,人生自絢爛趨於平淡。不過,從政之人依然雄心勃勃。雙手緊握著既得利益不放。成功者平順享受成果,失敗者樓垮人去再也無法翻身。婚姻因為時間長久感覺平淡,性事卻想抓住尾巴,奈何心事重重而欲振乏力矣。
此時人生之起伏曲折道理他已明白,但他無法去防範未然之事。他將希望寄託於下一代,可是能夠達致希望之機會微乎其微了。以上的人生歷程統計概況,完全是筆者揣摩出來的曲線走勢。
筆者今年七十餘歲,經驗歷練足以闡釋這些過程。舉凡眼見耳聽或自家之親身經歷,完全融入其中而成文章。它的準確度如何姑且不論,它的說法或許生澀難懂,但各位無須深入去探討,文章論點之是非對錯,可當它是篇無聊文章搏君一笑罷了。 [待續]。
-說我故鄉寫我家-
(901)-
「-母河蜿蜒數百里,一路奔騰無止息。蘊育千萬好子弟,為我故鄉擎高旗。」-
~後龍溪水不再嗚咽,但是故事繼續說著,謝謝讀者耐心的閱覽,歡迎光臨!~
六月艷陽天,鳳凰花開榴火紅,正是那驪歌欲動之時!班上的男、女學生紛紛拿著紀念冊或留言簿,邀請老師為他們題字留念。這種習慣起於何時?追溯起來無稽可考。
雖然我只是個代課老師,同學們依然拿過來請我留言幾句。盛情難卻之下,我就拿起簽字筆準備落筆留言。
為避免與他人撞詞同句,我先翻閱他人之留言。從諸多留言的字裡行間,約略可以看出留言者之特性。數學老師留言:「專精於一,無難不解。」歷史老師則說:「追根究裡,記取殷鑑。」
國文老師留言最長最妙,他說的是:「人生短暫之過客,可用精、靈、鬼、怪、四個字來形容:少年時期最幸福最自滿,這是『精』之代表。青年時期身心健旺,它是『靈』的凸顯。迨至中年時期,為名為利而鉤心鬥角,則是『鬼』的表現。至於老年垂暮之年,了無遺憾但多了自責,這就是『怪』的地方。」
仔細的將國文老師之留言,核對一下自己一路走來之歷程,還真的如國文老師所說一般,絲毫都無折扣。
這天,我在課堂上為學生們,複習植物病蟲害之大綱時,一位在班上很沉默的女生,趁著我在書寫黑板反身之際,將一本袖珍而又華麗的留言簿,夾放在收回的學生作業簿中。意思明白,就是希望我能留言給她。
於是我心血來潮,揮筆在她的留言簿上,寫下了這樣的字句:
「我心似海澎湃滾浪
我意如河長流不息
澎湃亂不了我的步伐
長流流不盡我的思緒
耿介絕不合流
悄歸大海無悔
在我日記裡留下
清清白白我的過往」。
下課時她到辦公室取回留言簿,她看到那幾行似詩非詩的留言,不解其內涵而向我提出詢問。我一時忙不過來,匆匆對她解釋說:「人生順逆或不如意,很容易導致出錯,因此,一生惟謹惟慎避免蹈入錯局。如此一來,儘管在這條路雖然走得辛苦,但卻心安理得!」她聽完滿臉疑惑像似不解?
於是我接著說:「一般人都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假如他能走出這道窄門,平靜多看些另外的生命成長,也許他就能活得更愉快啦!」
或許我的解說讓她覺得「阿里不達」,她還是抱著滿腦子疑問向我說聲謝謝走人。數年後我在某寫作夏令營裏,受託開一門「寫作導讀」之課程。巧的是她先生是班主任,我之受邀係出自她的舉薦。
第一堂課她夫婦都到場參予,害得一向自由講授之本領施展不來。講完之後還好她夫婦倆覺得還OK,所以我心安理得領取他的授課費。嗣後我還連續接受她們的委託,直到我去非洲投資為止。
我常對那些學生說:「寫作無專門、無師傅、只有辛勤與運氣罷了。如果你專心於某一主題,窮追不捨,功夫一深自然可見成果!」
我還對他們說:「一種題材很難寫完、說完或看完的。只要作者在寫作之時,技巧上再精細些,處理上再好些,任何的題材皆可歷久彌新,永不枯竭。就以『愛情』為例,自人類有歷史以來它一直被寫著,時至今日它依然新鮮可寫......。」
我又對他們說:「一個作者應多方去體驗,不能據守一隅而不前,唯有如此,才可擴大你的寫作領域,寫作之成果亦必豐碩超越他人。」
有學生問我:對於「網路文學」帶來的衝擊有何看法?
