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
鄉下的水田耕作兩年之後,買掉水田改買江子翠之新田。舉家定居於江子翠,正是家中人丁旺盛之時,家裡之度支大增,所以,每年寒暑假盡量外出打工貼補用度。因我當時人長瘦小,常被以童工對待之。
當年中和的員山路,它是一條黃泥巴田路。兩側還許多水田,就在水田之中,有座專燒紅磚瓦的土窯。記憶中磚窯的方形煙囪上,好像用白漆寫著「勝利記磚窯廠」?年代久遠,此項記憶已經有些模糊啦。
每年暑假我人外出打工,賺些小錢幫助家用。因此,我與鄰居印度阿三,兩人都會來到這家窯場打工。剛開始因為年紀小,我們只能做些簡單的工作。起初每天我只負責拉著水管,在剛出窯不久的紅磚上澆水。一方面降溫,一方面防止在搬運時灰塵飄揚。
這份工作,看起來好像非常輕鬆,其實不然。因為這項工作,必須在大太陽底下,站著工作大半天無法休息。一天八小時之中,除了中午吃飯,午休息四十分鐘之外,任是鐵打漢子也受不了,更何況我們,還只是個十來出頭歲數的小學生呢!
這座磚窯遠望很像一列火車,紅磚砌成的方型煙囪,鎮日黑煙裊裊不息。當時公害觀念尚無,附近農家也無人抗議,所以,窯場一直平順的存活下去。
磚窯內部像似隧道,陰乾後之土磚或土瓦,一埒埒挑入堆疊整齊,由內而外順序擺放。封窯啟窯規矩很多,婦人小孩完全止步,只有老闆一人默默進行。每次老闆怕我們妨害到作業的步調,封窯或啟窯皆未讓我們參加。
當天祭祀之牲禮鷄鴨,次日加菜我們皆可分享。我很羨慕製磚與挑磚工作,因為他們工資高過我們數倍。幾度我向老闆要求調任,但都嫌我年紀小而被拒絕。有次被我纏得厲害,他竟笑笑對我說:「等你初中畢業再說吧!」
算一算距離初中畢業還有兩年多,失望之餘我便死了這條心。我曾問老工人這是啥麼類的磚窯?他對我說:「它是麵包窯了!」。為何它被稱呼「麵包窯」呢?老師傅說:「那是因為它的外型很像麵包,其實她也像豬籠,所以,也有人說它是『豬籠窯』啦。」
窯場的名字稱呼並不重要,產品銷路才是重點。這窯場燒出的磚塊瓦片頗受歡迎,遠近商家競相訂購。附近鄰鎮許多古厝三合院,多數是使用它的磚瓦構築的。三合院紅磚厝之背後,深深蘊含著「台灣磚仔厝文化」之精髓。可惜在台灣經濟起飛之後,鋼筋水泥屋取代磚瓦房。
這座有名的磚窯,終於敵不過「斯辣補」(灌水泥)的取代,默默的走入了歷史隧道,成為歷史名詞啦。嗣後我當兵退伍,因一時找不到工作,想到磚窯找份可以暫時糊口的工作。
中午時分,與三弟騎著腳踏車來到員山路。但見沿途處處動工興築「販子屋公寓」,而勝利記磚窯廠,已經被夷為平地找不到蹤影。好不容易憑著記憶,在員山路附近的巷子裡,找到了磚窯老闆的家。
昔日意氣風發的老闆,此時已成一個外貌邋遢的老人家。我客氣問他窯場的始末,老人家感慨的對我說:「因為鋼筋水泥的出現,價格便宜耐用,許多建築商紛紛棄磚瓦,改用水泥鋼筋灌注。
磚窯變無路用,恰巧兒子經商失敗,與人合建公寓出售。窯廠面積大且四方,他便與人合建一片新厝。原本合建有保留戶,卻沒想到都被兒子轉手賣光。一時間進退失據,只好搬回來守著老家了。」
老人家情緒十分激動,邊說邊擦眼淚狀極可憐。我和三弟在一旁,也不時的陪他掉眼淚。老人極力留我們吃午飯,我藉口有事必須先走,遂殷殷道別後會有期。走出員山路,太陽高掛正空熱力十足,兄弟倆光著頭騎著腳踏車回江子翠家裏,兩人已經汗流浹背,差點就要中暑昏到路旁咧。
磚窯廠沒找到工作,連續多日意興懶散。半個月之後,找上當初教我放映電影的老長官,經由他的推薦介紹,進入昆明街一家電影院當放映助理師。當十隻台灣社會,正由農業轉向工商。電影事業正是當道,所以放映師算是不錯的職業。
