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2)-
各位親愛的朋友啊,千萬不要輕視一張小小的名片,只要您運用與保管得宜,說不定它就可成為,您功成名就之敲門專呢。自從我踏入商場之後,隨時隨地都會收到,許多人與我交換的名片,我就會按照自己的原則去保護它。
別人把我的名片如何處理我不在乎,但是我收到人家的名片,回辦公室之後,一定會將收到名片,分門別類的裝入名片簿內保存下來。這些名片如同我收集的郵票一樣,一有空閒就會拿出來瀏覽一番。
我習慣利用名片背後之空白,紀錄下這位名片主人之特徵,包括交換名片之地點時間,當日談話要點,以及他的喜好和厭惡。當然啦,這些有關私人興趣和厭惡,多半是由對方所提供的。
各位可別小看這些記載,日後與對方商談或追索問題之時,有了它的憑據就能按圖索驥,日後在商業談判桌上,自然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張名片背後,都有一則故事在演繹著。他們的故事包羅萬象,瀏覽名片簿之時,這些故事便會一一的浮顯在眼前。
印象最深的一則,它是來自委內瑞拉赫南德茲老爹的故事。這位老人家初見他已七十高齡,精神燦碩雙眼炯炯發亮。在談判桌上更是生龍活虎,殺價手段之高明無與倫比。初次來到公司無人理會他,只有我這菜鳥出面招呼他老人家。
當他與我交換名片之時,業務經理的陰陰笑容,還有同事們幸災樂禍的表情,讓我永銘內心一輩子難忘。他的名片之大,接過手來有著氣勢磅礡之感覺。老人家知道我是菜鳥,公司的人故意派我出面,遂用心鼓勵我,並要我不用顧忌的向前衝。就如他那特別大張的名片,商談之後他也很給面子,簽給我一大數目的訂單。
老人家給我的這筆訂單,不但是我入行的第一張,更事我入行以來最大的鼓勵。而這張訂單上金額之大,也讓同事們對我的商談能力刮目相看。更妙的是業務經理,竟然大言不慚的說,我搶走了他的客戶。同事知道這傢伙的鬼脾氣,所以,沒有人出面附和他的說法。
老人家的照顧開啟我的生意之門,隨後就是一連串的幸運。這天一位來自澳洲的新客戶,他是一個名叫墨拉克的小夥子。此人的名片別出心裁,拿在手上就像耶誕卡似的摺疊著。外頁印刷是他的姓名、職級、電話與住址。內頁則是一張他們全家福照片,接過他的名片看到它的內頁,就會有著一股祥和溫馨的氣氛。
此人開口說話有點口吃毛病,說出口的話語踢凸連連。這傢伙口齒雖然不清,但是殺起價來卻是氣勢凌人,口才經驗稍微弱者,肯定會立刻敗下陣來。
他的年齡與我相彷彿,所以兩人交情形同莫逆。由於這又是同事間有心的推辭,結果讓我獲得一年份的供貨合同。業務經理幸災樂禍的笑我,他說小鳥尚未掌握於手中,隨時都有飛走的可能。待至對方之循環信用狀抵達,他才不敢再調侃我。
有趣的是我遇上美國一家大公司採購布朗先生,他有著一付查理布朗遜的騷鬍子。此君手爪不乾淨,老是要求我給他Under Commission。這傢伙的行為很齷齪,回扣給他不見得會有訂單,因此,他在同行業界裡臭名遠播。
他的名片有如其人,花邊滿滿裝飾之外,還特別選用香水紙印刷。雖然他的行為不敢茍同,但他的名片我也留下,並將它放入名片簿內存檔。此外,我還牢牢記註他的缺點與壞毛病。點油做記號,我還用紅筆在他的名片上,打個小叉叉記號。
