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退休的第一個雙週休,我與老妻回到故鄉探望表哥他們。兄弟倆由於多年不見,表哥殷殷堅持要我們留住幾天。盛情難去之下,夫妻倆便答應留下來小住幾日。首日帶著思鄉情緒留宿,樣樣覺得新奇,加以童年種種回憶出現眼前,所以不覺得日子枯燥。但是兩三天過去之後,一股浮躁心情油然而生。

身畔老妻見我坐立難安,於是建議何不去古屋走走?老妻鼓勵的說:「或許走走會有所心得也說不定哩。」妻言果然成理,一時心動,也未置可否的拉著妻手出門,直往古屋方向走去。

故鄉的那座古屋,是一座用泥磚堆砌的典型四合院建築,路衝矗立在鄉道的盡頭已近半個世紀之歲月。由於年久失修的關係,昔日白壁紅瓦之光彩盡失。就連光亮潔白的照牆,如今都已黃跡斑斑不堪瞧眼。

整座大屋浸浴在夕陽下,卻是顯得那麼的老態龍鍾,暮氣沉沉。古屋前之客廳面前有塊曬穀場,牆腳堆放著農具犁耙碌碡,和清潔用具掃帚畚箕。或許長久沒用,它們的外表蒙著一層白灰,斑駁中透著一股陳舊的味道。

薄薄一層塗抹於表面之水泥,經不起歲月之摧殘,此時外觀龜裂成塊,東一塊西一塊的,還有成堆的垃圾與雞屎觸目無人整理。屋左空地上,一棵大人合抱粗的玉蘭花樹,長得婷婷華蔭綠意照眼,微風輕拂搖映葳蕤。此時正值花季,群蕊競吐香氣飄送。引來頑童大群,利用竹夾摘採花朵。

記得小時候的我很頑皮,時常將那採得之玉蘭花朵藏入鉛筆盒內。上課時趁著老師寫黑板的空檔,立刻拿出來向同學炫燿一番。某次我又在課堂上炫燿,一不小心被老師逮個正著。

老師罰我蛙跳繞教室十圈,跳完十圈我的雙腿似鐵無法動彈,還得勞動兩位同學攙扶我回家。儘管如此,我的童心仍然樂此不疲,因而常使老師大傷腦筋。幸好老師仁慈,未將我的頑皮告知父母,讓我省下不少嚴厲的待遇。

距離古屋不遠處是一大片稻田,坵坵阡陌整齊活似棋盤。田裡剛剛割過早稻,留下稻頭傷人腳踝。因此這段時日,很少孩童下田玩耍。夜幕低垂田裡非常熱鬧,先由稀疏的蛙鳴揭開序幕。

一隻兩隻帶頭起音,接著數隻嘓嘓跟著唱合。然後四個角落傾聲合奏,嘓嘓呱呱一片天籟。夜色越深叫得越是起勁,直至天明仍舊不衰。古屋主人姓賴,專營山產發跡之後舉家移居都市。

留下這厝古屋家人很少回來,每年只有清明祭祖才見人跡。除此之外,大概子女婚嫁或是添丁才有族人回來點香燒金紙。因此,古屋一年熱鬧幾天過後,平日全由阿旺伯代為打理。阿旺伯雖只同姓的外人,他對賴氏祖先神牌的敬茶點香,從來不敢有所懈怠。反是賴氏各房支脈,每月寄些錢來就以為很了不起之事。

阿旺伯年過花甲,緘默寡言,在此寄居卅餘年。聽說:他的女友是被日本人凌辱致死,難怪談到日本的人事物他都恨之入骨。後來他找到那位欺負女友的日本人,二話不說,手起刀落便將那傢伙了結。

他之被捕入獄,直至台灣光復才被釋放出來。在獄中他受盡折磨,至今雙腿胸背都留有深刻痕跡。傳言,這厝古屋係景山表哥的傑作。從打地基至上樑,乃至粉刷到完工全由他一手包辦。

他是故鄉唯一的土木工程師,故鄉許多大建物都是出自其手,技術一流又善設計,可惜他只能稱雄於鄉下罷啦。年輕時的表哥胸懷大志,一心想要往都市裡發展。然而,他需承祧家中之香火,以致他鬱鬱終日無法伸展大志,因而終老於家鄉。

