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
台灣光復那年我正好四歲,正是人類記憶力的啟蒙時期。戰後的台灣日本人撤走,留下一個支離破碎的環境給我們。印象中在我五、六歲之時,家中還經常可以吃到昭和草粥,或者昭和草炒蝦皮的食物。
昭和草含有一股特有的草腥味,至今它的氣味猶在鼻端徘徊不去。聽我老祖母說,昭和草是日本人傳進來的。當時因為日軍在太平洋區到處點燃戰火,台灣就成為他們龐大軍糧的供應區。
那時候的台灣在日軍嚴厲的搜刮之下,米糧蔬菜裝滿一車一船船,源源不斷的被軍部送上戰場,當做前線不可或缺的補給物質。為不讓台灣人餓死,所以,才有昭和草傳入台灣之說。
傳說當年日本人利用飛機,自空中撒下大量得昭和草的種子,區域廣泛吾所不撒。存心讓它到處著地繁值成長,因此,台灣到處都有昭和草之蹤跡。根據許多學者之考証,昭和草之原鄉是中南美洲,傳遞到亞洲的路徑是自南太平洋北上,是故,昭和草自日傳入台灣之說法值得商榷。
由於昭和草可當做野菜充饑,故爾它被命名為「饑荒草」或「救荒草」。當時物質缺乏年代裡,民眾有感於上蒼賜草食之恩澤,於是又將它命名為「神仙菜」。聽說蘭嶼人見其生長在機場跑道旁,所以便將它稱做「飛機草」。然而有許多台灣人不認識它,卻將它稱作「山茼蒿」呢。
昭和草柔軟多汁,早年它最常出現在餐桌上。 我們是採它未開花的嫩莖葉,用來煮稀飯或炒蝦皮,有時候是汆燙沾桔醬吃。有錢人家用它的嫩葉煮蛋花湯,炒肉絲是現代人之吃法。它本身具有一股特有之草腥味,吃過一次永難忘記。
它在開花時,花苞之頭狀花序朝上,授粉後再度朝下,果實成熟時再度朝上,將冠毛撐開成白色的球狀,風一吹就隨風飄揚。如同蒲公英一般,花絮種子飄到哪就活到哪。葉片呈顯橢圓形,葉片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狀。春夏兩季開花,由於花莖柔軟,所以花朵容易向下垂。
昭和草春季開長型花有個紅色花頂,成熟爆裂白色如棉絮,然後藉助風力幫助她完成傳接代之任務。它的花語:「不要碰我」。台灣光復初期到我小學二年級,昭和草仍然有人食用。
家鄉小學校內,有位福興村來的王德奎同學,他家窮到不行,三餐還是吃昭和草粥。老師曾為他在班上發起樂捐,結果卻被他老爸所拒絕。山村小孩的鼻子挺敏銳,只要有人放個草腥味之臭屁,絕對可以尋味找出是誰的傑作。
王德奎家中常吃昭和草,因此,他常被誤賴是禍首,不過他從未辯解過。某日上地理課,一聲清亮屁聲傳來,大家都把目光投注在王德奎身上。地理老師妙,他說「偷吃嘴油,放屁臉紅。」
於是大家目光掃尋想找出禍首。結果曾廣志同學滿臉通紅,這下他抵賴不過只好認了。廣志臉紅的承認,引來班上同學一陣哈哈大笑。昔日鄉下過菜荒時期,短短的個把月裡,昭和草可說是野菜中的天霸王。
菜荒期間,家家孩子大人爭相去野外採摘昭和草。因為大家都摘,空地上的數十公尺範圍內,幾乎見不到半棵昭和草。昭和草全株可食用,幼苗或嫩莖葉洗淨之後,用蒜頭或老薑爆香,猛火快炒,或加蝦皮同炒,趁熱吃滋味如茼蒿還算好吃,但是涼了下來濃濃的草腥味令人作嘔。
它的花苞尚未爆開採下,拖過麵漿下過油炸,味道不錯百吃不厭。成熟的莖梗去剝除外皮後切段,汆燙熟透起鍋拋以鹽巴,當菜或當小孩零嘴兩相皆宜。若將莖梗醃漬成小菜,它就是一道不錯的下酒菜。
還有人拿它當做藥材,根據藥書記載,它有治療高血壓、頭痛、便秘、行氣利尿,還有外敷消腫等功能。如果在野外遭蚊蟲咬傷,可以摘下昭和草葉搓揉患處,迅速可以消除癢痛。若是膿腫疼痛,可用整棵昭和草搗碎敷於患部,就可發揮它的消腫去瘀之效用。
昭和草的繁殖力及存活率驚人,全省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山野丘陵,或者是在山坪土凹之處,乃至平地之田邊路旁或庭園荒地上。甚至於海邊沙地上。到處 都可以見到它的族群存在。
一年四季裡,昭和草之生機蓬勃,略為經過一陣小雨之滋潤,它立即遍地一片綠意盎然,微風吹過它就迎風招搖。全年皆可採摘嫩葉食用,尤其春至夏季期間最是鮮嫩好吃的時機。很久沒去鄉下,不知它們是否安然如常?