某日同業來我公司過訪,鼻端聞到香水味道,立即問我是不是布朗先生的名片?我說是的,於是他才告訴我說,這傢伙已被公司開除了。原來這傢伙找上門來,是要另謀出路之探望行為啊,幸好我們上當,否則這下就要吃不完兜著走人啦。
中東的伊拉克商人阿里胡辛,他是巴格達的電子零件商家。初回見面交換名片之時,他給我的名片上帶有濃濃的古龍水味道。他自稱是王族之後裔,做起生意如同逛街亂買。他的購買極為零碎,但看在訂單金額份上,我勉為其難的與他來往。
他的名片背後印有族譜,追蹤一查他的祖父竟然是前約旦國王胡笙,不過是真是假我沒把握證實。他說台灣有位供應商吃定他,故爾再來往間鬧得很不愉快。他希望能與我公司交往,所以,透過外貿協會之介紹前來拜訪。
他下的訂單很大,但是價錢壓得很低。基於薄利多銷之原則,我們之間來往了十餘年。嗣後,因為兩伊戰爭發生而中斷生意。兩伊停戰之後繼續來往,丁蛋之大超乎尋常。正當我暗中高興之時,「沙漠風暴」又將雙方的生意擰斷了。
在台灣我有一位集郵朋友的名片更是誇張,四摺一疊頗具份量。當他與我交換名片之時,我還以為是風景明信片咧。這四摺名片上,洋洋灑灑印著他的頭銜。從公司董事長至公益團體之理監事,以及宗親會之執行理事等等擠滿頁面。還有許多莫名其妙的職銜也都印出來,只差没將戶長的名衘印上去罷了。
名片是持有人的身分告白,從前的拜帖就是它的前身。當時只寫姓名籍貫和職級而已。但是經過歲月之長期衍化,為方便於攜帶而變成今日之小紙片。豈知一些好事者愛作怪,竟然在它身上大作文章。有人刻意將其體積縮小或放大,形狀也自長方形演變出種種形狀。
總之一句話,那就是人類搞怪特性之彰顯罷了。往後您要是接到奇形怪狀的名片,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因為它並非啥麼的新鮮事兒啦。今日我到機場接一位素未謀面之商友,甫一見面他給我一張鑲金框的名片。這張名片造型十分特殊,令人大有一見難忘之印象。
再加上他的名片之表面,有著一股濃濃的玫瑰花香味,短時間內想要忘卻他也真不容易。交換名片在商場上,或者一般交流場合上乃屬平常之事。因為名片的交換不但是一種見面禮貌,它也是交流過程中必要之行為,所以,個人對這種互動作未,早就習以為常矣。
在下退休後初次參加一個工會的大型活動,一忽兒功夫就收下廿、卅餘張大小名片。由於個人甫自商場過來,萬沒想到這種商場交流禮節,竟也在這種場合裏盛行著,著實讓人眼界為之大開。三代以下皆好名,從此小小舉動足見一斑。
這日閒著無聊之餘,我將這兩年內參與交流所收回的名片,全部拿出來加以整理一番。哇塞!仔細計算一下,竟然多達五百有餘。換言之,我在這兩年的社會交誼活動裡,至少証明我已和五百多位友人見過面,或者曾經與他們在一起討論過啥麼事?或者它的主人不過只是點頭之交罷了。
面對著這些名片仔細回憶一下,意外發現有三分之一並非親遇者,它們大都是通信時的夾帶,有的則是展覽場上自己收下的。而這些名片的主人,來自世界各地之大小國家地方。他們有的與我有生意關係,有的是我同窗好友。有些是朋友的朋友,有些雖然有記下提要,但實在是記不起他是誰啦?
