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

「美食」是遊子的慰藉,「美食」更是鄉愁的醫治良方。初次跟隨著美軍顧問團,四處奔走,或者去離島檢查裝備。這種工作非常繁重且很辛苦,尤其到那些彈丸小島上,人煙稀少孤立無援,光是在生活上的適應都很艱難,特別飲食方面,鎮日與罐頭乾糧為伍,嘴裏都快淡得沒味啦。

同行的老美不論乘船或搭飛機都吐,因此,只要一說要到外島去,個個臉色揪然,要不就是藉故躲避公差。在我身上則是陪著相公出遊,說哪去哪都得奉陪到底。我單位之老美多半來自德州或阿拉巴馬,他們可都是旱鴨子,要他們騎於馬背馳騁沙漠沒問題,要他們搭船出差可就要他的命。

每次搭船到離島,常見他們嘔吐出糗,有時連膽汁都吐得滿甲板咧。這日,我與詹姆士軍曹和布朗上尉來到東引島上。這座最前線的外島人少島小,但其火力強大士氣高昂有目共睹。

指揮官帶領著我們,到各碉堡展開例行之裝備檢查。約於十一點左右檢查完畢,並蒙島上兄弟招待一頓午餐。餐桌上雖然罐頭食物居多,但也有海鮮與青蔬為伴。食物擺滿一桌,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動。

有一道魚乾紅燒豬肉,吃得兩個老美大呼「汪豆腐」(Wonderful)。我也覺得滋味不錯,於是問主人這是何種魚乾?他們回答說:「它是白鯪魚乾啦。」我不認識這魚種,故爾只從嘴裏回應一聲「哦!」

結果主人誤會我的意思,臨於上船前竟然送我數條大魚乾。錯愕之餘,心想到這是人家的誠意,加上自己的好奇,遂將那些魚乾帶回金門島上。之後因我嫌其攜帶累贅,故爾將它送空郵包裹寄回台灣家中。家人接獲包裹莫名其妙,只好將它收下待我回來再說。

放假日我回台灣部隊,順便帶幾條魚乾送浙江籍老排副。當他接到禮物之時十分激動,他說已有數十年未嚐過家鄉味了。接著他告訴我說:「這就是我常提到的『曹白魚』了,我卻不知前線也有這種好貨。」

老排副稍停接著說:「想不到,它竟讓我痴痴的等待回故鄉去嚐味呢。」老排副還說:「這種魚還稱作『鰣魚』,它的魚皮和魚鱗間富油脂,因此,食用它之時不用刮鱗的。」

我送排副的魚乾,當天中午便出現在餐桌上。他將魚乾泡水軟化之後,剁成小方塊,與豆腐豬肉同燒。上桌前就已香氣四溢,吃進嘴裏滋味鮮香甘潤可口。我們兩人對坐,一瓶陳高陪伴著。兩人邊聊邊吃邊喝酒,時光不知不覺的從手中溜走。

桌上還有一碟銀芽涼拌,味道之美不在話下。這是我第二次賞味,但這兩次的滋味各有所長。在餐桌上,老排副還介紹一道他的家鄉名菜,它就是江浙人家喻戶曉的「鮝魚燒肉」。原來曹白魚乾被稱做「鮝魚」,那是江浙人士對魚乾的稱呼。

他說:「鮝魚燒肉,就是魚乾與豬肉同燒的意思。這道菜魚乾因肉而潤,肉因魚乾而鮮,兩相湊在一起,真可謂各蒙其利也。」排副說法我很贊同,因為午餐所吃之魚乾燒肉,魚肉或豬肉之甘潤,至今仍印象深刻。而老排副知道我喜歡下廚弄些料理,他還特地將魚乾之處理方法,詳詳細細的傳授給我。

他還說:「利用冷藏保存的魚乾,鹹度容易滲入魚肉使之變得更鹹。因此魚乾再使用之時,務必先放入水中浸泡一兩小時,俾已將它的鹹度與澀味清除。」稍停他接著又說:「魚乾與豬肉在鍋內同燒之時,多放些薑片與料理酒去除腥味,喜歡吃辣則可酌量放入些辣椒調味,如此燒出來之『魚乾燒肉』滋味最棒!」

他又說:「如此燒法之滋味,方可達致乾潤肥美之境地。可惜會這種做法者,已經少之又少了。」雖說這些話乃料理界老生常談之語,但我仍視它為圭臬而奉行不渝,故爾吾家燒出來的之「魚乾燒肉」,乃是左鄰右舍誇讚之絕品美味也。

老排副廚善燒鯗魚干鍋之外,對於豬血料理也很在行。一手麻辣腸旺,更是擒服連上大夥兒的胃囊。古早之中醫師說:「豬血可以清除腸胃道之穢物。」此說一出,原本上不了檯面之豬血,頓時鯉躍龍門身價大大的提升。