這一日他看到我已退休回家探望他,於是堅持留我盤桓數日才肯放我北返。於是在他盛情挽留之下,我只好在老家多窩了幾天。而這留住的幾天裏,因無去處反讓我窩出了燥火。老妻之建議前去看看老屋,總算讓回憶趕走了鬱悶,此刻之心情確實已經舒暢許多啦。

有過這次的經驗,以後每逢心情鬱悶,或者是精神不濟之時,我都會來個披衣外出,穿街走巷到處閒逛。一路走走停停,邊奏邊看,邊看邊走。用不了幾十分鐘之光景,心懷裡的苦悶鬱卒一掃而空。

這日我又空檔無事,信步外出溜噠,走過橫巷踏上人行道,優哉游哉的晃蕩半天,這是我退休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性本就不太安分的老頭子,進入巷內很容易勾憶起往事。儘管這些往事塵封已久,揭開之後依然是驚心動魄,令人久久無法自己。

對門狹窄曲折之141長巷,當年因為建商賴皮拖延,竣工之後遲遲未能拉直,結果留下今天深長而又狹窄面貌。任何人走過一趟,無不開口唾罵建商之缺德。然而此巷雖然不如人意,可是她的兩端都銜接寬闊大馬路,這可算是一種美中不足之缺陷美吧。

退休前我經常穿過這條小巷去公司上班,因此,對它的內裡概況十分熟悉。哪裡彎曲那家養狗那家人善,在在瞭若指掌。巷子口這頭的員山路車水馬龍,那頭的連城路也不遑多讓。走過來逛過去,眼中所見儘是「忙碌」二字罷了。

平常時間道路或巷子暢通無阻,到了上下班顛峰時段,那可就看看各人的造化如何囉。人車堵路交通打結,在此都是稀鬆平常之事。上下班的人或是附近的居民,對此垢病向上反映全都無效。

人們記憶之中,這裡的大路小巷時常翻修。尤其是在選舉之前,修修補補更加勤快。因是之故,路面翻修成為一種指標信號,那就是選舉快到啦。員山路與連城路位置雖然偏僻,可是他們的交通量不輸城市,顛峰時段之慘,寸步難行尚不足以形容。人車之糾結,非到晚間無法通暢。

您看看!現在時間是下午五點不到,路上之車輛已有遲緩慢步現象出現。眼前已有兩車司機在吵嘴,原來有人想要避免被塞車所困而開快車,結果與人擦撞而引起糾紛。果不其然,時間一過五點堵塞越見嚴重。一路叭叭催促聲不絕於耳,方才爭執之人眼見情勢不妙,草草結束爭吵各自回車走人。

於是車潮稍見移動,但事情況並不樂觀。因為一些貪圖便利者想抄捷徑,結果擠入巷子內無法動彈。緊接著有人頭伸車外,國罵訐譙脫口而出,當然又是避免不了一場口舌之爭囉。人們一旦陷入爭吵理智儘失,啥麼難聽字眼全都傾倒出來。

三字經五字經全部出籠,琅琅上口就連路過婦女,也都紛紛掩耳不敢多聽。爭吵越來越是熱勁,只要老子不爽,天皇老子過來照樣把他罵得狗頭淋血。現代人的生活緊張,自律神經早已不堪負荷。人人無法自我控制,天天爭吵在所難免。

如此劇情天天上演,看多聽多遇見多了,心態上自然就變得麻木不仁啦。對於這種劇情司空見慣,即便在您眼前發生,您也會懶得去瞧它一眼。時常聽說城市人冷漠,其實不然,實在因為見過太多事故而心境麻痺啦。

或許心態上的麻痺,所以才會任由他們去謾罵,各走各路以免自找麻煩。看看腕錶將近晚上七點,交通之節逐漸寬鬆。車陣逐漸疏解向前移動,糾紛謾罵沒有啦,國罵三字經消失啦。突然腹肚咕嚕抗議,方知晚餐時間已到。趕忙穿過橫巷回家晚餐。走進家門看見老妻笑臉相迎,剛才見到知糾葛鳥氣,早已煙消雲散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