至於他們的職業包羅萬象,有些是向在下邀稿之編輯,有些慕名想要與在下交流作者或學者。甚至還有些是向在下推銷或購買商品者,名目之多不勝枚擧。最為特殊的是某團體龍頭之名片,林林總總竟有十數個抬頭(職銜)。
他有一張摺疊式的名片,名字印得小小的,頭銜之多見者嘆為觀止。從董事長理監事到幹事無一不具,名堂之多令人眼花撩亂。還有四、五項不相干的職銜裏,以「XX早覺會庶務」、「XXX山堂侍奉」最為特出。
某次個人在教師會館與他相逢,笑著問他這時啥麼工作,他很正經的告訴我說甚麼都管的職務。聽他解釋內容,不禁的讓人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我有一種習慣,喜歡將收到的名片,趁休息時間或在臨睡之前,將記憶所及之回憶梗概,約略筆記在名片上藉以加強記憶。
或許習慣使然,第二次在見面我一定直呼對方姓名或職銜。許多朋友非常訝異,等到我提到初見時談些啥麼,常使對方愕然久久。這是個小小撇步,它不但讓我在人情場合無往不利,即便在商場上也大有搞頭呢。
許多很難剃頭的商談場合,我都能輕鬆的過關斬將履險無虞,這全都是靠著這一祕招之表現。人是群居動物無法離群索居,名片就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介質。交換名片坦誠心意,職銜多寡並不是重點,隨俗一點,意思到了就不會失禮。
還記得個人初出茅廬之時,就職於某著名之日本公司。該公司之名片文化,深深的植入我心底處。每天的朝會活動,檢查名片就是一項重點工作。主管認為名片不帶身上,生意談成之機會必然渺茫。
他們驕傲自己的名片文化,注重名片禮節。與人交換名片畢恭畢敬,印象不佳或態度浮傲者與之交換,人走立刻將其名片丟進紙屑箱內,甚者還會叫職員撒鹽驅邪呢。後來我自己開公司,與人交換名片總是小心翼翼。
還有在我剛剛投入商場之時,我對名片交換小心翼翼的面對方式,常讓一些初識之對方不瞭解,甚至有有些人以為在下是故意的做作呢。其實,這些行為之發生,原因,大都是在下受到教養之環境與眾不同罷了。
自從我在商場經過長期的磨練過後,一直想將這種早已養成之習慣修正過來。奈何積習已深,根深蒂固,加上一再的因循閃避,終至無法改正過來。不過說句實在的話,想要在短時間內將一種積習修改過來,還真的有點不太容易哩! [待續]。
各位親愛的朋友啊,千萬不要輕視一張小小的名片,只要您運用與保管得宜,說不定它就可成為,您功成名就之敲門專呢。自從我踏入商場之後,隨時隨地都會收到,許多人與我交換的名片,我就會按照自己的原則去保護它。
別人把我的名片如何處理我不在乎,但是我收到人家的名片,回辦公室之後,一定會將收到名片,分門別類的裝入名片簿內保存下來。這些名片如同我收集的郵票一樣,一有空閒就會拿出來瀏覽一番。
我習慣利用名片背後之空白,紀錄下這位名片主人之特徵,包括交換名片之地點時間,當日談話要點,以及他的喜好和厭惡。當然啦,這些有關私人興趣和厭惡,多半是由對方所提供的。
各位可別小看這些記載,日後與對方商談或追索問題之時,有了它的憑據就能按圖索驥,日後在商業談判桌上,自然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張名片背後,都有一則故事在演繹著。他們的故事包羅萬象,瀏覽名片簿之時,這些故事便會一一的浮顯在眼前。
印象最深的一則,它是來自委內瑞拉赫南德茲老爹的故事。這位老人家初見他已七十高齡,精神燦碩雙眼炯炯發亮。在談判桌上更是生龍活虎,殺價手段之高明無與倫比。初次來到公司無人理會他,只有我這菜鳥出面招呼他老人家。