昔時每塊值十元的豬血塊,如今五十元一塊不稀奇。但不知公平交易委員會,是否注意到這個不合理的漲幅?這當然是說笑話啦,因為一時之間找不到話題,只好用它來做開場白。

其實眾所周知,「豬血湯」是極為通俗普遍之庶民食品之一。不論富貴或貧窮,肚子餓時,來碗燒燙燙豬血湯,吃入腹肚溫飽暖和,所有饑餓感消逝無蹤矣。這種不起眼小吃,台灣處處可見到可吃到,擁護之饕客窮富不分彼此,只要味美好吃,不愁沒人上門來。

從前鄉下人養豬,目的是要讓牠幫忙收拾餿於食物,將來賣錢還可補助家計,所以在當時家家都養豬,頭數多少則依個人之能力決定之。據我所知;有人一下子飼養個五、六頭,甚至還有兩家合養一隻者。總之,在那艱困的歲月裏,只要能夠增加生計之投資,大家都肯量力為之。

有些窮家買不起豬仔,豬販子多半可以賒仔豬給窮家飼養。豬隻養大之後,豬販子都會自動上門來買豬。成豬出寮之前一日必須徹底禁食,這是買賣雙方不成文之默契。單價談妥開始秤重量,扣除仔豬隻本錢餘款便是養豬人家之所得。由於豬仔與屠宰都屬那豬販子,肥水不漏外田就是他們賺錢的秘方。

賣豬前一日豬隻若有進食,屠宰之後,屠戶都會將豬肚腸內之殘餘秤重,然後像養豬戶討回損失。生意人之手法眾多,吃虧總是鄉下人。人窮嘛,理直氣不壯,只好忍氣吞聲默默接受扣款。

如果你敢和他們計較,對不起!下回的豬仔與賣豬,就拜託您另請高明吧。通常成豬抓走之後,翌日約模在凌晨四點多左右,牠就會被送去屠灶宰殺。上午五、六點鐘上下,賣豬者便可以上肉攤或屠灶,取回自家的豬內臟或豬血。

賣家若要做成豬血糕,則需將泡軟之糯米裝桶,跟隨前去屠灶接現宰之熱豬血。豬血邊流必須隨之邊予攪拌,血米融合均勻之後,趕快提回家中熱好蒸籠上蒸。手腳快些還來得及趕上吃早餐咧。

養豬戶除豬血豬肺免費之外,若想買回內臟都可享受半價優待。養豬戶與屠戶多半有長久之友誼,「魚幫水,水幫魚。」兩相照顧,互惠互利,雙方都有好處。在我們村子裡,養豬戶與屠戶之間,友誼超過三代者不勝枚舉。

故鄉的水仙宮後面,有家專賣豬血湯小攤販。每天天剛濛亮,攤注母子便一起去豬灶接取豬血。屠夫水金伯見他們母子倆可憐,每日都會幫他們留下兩三隻的份量,讓他們帶回去做生意。母子感激之餘,每次水金伯路過攤前,她們都會請水金伯喝免費的豬血湯。

水金伯是饕家,對於食物口味特別敏感。他每回吃過都有提出意見,母子倆則聽入耳中盡量改善。慢慢做出獨有之特色而獲得口碑,近悅遠來日日客滿。這家的豬血湯獨味,內容只有豬血塊酸菜絲與韭菜罷了。既簡單又便宜,人人都愛吃它。

村人不論年紀大小都光顧過小攤,有人從小吃到老,更有人出國之後,還念念不忘它的美味哩。客人之中有人嫌它內容太單調,問他們為何不加入一些豬小腸或肝臁?他母親笑著回答說:「不是不想加些甚麼進去,而是加了它們之後搶走原味……」

此外,這家豬血湯都不加辛香辣味,他們只在桌上擺著胡椒粉、五香粉與辣椒粉、任由食客自己加用。這年水仙宮進行全面之擴建,這攤豬血湯的位置正好是按放香爐地方。就在廟公與爐主勸導下,此攤位不得不搬走另起爐灶。

母子倆在此經營已有十餘年,無論客源或是熟客都已習慣自然,此時若堅說要他們搬走還真是依依不捨呢。然而他母親之肌腱炎恰巧復發,於是家人便趁機勸她休息。可是平日操勞習慣的她,要她停下來不工作談何容易啊。

家人數度聚會磋商,媳婦女兒和兒子力勸無效。最後家人抝不過她的堅持,遂又幫她覓地重新開張。聽說因為新地點比較偏僻人少,所以生意大不如前。然而他母親不發一語,天天早起晚睡,鎮日裏埋頭於工作之中。[待續]。

兒子見母親如此努力,自己也不敢有所怠惰。老婦人母子如此之打拼,看在眼裡,我個人深信生意不佳只是暫時的狀況。因為有著她的信念堅持著,相信不久的將來,必可將其豬血湯之招牌,重新擦得啵兒亮的耀眼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