早年台灣島上之人民生活極為簡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可說是當時農業社會之生活寫照。或許是生活水準一致,故爾家家生活大同小異。待至土地改革成功,經濟繁榮穩定大環境之生活丕變之後,人們開始有餘力投入休閒娛樂之享受。電影之出現形成當時娛樂之主流。
都市裏或鄉下之電影院,有如雨後春筍紛紛設置。在當時看電影是時髦,三、五好友相聚一起去看場電影,算是當時社會之流行消遣。斯時電影院放映之電影,全都以外國片為主。美日電影大行其道,每天早午晚各有一場放映。
觀眾涵括三教九流,影片內容與興趣五花八門。有人喜歡美國西部地影,有人喜歡日本武士打鬥電影。青菜蘿蔔各取所好,有人愛坐樓上包廂享受,有人則喜歡樓下共同欣賞。電影事業之發達日進斗金,在在令人看了眼紅。
電影院成為人們消遣去處,更是情侶們約會的好地方。許多愛情故事在銀幕上演出,台下情侶也一對對陷入熱戀,不知造成多少的有情眷屬。嗣後由於生活之安逸,家家收入直線上升,對於消遣娛樂之需求胃口大開。
每天三場電影放映,明顯的不足以填滿觀眾之需求。許多夜貓子與加班人,無法在固定時段內看到電影,夜生活有限沒有去處,於是聰明的電影院老闆,便增加了午夜場之放映。
午夜場之出現,夜貓子與加班人有了去處,電影事業繼續如日中天,從業人員也跟著吃香喝辣的,至此電影事業之收入達致巔峰。然而好運並未打住,午夜場已不夠滿足需求,遂又有了子夜場之開闢。
據說當初午夜場推出之時,有人懷疑,台灣真的有那麼多的夜貓子嗎?然而事實擺在眼前,台灣夜貓子之多,讓午夜場之場場客滿外,就連子夜場推出也都還不夠容納需求咧。
通常,電影院安排夜場於九點收工。午夜場於十點半上場,待至子夜場接續上演,全片放映完畢已是凌晨一兩點左右。放映師傅收拾善後,最遲至三點左右,吃完宵夜之後才可上床休息。
儘管放映師之生活緊湊,但因薪水高競爭少,想要投入行列者多如過江之鯽。放映師傅睡至上午九點起床,拿著派出所開具之准映證明書,回到處所立即將新片巡視修剪,然後再小睡至一點左右準備開映。
生意好的時候,十二點就開映首場了。禮拜天上午九點開映,也是極為平常之事。各家電影院之場次安排都不同,有些每天五場有些六場。五場是早中晚三場加上午夜子夜場,六場則早兩場中兩場加上子夜午夜場。不管如何的安排,每天廿四小時都填補得滿滿的。
在那時的觀念裏賺錢第一,工作再苦從未聽說有人埋怨或抗議。當時之社會勞資雙方和諧並進各取所需,哪像今日之職場勞工意識高漲,動不動就走上街頭抗議,弄得勞資兩敗俱傷之局面。
民國50年代,社會巨輪繼續向前推進,但電影事業卻掀起了極大之變化。電視之出現迫使電影工業走向夕陽。大銀幕敵不過小箱子,電影因為敵不住電視,故爾從業人員紛紛轉行投入其他行業。
時勢之演變影響所及,電影行業蕭條無著而成為夕陽行業。一些無法適應之從業人員,流離失所收容空間緊縮。幸運轉入電視行業之人,則因水土不服而中途退出者大有人在。風華一時的電影事業,至此已被送進凋零行業之列矣! [待續]。
鄉下的水田耕作兩年之後,買掉水田改買江子翠之新田。舉家定居於江子翠,正是家中人丁旺盛之時,家裡之度支大增,所以,每年寒暑假盡量外出打工貼補用度。因我當時人長瘦小,常被以童工對待之。
當年中和的員山路,它是一條黃泥巴田路。兩側還許多水田,就在水田之中,有座專燒紅磚瓦的土窯。記憶中磚窯的方形煙囪上,好像用白漆寫著「勝利記磚窯廠」?年代久遠,此項記憶已經有些模糊啦。
每年暑假我人外出打工,賺些小錢幫助家用。因此,我與鄰居印度阿三,兩人都會來到這家窯場打工。剛開始因為年紀小,我們只能做些簡單的工作。起初每天我只負責拉著水管,在剛出窯不久的紅磚上澆水。一方面降溫,一方面防止在搬運時灰塵飄揚。
這份工作,看起來好像非常輕鬆,其實不然。因為這項工作,必須在大太陽底下,站著工作大半天無法休息。一天八小時之中,除了中午吃飯,午休息四十分鐘之外,任是鐵打漢子也受不了,更何況我們,還只是個十來出頭歲數的小學生呢!
