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

自從計程車出現街頭,我就和它結下了不解之緣。印象深刻是陪著父親,第一次搭乘計程車回家之往事。他老人家坐在前座,看見計錢碼錶每跳一次,他的心也跟著砰然跳一次。當我在付車資之時,他的嘴裡還嘮叨不休的連說太貴了。

各位或許會覺得奇怪,當時公車票從板橋車站到江子翠只需一元五角,計程車的車資一趟往回需要十多元,這就難怪老人家他會感到揪心啦。父親節儉幾近吝嗇,從江子翠走路至板橋火車站,單程需時約卅、四十分鐘,他寧願雙腳走路過去,也不願意搭車。

我與父親都是通勤。每天天未亮就從家中出發,走到板橋車站,恰好趕上第一班火車到萬華,然後轉車上學校。在這高中三年裡,天天如此一成不變,走得我一見馬路頭就要痛。不過,一想到父親他走了廿年連吭也沒吭過,自己反覺得不好意思逃避。所以,在計程車開跑的第一天,我就請父親試坐一趟開開洋葷。

萬萬沒有想到會讓他老人家,坐在車上一路揪心到家。沿途不知害老人家的細胞犧牲了多少?約模在計程車上市半年左右,故鄉發生了第一樁計程車禍。一位下班的紡織廠女工,因為要趕交通車回家,穿越馬路被計程車攔腰撞死。

被撞死的女孩家窮,家計全靠她一人收入,可是司機也是窮家無力賠償。最後在里長伯的折衝下,以冥婚解決了兩家的難題。此事要是發生在今天,抬棺抗議天價索賠,非爭個甜頭到手絶不罷休。古早人比較忠厚,所以是件很快就落幕啦。

阿明哥是村子裡的第一位計程車司機,他的計程車只在村子裡做生意。平時他都在園裡或田中工作,村子裡有老人生病送醫或媳婦要生產,大都雇用他的車子送去醫院。因此,村子裡的大人小孩幾乎都搭過他的計程車。

阿明哥書讀不多,一有空閒時間,他都會拿他妹妹讀過的書本來問我。我當時是個高中生,在村子裡也算是高學歷之一。他的不恥下問令我感動,所以每當休假之日,我就自動去他家教他認字。日後不管環境多麼惡劣,我都能夠勇敢力爭上游,主要動力都是來自阿明哥的激勵。

卅七歲那年我自己創業,由於時機恰到好處,我的工廠還算經營得不錯。當時的同行,賺了錢無不車來車去。他們爭相介紹我去買車,可是我估算一下發現,養部車子比養個人還要麻煩,折舊率又很高,算來算去便無買意。

後來受不住旁人之慫恿,買了一部福特轎車充充面子。某天,我需到長安東路的電器公會總部開會。為了怕遲到不好意思,故我提早一個小時出發。車子開到長安東路之公會大樓附近,竟然找不到車位可停車。

之後,我繞著附近的巷弄找位置停車。等我找到位置停好車,走上大樓人家會議已經開了大半。有了這次教訓,我上台北辦事一定搭計程車前去。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台灣街道上的計程車越來越多,交通問題變成為都市之瘤。

當時的計程車司機,素質良莠不齊,弄得許多人視搭計程車為畏途。自從政治氛圍介入民間生活之後,計程車聚眾滋事時有所聞。某次因事需到機場接人,公司車子全都外出,秘書幫我叫部計程車送我去機場。原本價錢都已談妥一千元,沒想到車子走上高速公路之後,司機竟然刁難要求加價,否則只好請改搭別車。

因為車子已上高速公路,即使靠邊下車也無法找到車子,無奈之下只好滿肚子火任他宰割。還好這種現象究竟只是少數,心中儘管非常難過,但還是原諒他的無理。不過從此以後,我對長途計程汽車之搭乘,再也沒有往常那麼熱衷啦!