我個人認為:「網路裏的文章,為拉攏讀者節省時間,以及抓住現代人不耐煩之心理。文章越寫越短,內涵越來越淺薄,辛辣腥羶齊出籠,語不驚人死不休!甚至給人一種,沾醬油或過水之感覺而已。
趕時間、趕換新、趕效果之糾纏,譁眾取寵之心態,最後將會是輕、薄、短、小的文章充斥版面。也正因為如此,人類的文學素養,與思想表達之能力,將會慢慢的枯萎,走入單調乃至絕亡之路。」
因是之故,做為一個寫作之導讀者,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將之導入正軌,如此方不負為人師。
然而到了退休之後,我在引導孫兒們寫作,卻是發現他們的網路寫作習慣已成定型,積習難改矣。
新生代之寫作理念,完全自我堅持、或者固執己見。別人的意見如似東風過耳,完全聽不進去。因此教導幾次之後,我不禁的暗自思量:「是不是我那套LKK的想法,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啦?」
人生是一條有去無回的單行道,在其短短數十年的壽命當中,似乎都是被親情、愛情、人情與社會以及家庭糾纏著。
自從嬰兒呱呱落地至七歲期間,它可說是人生的摸索時期。在這摸索期間裏,他對週遭之環境事物一無所知,依賴其摸索心得之累積,慢慢去熟悉他的生存環境與週遭一切。
此時他的無知不受任何牽引糾纏,這可說是人生最幸福最快樂的階段。待至年齡自七歲至十七歲之間,他的人生經驗在這十年中間提升到相當水準。在此期間他對任何事物充滿著好奇與探索,他的思想漸趨成熟,但對家庭充滿著依賴。
他的探索野心慢慢滋長,思維領域也跟著積極的擴張。生理心理之變化讓他渴求答案,多愁善感成為他的標誌,對於性事初解更是充滿著幻想。而社會與學校之種種刺激,已經燃起他的野心擴張之火矣。
曼妙人生是一部連續劇,人生自十八歲至卅五歲之間,正是人類生命蓬勃時期。大家都紛紛投入高等教育與社會磨練,學校職場變成他們的活動空間,試練的場所。有人已經担負起社會責任,負責起家庭之生計,有人則是自組家庭照顧子女。
他的人生開始歩入精華階段,意氣風發活力旺盛。此時之衝勁十足,但穩定性似乎不夠。人生至此開始進入成熟時期,事事往前衝撞無所顧忌,成功失敗才是他們最在意之主題。
待至卅六歲至五十歲的十五年裏,智慧成熟做事幹練穩定。可是對於婚姻表現出倦怠感,對於家庭似乎照料鬆弛。於是家庭問題包括子女教育、夫妻感情、或工作表現,在在埋伏著危機與轉機。
此一階段是人生精華時期,有人功成名就,有人衝破難關一切都穩定下來。不過,這階段裏的離婚率驚人,外遇機會最多,儘管當事者都會用盡辦法去面對,即便是順利解決,但早已弄得遍體鱗傷矣。
五十至七十歲之間,人生自絢爛趨於平淡。不過,從政之人依然雄心勃勃。雙手緊握著既得利益不放。成功者平順享受成果,失敗者樓垮人去再也無法翻身。婚姻因為時間長久感覺平淡,性事卻想抓住尾巴,奈何心事重重而欲振乏力矣。
此時人生之起伏曲折道理他已明白,但他無法去防範未然之事。他將希望寄託於下一代,可是能夠達致希望之機會微乎其微了。以上的人生歷程統計概況,完全是筆者揣摩出來的曲線走勢。
筆者今年七十餘歲,經驗歷練足以闡釋這些過程。舉凡眼見耳聽或自家之親身經歷,完全融入其中而成文章。它的準確度如何姑且不論,它的說法或許生澀難懂,但各位無須深入去探討,文章論點之是非對錯,可當它是篇無聊文章搏君一笑罷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