野菜在家鄉廣受村仁愛護,而遍地生長的雜草野樹,村人對它們也未敢待慢。古早鄉間醫療設備很差,醫生護士和醫院寥少之外,就連醫藥之供應也十分窘促。從前看個小病都需到鎮上醫院求診,不但費用高得離譜,藥用所費也不輕鬆。那像今日託受健保之福蔭,無論看病取藥十分方便。
記得在幼年時代,頭痛腹痛或任何症狀,家人都會道郊野山邊水涯拔取藥草。清洗乾淨拿回家中熬之喝下治病。有次在下患了感冒嚴重發燒,母親只用少許之藥草熬湯下。之後,再用棉被矇出一身汗水。用不了多日,我的感冒液晶痊癒啦。
在當時的鄉下人來說,如果這個人送醫院求醫,那便表示此人之病十分嚴重,或許會有喪命之虞。甚至許多人還認為,送入醫院表示此人已病入膏肓無可藥救呢。第二故鄉江子翠,早年在華江橋尚未開通之前,到處都是綠野平疇水田相連。村景綠綠,十分醒眼。
農戶住家比鄰而居,互相聞問和樂如同一家之人。斯時之田埂菜畦或水溝旁,處處可見到蓬勃生長的魚腥草、車前草、蜆殼草、覆盆草等等草藥植物。誰家孩子拉肚子、頭痛腹痛、胃口不佳、只需拔些草藥回家熬煮喝下,藥到病除迅速恢復身體之健康。
倘若有孩子或大人頭上長臭頭、腿上生膿瘡或破傷、只需摘些蜆殼草搗碎敷貼患處,三幾天便可收到化膿收汁結痂之功效。且待其患處結疤脫落之後,不久就可見到鮮紅之新肉長出。
更妙的是誰家孩子轉骨登大人困難,只需把蜆殼草與楊梅草燉煮排骨,喝下保證立竿見影功效奇佳。喝後數日內看到孩子的小乳頭紅紅,那就是草藥效用的最佳明証。孩子轉骨登大人成不成功,除了小乳頭紅腫之外,他的喉結也逐漸顯陰毛則猛飆生出。還有效果更佳之狀況,那就是痘痘跟著前來報到。
這些徵候雖是成長極為平常之現象,但大人們都認為這是蜆殼草的功效哩。鄉村赤腳郎中尋常百姓,大都懂得一些草藥知識,有的是祖傳秘方也些則是道聽塗說,反正藥方沒有吃死人,大家便口口相傳變成為常識啦。
不過科班受過訓育的郎中們,卻是一再告誡村人,莫要亂吃草藥以免影響病情。村子裏有個非科班出身的赤腳仙郎中,常將蜆殼草視為珍寶。許多古怪知曉之疾病,他只用一味蜆殼草對應。有趣的事連連發生,療癒之成績十分亮麗。
他一再的強調蜆殼草去淤銷種功效,許多村人拔回試用效果宏著,因此,村人也就跟著將蜆殼草視為至寶,尋常時間裡對它照護有加,絕對不准隨便將它踩踏或拔除。那位赤腳仙郎中還說,因為蜆殼草能促進皮膚之新陳代謝,所以,它也有著潤滑清新皮膚之作用。
蜆殼草是否真如赤腳仙口中所言那搬神奇?因為當時沒有留下,任確切的臨床資料可供印證,可是村人依然對它的功效信不疑。就連家祖母與家母也是其信者之一,每每遇上些微病痛必求助於藥草。
在下四十五歲那年,因應業務上之需要,故爾與化妝產品產業有所接觸。而在早年之化妝品原料之中,許多都是淬取自天然植物。當時有一位法國客戶向我推薦,該公司獨自淬煉自藥草的護膚藥霜。令我吃驚的是它的主要材料,竟然是蜆殼草與蠶繭之混合。
這個資訊確實讓我大吃一驚,從此對這一向被鄉下人稱呼為「乞食草」或「雷公根」的不起眼植物,再也不敢投以輕視之眼光矣。而這筆生意雙方洽談許久,之後因為合作條件一直無法談攏,所以,這個難得之合作機會只好作罷了。[待續]。
台灣光復那年我正好四歲,正是人類記憶力的啟蒙時期。戰後的台灣日本人撤走,留下一個支離破碎的環境給我們。印象中在我五、六歲之時,家中還經常可以吃到昭和草粥,或者昭和草炒蝦皮的食物。
昭和草含有一股特有的草腥味,至今它的氣味猶在鼻端徘徊不去。聽我老祖母說,昭和草是日本人傳進來的。當時因為日軍在太平洋區到處點燃戰火,台灣就成為他們龐大軍糧的供應區。