當他與我交換名片之時,業務經理的陰陰笑容,還有同事們幸災樂禍的表情,讓我永銘內心一輩子難忘。他的名片之大,接過手來有著氣勢磅礡之感覺。老人家知道我是菜鳥,公司的人故意派我出面,遂用心鼓勵我,並要我不用顧忌的向前衝。就如他那特別大張的名片,商談之後他也很給面子,簽給我一大數目的訂單。
老人家給我的這筆訂單,不但是我入行的第一張,更事我入行以來最大的鼓勵。而這張訂單上金額之大,也讓同事們對我的商談能力刮目相看。更妙的是業務經理,竟然大言不慚的說,我搶走了他的客戶。同事知道這傢伙的鬼脾氣,所以,沒有人出面附和他的說法。
老人家的照顧開啟我的生意之門,隨後就是一連串的幸運。這天一位來自澳洲的新客戶,他是一個名叫墨拉克的小夥子。此人的名片別出心裁,拿在手上就像耶誕卡似的摺疊著。外頁印刷是他的姓名、職級、電話與住址。內頁則是一張他們全家福照片,接過他的名片看到它的內頁,就會有著一股祥和溫馨的氣氛。
此人開口說話有點口吃毛病,說出口的話語踢凸連連。這傢伙口齒雖然不清,但是殺起價來卻是氣勢凌人,口才經驗稍微弱者,肯定會立刻敗下陣來。
他的年齡與我相彷彿,所以兩人交情形同莫逆。由於這又是同事間有心的推辭,結果讓我獲得一年份的供貨合同。業務經理幸災樂禍的笑我,他說小鳥尚未掌握於手中,隨時都有飛走的可能。待至對方之循環信用狀抵達,他才不敢再調侃我。
有趣的是我遇上美國一家大公司採購布朗先生,他有著一付查理布朗遜的騷鬍子。此君手爪不乾淨,老是要求我給他Under Commission。這傢伙的行為很齷齪,回扣給他不見得會有訂單,因此,他在同行業界裡臭名遠播。
他的名片有如其人,花邊滿滿裝飾之外,還特別選用香水紙印刷。雖然他的行為不敢茍同,但他的名片我也留下,並將它放入名片簿內存檔。此外,我還牢牢記註他的缺點與壞毛病。點油做記號,我還用紅筆在他的名片上,打個小叉叉記號。
某日同業來我公司過訪,鼻端聞到香水味道,立即問我是不是布朗先生的名片?我說是的,於是他才告訴我說,這傢伙已被公司開除了。原來這傢伙找上門來,是要另謀出路之探望行為啊,幸好我們上當,否則這下就要吃不完兜著走人啦。
中東的伊拉克商人阿里胡辛,他是巴格達的電子零件商家。初回見面交換名片之時,他給我的名片上帶有濃濃的古龍水味道。他自稱是王族之後裔,做起生意如同逛街亂買。他的購買極為零碎,但看在訂單金額份上,我勉為其難的與他來往。
他的名片背後印有族譜,追蹤一查他的祖父竟然是前約旦國王胡笙,不過是真是假我沒把握證實。他說台灣有位供應商吃定他,故爾再來往間鬧得很不愉快。他希望能與我公司交往,所以,透過外貿協會之介紹前來拜訪。
他下的訂單很大,但是價錢壓得很低。基於薄利多銷之原則,我們之間來往了十餘年。嗣後,因為兩伊戰爭發生而中斷生意。兩伊停戰之後繼續來往,丁蛋之大超乎尋常。正當我暗中高興之時,「沙漠風暴」又將雙方的生意擰斷了。
在台灣我有一位集郵朋友的名片更是誇張,四摺一疊頗具份量。當他與我交換名片之時,我還以為是風景明信片咧。這四摺名片上,洋洋灑灑印著他的頭銜。從公司董事長至公益團體之理監事,以及宗親會之執行理事等等擠滿頁面。還有許多莫名其妙的職銜也都印出來,只差没將戶長的名衘印上去罷了。
名片是持有人的身分告白,從前的拜帖就是它的前身。當時只寫姓名籍貫和職級而已。但是經過歲月之長期衍化,為方便於攜帶而變成今日之小紙片。豈知一些好事者愛作怪,竟然在它身上大作文章。有人刻意將其體積縮小或放大,形狀也自長方形演變出種種形狀。
總之一句話,那就是人類搞怪特性之彰顯罷了。往後您要是接到奇形怪狀的名片,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因為它並非啥麼的新鮮事兒啦。今日我到機場接一位素未謀面之商友,甫一見面他給我一張鑲金框的名片。這張名片造型十分特殊,令人大有一見難忘之印象。
