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民國95年的9月底,我自公司裸退下來成為平常人。退休前夕晚餐剛過,突然接獲經常投稿之雜誌社編輯電話。老編在電話中囑咐,以後之稿件請用電郵傳送過去。當時我愣住約一兩秒鐘,然後卻莫名奇妙的回答說沒問題。次日退休交接完畢之後,回家第一件事便是要孩子們教我電腦使用方法。

黑天黑地的我從未摸過電腦,從開機至輸入編輯乃至上網,其間不知挨過多少責罵。當時我只能乾生悶氣,偶而向老妻吐吐悶氣罷了。俗話說得好,能忍必有所得。由於我的耐性和衝勁,最後終於讓我找到路徑訣竅,慢慢的學會了一些基本運用要領。自此之後,我已能自由上網悠遊自得。

無論是輸入存檔或編輯文章、不需再受到孩子們之指責矣。我真該感謝老編那通電話,若不是他的要求,說不定直到今天,我還是個道地的電腦文盲咧。待至民國100年我已退休五年了,斯時我的年紀正好踏上七十大關。我常自思年登不逾矩之階段,一生絢爛回歸平淡夫復何求。

於是我定下心來與電腦為伍,將全副心力投入部落格之經營。目標既定勇往直前,每天強迫自己寫篇千字之文章,天天PO文上網與格友分享。當初這種自我的強迫很不習慣,可是時間一久也就習慣成自然了。如今自我感覺文思泉湧,下筆如喝開水般的輕鬆愉快。

前些時候家中有座老舊電子琴,閒來無事便去試試它的音色。誰知一屁股坐下之後,竟然許多古老歌曲自指尖滑瀉出來。略彈數曲毫無差錯,慶幸自己記憶還未衰退。或許是我彈得興起,一首接一首毫無停意。

鄰居紛紛過來聆聽,不吝嗇的給我熱烈掌聲。她們十分驚訝,我這老頭子竞有這般琴藝。這樣的記憶力,這個或許也可說是我七十歲的驕傲吧?人在有生之年,將自己所能拿與大家分享,應該可說是一種幸福啦。

個人不但彈琴並還盡興的哼唱,天天自得其樂優遊自在。朋友或鄰居同齡老人見我如此愜意,紛紛過來與我打成一片。同唱同樂暢快無比,不知不覺太陽斜西歡唱未歇。有人媳婦孫兒過門催請吃飯,這才意猶未盡的收拾回家。

大夥日漸養成習慣之後,這種簡單的聚會,它便成為我等日常之功課。從前坐望人來人往之無聊,這會兒全都跑得精光了。聚會之時常聽友人埋怨,他家的年輕人不體貼,其實會有這種情形,老人家自己應該有所覺悟。

自我省身勿要困惱年輕人,與其讓年輕人增加負擔,不如自得其樂反更自在。悠遊林泉含飴弄孫固然可喜可賀,自得其樂更是無拘無束。嘆苦埋怨無濟於事,徒讓家中老小增加困擾罷了。

儘管年老是種累贅,能夠自我排遣過日子,誰也不會惹來人怨不亦快哉!我生何幸有此老年,逍遙自得感謝老天之厚愛。古人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卻覺得「人生七十才開始」。因為我將人生看開,無所欲求安心自在。

人無慾望心情坦然,無慾則剛,任何非分之想絕不沾光。如此一來生活瀟灑自如,不受慾念之控制,進退自如不求於人。七十是個驕傲的年齡,此時不愁生計干擾,不必憂讒畏譏。不貪求不逾矩,人生七十才開始呢。際此年紀反覺忙碌無比,因為,還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去投入和學習哩。

「智慧能教導做人處事之外,那就得看您如何運用它啦?」老祖母在世之時,她常對我們常說:「一句話說出去,含帶著卅六個角,角角傷人於無形而不自知。」她又說:「冷言冷語讓人聽了心寒,躁語會使沒脾氣的人火旺,怨言時常令人難堪,怒語則容易讓人憤怒。」

老祖母還說:「和善的語言聽來使人舒服、平靜、安慰。有些話說出口,就如潑出去的水,永遠收不回來。傷人的話永遠造成傷害,不管多久也無法平復。一句話可以救人於深淵,一句惡語也可讓人墮入深淵。故爾古人勸『慎言』誠屬有必要的。」

她老人家在村子裡頗孚眾望,村子裡的老老幼幼都喜歡聽他講話,因為從老祖母口中,永遠都不會說出令人難堪的話辭來。村子裡有位媒婆,時常在撮合因緣之前,一定會來老祖母面前請教。

有一次,她的撮合對象很麻煩,女方嫌對方醜,對方嫌女方窮。她問老祖母該如撮合他們?老祖母聽了媒婆之語,笑笑的對她說:「再醜的茶壺也有相配的蓋子,再醜的男女也都會有相配的對方。」

老祖母說:「問題是在雙方都不明白自己的斤兩。無鹽女偏想配白馬王子,白馬王子又怕配錯人,天下哪有都是如意算盤,儘想要把最好的往自己身上攬。」她又說:「須知『婚姻』如似在大海裡撈魚,撈到甚麼魚即使再討厭,也得將牠帶回家去處理。」

老祖母繼續說:「更妙的是:魚沒撈上來,您根本就不知會撈到甚麼魚?還在嫌東嫌西,這不是太可笑了嗎。」媒婆聽完老祖母的開示,曉得如何去講這門親事。這一有備而去的撮合,果然少費唇舌便已馬到成功。她還喜孜孜的送塊大餅給我們。那塊大餅的滋味早已忘記了,可是他們的對話卻深印腦海。

因是之故,在我出社會之時,早已知道說話的重要性。謹記在心且遵照去行,所以,在職場上我與大家相處圓融,沒有得罪過任何的同僚或上司。這對我日後在社會打滾,助益之大難以估計。

現在的年輕人真讓人羨慕,雖然我也曾經年輕過,但那年頭沒現在幸福。儘管童年已去老遠,可是許多記憶歷歷如新,才會形成今天想寫這篇文章。因為談到說話之主題,通俗平凡到像似白開水。聽之索然無味,要做到嘛也沒那些閒功夫。

時下的青年人常說:「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所以他們所說的話,往往是脫口而出,信口開河,哪怕得罪他人也都無所謂。這種任性或許可得一時之爽快,可是在碰上回頭釘之時,往後想要去反省,很可能一輩子裡,他也無法彌補當時的過錯,故於對人說話之時能不謹慎嗎?

倘若開口之初,多在腦子裡迴上兩圈,或許就不會幼此過失啦。須知,一個人在口舌之辯上,不可能永遠都做到面面俱到之地步。不論他是多麼強大,不論他是好人壞人,都無可避免語言傷害他人之失敗。而在失敗之後不是光只會抱怨,而是該如何記取教訓。

切記!「每次的成功都帶著失敗的影子,而每次的失敗則為下次的成功播下種子。」成功與失敗僅一線之隔,它們的機會各佔一半。現代人的焦慮與恐懼,來自政治人物的口水亂噴。

人與人之間,需要經常的接觸來往,需要切身之好話撫慰和激勵,這才可以產生溫馨感人之大環境。人與人間的大環境溫馨,那就是社會安全感的基礎。有了溫馨信賴與安全感,社會一片祥和,焦慮與恐懼自然就消失啦。拉雜寫來不知所云,那就當它是老人家,一篇無聊的牢騷話吧。[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