這座磚窯遠望很像一列火車,紅磚砌成的方型煙囪,鎮日黑煙裊裊不息。當時公害觀念尚無,附近農家也無人抗議,所以,窯場一直平順的存活下去。
磚窯內部像似隧道,陰乾後之土磚或土瓦,一埒埒挑入堆疊整齊,由內而外順序擺放。封窯啟窯規矩很多,婦人小孩完全止步,只有老闆一人默默進行。每次老闆怕我們妨害到作業的步調,封窯或啟窯皆未讓我們參加。
當天祭祀之牲禮鷄鴨,次日加菜我們皆可分享。我很羨慕製磚與挑磚工作,因為他們工資高過我們數倍。幾度我向老闆要求調任,但都嫌我年紀小而被拒絕。有次被我纏得厲害,他竟笑笑對我說:「等你初中畢業再說吧!」
算一算距離初中畢業還有兩年多,失望之餘我便死了這條心。我曾問老工人這是啥麼類的磚窯?他對我說:「它是麵包窯了!」。為何它被稱呼「麵包窯」呢?老師傅說:「那是因為它的外型很像麵包,其實她也像豬籠,所以,也有人說它是『豬籠窯』啦。」
窯場的名字稱呼並不重要,產品銷路才是重點。這窯場燒出的磚塊瓦片頗受歡迎,遠近商家競相訂購。附近鄰鎮許多古厝三合院,多數是使用它的磚瓦構築的。三合院紅磚厝之背後,深深蘊含著「台灣磚仔厝文化」之精髓。可惜在台灣經濟起飛之後,鋼筋水泥屋取代磚瓦房。
這座有名的磚窯,終於敵不過「斯辣補」(灌水泥)的取代,默默的走入了歷史隧道,成為歷史名詞啦。嗣後我當兵退伍,因一時找不到工作,想到磚窯找份可以暫時糊口的工作。
中午時分,與三弟騎著腳踏車來到員山路。但見沿途處處動工興築「販子屋公寓」,而勝利記磚窯廠,已經被夷為平地找不到蹤影。好不容易憑著記憶,在員山路附近的巷子裡,找到了磚窯老闆的家。
昔日意氣風發的老闆,此時已成一個外貌邋遢的老人家。我客氣問他窯場的始末,老人家感慨的對我說:「因為鋼筋水泥的出現,價格便宜耐用,許多建築商紛紛棄磚瓦,改用水泥鋼筋灌注。
磚窯變無路用,恰巧兒子經商失敗,與人合建公寓出售。窯廠面積大且四方,他便與人合建一片新厝。原本合建有保留戶,卻沒想到都被兒子轉手賣光。一時間進退失據,只好搬回來守著老家了。」
老人家情緒十分激動,邊說邊擦眼淚狀極可憐。我和三弟在一旁,也不時的陪他掉眼淚。老人極力留我們吃午飯,我藉口有事必須先走,遂殷殷道別後會有期。走出員山路,太陽高掛正空熱力十足,兄弟倆光著頭騎著腳踏車回江子翠家裏,兩人已經汗流浹背,差點就要中暑昏到路旁咧。
磚窯廠沒找到工作,連續多日意興懶散。半個月之後,找上當初教我放映電影的老長官,經由他的推薦介紹,進入昆明街一家電影院當放映助理師。當十隻台灣社會,正由農業轉向工商。電影事業正是當道,所以放映師算是不錯的職業。
早年台灣島上之人民生活極為簡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可說是當時農業社會之生活寫照。或許是生活水準一致,故爾家家生活大同小異。待至土地改革成功,經濟繁榮穩定大環境之生活丕變之後,人們開始有餘力投入休閒娛樂之享受。電影之出現形成當時娛樂之主流。