再加上他的名片之表面,有著一股濃濃的玫瑰花香味,短時間內想要忘卻他也真不容易。交換名片在商場上,或者一般交流場合上乃屬平常之事。因為名片的交換不但是一種見面禮貌,它也是交流過程中必要之行為,所以,個人對這種互動作未,早就習以為常矣。
在下退休後初次參加一個工會的大型活動,一忽兒功夫就收下廿、卅餘張大小名片。由於個人甫自商場過來,萬沒想到這種商場交流禮節,竟也在這種場合裏盛行著,著實讓人眼界為之大開。三代以下皆好名,從此小小舉動足見一斑。
這日閒著無聊之餘,我將這兩年內參與交流所收回的名片,全部拿出來加以整理一番。哇塞!仔細計算一下,竟然多達五百有餘。換言之,我在這兩年的社會交誼活動裡,至少証明我已和五百多位友人見過面,或者曾經與他們在一起討論過啥麼事?或者它的主人不過只是點頭之交罷了。
面對著這些名片仔細回憶一下,意外發現有三分之一並非親遇者,它們大都是通信時的夾帶,有的則是展覽場上自己收下的。而這些名片的主人,來自世界各地之大小國家地方。他們有的與我有生意關係,有的是我同窗好友。有些是朋友的朋友,有些雖然有記下提要,但實在是記不起他是誰啦?
至於他們的職業包羅萬象,有些是向在下邀稿之編輯,有些慕名想要與在下交流作者或學者。甚至還有些是向在下推銷或購買商品者,名目之多不勝枚擧。最為特殊的是某團體龍頭之名片,林林總總竟有十數個抬頭(職銜)。
他有一張摺疊式的名片,名字印得小小的,頭銜之多見者嘆為觀止。從董事長理監事到幹事無一不具,名堂之多令人眼花撩亂。還有四、五項不相干的職銜裏,以「XX早覺會庶務」、「XXX山堂侍奉」最為特出。
某次個人在教師會館與他相逢,笑著問他這時啥麼工作,他很正經的告訴我說甚麼都管的職務。聽他解釋內容,不禁的讓人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我有一種習慣,喜歡將收到的名片,趁休息時間或在臨睡之前,將記憶所及之回憶梗概,約略筆記在名片上藉以加強記憶。
或許習慣使然,第二次在見面我一定直呼對方姓名或職銜。許多朋友非常訝異,等到我提到初見時談些啥麼,常使對方愕然久久。這是個小小撇步,它不但讓我在人情場合無往不利,即便在商場上也大有搞頭呢。
許多很難剃頭的商談場合,我都能輕鬆的過關斬將履險無虞,這全都是靠著這一祕招之表現。人是群居動物無法離群索居,名片就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介質。交換名片坦誠心意,職銜多寡並不是重點,隨俗一點,意思到了就不會失禮。
還記得個人初出茅廬之時,就職於某著名之日本公司。該公司之名片文化,深深的植入我心底處。每天的朝會活動,檢查名片就是一項重點工作。主管認為名片不帶身上,生意談成之機會必然渺茫。
他們驕傲自己的名片文化,注重名片禮節。與人交換名片畢恭畢敬,印象不佳或態度浮傲者與之交換,人走立刻將其名片丟進紙屑箱內,甚者還會叫職員撒鹽驅邪呢。後來我自己開公司,與人交換名片總是小心翼翼。
還有在我剛剛投入商場之時,我對名片交換小心翼翼的面對方式,常讓一些初識之對方不瞭解,甚至有有些人以為在下是故意的做作呢。其實,這些行為之發生,原因,大都是在下受到教養之環境與眾不同罷了。
自從我在商場經過長期的磨練過後,一直想將這種早已養成之習慣修正過來。奈何積習已深,根深蒂固,加上一再的因循閃避,終至無法改正過來。不過說句實在的話,想要在短時間內將一種積習修改過來,還真的有點不太容易哩!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