民國40-50年代,腳踏車如今日之摩托車一樣,成為小市民不可或缺之交通工具。然而,富有之家庭每人一輛,窮家難得擁有一輛中古車。老爸和我每天早上,從江子翠走路到板橋車站,然後他再搭火車去松山鐵路機械廠工作,我則搭坐小火車去新店上課。

每日天未亮走出家門,晚上下班回家還得走路回家。天晴日子還好,要是遇上下雨或颱風天,那可就的撐著破傘上下班。父子倆風雨天上下班上學放學,一路走來備極辛苦。因此,想要擁有一部腳踏車,就成為父子倆心目中的至高願望。

我的個性執著,老爸也頑固得緊,所以,兩人走在一起話不投機。特別是上下班走路時間,幾乎都與我上下課時間雷同。兩人同路回家,難得互相交談一語半句。然而就在某日,老爸卻帶著罕見的笑容問我:「買部腳踏車可好?」

我沉吟未答,老爸接著說:「如果有部腳踏車,我們每天早上,就不用趕時間趕得那麼急了。」這個主意是不錯了,可是錢從哪裡來呢?嘿嘿!這下可談到重點上了,父子倆異口同聲說:「錢從哪裡來呢?」

問個清楚,原來老爸是希望我去想辦法。平日父親就不喜歡叨擾別人,這下子說出這種要求,讓我感到困擾不已。既然他已拋出問題,我又不得不出手接招。看樣子,我又得去大費周章啦!

說來巧還真巧,次日早上母親問我,願不願意與她搭夥幫黃家割稻?機會送來怎可流失,我當然滿口答應,並問明日期以便準時前去搭夥。事過一個星期,暑假開始了。當天我與母親、阿姑和她的媳婦展開幫人收割的業務。

先割黃家兩分地,獲得報酬五百元,五人分帳,我分得一百元。接著是里長伯的旱田,工作輕鬆又有五十元進帳。兩個星期密集的工作下來,我的手頭裏已有現金五百多。不過這些存款數目,距離買部腳踏車還相去甚遠。

再者,原本以為可以整個暑假投入。怎知兩個星期一過,已經没有工作可接。拿著區區五百多元收入,交給父親去打理,希望不足部分由他去想辦法。他老人家接過錢没表示意見,下午他卻牽著一部腳踏車回家。老爸大聲叫我出去看看,天啊!它只不過是部中古車罷了。

那輛中古腳踏車的車身、龍頭、鏈條與防水蓋部分、全皆佈滿著骯髒的牛油銹垢。除了鋼圈還好之外,其他可說一無是處。說它是一部廢車嘛,一點也不為過。父親看到我的表情反應,急忙連口安慰我說:「沒關係!這部車子只需稍加整理就可以了。」說著說著,他就上庫房取出兩把鐵刷子,一罐機油和兩塊破抹布。

父子倆立即分頭工作,我負責刷除車上之鐵銹,去污工作則交由老爸擔綱。父子努力了半天,這才將鐵銹油污去除乾淨。接著,父親在車子的各部份抹上機油,再以抹布用力擦拭一遍,那部中古舊車已經煥然一新啦。

鏈條車身經過機油塗拭之後,坐上車墊輕輕試踩幾下,滑不溜丟的輕鬆,順暢程度不輸給一輛新車子。父親將它牽出大堂,推到曬穀場上去試車。父親讓我先試,我坐上車墊之後,用力踩踏環繞曬穀場。車行越來越快,清風吹拂臉面十分舒爽。

我問父親可以讓我騎出去兜風嗎?父親囘說沒問題!於是我用力一踩腳踏板,輕鬆的將車子騎出家門。我沿著泥路往前騎,車行上坡又來個大拐灣。趁著父親不注意當下,雙腳緊踩踏板增加速度,然後一溜煙的便將車子踩到烏柴橋頭。

通過烏柴橋之後,我將車子迴轉踩著回家。一路洋洋得意竟然忘形,前輪撞上一顆大石頭,一個大翻身讓我摔得鼻青臉腫,回到家還被老爸狠罵一頓呢。往常從家走到火車站需時卅多分鐘,自從有了這部中古的腳踏車之後,父子倆輪流踏載,轉眼之間就跑到車站了。

家中有部腳踏車真好,不論是新是舊,其功能一樣的好。它不僅可節省時間,還可促進父子感情咧。因為有了這部中古腳踏車,嚴肅的父親說話多起來啦,而我挨揍的機會也相對的減少了,我很感謝這部舊車,來到我們家真是時候哩。 [待續]。