都市裏或鄉下之電影院,有如雨後春筍紛紛設置。在當時看電影是時髦,三、五好友相聚一起去看場電影,算是當時社會之流行消遣。斯時電影院放映之電影,全都以外國片為主。美日電影大行其道,每天早午晚各有一場放映。
觀眾涵括三教九流,影片內容與興趣五花八門。有人喜歡美國西部地影,有人喜歡日本武士打鬥電影。青菜蘿蔔各取所好,有人愛坐樓上包廂享受,有人則喜歡樓下共同欣賞。電影事業之發達日進斗金,在在令人看了眼紅。
電影院成為人們消遣去處,更是情侶們約會的好地方。許多愛情故事在銀幕上演出,台下情侶也一對對陷入熱戀,不知造成多少的有情眷屬。嗣後由於生活之安逸,家家收入直線上升,對於消遣娛樂之需求胃口大開。
每天三場電影放映,明顯的不足以填滿觀眾之需求。許多夜貓子與加班人,無法在固定時段內看到電影,夜生活有限沒有去處,於是聰明的電影院老闆,便增加了午夜場之放映。
午夜場之出現,夜貓子與加班人有了去處,電影事業繼續如日中天,從業人員也跟著吃香喝辣的,至此電影事業之收入達致巔峰。然而好運並未打住,午夜場已不夠滿足需求,遂又有了子夜場之開闢。
據說當初午夜場推出之時,有人懷疑,台灣真的有那麼多的夜貓子嗎?然而事實擺在眼前,台灣夜貓子之多,讓午夜場之場場客滿外,就連子夜場推出也都還不夠容納需求咧。
通常,電影院安排夜場於九點收工。午夜場於十點半上場,待至子夜場接續上演,全片放映完畢已是凌晨一兩點左右。放映師傅收拾善後,最遲至三點左右,吃完宵夜之後才可上床休息。
儘管放映師之生活緊湊,但因薪水高競爭少,想要投入行列者多如過江之鯽。放映師傅睡至上午九點起床,拿著派出所開具之准映證明書,回到處所立即將新片巡視修剪,然後再小睡至一點左右準備開映。
生意好的時候,十二點就開映首場了。禮拜天上午九點開映,也是極為平常之事。各家電影院之場次安排都不同,有些每天五場有些六場。五場是早中晚三場加上午夜子夜場,六場則早兩場中兩場加上子夜午夜場。不管如何的安排,每天廿四小時都填補得滿滿的。
在那時的觀念裏賺錢第一,工作再苦從未聽說有人埋怨或抗議。當時之社會勞資雙方和諧並進各取所需,哪像今日之職場勞工意識高漲,動不動就走上街頭抗議,弄得勞資兩敗俱傷之局面。
民國50年代,社會巨輪繼續向前推進,但電影事業卻掀起了極大之變化。電視之出現迫使電影工業走向夕陽。大銀幕敵不過小箱子,電影因為敵不住電視,故爾從業人員紛紛轉行投入其他行業。
時勢之演變影響所及,電影行業蕭條無著而成為夕陽行業。一些無法適應之從業人員,流離失所收容空間緊縮。幸運轉入電視行業之人,則因水土不服而中途退出者大有人在。風華一時的電影事業,至此已被送進凋零行業之列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