那時候的台灣在日軍嚴厲的搜刮之下,米糧蔬菜裝滿一車一船船,源源不斷的被軍部送上戰場,當做前線不可或缺的補給物質。為不讓台灣人餓死,所以,才有昭和草傳入台灣之說。
傳說當年日本人利用飛機,自空中撒下大量得昭和草的種子,區域廣泛吾所不撒。存心讓它到處著地繁值成長,因此,台灣到處都有昭和草之蹤跡。根據許多學者之考証,昭和草之原鄉是中南美洲,傳遞到亞洲的路徑是自南太平洋北上,是故,昭和草自日傳入台灣之說法值得商榷。
由於昭和草可當做野菜充饑,故爾它被命名為「饑荒草」或「救荒草」。當時物質缺乏年代裡,民眾有感於上蒼賜草食之恩澤,於是又將它命名為「神仙菜」。聽說蘭嶼人見其生長在機場跑道旁,所以便將它稱做「飛機草」。然而有許多台灣人不認識它,卻將它稱作「山茼蒿」呢。
昭和草柔軟多汁,早年它最常出現在餐桌上。 我們是採它未開花的嫩莖葉,用來煮稀飯或炒蝦皮,有時候是汆燙沾桔醬吃。有錢人家用它的嫩葉煮蛋花湯,炒肉絲是現代人之吃法。它本身具有一股特有之草腥味,吃過一次永難忘記。
它在開花時,花苞之頭狀花序朝上,授粉後再度朝下,果實成熟時再度朝上,將冠毛撐開成白色的球狀,風一吹就隨風飄揚。如同蒲公英一般,花絮種子飄到哪就活到哪。葉片呈顯橢圓形,葉片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狀。春夏兩季開花,由於花莖柔軟,所以花朵容易向下垂。
昭和草春季開長型花有個紅色花頂,成熟爆裂白色如棉絮,然後藉助風力幫助她完成傳接代之任務。它的花語:「不要碰我」。台灣光復初期到我小學二年級,昭和草仍然有人食用。
家鄉小學校內,有位福興村來的王德奎同學,他家窮到不行,三餐還是吃昭和草粥。老師曾為他在班上發起樂捐,結果卻被他老爸所拒絕。山村小孩的鼻子挺敏銳,只要有人放個草腥味之臭屁,絕對可以尋味找出是誰的傑作。
王德奎家中常吃昭和草,因此,他常被誤賴是禍首,不過他從未辯解過。某日上地理課,一聲清亮屁聲傳來,大家都把目光投注在王德奎身上。地理老師妙,他說「偷吃嘴油,放屁臉紅。」
於是大家目光掃尋想找出禍首。結果曾廣志同學滿臉通紅,這下他抵賴不過只好認了。廣志臉紅的承認,引來班上同學一陣哈哈大笑。昔日鄉下過菜荒時期,短短的個把月裡,昭和草可說是野菜中的天霸王。
菜荒期間,家家孩子大人爭相去野外採摘昭和草。因為大家都摘,空地上的數十公尺範圍內,幾乎見不到半棵昭和草。昭和草全株可食用,幼苗或嫩莖葉洗淨之後,用蒜頭或老薑爆香,猛火快炒,或加蝦皮同炒,趁熱吃滋味如茼蒿還算好吃,但是涼了下來濃濃的草腥味令人作嘔。
它的花苞尚未爆開採下,拖過麵漿下過油炸,味道不錯百吃不厭。成熟的莖梗去剝除外皮後切段,汆燙熟透起鍋拋以鹽巴,當菜或當小孩零嘴兩相皆宜。若將莖梗醃漬成小菜,它就是一道不錯的下酒菜。
還有人拿它當做藥材,根據藥書記載,它有治療高血壓、頭痛、便秘、行氣利尿,還有外敷消腫等功能。如果在野外遭蚊蟲咬傷,可以摘下昭和草葉搓揉患處,迅速可以消除癢痛。若是膿腫疼痛,可用整棵昭和草搗碎敷於患部,就可發揮它的消腫去瘀之效用。
昭和草的繁殖力及存活率驚人,全省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山野丘陵,或者是在山坪土凹之處,乃至平地之田邊路旁或庭園荒地上。甚至於海邊沙地上。到處 都可以見到它的族群存在。
一年四季裡,昭和草之生機蓬勃,略為經過一陣小雨之滋潤,它立即遍地一片綠意盎然,微風吹過它就迎風招搖。全年皆可採摘嫩葉食用,尤其春至夏季期間最是鮮嫩好吃的時機。很久沒去鄉下,不知它們是否安然如常?
野菜在家鄉廣受村仁愛護,而遍地生長的雜草野樹,村人對它們也未敢待慢。古早鄉間醫療設備很差,醫生護士和醫院寥少之外,就連醫藥之供應也十分窘促。從前看個小病都需到鎮上醫院求診,不但費用高得離譜,藥用所費也不輕鬆。那像今日託受健保之福蔭,無論看病取藥十分方便。
記得在幼年時代,頭痛腹痛或任何症狀,家人都會道郊野山邊水涯拔取藥草。清洗乾淨拿回家中熬之喝下治病。有次在下患了感冒嚴重發燒,母親只用少許之藥草熬湯下。之後,再用棉被矇出一身汗水。用不了多日,我的感冒液晶痊癒啦。
在當時的鄉下人來說,如果這個人送醫院求醫,那便表示此人之病十分嚴重,或許會有喪命之虞。甚至許多人還認為,送入醫院表示此人已病入膏肓無可藥救呢。第二故鄉江子翠,早年在華江橋尚未開通之前,到處都是綠野平疇水田相連。村景綠綠,十分醒眼。
農戶住家比鄰而居,互相聞問和樂如同一家之人。斯時之田埂菜畦或水溝旁,處處可見到蓬勃生長的魚腥草、車前草、蜆殼草、覆盆草等等草藥植物。誰家孩子拉肚子、頭痛腹痛、胃口不佳、只需拔些草藥回家熬煮喝下,藥到病除迅速恢復身體之健康。
倘若有孩子或大人頭上長臭頭、腿上生膿瘡或破傷、只需摘些蜆殼草搗碎敷貼患處,三幾天便可收到化膿收汁結痂之功效。且待其患處結疤脫落之後,不久就可見到鮮紅之新肉長出。
更妙的是誰家孩子轉骨登大人困難,只需把蜆殼草與楊梅草燉煮排骨,喝下保證立竿見影功效奇佳。喝後數日內看到孩子的小乳頭紅紅,那就是草藥效用的最佳明証。孩子轉骨登大人成不成功,除了小乳頭紅腫之外,他的喉結也逐漸顯陰毛則猛飆生出。還有效果更佳之狀況,那就是痘痘跟著前來報到。
這些徵候雖是成長極為平常之現象,但大人們都認為這是蜆殼草的功效哩。鄉村赤腳郎中尋常百姓,大都懂得一些草藥知識,有的是祖傳秘方也些則是道聽塗說,反正藥方沒有吃死人,大家便口口相傳變成為常識啦。
不過科班受過訓育的郎中們,卻是一再告誡村人,莫要亂吃草藥以免影響病情。村子裏有個非科班出身的赤腳仙郎中,常將蜆殼草視為珍寶。許多古怪知曉之疾病,他只用一味蜆殼草對應。有趣的事連連發生,療癒之成績十分亮麗。
他一再的強調蜆殼草去淤銷種功效,許多村人拔回試用效果宏著,因此,村人也就跟著將蜆殼草視為至寶,尋常時間裡對它照護有加,絕對不准隨便將它踩踏或拔除。那位赤腳仙郎中還說,因為蜆殼草能促進皮膚之新陳代謝,所以,它也有著潤滑清新皮膚之作用。
蜆殼草是否真如赤腳仙口中所言那搬神奇?因為當時沒有留下,任確切的臨床資料可供印證,可是村人依然對它的功效信不疑。就連家祖母與家母也是其信者之一,每每遇上些微病痛必求助於藥草。
在下四十五歲那年,因應業務上之需要,故爾與化妝產品產業有所接觸。而在早年之化妝品原料之中,許多都是淬取自天然植物。當時有一位法國客戶向我推薦,該公司獨自淬煉自藥草的護膚藥霜。令我吃驚的是它的主要材料,竟然是蜆殼草與蠶繭之混合。
這個資訊確實讓我大吃一驚,從此對這一向被鄉下人稱呼為「乞食草」或「雷公根」的不起眼植物,再也不敢投以輕視之眼光矣。而這筆生意雙方洽談許久,之後因為合作條件一直無法談攏,所以,這個難得之合作機會只好作罷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